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羽卿书
一支支凯旋而归的狩猎队把新鲜的兽肉带回了部落,没有人高兴得起来,因为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基本没有哪个部落的狩猎队是全员回家的,活着回来的男人们有的冻掉了耳朵,有的冻掉了手指脚趾,也有在狩猎中受的各种伤,多多少少都会留下残疾。
和他们对比,汉部落是值得庆幸的,也是整个汉部落发展最快的一年,食物最多的一年,所以长老决定举行一场盛大的开春祭祀,希望汉部落新的一年可以过的更好。
对于这件事情,罗冲没有反对,祭祀嘛,人类的精神寄托,可以理解的,可是长老的一个问题却把罗冲问住了。
“首领,我们部落是什么神明保佑的?我们需要怎么祭拜他?”
“什么神明,我特么哪知道什么神明。”
当然,也只是那么想想而已,这话是不可能说出来的,罗冲思考良久,关于信仰的问题,罗冲不准备搞神神鬼鬼的东西,他准备推广的精神崇拜是祖先崇拜和部落崇拜,也是就培养族人的国家观念。
“我们汉部落不信神明。”想了一会儿,罗冲说道。
“啊?那我们信什么,谁会保佑我们?”长老听了这话张大了嘴巴不敢相信。
“我们不信神,但是可以敬仰我们的祖先啊,没有我们的祖先繁衍,就没有我们,是汉部落族人的祖先赐予了我们生命,传授给我们知识,让我们知道怎么活下去,继续传承我们的汉部落,所以我们应该祭拜的不是神明,而是我们汉部落的祖先。”罗冲看着长老,一字一句认真的说道。
长老愣愣的思考了半天,哎?有点意思啊。
这个崇拜祖先的说法却实新鲜,而且解释的很有道理啊,没有爹妈生养哪来的我们,没有长辈们传授捕猎技巧,教会我们各种生活技能,那我们怎么活下去,嗯,是应该感谢我们的祖先。
“可是我们应该怎么祭拜祖先啊,我们以前也没干过啊?”长老越想越对劲,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祭祀,毕竟他只是个长老,并不是巫。
“这个你不用管了,交给我来解决。”罗冲挥挥手,他已经想出了该怎么祭祀。
~
~
求票啦,有推荐票的不要忘了投给卿书啊,顺便留些评论吧,哪怕留个爪印也好啊,谢谢大家。
第77章 别开生面的祭祀
祭祀,祭什么呢?
祭神的部落一般都有图腾之类的东西,他们或把图腾刻画在石头上,或者直接画在身上,脸上,或者刻画在木头上,做成类似图腾柱之类的东西,而汉部落是没有图腾的,所以罗冲只能祭祀别的东西了,那就是——祭旗。
是的,罗冲想出来的精神寄托的东西就是旗帜,现代的国家都有国旗,汉部落虽然还不是国家,但是也要搞一个。
当然,旗子上面是不会写“替天行道,杀富济贫”的……
咳咳,汉部落的旗子上面就只有一个字,“漢”。
汉部落现在没有布匹,做旗子也只能用兽皮,好在汉部落现在不缺兽皮,做一张旗子的材料还是有的。
罗冲挑选了一张完整的大角鹿的皮,上面的毛已经被刮去了,按照最大面积裁成一个长方形,上面的字体是用煮熟的骨头缝上去的,歪歪扭扭的组成一个“漢”字。
至于为什么用骨头,很简单,因为没有别的玩意。
虽然现在罗冲能烧出来松烟墨,但是直接用墨汁写的话,估计一场雨过后,字就没了,别的染料罗冲暂时也没开发出来,思来想去还是用骨头的好,而且煮过的骨头能够防腐。
用骨头缝在兽皮上做成的旗帜当然不可能横着飘起来,所以这个旗子罗冲做的是竖版的,一个竖条形的旗帜,上沿打上几个洞,再用棍子穿起来,就像窗帘那样,再找跟旗杆挂起来就OK了。
