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羽卿书
罗冲说到这敲了敲桌子继续说道,“所以我准备按照汤部落的资源分布来划分郡县,这样更有利于以后对这些天然资源的开发。”
他说到这也不管那些族长们同不同意,就自顾自的说道。
“我准备将整个汤部落划分成八个郡,唔……大树,我说,你来标记一下。”
“好。”大树立刻掏出纸笔做好了准备。
“就我们拓海郡对岸这个城,也是汤部落最大的一个城,城池及其周边地区人口分布约一万六千人左右,这里可以单划一郡,名字可以直白点,就叫汤城郡,下设……四个县,其中三个临江的主力产粮县,然后新建一个码头渡口,主要用来沟通浏阳河两岸,这个地方就叫……望汉渡吧,隔江而望对面的汉部落。”
说到这里,罗冲看了下汤姬,询问道,“汤首领有没有意见?”
“我同意汉首领的划分。”汤姬微笑的点点头,这个城池都是以她们汤氏族为主的人口,而且和汉部落也最近,不管将来怎么样,这样的分配和布置,她的族人以后过的都不会太差。
“那好,接下来是北部的山区部分,这里的人口分布更为零散,而且也比较少,全加起来也就一万三千多,不到一万四的样子,不过这个面积比较大,可以划成两个郡,按照山脉的东麓和西麓进行划分。
东麓叫磐石郡,人口约六千出头,下设三个县,将来主要以出产石料为主,青石较多的地方可以叫磨盘县,这是制作磨盘的好材料,花岗岩山体的这部分可以叫万均县,以后主要以出产碎石为主,这也将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原料产地,山脚靠近水脉的地方可以叫溪山县,以后主要出产石膏和石灰石。
西麓山体较矮,且多水系,就称作陇西郡吧,人口约七千五左右,也下设三个县,这里的植物资源较多,尤其是野生橡胶,所以可以单设一个白胶县,还有这个地区,拥有大小瀑布四十多处,水源极其丰富,可以叫银川县,最后这段阶梯地形的山麓,一二三……八九,干脆就叫九台县好了,整体就像九级阶梯。”
罗冲随口几句就将这几万人的命运定了下来。
第765章 怒斥四族长
其实吧,虽然说磐石郡和陇西郡是山区,但给罗冲的印象并不是很高的那种山,给他的感觉就像前世的白云山那种差不多,海拔也就三四百米撑死了,但占地面积却非常大,所以它的山体并不陡峭,把路好好修一修,将来也是有成为大城市资质的。
这两个郡所在区域的五个氏族族长都没啥意见,他们本来就生活在山里,单论种粮食的话,产出并没有其他氏族多,所以人口也有限,现在罗冲把他们五个氏族分成了两个郡,合计六个县,他们已经很知足了。
更关键的是,刚才罗冲已经告诉了他们将来的发展方向,那些山里的树木和石头也不再是一文不值,都是汉部落需要的东西,相信将来他们光是靠卖这些,也能把族人的生活水平搞上去。
“然后是汤城郡北面的这个地方,这里有一条重要的浏阳河支流,还有陇西郡的水脉,也到了这里交汇在一起,干脆就叫甘泉郡吧,我看一下这一片的人口……差不多有九千人,不算少了。
这片的地势还算平整,水资源也丰富,利用好了同样可以当作粮食主产区来发展,也下设三个县好了,具体就根据这几条小河的走势来划分县的区域。”罗冲再次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说道。
不过所属区域的氏族却有四个,所以他们那些氏族族长就不干了,四个氏族分三个县,这怎么分?这三个县到底谁来领导?这以后不会打起来吗?于是就有族长出来闹了。
“汉首领,你刚才说了我们这里也有九千人,为什么只分三个县,这样我们四个氏族在这里没法管的啊,刚才你说的磐石郡那里,他们的一个县也只有两千人出头,干脆你也给我们这甘泉郡分四个县吧。”
“是啊汉首领,分三个县我们几个不好管啊。”
几个族长都闹了起来。
罗冲没有说话,而是看向了汤姬,意思像是在说,这是你的人,你管不管?
