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369章

作者:羽卿书

  罗冲虽然在汉阳郡没有过来,但是他却时刻关注着汤部落的事情,大树也在时刻汇总着汤部落的情况,以每天一封信的频率给罗冲汇报着汤部落的局势。

  虎贲卫除了休假的士兵,其余在营兵力全部出动,汤部落八个郡,一共二十七个县城,每个县城派去一百个士兵就是两千七百人了,再加上后勤的兵种等等,正好三千兵力全部投入进去。

  大树按照罗冲的指令,每个县城按照一百个士兵,外加一个执政工作组的规模进行人员派遣,先把这二十七个县的汉部落政权确定下来,打下一个基础的框架,先期的政务工作不用多么全面,只要能把人口黄册,户籍,田亩,房宅这些统计下来,以后的工作就容易展开了。

  然后等当地的局势缓和下来之后,再依据各地不同的情况适当的进行投资,等百姓在汉部落的治理下有了收入,然后再开始收税。

  收税的事情一定不能进行的过早,否则肯定会引起当地百姓的反感,一定要等让当地的百姓看到在汉部落的治理下,他们的生活水平确实有所提高之后,再让他们心甘情愿的给汉部落交税。

  ……

  因为提前有所准备,军队也是现成的,所以汤瑶来拓海郡借人并没有受到什么阻碍,当天晚上大军和各地的执政官吏就开始分批渡河,前往汤城郡集结了。

  等到次日天亮之前,大军已经集结到了汤城郡的城中,为汤瑶继任汤部落首领的仪式攒足了牌面,顺道也宣布了汤瑶在汉部落是有罗冲做后台的,否则的话,她能调得动汉部落的大军?!

  这天一大早,在城中心用来祭祀的小广场上,汤城郡所有的百姓都提前得到了通知,早早的聚了过来。

  如果说整个汤部落二十七个县城中哪个县城的百姓日子过的最好,对汉部落的印象最好,那肯定是汤城郡这里的百姓无疑了。

  因为汤姬就是汤氏族最大的族长,她可不会那样剥削自己氏族的百姓,再加上他们和拓海郡只有一水之隔,所以和汉部落接触的最多,对汉部落的好感度也是最高的一个。

  所以当这些百姓看到汉部落的军队居然也在场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恐慌,心里只有羡慕和敬佩。

  由于有了汉部落的虎贲卫助阵,这次汤姬搞得祭祀规模也比以往要大上一些,一些虎贲卫的军鼓和军号等乐器都被借了过来。

  一通鼓过后,汤姬率先带领所有人举行祭祀。

  汤部落的祭祀比较独特,他们要祭祀的神灵比较多,主要有掌管风雨的风神,用来祈求不要降下台风,还有掌管江河湖海的水神,掌管农作物种植的谷神,天上的日月以及一个名叫‘阜’的人。

  在汤部落的神话传说中,或者说在汤部落的历史中,就是那个叫作‘阜’的男人创造了冶铁的技术,为整个汤部落带来了锋利的武器和好用的农具,百姓皆以为此人乃是天神所化,专门来教授世人生存之道的,于是传啊传的,传了不知道多少年,这个汤部落第一个学会冶铁的家伙就被传成神了,每年大祭祀的时候汤部落的百姓都要祭拜一番。

  除了这五个神明之外,汤部落还要祭祀他们的祖先,也就是一个被叫做‘汤’的人,这个人的传说就更古老了,比打铁的阜还要牛逼。

  相传就是这个‘汤’发明了制作熟食的方法,让汤部落真正的成了人,吃熟食的人。

  后来‘汤’带领着一支族群,跋山涉水来到了现在汤部落所在的这块地方开辟了新家园,这才正式成立了汤部落,才有了他们有汤氏,后来又不知道繁衍了多少代,他们才逐渐学会了制陶,种植,打铁,筑城这些技能,把汤部落发展到了如今这般规模。

  汤部落祭祀用的祭品也很独特,他们和汉部落不一样,没有那么多的牲畜,就算是现在有了养殖家畜的技能,那也是这一两年才开始的,所以汤部落自然没有拿什么六畜来献祭的习俗。