旗杆的位置被罗冲定在城址的中心城区,那里本来就不是居住区,想想以后弄个小广场,上面插个旗杆也没什么问题。
旗杆的材料也是用的杉木,无他,长的直而已,粗细也合适,华夏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还用这玩意儿当电线杆呢。
精神寄托是有了,仪式当然也要搞一搞,这么正经的严肃的事情,没有仪式感怎么行,可偏偏汉部落就没有谁懂这个。
汉部落人还少的时候根本就没什么信仰,也从来没有过祭祀的活动,大家都在摸索,只有罗冲见过的东西多一些。
搞仪式当然需要礼器之类的东西了,什么钟,鼎,号,鼓之类的,钟鼎就不用想了,那玩意儿做起来太费劲,不仅消耗大量的金属材料,还没什么实际意义,所以罗冲只想做个鼓。
鼓就不一样了,这可是个好东西,只需要一些木头,两张兽皮就可以做成,而且这东西敲起来声音贼大,震慑人心,很容易让人们引起共鸣,团结意识。
平常就算不举行祭祀的时候也很有用处,比如报警,遇到敌人进攻可以敲鼓预警,也可以傍晚敲鼓叫大家回来吃饭,甚至还可以用在军事上训练队列或者阵形,总之它的实际用途很大,而且容易制作。
做鼓先要做一个没有底子的扁桶,由罗冲亲自设计,计算圆周率算尺寸,再让木豚和木桶两个人锯一些中间宽,两端略窄的橡木板,用这些木板围成一个圆桶。
固定的材料是两个扁铜圈,直接用汉部落目前剩余的铜料浇铸而成,附带的又做一些铜钉,汉部落的金属储备也彻底告罄。
把木板围成一个圈,先围上一个铜箍固定,再往木板上淋上水放在火上烤制定型,木桶的另一端用湿麻绳不断绞紧,然后把另一个铜箍套上去,再把两个铜箍砸紧就行了。
鼓的两面用了两张野牛皮,用铜钉把牛皮紧紧的绷在鼓的两端,再用鱼鳔胶把接缝处粘牢。
至此,一个直径一米二的牛皮大鼓就完成了,往那一立,比小孩还高,咳咳,祭祀的东西嘛,当然要大一点。
跟着罗冲忙活的木豚,瘸子和木桶,他们都不知道这玩意儿是干什么用的,汉部落的族人们也很好奇,还有调皮的孩子跑过来拍了拍,结果发出咚咚的响声,把那孩子吓了一跳。
“首领,你说的这个‘鼓’是干什么用的,怎么敲起来声音这么响。”瘸子听到了鼓面发出的声音也是吓了一跳,直接出声问了出来。
“哈哈,这东西就是用来敲的,不过不是用手敲,最好是用木锤。对了,木豚,我让你做的那两个鼓锤你做好了吗。”罗冲笑着介绍了一下,又追问鼓锤的进展。
“马上就好,我已经做好了,现在正打磨呢,要不然有木刺,会扎手。”
“嗯,你打磨仔细一点,不用着急,要是敲鼓的时候把牛皮扎烂了可就敲不响了。”
“嗯,我知道。”木豚一边干活,一边应声回答,手里拿着两根鼓锤,打磨一会就停下来,用手心抚摸着,感觉哪里还不够光滑,然后继续打磨。
春季的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了一整天,都说春雨贵如油,这的春雨倒是便宜的很,没完没了。
交给女人们缝制的旗帜做好了,用一根木棍串了起来;大力也带着男人们在罗冲标记的位置把旗杆竖了起来,旗杆的顶端装了一个木质的滑轮,是由罗冲亲自做的,滑轮上穿了一根很长的麻绳用来升旗。
木桶带着四个男孩打造安放牛皮鼓的架子,现在也已经做好了,暂时放在围墙里面。
一直到吃晚饭前,木豚的鼓锤也终于完工,罗冲检查了一下,没啥问题,最后在锤头上包上两块蛇皮,齐活,只等天气放晴,祭祀就可以开始了。
春季的第二天,伴随着东方第一缕阳光的照射,天空终于云开雾散了,露出雨后湛蓝的天空,和一道连接天地的七彩长虹。