汤姬则是笑看着罗冲,一副根本没打算管的样子,反而像是在怂恿罗冲来处理他们一样。
‘这……你这是在考验我的管理能力吗?’罗冲暗暗吐槽了一句,心道这汤姬投诚的也太快了吧,这是把部落交到我的手上不放心还是咋滴?也不知道汤瑶那个小妞给她灌了什么迷魂汤。
罗冲摇了摇脑袋,把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出脑外,然后重重地敲了敲桌子。
当当当的几声敲击声,立刻就让那四个族长闭了嘴吧。
“你们为什么会想着自己管理一个县呢?你们有这个能力吗?诸位族长,我试问你们一下,各位可知道自己族内究竟有多少人口?大概不知道吧?要不是我的人这一周左右的排查,我连汤部落究竟有多少人都不知道,就这样,你们也敢放言一人治理一县?”
四个族长脸色不是很好看,毕竟罗冲是汉部落的首领,不是他们的首领,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训斥他们,让他们的脸往哪放?
可是想想汉部落的实力,还有罗冲身上那久居上位带来的威压,愣是吓得他们不敢反驳。
要知道哪怕是汉部落的卫所指挥使,罗冲也是说砍就砍的,他会在乎几个小小的族长?给你面子让你当个县令,不鸟你你就是个村长,还真以为自己能上天了?
“汉部落一个小县也有四千人打底,大县七八千人也不嫌多,要是都按照你们这样算,那我的一个县令岂不是可以调到你们这里当郡守了?
各位知道千亩良田需要多少耕牛吗?各位知道牲畜怎么分配使用吗?各位能保证包产到户吗?百姓遇到问题你们能快速有效的解决吗?你们除了让族人不饿死之外,能带领他们全民致富过上好日子吗?
什么都不会你们有什么资格来争这个县令之位,难道就为了尸位素餐吗?”
罗冲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汤部落刚刚划分郡县,就是为了以后能够更好的发展,可惜你们都看不到未来,只盯着眼前自己这点可怜的族长权力。难道你们就不知道抱团来学习吗?
一个人就能治理一个县吗?连我们汉部落的县令都做不到,你们何德何能?”
几个族长正挨着骂呢,听到罗冲说汉部落的县令也做不到,立刻就想反驳,其中一个中年人说道,“那汉部落……”
“你想说他既然做不到为什么我还让他当县令?很简单,一个人管几千人,你觉得现实吗?县令要管那么多事情,他自己一个人根本管不过来,所以每个县令还都有一大堆的佐官和副官。
有管粮食的,有管治安的,有管户籍的,有管畜牧的,有管教化的,有管建设的,那么多人帮着县令,他才能管的了一个县,你们以为自己一个人就能管好了?
我就算让你们四个人一起管理这个甘泉郡,不,哪怕是管其中一个县,你们也不一定能管的好。”
这其实是罗冲专门布置的一个话术陷阱,就等着他们跳进来呢,所以刚有人反驳,他就直接把那人的话挡回去了。
光是训斥有什么用,关键是要提出解决办法,现在罗冲提出了分工合作的思路给他们,相信这些族长只要不傻的话,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果然,当罗冲说完一个县令有那么多副官佐官,需要分别管理不同事务的时候,他们就没话说了,既然汉部落这样管理,那他们也可以这样管理嘛。
说白了,这些族长也是舍不得放下手里那点族长的权力罢了,可要是把具体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办,自己在上面总揽大局,还能偷懒,这样的日子他们反而更喜欢。
汤姬见双方都不说话了,这才出来打圆场总结道,“那么几位族长还有什么意见吗?咱们汤部落第一次这么正式的划分领地进行管理,大家都没什么经验,汉部落近四十万人都能管理的那么好,而且还那么强大,说明他们的管理方式还是很先进的,我们可以多学习嘛,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继续提,汉首领那么忙,这样亲自指点的机会可不多啊。”
第766章 行政化分(下)
汤姬已经给了他们台阶下,那四个族长自然不会再伸着脸过去挨打,所以纷纷表示没有问题了,愿意服从这样的划分和安排。