  汤部落也没有活人祭,所以显得也没有那么残忍,他们的祭品讲究的是一个种类齐全。

  虽然没有汉部落献祭六畜的习俗,但是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土里长的,河里流的,这五样是必须有的。

  也就是飞禽,走兽,游鱼,小麦,还有淡水这五样祭品。

  每逢部落将要举行大祭祀的时候,汤姬都会提前派出氏族中最厉害的猎手,去狩猎一头野兽,还有飞鸟,一般以大雁,野鸭,或者远古巨鹅这种飞禽,另外还有河中现捞上来的鱼,以及一束没有脱粒,还带着秸秆的小麦,最后就是一桶河里的淡水了。

  值得一提的是,汤部落所需的这三种飞鸟走兽和游鱼,都必须是活的,等到祭祀的时候再现杀,如果是以前举行的祭祀,那自然没问题,汤姬可以提前很长时间就让人去准备这些祭品。

  但这次的祭祀仪式搞得很仓促,想要准备的那么齐全自然就不容易了,还好这次的祭品都是汉部落提供的,为他们解决了最后一个麻烦。

  走兽用的直接就是汉部落家养的高鼻羚羊,这玩意儿体型够大,头上还有一对又尖又长的犄角,比较唬人,关键还特别高产,汉部落随随便便都能拿出一堆。

  鱼就更不用说了,别说是当天打捞的淡水活鱼,你就是想要活着的海鱼,汉部落也有办法当天弄来,哪怕是跟猪一样大的金枪鱼也不是没有可能。

  至于飞禽,只要不是宰汉部落用来传信的阿祖卡巨鹰,其他的鸡鸭鹅随他们便挑,要啥给啥。

  祭祀举行的很顺利,羚羊、河鱼、汉部落的乌羽鸡,全都现场杀了,三种动物的血放了满满一盆,全都融合在了一起,然后汤姬用那把献祭用的小麦当作扫把在血里蘸了蘸,将三种祭品的血反复淋洒在代表五个神还有他们祖先的图腾柱上面,这就是给神灵和祖先献祭血食的方法。

  撒完祭品的鲜血后,再把这三样祭品宰杀干净,和小麦一起投入陶制的大瓮里,下面用小麦的秸秆来点火,用这些祭品煮一锅汤。

  除了羊头、鸡头、鱼头要留给神灵和祖先外,其他的部分全都一锅炖了分给在场的众人,就算捞不到肉也要每人分一晚汤喝,这就是汤部落的传统。

  折腾了大半天之后,汤姬站在祭坛上对下面汤氏族的百姓高声说道。

  “有汤氏的族人们,今天是我们重新选举汤部落首领的重要日子,为此,我们特意邀请了汤部落其他氏族的族长们,虽然有一些人未能到场,但是大部分的族长还是来了,按照我们以往的惯例,只要新首领有超过七成族长的支持,就可以正式继任,所以没来的那几个族长并不重要,我们的继任选举依然有效。

  “现在,我作为现任的汤部落首领,特意提名汤瑶来继承我的首领之位。

  “汤瑶是你们看着长大的好孩子,她善良勇敢,从小喜爱种植花草,更是摸索出了很多可以用于治病的金石甲骨和草药,并加以种植和尝试,数年来游走于部落各处,为整个汤部落的百姓救死扶伤,潜心钻研医药之道,受到汤部落各氏族的拥戴,更是被百姓冠以圣女的称号。

  “汤瑶成年后,在与汉部落的交往中,更是勇于冒险,亲赴万里之遥的汉部落出使,与其首领商谈引进农牧粮种器具技术之事,最终以自身医术为交换,成功为汤部落引进了玉米、水稻、高粱、大豆等新的高产粮种,并从汉部落学来了牲畜养殖,驯化和役使的技术,在后面一年的时间里,和汉部落的深化交流中,更是引进了许许多多的其他生产技术,让汤部落受益无穷。

  “今天,我可以在这里骄傲的说,汤瑶是我们汤部落有史以来,对百姓做出的功绩和贡献最大的一位血脉后裔,如果她不能继任新的首领,那么还有谁可以?