等到吃过早饭,罗冲领着自己的对象(一对大象),带着汉部落全体族人,上到年迈的长老,下到吃奶的孩子,全都来到了被定为城址的荒地。
高耸的旗杆下,一个青砖临时搭建的高台上,整齐的摆着长矛,弓箭,一条大鱼,一个牛头,和剩下的20多斤稻谷。
长老和罗冲站在高台下主持祭祀仪式,侧面的木架上安放着那面牛皮大鼓,光着膀子的大力手持两柄鼓锤站立一旁,200多汉部落的族人们整齐的排成方阵站在高台的前面,目光都注视着罗冲。
“祭祀开始,鸣鼓,升旗。”
伴随着罗冲的一声大喊,大力开始卖力的敲动大鼓。
咚……咚……咚……咚……
震慑人心的鼓声响彻旷野,伴随着鼓点的节奏,七个男人组成的队列整齐的从人群中向旗杆走来。
走在最前面的大树挺着一杆青铜长矛;身后跟着背负箭壶,手拿长弓的兽牙和独耳。
羽毛,石头,木豚,木桶四人分别抓着大“漢”旗帜的一角,一手持铜矛,一手把旗帜高高的举过头顶,一行七人的队列踏着鼓点向旗杆走来。
~
~
感谢亲爱的书友们给卿书的打赏支持,以下是今天的打赏名单。
书友“夏文兮辞”
书友“碧野悠云”
书友“司徒空冥”
书友“唬老虎的小男孩”
书友“琉璃木菅”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对卿书的投喂(手动滑稽)
也谢谢各位投推荐票的书友们,今天是《原始》发书以来推荐票最多的一天,150多票啊,我的天,这是你们送给我最好的元宵节礼物。
最后卿书也在这里祝福大家元宵节快乐,希望你们也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谢谢大家支持,别忘了明天的推荐票哦!!!
第78章 请祖先庇佑
“族旗”护卫队伴随着鼓声把旗帜送到了旗杆下,由罗冲亲手把旗帜绑上绳子。
“升旗,目送族旗。”
随着罗冲的一句呐喊,所有族人都紧紧的盯着那面旗帜,仿佛能从上面看到什么祖先的启示,大力敲鼓的节奏也越来越快了,跟着他的鼓声罗冲一下一下把旗帜升到旗杆顶端。
把旗子固定好后,罗冲转身面向族人们,右手握拳举向天空,高喊一声:“吾漢永兴。”
“吾漢永兴,吾漢永兴……”下面的族人们也随声喝道。
“行跪拜礼,上祷祖先。”
罗冲带头跪在旗杆下,族人们也纷纷跟随,连一旁不明真相的肉肉和灰山也一起趴到地上,晃着大脑袋左看右看,看族人们接下来干嘛。
“吾辈大汉子孙,上承先辈之志,下授祖先之能,采金石于宝山,铸铜犁于岩洞,垦良田于旷野,筑坚城于田中,练弓矢守自身,习矛枪戍边城。
吾辈勤劳垦田,繁衍人口,厉兵秣马,使漢昌盛。
请祖先庇佑,护大汉子孙腹饥有食,身冷有衣,人丁兴旺,六畜繁衍,稻谷丰收。
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礼毕,起身,都特么去耕地……”
跪拜结束,族人们懵逼的听完罗冲的祷词,只有最后一句不太明白,前面还是说的可以的,采铜矿,铸犁,耕地,建城,练习长弓和投矛保卫部落。
求祖先保佑,饿了有吃的,冷了有兽皮穿,大家多生小孩儿,六畜也多生幼崽,水稻能够丰收。
至于六畜是什么鬼,汉部落有牛,草泥马,大角鹿,兔子,恐象,雷兽,勉强算是六畜吧……
祭祀结束了,全程都是罗冲在表演,其他人跟着跪地磕头就对了,然后大家该干嘛干嘛,全都被罗冲安排去耕地了。
因为材料不足,汉部落现在只有两架双头犁,罗冲亲自挑选了两头最近表现的很老实的公牛,给他们套上双头犁开始耕田。
由于这些野牛还没有经过训练,并不会自己走直线,所以耕田的时候只能一人在前面牵着牛鼻子引导,一人在后面扶着犁架。
