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54章

作者:羽卿书

  汉部落以罗冲为中央,下设郡县分治,地方官员不少,基本上也能处理各个方面的事务了,但是中央机关的官员太少,能做大事的高官太少,所以虽然下面看起来顺顺当当,但是罗冲这里确实忙的要死。

  也不是罗冲不舍得放权,而是没人用,处理国家大事的重臣,他总不能什么都不懂吧,所以还是要先扔到底层去磨练,先从熟悉地方政务开始,不然弄个刚从学校出来的小孩直接进中央,他连下面的地方政务是个什么流程都不知道,还怎么帮罗冲指挥调度所有的郡县。

  不过他也已经做出了计划,汉部落成立郡县也有几年的时间了,最老的浏阳郡郡守大树也在任好几年了,可以适当的从下面提拔上一批人,然后把这些地方行政主官调回自己身边听用了。

  打定了主意,罗冲很快忙活了起来,但是没多久就有一名小吏将兽牙的信送到了罗冲的桌子上,罗冲看着里面关于牛尾投靠的汇报会心一笑,他就猜这个家伙肯定明知必死也不得不跳进来,果然还是跳进来了,因为他没得选。

  至于到底让牛尾去干点啥,他现在还没想好,毕竟自己又没去过竹岛,对那边的情况一直属于‘听说’当中,所以这个时候身为鑫部落商长老的牛尾就很重要了,因为他是鑫部落的高层,对鑫部落和竹岛的了解远比别人要知道的多。

  于是乎,罗冲没有给出任何意见,而是直接回信找牛尾要看法,让他站在汉部落的角度上,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顺利拿下竹岛,然后自己再结合自己原来的计划,两相比较,那个好用哪个。

  当然,就算采用牛尾的办法,罗冲的计划也可以继续执行下去,他的办法很温和,是采用的温水煮青蛙式的文化改造,从根本上把竹岛变成汉部落的地盘,这个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反正都是要执行的。

  信很快又送了回去,然后兽牙和牛尾就懵了,问牛尾的办法,牛尾能有什么办法?

  牛尾自己也想不明白他到底有什么办法,于是就开始瞎琢磨了。

  汉首领这是什么意思?他是不是在试探我?想先让我干点小事试试我的忠诚度?看看我背叛鑫部落的决心?又或只是单纯的找自己要个主意?或是想借此机会考验一下自己的能力?看看自己能不能堪当大任?

  牛尾的思维发散了,他想了一圈,最后觉得可能这些东西都有,所以自己要出什么主意呢?

  首先要做的这件事要能表忠心,然后还必须很快的把鑫部落搞垮,呸,是尽快的掌握竹岛的实际控制权,最后,这件事还要让自己获得足够的利益。

  “有了,就这么办。”牛尾连忙亲自修书一份,然后交给了兽牙,让他替自己给首领送去。

  兽牙疑惑的撇了眼信的内容,眼珠子差点飞出来。

  “牛长老,这,能成?太冒险了吧?”

  “别人做或许冒险,但是牛某人来做却万无一失,汉使别忘了,现在我可是鑫部落的商长老,在我之上的也只有鑫统领一人。”牛尾十分自信的说道。

  “那好吧,既然牛长老坚持,那我就传给首领看看。”兽牙只好心情忐忑的把信送了回去,他觉得竹岛可能要变天了,真的要出大事……

  *

  *

  *

  今天还有

第683章 挟统领以令竹岛

  牛尾的计划书很快再次飞到了罗冲的书案上,当他翻开里面的内容时,不禁也被惊得目瞪口呆。

  牛尾的想法实在太激进了。

  他居然想组织一次‘友好’的大规模外交访问,诱导鑫统领带着大多数的长老去汉部落参加实地考察,然后汉部落直接出手把他们全都软禁起来,接着汉部落就可以“以鑫统领的名义”对竹岛发号施令,由牛尾自己做中间人,充当罗冲的传话筒。

  这样以后汉部落想在竹岛做什么,直接给牛尾下令,牛尾再回去说这是鑫统领的安排,用大统领之名迅速对竹岛进行收编和改革,以期用最快的速度实际控制竹岛。

  简直是胆大包天啊……

  这叫啥,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不不,挟统领以令竹岛?!