  “汤氏族的百姓们,你们愿意奉汤瑶为你们的新首领吗?!”

  汤姬按照以往的新旧首领交接仪式,先以现任首领的身份提名新首领的人选,然后又公开宣布了汤瑶的种种功绩,以及她对部落的贡献,然后这才向着祭坛下的百姓们,询问他们是否愿意接收汤瑶为新首领的提意。

  听到汤姬的喊话,还有多人的传话,百姓们立刻就高兴的欢呼起来。

  “我们愿意!”

  “请汤瑶来做新的首领之位!”

  “希望汤瑶圣女来做新的首领!”

  “我们愿意,有汤瑶来做新的首领,她一定能把咱们部落带领的更好,让族人的生活更加富足!”

  祭坛下的人群中立刻响起了接连不断的支持之声,百姓们对于下一任的首领备选人,实际上是早有推测的,从以前就传出过汤瑶可能会是汤部落下任首领的传言。

  不过汤瑶在汤部落中确实很有威望,再加上长的漂亮,心又善良,经常以一个救死扶伤的医者身份出现,让她在整个汤部落中赚足了好印象。

  再加上她是现任首领汤姬的侄女,背景比较硬,又从小接触汤姬对部落管理的那一套事务,经常能在一些只有首领和各族族长才能出现的场合露面,可谓政治资本雄厚。

  实际上,这也就等于汤姬早就官宣了自己正在把汤瑶当成下一任首领来培养的想法。

  汤姬看到百姓们的反应心里也是非常高兴,这代表汤瑶在汤部落的确实非常的有人气,有威望,虽然在别的氏族里可能不会有这么受欢迎,但是如果推选她为新的首领,别的氏族的百姓也绝对不会反对,因为他们也找不出比汤瑶更加合适,对部落贡献这么大的第二个人出来。

  汤姬压了压手,制止了百姓们的欢呼,然后左右扫视着站在祭坛两边那些‘受邀’到场的其他氏族族长们说道。

  “各位汤部落的族长们,不知道你们心中有没有其他的首领提名人选,如果没有的话,那你们是否愿意汤瑶继任部落下一任的首领?!”

  众族长听到汤姬的问话之后无奈苦笑,你们这都已经弄了三千个甲士把祭坛包围了,是不是自己要是敢说个不字,就得被当成祭品当场给剁了啊?!

  这他们敢有别的人选吗?敢不同意汤瑶来当首领吗?

  除非他们真的不想活了,倒是有可能会说出其他的选项来。

  只可惜没有,这些族长们可是十分惜命的,毕竟眼看着今后的日子就要越来越好了,谁舍得现在去死呢?于是他们立刻纷纷出来表态,表示同意汤姬的选择,愿意共同推选汤瑶作为部落新的首领。

  “我同意首领的选择,我也推举汤瑶来担任我们的新首领,汤瑶对部落做出的贡献刚才首领也已经说了,这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相信没有人会不同意汤瑶来担任新首领。

  “而且我们氏族在引进了新的粮种和种植技术,以及养殖和纺织技术后,日子也过的越来越好,大家都在念着汤瑶为汉汤两个部落的沟通做出的贡献,也希望汤瑶担任新首领后能让大家的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争取早日和汉部落的百姓达到同一水平。”听到汤姬的询问后,磐石郡的一个族长率先配合的说了起来,他身边的其他族长们也连忙跟着表态。

  “我也同意,我也推荐汤瑶为我们汤部落的新任首领。”

  “我同意……”

  “我支持……”

  “我也推荐汤瑶……”

  祭坛上,族长们一个接一个的站出来表示要支持汤瑶,汤姬显得很高兴,心中暗道算这群家伙识时务,

  汤瑶也谦虚的和在场的众多族长一一道谢,然后才和汤姬正式交接,将一柄代表了汤部落首领之位,已经传了不知道多少代,上面挂满了各种骨饰的木头权杖交到了汤瑶的手中。

  汤瑶也从这一刻起,正式成为了汤部落的新任首领。

第954章 全面汉化?!

