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341章

作者:羽卿书

  于是这个叫井春的农技员就这样来到了上河村,他十分清楚自己的职责,郡守大人说过了,就是让他们来教这些新加入汉部落的百姓种地来的,井春本来就是从汉阳八郡移民到拓海郡的,当初刚来拓海郡的任务便是教同什的九户人家种地,所以这个事情他熟练的很。

  来到上河村的第一天,他便对管陶说,要他们在村里下风口的位置挖一个大坑,用来集中堆放人畜粪便,管陶虽然不理解,但他已经答应了铁砧要全面跟农技员学习新式种植方法,所以也只好带着村民去挖粪坑。

  等粪坑挖好之后,他又带着管陶同族那些,已经按照汉部落制度重新分好田地的人家耕地,所用的耕牛和铧犁,全是汉部落的。

  汉部落制作的三个犁头的曲辕犁耕地效率超高,而且翻土的深度均匀,土层疏松透气,这是当地百姓原来用的那种人力犁根本没法比的。

  这种情况倒是让当地的百姓对汉部落增加了不少好感,毕竟只要答应了汉部落的分配方式,他们就可以花钱租用官府的耕牛,还能使用汉部落最先进的耕犁。

  一开始那些没答应重新分配土地的百姓看着他们愉快的犁地,而他们却要自己拉着绳子翻土,心里很不是滋味,不知道是该后悔还是该骂管陶那些人。

  但是过了三天,等其他人的地都耕完了之后,同样的犁头和耕牛,又被汉部落主动借给了那一部分人,他们当时就极为惊讶,没想到汉部落的人那么大方。

  在教导他们使用曲辕犁的时候,井春就对那些没有接受土地改革的百姓说道,“虽然你们不愿意按照我们的新规矩来做事,但我们终究都是汉部落的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该帮忙的还是要帮忙的,我相信你们现在只是不知道新规矩的好处,等你们看到了我种地的产量,到时候你们早晚会想通的。”

  井春说完这番话,便不再管他们,开始带着管陶的那些族人拿着铁锹和锄头,背着竹筐一起去河边还有田间的沟渠里面挖泥。

  这样的行为更是让管陶他们不解,甚至让村子里另一半人嘲笑,该种地的时候不去种地,却跑去河里挖泥,这不是傻吗?把农时都耽误过去了。

  管陶看着井春带他们做的事情,也是极为尴尬,你这样胡搞,他不好跟那些支持自己的同族们交代啊。

  于是管陶就直言不讳的问道,“井兄弟,咱们的田土本来翻的极好,为何这时候不去播种,却来在这里挖泥啊?若是耽误了播种的时间,这到了收获之时,恐怕产量会有所损失的。”

  井春却并没有打算听管陶的意见,他直接说道,“管大哥,我并没有调理你们啊,咱们现在做的可都是正事,本来呢,按照咱们首领传授的方法,这种地不管种什么,都是要施肥的,而最好的肥料,便是腐熟的人畜粪便,可你们并没有收集粪便沤肥的传统啊,既然没有粪便可用,咱们就只好从这沟渠跟河塘里挖些塘泥来用了。

  这个塘泥虽然比较难挖,但绝对好用,你放心,只要咱们将这些塘泥施加在田地里,然后再播种,就算晚上两天,收获时的产量也肯定要比他们高,赢他们,我一点压力都没有。”

  井春十分诚恳的解释着说道。

  “真的,真的只要把这些烂泥巴撒在田里,就能让粮食结的更多?”管陶半信半疑的追问道。

  “管大哥放心,我都种了那么多年地了,岂会连这都不知道?!”

  “那好吧,大家都听井兄弟的话,咱们挖泥就挖泥。”管陶十分无奈的答应了一句,然后开始给支持他的同族们加油打气。

  其实管陶现在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他明白汉部落接管竹岛之后,他们根本无法对抗汉部落的统治,最好的生存之道便是顺着汉部落的来。

  但是在面对土地改革这项侵犯了当地村民根本利益的事情,他村中的族老,实际上的村长,却没有庇护村民,反而站在了汉部落那边。

  如果这次的种地比试,最后是汉部落的方法输了,那么管陶在村中的威望就会一落千丈,到时候大家都会戳着他的脊梁骨骂他。

  ‘看看,现在好了吧,当初让你不向着大家,非要去舔那些外来的汉部落人,结果人家汉部落不仅克扣了你们的地,现在用了人家汉部落的方法耕种,反而还没我们以前种的多,切!’