  不得不说,这个想法很诱人,这和罗冲那个需要持续投资好几年的温水煮青蛙计划相比,简直是立竿见影,不过其中的难度也不小,而且这里面还有牛尾自己的一点小心机。

  如果真的把鑫统领和大多数长老抓起来了,那汉部落如果直接暴露出来,用汉部落的名义强行控制竹岛,那么肯定会引发一定程度的抗争,这对汉部落后期对竹岛的统治是不利的,要想维持稳定,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军队长期驻扎,用来及时剿灭当地的反叛。

  这样的统治方式成本太高了,罗冲不能把军队放在那里闲着,不划算。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汉部落只能继续以鑫统领的名义来发号施令,这样可能会有人怀疑,但是没见到鑫统领的人之前,再加上有牛尾这个鑫部落的正经长老在那站台,别人就算怀疑也说不出什么。

  所以牛尾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不可替代的一环,他甚至等于借汉部落之手,实际掌握了控制整个竹岛的权利。

  这小子胆子和野心都太大了……

  但罗冲依然对这个计划感兴趣,因为它实在太诱人了。

  一个牛尾,算不了什么,自己可以直接干掉他,野心再大有什么用,人死了就屁也干不成,真正的聪明人就该找准自己的定位,自己非要选择作死那就怪不了别人。

  嗯,就是这样。

  打定了主意,罗冲立刻写了一封回信,并正正经经的写了一封外交邀请函,邀请鑫部落大统领到汉部落做客,进行友好的考察和访问,加深汉鑫之间的朋友关系,并可以直接带团来参观学习,人数要限制在一百人之下,这样船上就比较方便。

  写完之后,一封回信,一封邀请函,装在一块就直接用飞鹰传书送了回去。

  这个事情有搞头,要好好搞。

  软禁在什么地方呢?罗冲开始琢磨了起来。

  要是他们听话的话,那就直接随便放在哪个城里就行,要是不听话的话,那就直接把他们扔到沼泽里的某个湖心岛上,派人关押就行了,嗯,就这么干。

  然后先对竹岛进行全面汉化改革,可以用这样的借口,就说鑫统领在汉部落考察了之后,觉得汉部落哪都好,百姓生活水平也很高,所以提出了全面向汉部落学习的政策方针,他将会带着几位长老继续在汉部落学习,然后由汉部落派出顾问团帮助竹岛实行全面汉化改革计划。

  完美……

  等将来竹岛改的差不多的时候,再用鑫统领的名义发布一条通知,就说他与汉部落首领感情甚好,汉部落和鑫部落亲如兄弟,两个部落为了更好的发展,让两个部落共同强大起来,所以用汉鑫两个部落首领的名义,提出汉部落和鑫部落正式合并成一个部落的计划。

  当然,合并是假的,实际上是汉部落全面接管,但是用合并这个词,就比占领,统治,什么的要强,那样百姓的反对力度会最小。

  而且在合并的过程中,已经全面汉化改革的竹岛,自然应该以汉部落为主,所以合并后的部落,也叫汉部落。

  最后再给鑫统领封个王啥的,让他找个犄角旮旯去享福,然后再用慢性毒药弄死他,包括他的孩子还有那些对汉部落抱有敌意的长老,这样以后竹岛就彻底是汉部落的了。

  如果想要进一步的维护稳定,还可以进行移民交换,从汉部落移民到竹岛一部分,从竹岛移民来汉部落一部分,互相一掺和,那就更不怕会出问题了。

  最多十几年过去,以后就什么也不会发生。

  几天之后,罗冲的回信再次回到竹岛之后,兽牙和牛尾已经全都目瞪口呆,兽牙没想到首领居然同意了找个计划,牛尾则是没想到罗冲居然答应的这么干脆,甚至还立刻给自己写了一封邀请函,好让自己拿去骗人。

  这是不是哪里不对劲啊,不会是汉首领早就想这么干了吧,难道他已经猜到了我会想什么?这实在太可怕了……

  然而牛尾没想到的是,他只不过是提了个意见而已,罗冲就已经将后续十几年的计划都想好了,考虑之深远,确实是他赶不上的。

  这就是所谓的战术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区别,牛尾那只能算是小聪明,罗冲的才是真正的战略级方针。

  拿到邀请函和同意信的牛尾很激动,很开心,也很忐忑,自己的目的是不是太明显了点?汉首领是个杀伐果断的人,他不会想要弄死自己吧,之前他可是在汉阳城亲眼看到金羿的脑袋被挂到街上的。