其他族长们见到先前几个族长吃了瘪,当然也不会找骂,再说,刚才罗冲也已经说了分工管理的办法,他们有矛盾大不了自己回去解决,没必要在这里找骂。
汤姬见现场没人站出来反对,于是就再次朝罗冲笑了笑,事宜让他继续划分,罗冲也继续研究起了地图。
这次让罗冲划分行政区域,汤姬也是从里面学到很多的,比如更全面的了解自己领地内的物产,最大程度的开发它们的价值,其中包括了动植物还有矿产,以及人口资源,这样才能让部落发展的更快更好。
但想要做到这些,还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制度和体制,汉部落那种集权模式无疑是很高效的,所有领地进行郡县划分,首领只需把命令下达给郡守,郡守负责管理县令,县令和一群佐官负责全县事宜。
但这下面,还分了很多乡镇和里闾,里闾下面还要分什伍,真正做到皇权入户,让罗冲的政令可以传达到每一户百姓家中,管控力十分强大。
当然,这对百姓来说有点过于限制了,但对一个大势力,大部落来说,汉部落的动员力无疑是非常恐怖的,有这样的控制力度,罗冲不管想要干什么,恐怕都没人能阻止他。
可以说,在汉部落的架构下,只要罗冲自己别犯糊涂,那么汉部落绝对会越来越强。
再反观汤部落自身,汤姬只能无奈的笑笑,她虽然名义上是汤部落的首领,可对下面氏族的管控力极小,真的出了什么关乎部落安危的大事,汤姬能做的事情,大概也就是把这些族长们召集到一起商量解决,而且就连那些族长们,也都不知道自己部族到底有多少人口,其他的就更别提了。
……
“汤城郡、磐石郡、陇西郡、甘泉郡、这些已经有了,那么就再说铁矿这里吧。”罗冲点了点地图上汤部落的铁矿区域,再次把沉思的众人注意力吸引过来。
“我们汉部落有个生产钢铁的大郡,叫新钢郡,你们这个干脆叫泰钢郡好了,一听名字就知道这里有什么,简单直白。
唔……泰钢郡周边分布的人口有八千人左右,也可以划分成三个县,分别是主矿区的平岗县,硫铁矿区的黄平县,以及靠近河流的金水县。
这个地方,短时间内还是以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为主,针对炼铁方面,我们汉部落暂时不会有什么帮助,因为这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你们负担不起,我们汉部落也负担不起,所以不可能免费援助,先开发农业吧。”
所属泰钢郡的几个族长这次倒是没有对划分提出什么问题,而是对罗冲说的,不会帮助他们炼铁的事情,多少让他们有些失望,但也没有直接提出来。
不过汤姬就不一样了,她是有问题直接问的那种,“汉首领刚才说,汉部落也负担不起,那汉部落炼铁方面那么强,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点罗冲倒是没什么好隐瞒的,反正不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自己完全可以从制度的角度跟她解释。
“想要搞开发建设,就需要钱币投入啊,即使是生产货币的汉部落,也不是能无限制制造货币的,那样就会扰乱市场物价,钱就不再值钱了。
所以我们汉部落从百姓手中收税。”
“收税?!”汤姬不解的问道。
“没错,收税,凡是汉部落的子民,必须拥有汉部落官方认证的户籍,才能得到部落分配的土地,用来居住和耕种,他们在这些土地上耕种出来的粮食,也必须向部落交税,也就是粮食抽成,之前我们汉部落的粮税是十成抽四成,但从今年年初开始已经改成十抽二了。”
汤姬还有一群族长们皆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似乎是怎么也没想到汉部落还有这种骚操作,百姓自己种出来的粮食,罗冲居然还要抽他们的份子!
这,,凭什么?!
“你们想说我为什么抽他们的粮食?或者说收税。其实这很简单,因为我给了他们可以安心生活的环境,没有我带领他们建造围墙,他们能生活在安全的城池里吗?
没有我派探索队和使团,他们能有现在那么多粮种吗?
没有我带着他们兴修水利,他们能那么方便的种田吗?