  汤瑶接过了代表首领之位的权杖,正式继承了汤部落首领之位。

  她身着一身汉部落的锦缎华服,头上戴着漂亮的首饰,一举一动尽显尊贵雍容。

  汤瑶拿着权杖缓缓走到祭坛的前面,面向下面汤氏族的百姓说道。

  “我的族人们,谢谢你们对我的信任,既然你们让我当了汤部落的首领,我一定会带领你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汤瑶微笑着说出这话,立刻引得下面百姓的欢呼,汤瑶在百姓中的威望确实不是盖的。

  “自从我们跟汉部落合作的这两年来,大家觉得日子比以前过的好了吗?

  “汉部落的玉米和水稻是不是要比我们的小麦高产?

  “用石磨把小麦磨成面粉是不是吃着更香?

  “从汉部落学来的牲畜养殖,是不是让你们吃上了更多的肉食?

  “织布机做出的棉布是不是穿着更舒服?!”

  面对族人们的欢呼声,汤瑶立刻提出了几个问题,把下面的百姓全都问的一愣。

  汉部落的东西当然好了,粮食高产,牲畜可以杀了吃肉,棉布穿的也很舒服,只是新首领突然问这些问题干吗?

  就在族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汤瑶再次大声喊道。

  “我知道,这两年来,咱们部落的百姓从汉部落学到了很多的好东西,日子也比以前要好的多,可我觉得这还不够!

  “族人们,这次我从汉部落回来之前,特意和汉部落的首领商量过,他愿意帮助我们部落进行全面汉化,也就是说,今后汉部落有的东西,我们也全都会有,汉部落有官府,我们今后也要有官府,汉部落分田宅,我们今后也分田宅,汉部落可以租给百姓耕牛使用,以后我们也要租给百姓耕牛。

  “从今天开始,你们不用再羡慕汉部落的任何东西,只要他们有的,我保证咱们部落今后同样都会拥有!”

  族人们听到汤瑶的喊话,还有周围一些人的转述,立刻就激动了起来。

  汤部落要全面汉化?!

  汉部落有的东西他们也都要有?!

  这会是真的吗?

  全面汉化那可不是一件小事,要知道虽然汤部落已经和汉部落学习了快两年,但差距仍然十分的巨大。

  这其中物质方面的差距还是小事,因为衣食住行方面他们基本都已经解决了,剩下的差距,主要还是在制度方面。

  汉部落的制度十分完善,虽然百姓受到的束缚多了些,但是各种政策福利也是多不胜数,再有就是基础建设方面,这些都是汤部落所不具备的。

  如果他们汤部落也能像汉部落一样拥有完善的制度,那绝对是大好事一件。

  “首领,这是真的吗?以后我们也能用牛来耕地了?”

  “是啊,我家的地少,种的粮食也不多,要是也像汉部落每个成年人都发二十亩地的话,单靠人力又种不过来,如果有耕牛的话那可就太好了,这样我家也能多种一些地了!”

  “听说汉部落的百姓都要办什么身份证,部落给免费照相的,那叫做照片的东西可神了,不知道咱们以后会不会有那个?”

  “我最近去过一次汉部落,他们那边现在都开始在田里打机井了,说是老天爷不下雨也能从井里抽水用来浇地,不知道咱们这边会不会有,我还记得小时候有一回闹旱灾,整个夏天就下了一次小雨,那年地里的麦子是一点都没有收啊,最后还是首领让男人们去打猎才熬过那一年。”

  “不光是打井,我还听说汉部落开始存粮了呢,说是为大灾准备的,要存够五年的粮食,就是整个汉部落的百姓五年不种地,他们都不会饿肚子,汉部落的首领真是太厉害了,居然还能想到这个。”

  “你们说的这些,其实还都是小事,最关键的是官府啊,我听说津浦郡那边的百姓到现在还都饿着肚子呢。”

  “啊,什么情况?津浦郡那边不都是上等的好田吗?就算以前没汉部落的时候,他们那边的粮食也是整个汤部落里产的最多的啊,那的百姓怎么会饿肚子呢?”