  如果真到了这样的情况,管陶这个族老就不会再有人承认了,甚至还会受到同村人的挤兑,所以他担心汉部落的方法会输,这才连连追问井春挖泥的原因。

  同一片田地里,那些没有重新分配土地的村民已经开始播种了,他们倒也没有直接抓一把就往地里撒,同样用的是条播的方式,先在田里开一条沟,然后沿着沟将玉米撒下去,最后用脚将沟踩平,把种子盖起来。

  而管陶他们这边,正在跟着井春往地里施肥,施完了塘泥之后,再拉着绳子比量行距和株距,最后开始进行条播。

  到了这个时候,两边的对比就比较明显了。

  按老办法耕种的村民,他们田里的行距和株距十分的大,足可以让人在玉米地中随意穿行,但是管陶他们这边,按照井春给出的行距和株距,全是密植,等玉米全部长起来之后,想要进去都不容易。

  这个时候,那些没有接受改革的村民就开始再次嘲笑了。

  “这什么汉部落来的农技员怕不是个傻子,咱们这地连年耕种,本来地力就弱,他还种的那么密,那么多,怕不是到时候一个玉米都结不出来,真以为一块地里多种一些就能超过咱们的产量?”

  “嘁,不过如此!”

  .

  .

  .

  献祭一本朋友新书,《地下城玩家》作者蓝白的天开新书啦,《我真不是她徒弟》

  简介:主角依山尽,拜师第一仙子白子柔,作者正经人,不踩刹车

  下面作家说里有传送门

第891章 嘲讽与无知

  面对那些没接受改革的百姓发出的嘲讽,井春根本不以为意,但是管陶他们那些人心里就难受了,好像自己真的做错了一样,因为他们自己对汉部落的耕种方式心里没底。

  上百年耕种造成的土地贫瘠,使他们明白种的太过密集只有颗粒无收的下场,而且他们还要付出比别人多两三倍的种子,这些种子可也是粮食啊,要是长不出来,或者收成不好的话,那他们就惨了。

  尤其是井春和管陶他们播种完的三天后,提前播种的未改革村民的土地如今已经开始出苗了,一根根绿色的小苗钻出地面,而管陶他们的地里却什么都没有,这一对比之下,再加上那些人的嘲讽,就连支持管陶的人也受不了了,纷纷去找管陶提意见,看看他们是不是从土里刨出一些种子来,就算种子浪费了,可只要别颗粒无收就好啊。

  管陶也左右为难,因为有些话听的多了,就莫名觉得有理,管陶现在甚至也开始怀疑,井春非让他们一亩地种那么多,是不是真的打着种的多就能长的多,最后就能赢他们的想法。

  但是吧,这井春毕竟是铁砧郡守派来的人,都说了一切都要按照井春说的方法耕种,所以吧,管陶有些话也不好说。

  他晚上特意杀了只鸭子招待井春,虽然没有酒,但两人本来就不是好酒的人,甚至他们连酒都没喝过,所以倒也不想。

  饭桌上,井春和管陶的家人一起啃着鸭子,管陶假装不在意的说道,“井兄弟,你是郡守大人派来教我们本事的,但是咱们这里偏僻少人,寨民没什么见识,有些人不理解你,寨子里时常有些流言蜚语,还请你不要放在心上。”

  井春啃鸭翅膀啃的正香,听到管陶的话,他忍不住笑道,“流言蜚语?管大哥可是说的‘种的多才能长得多,长得多才能赢他们’这话?”

  “呃,,还请井兄弟不要跟他们一般见……”听到井春的回话,管陶显得有些尴尬,他还以为井春不知道呢,闹了半天他知道那些寨民们说的什么。

  然而还不等管陶说完,井春就立刻摆摆手说道,“管大哥,你放心吧,我不会和他们一般见识的,因为他们说的本来就没错,他们说的对,我就是想种的多一些,这样才能结出更多的玉米,要不然咱们这边的地本来就没他们的多,那还如何能赢,郡守大人可是叫我一定要赢的。”

  管陶立刻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不是,感情这货还真是那么想的啊?!