没有我去训练军队,谁来保护他们的土地和家园不受敌人侵犯?
没有我派遣商队去寻找牛马,他们拿什么来拉车耕地?
建学校,教他们知识礼仪和本领,建工厂,给他们制造生活的便利,成立科研所,研究出那么多实用的技术,修桥、铺路、挖河、哪一样不需要钱和人力,这些总不能让我自己出吧?
我给汉部落的子民带来了安全和便利,他们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向我交税,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汤部落的众人完全被罗冲的这套理论惊呆了,原来,管理一个部落是这样的吗?怪不得汉部落给那些当兵的发军饷,待遇还那么好,原来他的钱都是从这来的啊!
他们还一直以为那些钱,汉部落就只要不停的制造就好了,原来并不是这样的。
“要是具体到炼铁方面,从技术研发,到开矿,运输,冶炼,算了,不跟你们说了,说了你们也听不懂,你们只要知道,汉部落为了冶炼钢铁,差不多投入了五万左右的人口,还有数不清的船只,以及大量的奴隶和战俘,知道这些就行了。
现在这些还不是你们汤部落可以承受的,我们汉部落想再搞第二个也不容易,关键是有些重要资源这里暂时还没有发现,如果从汉部落运输的话,成本太高了。”
罗冲随口几句话就把他们唬的一愣一愣的,然后说一半自己又不说了。
“汉首领,能告诉我是什么资源吗?这东西对炼铁很重要?”汤姬还是有些不甘心的问道,她倒不是非要自己炼铁,而是单纯比较好奇罢了,汉部落就像是个谜团,越是向内窥探,就越让人觉得深不可测,秘密的里面还是秘密。
“这,倒也不是不能告诉你们,其实就是一种叫做煤炭的石头矿产,煤炭是一种黑色的石头,能够被火点燃,然后释放很强的热值,你们应该也知道,炼铁是需要火的,越热越好,煤炭就是提供热量的好东西,同时这东西还能提升钢铁的品质,没有煤炭是练不出精铁的,也就是我们汉部落说的钢。”
这次的资源调查中,汉部落并未找到煤矿的存在,罗冲觉得十分可惜,没有煤矿的话,就不能就近炼铁了,毕竟从东薪郡那里长途运输煤矿过来,成本实在太高,所以他还是想在这边找一下。
把煤矿很值钱这个概念透露给他们后,相信如果汤部落不傻的话,他们一定会主动替自己寻找煤矿的。
没有等众人的反应,罗冲就摆了摆手继续说道。
“好了,煤炭的事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还是先把眼前能做的事情做好吧。”他说着便再次看起了地图。
“汤城郡南边这一大片平原地区,淡水充足,土地肥沃,森林也多,人口也不少,非常适合种植农作物,也可以划分成两个郡。
此地人口共有两万三千多,靠近汤城郡的这里人口最为集中,有大约一万三千人,可耕种土地也是最多的,这里可以单划一郡,作为一个更靠近海的地方,就叫它……津浦郡吧。
津浦郡人口较多,可以下设四个县,分别是北边老人较多的寿光县,靠近蜿蜒河道的曲田县,以及常年丰收的岁丰县,还有目前种植甜秆高粱最多的蜜糖县。
至于东南方向这边靠近河岸,并且背靠森林的这个地方,可以将之划为海舟郡,此地人手充足,木材充足,非常适合制造帆船,取名海舟郡就是这个原因。
海舟郡可以下设三个县,一个专门组装船只的舶坞县,一个生产配件的海锚县,还有一个专门伐木处理木材的木饶县。
不过要跟你们先说好,这个海舟郡目前还是以农业生产为主,造船的话,这里只造小型渔船,而且整个生产必须接受我们汉部落的控制才行,但是你们也可以派遣族人到这个造船场中当学徒,学习汉部落造船的方法。
制造帆船是个很复杂的事情,涉及到的制造业太多了,要不是背靠旁边的良田,根本不现实,比如造船光是麻纤维就需要很多。”
对于罗冲的这个提议,汤部落也全票通过,面对造船这样的顶尖技术,汉部落肯传授给他们就已经非常难得了,他们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
不过汤姬还是提了个问题,“汉首领,我还有个疑问,既然海舟郡是我们的领地,造船的材料和人也都是我们的,那么造出来的船是算我们的,还是汉部落的?”