  牛尾有点发毛的摸了摸自己的脖子。

  不管了,先把这件事做成了再说,大不了等汉部落全面控制竹岛之后,自己就申请去做一个郡守,竹岛的一个郡守也行,竹岛那么大,不少于十万的人口,按照汉部落现在的划分方式,怎么着也要分四五个郡吧,到时候自己要一个郡守应该不算过分,如果汉首领小气的连这都不答应,那自己还跟他干个屁,老子就直接反了。

  和兽牙交代了一声,临时道别之后,牛尾就拿着罗冲给的邀请函启程前往竹岛西北端的清泉谷了,他要去把大统领忽悠到汉部落去,大统领对汉部落那么感兴趣,应该会同意的吧?

第684章 鑫统领的犹豫

  牛尾拿着信启程前往竹岛西北部的清泉谷,一路骑着马走过无数的村庄,每每都能刚看到汉部落带给竹岛的影响。

  最常见的便是村庄中多了很多的小推车,由以独轮车最多,两轮的小推车也有,不过只有在较大的村庄才能看见,大一点的村庄道路要好走一些。

  再有就是使团已经在竹岛推广的纺织手工业,很多村庄都已经购置了纺纱机或者织布机,竹岛各处的竹楼前面都经常可以看到有百姓在家门口的空地上劳作,他们在纺织自己的布。

  就算那些买不起纺纱机和织布机的小山村,他们也会到处去寻找野生的麻草,收割回家泡进沤麻池,准备收获足够的麻纤维去汉部落那里换置纺纱机。

  这还只是基层上面的变化,而在竹岛的官方方面,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路上多了些马车,马车上装载的大多都是最近刚刚收获的粮食,和以前的驮运竹筐不同,现在的粮食也全部都用麻袋封装,而这些麻袋,正是出自千千万万竹岛百姓的手中。

  只这一项不起眼的变化,就给竹岛的运输能力带来了跨越式的提升。

  如果汉部落全面介入竹岛的话,又能带来多么巨大的改变呢?而且汉部落马上就要在这里推广金属货币了,金属货币的推广才是对人们固有交易方式的全面优化,再加上以后运输方面的普及,竹岛的商业活力一定会被拉动起来吧,毕竟竹岛目前的人口并不比汉部落少多少,有人口才能拉动需求啊。

  还有全面的土地和税制改革,那才是敛财的利器,只有掌权者手中有了充足的财力,才能做更多的基础建设,水利,交通,运输,军事,这些项目才能大力发展。

  希望那个傻乎乎的大统领会答应这次的访问吧。

  牛尾脑子里想着有的没的,一路奔马跑向了清泉谷。

  。。。。。。

  清泉谷的一处天然山洞中,这里是器长老的技术研发中心。

  鑫统领正和一群长老在这里验收测试他们自己打造的第一批工具,工具什么样的都有,挖土用的铲子,十字镐,鹤嘴锄;还有木工专用的各种斧子,工字锯,手锯,墨线盒,凿子、锤子、钉子,以及大小不同型号的刨花刀。

  这些东西无一例外的全部是用淡金色的金属制成,准确的说,应该属于青铜合金。

  看着器长老手下的人亲自用这些工具将一节圆木锯成木板,然后又用刨花刀打磨推平,鑫统领和其他长老们不禁啧啧称奇。

  “这些工具都是那个汉首领自己发明出来的?”鑫统领有些惊奇的问道。

  “据那些在使团驻地干活的工匠说,确实是这样的,他们那个汉首领很年轻,很聪明,发明了许许多多的东西,都特别的好用,而且管用,这些还都只是工具,据我们从工匠口中了解,他们汉首领还设计出一种叫风车的东西,在下面安装上各种工具,不需要人力,只要有风吹过,那些工具就能自己干活儿,十分神奇。

  不过使团的那些工匠也没几个会做风车的,听说那东西很大,比竹楼还大,利用的原理大概就是那天咱们乘坐的帆船吧,那种木船不也是只要有风吹就能在水面行走吗?!”器长老解释道。