  一想到自己这些人可能真的会成为他们嘲讽的那样颗粒无收,管陶就是一阵心痛。

  他尝试着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语重心长的跟井春解释道。

  “井兄弟啊,你可能是刚来,对我们这边的田亩情况不太了解,我们这里的地和你们汉部落的不一样,我们都已经在这里耕种了上百年,好几代人了,土地越来越贫瘠,粮食的产量连年减少,若不是因为搬家不易,我们本来都准备全寨迁移至别处,重新开垦荒地的,到时候还能让这边的田亩休耕几年。

  你这样让我们种那么多,本来只种现在的三成都不一定能长的多好,现在种了那么多,真的有可能会颗粒无收的!

  不然,不然,不然我们今天晚上过去偷偷刨出一些种子吧,咱们少种一点,只要种的好,一样是有机会超过他们的嘛……”管陶试图劝解着说道。

  “……”井春一阵无语,他不解的问道,“管大哥为何跟他们一样的看法?”

  “因为土地贫瘠啊,我们从来没种过这么密的,这样真的有可能长不出,到时候输了还不要紧,只是恐怕支持我的那些人家要一起饿肚子了。”管陶再次尝试劝解说道。

  “不是不是,你等一下,管大哥,我知道你们这里土地贫瘠啊,可我不是带你们施肥了吗?”井春听完他的建议,简直无力吐槽,忙出声阻止了起来。

  “……”管陶又是一阵无语,就弄的那些烂泥巴?真的有用?

  “井兄弟,我知道郡守大人给你交代的有任务,可是我们……”管陶再一次尝试劝解,不过立刻又被井春给打断。

  “管大哥,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我也不是刻意为了赢才这么做的,我们那边一直都是这么种的啊。

  不管你相不相信,反正出苗也就这几天的事情了,何不再等几天看看?

  再说了,你担心的那些事都是多余,郡守大人不是之前跟你们说了,你们只管按我说的种便好,若是真的有损失,到时候郡守大人不会坐视不理的,肯定不会让你们饿肚子,有郡守大人给你们兜底,你还怕什么?”

  “那,那好吧。”

  管陶劝解失败,想一想也只能如此了,大不了输了自己不再是族老而已,实在不行就找郡守大人帮忙迁到别的郡去,难道还真的没有他的容身之所了不成?

  第二天,管陶只好又用井春的话去开导支持他的那些村民,大家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说了,再等等看,若是长的不行,就赶紧把那些苗都挖掉,然后重新补种,最多就是自己累一点,然后损失一批种子,比别人晚收半个月而已,大不了以后在寨子里低着头做人,不然还能怎么样,谁让他们现在归汉部落管呢。

  又过了三天,管陶他们的地里终于出苗了,大家好歹稍稍松了口气,不至于连苗都长不出来,不过倒也有年纪大的人发现,这些小小的玉米苗,貌似比他们往常种的要壮一些?不过这才刚长出来,他们也不敢确认。

  看到地里出了苗,井春再次来到田里,踩着田埂巡视各家田地的情况,他看了看自己指导种的那些,发现谁家的出苗率比较低,就直接记了下来,然后找这家人,让他们从别处多长出来的地方挖一些苗过来补种,有管陶在后面背书,众人也不敢对这位郡守派来的农技员怎么样,只好照做。

  将所有地里的苗补全后,井春回来的时候又看了看其余那些人的田地,他们田里的玉米苗已经长出了一片喇叭状的叶子,连续几年的种植经验告诉他,那些玉米苗长的并不好,分明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尤其是田里居然长出了很多野草和玉米苗争抢养分,但那些村民却置若罔闻,好像没看见一样,连管都不管,他摇了摇头没说话就直接回去了。