此话一出,那些族长们就激动了,他们刚才没考虑到这个问题,现在汤姬问了出来,他们立刻就意识到了,如果造出来的船属于汤部落,那他们可就发了呀,因此那些族长们一瞬间就把目光聚焦在了罗冲身上,等着他的回答。
“这个问题吗,看你们自己的决定,我有两个方案给你们,第一,船是你们的,但是造船厂所需的先期建设你们来出材料,没有的东西汉部落出,但你们要花钱购买,汉部落提供的所有技术人员由你们来发工资,至于你们自己的人,发不发钱我不管。
造船过程中,你们自己出一部分材料,没有的东西从汉部落购买,汉部落的技术人员也是你们发工资,这样造出来的船就是你们的。
第二种,船是我们的,先期建设我们出,但是材料你们出,没有的东西也是你们来购买,因为这东西一旦建成,汉部落不可能再把它挪走,所以这些基础建设都是你们的东西。
造船期间,我们出一部分关键材料,其余材料我们从汤部落购买,所用的学徒工我们发工资,最后船是我们的。
就这两种方案,你们选哪个都行,我们汉部落无所谓。”罗冲摊摊手说道。
目前的情况是,汉部落急需在南方建造一个造船厂,但是拓海郡这边自己的基础建设都还没有完成,根本抽不出人手来做这件事情,而汤部落这边有很好的基础,他们是当地的土著,如果双方能够合作的话,汉部落出技术,他们出人力和材料,那么造出来的船汉部落自己花钱买那也没什么。
听到罗冲的话,汤部落那边立刻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似乎是在研究两个方案的利弊,哪个对汤部落更加有利。
首先,不管选哪个,他们都能学到技术,这是毋庸置疑的,剩下就是方案本身了,罗冲提出的两个方案,最起码看上去都十分‘公平’,谁想要船,谁就要承担全部花费,这么算十分合理,他们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不过从长远角度考虑,当然是用自己的材料造船更加划算,因为这关乎到成本问题,所以大多数的族长们都还是比较倾向于自己花钱,船归汤部落的方案。
汤姬也非常想选这个,但还是有些不放心,所以她再次问道。
“汉首领,能告诉我你们部落的造船厂是怎么运作的吗?”
“当然可以,我们的造船厂是官方所有,所有工匠由部落发工资,基础材料部落出钱从百姓手中购买,但基本上只需要出人工成本就差不多了,因为那些材料处理方面的工厂,也大多掌握在部落手里,最多给工人发一下工资。
这样生产出来的船也是我们汉部落官方所有的,最起码目前汉部落所有带桅杆的帆船都是这样,因为没有私人买的起。
十米以下靠划桨行驶的成品舢板就要一千块钱,二十米以上的帆船,成品价就要两万左右,几乎不可能有私人买的起。”
“那汉部落这么多船,都是靠税收购买来养着的吗?”汤姬惊讶的说道。
第767章 回程前的安排
“差不多就这个意思,不过有这些船也确实方便,它们带来的价值远不止船的造价而已,还能为我们带来很多利益,但你们就不一定了,因为你们目前的产出只有最基础的农作物,根本没有什么其他产出能够用来商贸,所以你们就算造了船,除了打渔之外,基本不会有其他收入。”罗冲解释道。
汤姬再次和那些族长们小声讨论了起来。
他们没有税收,想要税收不仅需要丈量土地,登记户口,还要有统一的度量衡计算粮食多少,成体系的文字记录信息,这些目前他们都做不到,所以像汉部落那样用税收造船养船的套路他们是学不会了。
不过汤部落目前也有一笔不小的收入,那就是橡胶,不管是卖橡胶乳液,还是树苗种子,汉部落都会给钱,他们正好可以用这笔钱来投资船厂建设还有后续的造船,将船只的所有权控制在自己手里,同时还能培训出一大批的造船工匠,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汤姬立刻有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