  “嗯,那咱们有没有办法也仿造出来,咱们这里的风也不小啊,每年夏天和冬天都有大风,靠近海岸的地方更是一年四季都有风,如果有了这种好东西,那岂不是多了很多不用吃也不用喝,还不知道疲倦,一直不停干活儿的劳力?怪不得他们汉部落发展那么快。”金长老也感慨的问道。

  “这,有些困难,主要是咱们没见过啊,而且使团的那些工匠们也说,像这种大型的工具,都不是一两个工匠能够做出来的,必须要一大批最优秀的工匠一起干才行。

  我听使团的那些工匠们说,他们的那种大帆船,造船的时候都需要近千名工匠一起动手制作才行,准备材料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对了,还有他们造船用的那些木板,也是用风车锯出来的,因为那东西不用休息,要不然哪怕他们汉部落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弄出来那么多的木板出来。”器长老继续解释,分享着他最近从学徒工那收集来的情报。

  鑫统领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刚刚亲眼见证了手工锯木头的速度,非常慢,但不得不说,这种神奇的工具是处理木头的最好方式,以前别说慢不慢的问题,他们连这么平整的木板都弄不出来,可见锯这种东西还是非常实用的。

  至于慢的原因,可能是他们制作的锯质量不太好,当然也有工匠不熟练的原因,不过就算他们的速度再加快一倍,那也是非常慢的。

  就这种锯木头的速度,想凑够做一条大船的木板,恐怕没有几年的工夫他们都攒不够,鑫统领可是亲自乘坐过帆船的,他可是十分清楚那样的一艘船大概需要用掉多少的木板和木方,这要是没有风车锯木机的话,恐怕他们造船的计划就要破产了。

  看着这些琳琅满目的实用工具,鑫统领意气风发,虽然还不多,虽然工匠用的还不熟练,可这不是就有了吗,他们已经走过了从无到有的阶段,离大量使用推广还会远吗?

  于是鑫统领继续问道,“金长老,这些工具能够大量制作了吗?”

  “回大统领,暂时还不能,我们现在制作的这种金属,嗯,汉部落将这种从矿石中提炼的东西叫金属,而我们现在用来做工具的这种金属,被汉部落那边的工匠称为青铜,他们管我们的赤金叫做铜,凡是用其他金属和铜熔炼的合金,都被称作青铜。

  据传闻,汉部落在没有铁器之前,使用的也是青铜制作的武器和工具以及农具,但是他们的青铜是用铜和一种叫做锡的白色金属熔炼的,但是我们没有锡,所以我们用来仿造工具的青铜都是用咱们的赤金和使团那边卖的铁熔炼而成的,按他们的说法,这叫铜铁合金。

  所以限制我们青铜产量的,实际上是我们能够获得多少的铁料,铁如果多的话,那自然可以多做点。”负责铜器冶炼铸造的金长老解释道。

  “青铜?只要是用铜和别的金属熔炼在一起,就都叫青铜吗?”鑫统领也不太懂,所以他只能继续问。

  “是的,统领。”

  “既然这样就能做成青铜,那用咱们的赤金和白金来熔炼青铜不行吗?难道必须用铁不成?”鑫统领出主意道。

  “这,肯定是不行的呀。”

  还不待鑫统领这个外行继续追问,金长老就自己解释道。

  “虽然只要是和铜一起熔炼制成的合金都叫青铜,但是根据融合的金属不同,做出来的青铜用处也不一样的。

  就拿工具和武器来说,所用的青铜必须具有一定的硬度才行,而我们的白金和黄金,哦对了,汉部落管那叫银和金,银和金这两种金属都是比较软的,硬度还没有铜的硬度高,如果这两种金属加在青铜里,那只能得到比铜还要软的青铜出来,这样的青铜是无法用来制作武器和工具的。

  而我们暂时只能冶炼出这三种金属,但是恰好没有一样金属是硬金属,至于汉部落那些人说的锡,我们没有发现,也不知道矿石是什么样,铁就更不知道了有没有了。

  我听汉部落使团的人说,他们首领当初发现了一座飘在天上的小岛,便推断小岛的下面有铁矿,结果他们果然挖出来了铁矿。

  要是这样判断的话,也许我们也应该找找这样的地方,就算没有小岛那么大,出来个飘在天上的石头来为我们指引铁矿的方向也行啊,我觉得大统领有必要在竹岛全面搜素一下。”金长老解释后建议道。

  “呵呵,这种事情你也信,你真觉得一座大山会飞在天上吗?”