  而那些跟管陶有血缘关系的族亲们,看到别人家地里的苗都已经长出了叶子,而他们的才刚露头,心里就忍不住直叹气。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当管陶他们地里的玉米也长出一片叶子的时候,别人家地里的玉米都长出两片叶子了,这个时候他们的骚操作就来了,放着地里的野草不去除,反而开始给玉米浇水。

  而管陶的那些族人看到这个情况之后,也连忙找到管陶让他一起去浇水,管陶不好自己决定,他直接询问了井春这个事情,然而井春的回答却是,“不用,我早晨看到东边的天空红成一片,这两天必定有雨,就算今天不下,明天也肯定下。”

  他说的斩钉截铁,管陶他们却半信半疑,结果当天傍晚真的下起了小雨,这看天象就能预测天气的本事,可是让井春在村里出了一把风头,连带着管陶和他的那些族人都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但这口气还没吐干净,他们就再次傻眼了。

  因为这场春雨下的极小,本来雨点就不大,也就毛毛细雨的感觉,而且撑死就下了一个时辰。

  这么点的小雨够干什么的?还不如趴地上舔两口流下的口水多……

  第二天其他村民继续浇水,但是井春依然不让管陶他们去浇水,连续几天之后,其他村民田里的地都是湿润的深色,而管陶他们那些人的田里,土壤表层都干的发白。

  管陶被逼无奈,再次找到了井春询问浇水的事情,不过井春根本不搭理这茬,他只是说道,“管大哥,你让乡亲们准备好锄头,明天日出时分便起,跟我一起下地。”

  “咱们也要浇水了吗?可是浇水不用锄头的啊!”管陶不解的问道。

  “不,咱们不浇水,咱们去除草去。”

  “……”管陶又是一阵无语,除草?为什么要除草?他们根本就没干过好吗?

  明明就是种个地,什么时候那么麻烦了?

  事情已经走到了这一步,管陶是已经没有退路了,现在连族内的一些人都开始在背地里说他的不是,但他还能怎么样呢,得罪了村民甚至同族,再去得罪汉部落?那以后可就真的没有容身之地了。

  管陶无奈,只得去通知族内的众人,明天全都准备好锄头,和汉部落的农技员一起去除草。

  第二天一早,一大群人扛着锄头下地除草,顿时又惹得其他村民嘲讽。

  “这汉部落来的那什么员,怕不是真傻,你看他们的地,该浇水的时候不浇水,现在又吃饱了撑的跑来除草,那草能长多高,还能高的过玉米去,又不碍事,除那作甚。”

  “也许那人没见过玉米长什么样呢?不知道玉米长的多高!”

  “哈哈哈哈哈哈……”

  一群人直接开始哄笑起来,惹得管陶那边的一些年轻人忍不住握紧了拳头。

第892章 扬眉吐气

  “爹,咱们真的就这样跟汉部落的那个人胡闹?你听没听到那些人是怎么笑咱们的,我感觉自己现在真的成了傻子了。”管陶的一个侄子听到其他村民的嘲讽,气的直咬牙,他非常愤怒的小声对自己爹抱怨起来。

  他爹是管陶的同胞兄弟,自然知道自家兄长的苦衷,另外他自己从小到大,也种了二十年的地,还是能够看出一些东西的。

  瞪了自己儿子一眼,示意他小声说话,他这才教训道。

  “凡事多动动脑子,少说话多用眼睛看,别人爱说说去,还能说掉你一块肉吗?

  而且你就没有发现点什么吗?”

  “发现什么?”他儿子不解的问道。

  “都说了让你多动脑子,多用眼睛看,别人家才说了两句,你就自己拱火,你仔细看地里那些玉米,你看看能看出什么?”管陶的兄弟再次对自己儿子教训道。

  他儿子又仔细看了看,先看了自家的地,又看了看其他那些人家的地,可怎么也看不出哪里有问题。

  “爹,你到底看出什么了,这明明两边都一样嘛!”