一架双头犁两个青铜的犁头,每次可以翻耕半米宽的土地,翻土的深度可以达到30厘米。
这样的速度还是很快的,最多三天就可以把稻田耕完,最后把地整平,就可以灌水了。
一行行的土地被翻了个底朝天,从原来的淡绿色变成棕褐色的碎土,下面翻上来的新土也得到了阳光的滋养。
一群冬季里刚买来的少年,每人背着一个藤筐,在被牛翻耕过的土地上捡着地上的草根之类的杂物,这些东西都是翻耕的时候刨出来的,必须要先捡出来,不然以后还会继续发芽和水稻争抢养分。
当然,有的草是本来就活不成的,只要稻田开始长期被水覆盖,大部分的旱草就会被淹死,不是所有的植物都能像水稻和芦苇一样那么耐水。
至于施肥的事情,暂时没有安排,一是没有准备,二是因为罗冲觉得用不着。
施肥是因为土地连续耕种太长时间,导致土地营养流失,肥力下降,所以才人工干预,给土地增加肥力。
但是现在这块地可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耕种啊,崭新崭新的一块好田,施肥,完全没必要吗,种一茬粮食的肥力还是有的。
花了三天时间耕地,整平,但是罗冲还是不敢播种,为啥,因为一早一晚的天气还是很冷,夜间气温还是零下,夜里水还会结冰,这要是把种子撒下去,估计一个晚上就都冻死了。
不过也有别的耐寒的种子可以播种了,那就是罗冲带回来的草籽,这些麦草和苜蓿也要撒下去,将来养殖牲畜就靠这些。
汉部落城址的西面,这里被罗冲规划为从草场,目前先种草,等以后农田扩大了再说。
一群少年排成一字横阵,沿着草场排开,一边走一边抛洒草籽,千万不要怀疑这样能不能长出来,要知道草的生命力很顽强啊,而且刚下过一场春雨,地面上还有些泥泞,那些草籽落地后就会快速吸收水分和土壤里面的营养,开始发芽生根。
草籽撒完就行了,水稻暂时又种不了,汉部落又不缺食物,那该干点什么呢,罗冲思来想去还是改造装备好了,换鞋。
是的,换鞋,换掉大皮靴,改穿草鞋。
没有布匹就没有袜子,光着脚穿皮靴,而且每人只有一双,一穿就是四个来月,四个来月不换鞋你能想象吗,而且还没有袜子,冬天天气冷的时候还好一点,现在天一暖和,有的族人觉得皮靴闷脚就把脚拿出来,那气味简直能熏死大象。
于是大象就离家出走了,肉肉和灰山实在忍不住那个气味,全都跑到了围墙外面砖窑的地方居住,它们倒是不会走很远。
罗冲召集部落里的女人,亲自给他们示范怎么编草鞋,其实草鞋的编织方法很简单,这么说吧,你只要横竖交叉着编出一个鞋底,上面用几根细草绳把这个鞋底系在脚上就行了,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吊带凉鞋。
伴随着草鞋的诞生,族人们也开始了春季大扫除,成群结队的去小河边洗澡,刷皮鞋,清洗兽皮。
没办法,别说真皮的东西不能洗,实在是不洗不行了,现在可没什么干洗技术,就算洗坏了也要清理一下,不然都快馊了。
一些不怕冷的男人已经脱掉了兽皮,直接穿起了草裙,是的,就是草裙,在罗冲这具身体原主的记忆里,他们春夏两季就是穿草裙的,甚至是直接光着,只有秋天才会穿厚一些的兽皮裙。
那天洗完澡,罗冲也兴致高昂的跟着族人们一起编草裙,可等他穿上没一会儿,他就再也不敢穿了。
肉肉和灰山追着罗冲满地乱跑,直到用鼻子把他身上的草裙拔光为止,草裙上的草都特么被它俩吃了,mmp……
就在罗冲一脸幽怨的换上兽皮衣服的时候,长老也跑来告诉了罗冲一件大事。
“首领,我们的盐快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