  鑫统领突然有些不屑的说道,他从心底里就不信这种鬼话,按照他的了解,这肯定是为了抬高‘铁’这种金属的身价,故意找个神圣的理由给铁打个神器的标签罢了,可笑居然还真的有人相信这种事情。

  “可他们都说是真的,汉部落的大部分人都知道,还有很多人亲眼见过,一座小山就飘在空中,这总不会有假吧?”金长老却有些相信的替汉部落辩解起来。

  虽然他不得不承认大统领说的很有道理,可禁不住亲眼见过的人多啊,而且如果竹岛上也能找到这种奇景,顺便再让他挖到铁矿,炼出神铁,那他们三金长老的地位肯定就会更高了,他自己甚至还能一家独大,彻底把另外两家踩在脚下。

  所以,为了自己的利益,哪怕这是假的又怎么样,就算是汉部落吹出来骗人的,他也会帮着汉部落把这个牛继续吹的更高……

  鑫统领有些疑惑的皱了皱眉头,难道这是真的,不可能吧?但是那么多人亲眼见过,就像金长老说的那样,一个人眼花总不可能所有人都眼花吧,再说了,那可是一座小山,就算那个年轻的汉首领想要作弊人为制造神迹,那他也不可能做到吧。

  “大统领,想知道这事是真是假,其实有个办法很简单。”金长老提议道。

  “什么办法?”

  “咱们的商长老牛尾不是回来了吗,他在汉部落生活了一年多,绝对知道很多咱们不知道的东西,也许他就见过那座天上的小山呢,我们只要把他找来一问便知。”金长老说出了自己办法。

  “对对对,牛长老在汉部落待了那么久,一定学到了很多不得了的东西,如果他能留下来协助我们,那咱们的鑫部落肯定就能造出更多好东西的。”一旁的器长老也连忙复议道。

  “那他人呢,还在使团驻地那里没有回来吗?”鑫统领突然问道。

  “牛长老回来的时候我也在汉部落使团那里,他说要先看一下使团在咱们竹岛的建设还有技术的传授什么的,回来也好给大统领提供一些更合适的意见,听说前两天已经往这边赶了,也许很快就到了。”一直没说话的筑长老听大统领问起了牛尾,作为鑫部落长老团中为数不多的亲汉份子,这个时候自然有义务替牛尾说话。

  说实话筑长老甚至还有些羡慕牛尾,要是他也能去汉部落学习生活一段时间就好了,汉部落那里一定什么都十分先进,高大的土木建筑,高级的建筑材料,实用坚固的道路桥梁,还有他们的码头水港,都是可以学习的对象,就算现在的鑫部落弄不出来,不代表他们以后没有机会啊,要是鑫部落发展的快,也许自己有生之年还能看到这些好东西在自己的手中诞生呢。

  “嗯。”鑫统领淡淡的应了一声,其实他对牛尾的印象还是有些复杂的。

  在上一任商长老和汉部落交恶,再到后面被雪原狼部落杀死之后,牛尾站出来不仅建议要对汉部落服软,还要亲自带队去汉部落出使。

  这件事就一直让鑫统领憋了一口气,上一任商长老只不过是想从汉部落那里买几辆车回来仿造而已,但是汉部落却直接出手杀了他们的人,抢了他们的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牛尾不仅不建议和汉部落保持敌对,反而还主动向对方示好,让他心中十分的窝火。

  虽然明知道牛尾这个家伙也是为了鑫部落好,最起码从结果上来看还是好的,毕竟是他很汉部落谈成了一千辆马车的交易订单,虽然最后的过程中因为冒顿的不讲信用出了点麻烦,给鑫部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不过结果勉强还能接受。

  另外就是这个家伙的出使行为,给汉鑫两个部落之间提供了正常交流的机会,要不然也不会有汉部落派遣使团这回事了,现在使团在竹岛上的所作所为,虽然也有汉部落自己的利益存在,可目前的大环境上来看,鑫部落的科技水平的确在明显提升,摆在他面前的那一堆工具就是证明。

  他从心眼里不是太喜欢牛尾这个人,但是牛尾做事还是有一套的,如果下次还要往汉部落派遣使团的话,到底是还让牛尾带队前往,还是换个人去?

  一时间,鑫统领的心中十分犹豫起来……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