  啪的一声,他爹瞬间一巴掌拍在他的头上低声骂道。

  “都一样就是问题,咱们明明比他们晚播种了三天,他们先出苗,咱们后出苗,他们的玉米长出两片叶子的时候,咱们的才一片叶子,现在他们的三片叶子了,可是咱们的也三片叶子了,你就没发现吗?我总觉得咱们这边的玉米好像比他们那边长的快了些。”

  少年捂着后脑勺本来还一阵委屈,听到他爹的提醒之后,他再次仔细对比了一下,结果发现还真的跟他爹说的一样,明明自己这边播种要晚了几天,但是现在两边长的却差不多一样,好像还真是自己这边长的快了些。

  “那个汉部落来的人有点本事,你别再闹了,咱们就听他说的做,再看看再说。”少年的父亲又嘱咐了儿子两句,便扛着锄头跟上了队伍,开始给自家的田里除草,甚至这人还主动邀请井春去他的地里看看,教他除草的技巧,学的甚是认真。

  井春本来就是来教他们的,也没有藏私,将自己几年的耕种经验纷纷传授给他们,并且毫无保留。

  只是管陶这个兄弟在除草时,看着脚下已经开始出现裂纹的地表,再次忍不住的对井春问道。

  “那个,井大兄弟,你看咱们这地里都出裂纹了,到底什么时候浇水啊,再不浇水的话,不会旱死吧,我感觉这玉米苗都有点蔫了。”

  井春也看了下脚下的地面,他仍然坚持道,“现在不浇,旱一点没关系,只要没旱死,就一直不用浇,等它什么时候长出了第四片叶子,咱们再浇也不晚。”

  “哦,那行,我知道了。”

  管陶的兄弟见井春仍然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他愈发觉得井春是个有本事的人,人家都说了,并不是真的要旱死,只不过这浇水也有特定的时间,非要等到长出四片叶子再浇,虽然不知道到底有什么说法,但他还是默默的记在了心中,万一有用呢,那自己不就也学到了吗?

  连续几天的除草下来,管陶他们家族的地被打理的干干净净,除了玉米一根杂草都没有,而且就在他们除草结束的两天后,他们的玉米终于长出了第四片叶子,井春见状立刻让他们开始浇水,不过浇水也要求只能再清晨或者傍晚的时候再浇,正午时分是不让浇水的。

  管陶他们心里忍不住吐槽,这汉部落种个地还那么多规矩,连浇水的时间也有要求,不过看着干裂的田地,他们也不反驳了,好歹是让浇水了,现在井春说什么就让他说去吧,只要让他们浇水就行。

  这一遍水浇完,那些没有接受改革的村民们立刻就笑不出声了,改成了管陶他们天天笑容满面。

  因为管陶他们种的那些玉米,喝饱了这一次水后,就好像吃了化肥似的开始猛长,简直是一晚上一个样,每次早晨起来去地里看时,就能明显的看出玉米涨了一节,这样的生长速度是他们从前根本不敢想象的,有的人甚至种了几十年的玉米,也从来没见过这种情况。

  等管陶他们这边的玉米长出七片叶子的时候,其他那些没接受改革的村民,他们的玉米才刚刚长出第五片叶子,被管陶他们成功反超了一大节。

  而且光是生长速度比他们快不说,还长的非常壮,根根挺拔,绿油油的叶片看着十分喜人,虽然种的十分密集,但却一点没有营养不良的样子。

  许多人见到这神奇的,超乎他们认知的情况,就忍不住虚心的向井春请教起其中的门道来。

  井春也不藏私,他直接将所有人都叫了过来,就在玉米地里给大家讲课。

  “你们都说土地贫瘠,只知道要少种一点,要休耕,这样才能结出玉米,却从来没想过给泥土补充肥力,我让你们挖的塘泥,便是最好的肥料,你们不要问我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反正这些都是我们首领传授下来的方法。

  其次就是除草,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见过鸟儿喂养雏鸟,一般的小鸟一次会诞下两三只雏鸟,但它捕食能力有限,只能喂养其中的一两只,剩下一只最瘦弱的,便会被他们丢下鸟巢直接放弃。

  这除草也是一样的道理,本来就知道土地贫瘠,没有多少肥力,结果还弄了那么多野草和玉米争抢养分,那玉米能长好吗?所以为了让玉米长的好,我们就要舍弃没用的野草,出来一根就弄死一根,一点营养都别想跟玉米争抢,这样玉米才能长的壮。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