  “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津浦郡那边是上等的好田不假,关键是他们那的族长不让他们种粮食啊,凡是他们氏族的百姓全都只能种高粱,说是种高粱卖的钱多,结果卖了钱还都流进了那些族长的家里。

  “津浦郡的百姓想要吃口粮还只能拿卖高粱剩下的一点钱去让族长帮着买,结果买回来的玉米比汉部落的面粉还要贵,你说他们能吃的饱吗?”

  “啊?居然还有这种事?那他们族长也太不是人了!”

  “谁说不是呢!你没看到今天那几个族长都没来吗?要我猜肯定是被咱们新首领抓起来了。

  “还有这个全面跟汉部落学习的事情,我估计也是因为这个事情而起的,刚才首领可是说了,以后汉部落有官府,咱们这边也要有官府,全面按照汉部落的制度来学习。

  “你们想想啊,汉部落那边的制度是每个成年男人都有二十亩地,而且这二十亩地只能拿来种粮食,要是咱们汤部落也按这种制度来干的话,你们说津浦郡那几个族长还能让自己氏族的百姓全都种高粱吗?

  “肯定就不行了啊,这才是我说的最大的好处,那就是汉部落的制度!”

  “嗯,有道理,汉部落的制度特别全,我听说他们那边的官府什么都要管,不过那边的好处也多啊,只要百姓有什么困难的,官府立刻就会想办法解决,而且他们的官府还有首领管着,要是官府敢对百姓干坏事,汉首领就会收拾掉他们,这一点确实不错,如果在汉部落,就绝对不会发生津浦郡那边的那种情况,他们过的简直太惨了。

  “跟汉部落学了那么多的本事,本来都是好事,可以让日子过的好点,谁能想到因为他们自己的族长给搞砸了。”

  ……

  祭坛下面,听到汤瑶说的全面汉化之后,百姓们立刻叽叽喳喳的讨论了起来,有的在向汤瑶询问这个事情的真伪,还有的在讨论自己在拓海郡听来的消息,最后又拐到了津浦郡的几个族长欺负自己氏族百姓的八卦上来。

  经过百姓激烈的讨论之后,他们虽然不能明白更深层次的意思,但也总结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汤部落全面汉化之后,他们能够得到的好处远比坏处要多。

  只要知道这一点,那就足够了。

  汤瑶也很满意众人的反应,她站到台前再次说道。

  “族人们,你们所期望的那些都是会有的,我刚才就已经说过了,汉部落的首领已经答应了帮我们全面进行汉化,你们看到周围的汉部落士兵和官吏了吗?他们就是来帮助我们组建官府的,以后大家有什么需要和困难,也可以和属地的地方官反应,他们肯定会想办法来帮大家解决各种困难,请大家放心!”

  “好,我们支持首领的决定!”

  “全面汉化,成立官府!”

  “要耕牛,要田亩!”

  百姓们听到汤瑶的话后,再看看广场周围的虎贲卫士兵以及那些身穿皂衣的官吏,心中顿时就有了底,怪不得新首领说的那么有把握,原来人家汉部落都已经把组建官府的人带过来了。

  “那好,既然大家都已经同一了这个决定,就尽快回家各忙各的去吧,你们也可以回家想一想,都有什么需要的东西,等到各地的官府组建的时候,也好跟官府去提!今天就到这里,大家都散了吧!”

  汤瑶做了下总结,挥了挥手,便让下面激动的人群各自散去。

  离开广场的人群还正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一边往回走一边讨论他们汤部落要全面汉化的事情,以及新的官府成立之后,他们都要找官府解决什么事情。

  汉部落的官府可是出了名的负责人,就差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刷到墙上了,反正只要是百姓的生产生活遇到了困难,找到了官府就一定能解决。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