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16章

作者:羽卿书

  同时也飞鹰传书给大树,督促他尽快在秋收之后招募当地的青壮,到造船厂去当临时工,反正冬天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打个临时工赚点外快。

  不过这并不是强制性的招募,而是自愿的,知道大家种了一年的地很累,你愿意来我就给你发工资,你想在家休息,那我也不强求。

  另外还吩咐大树多多准备造船材料,木板可以先锯着,放起来备用,龙骨和梁柱也可以先准备着,其他的还有油漆和铁钉,这些东西也可以提前准备。

  等过了几天,新船设计图画的差不多的时候,军营的训练也过去了第一阶段的基础训练,所有的士兵都完成了武器的训练,基本掌握了武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这个时候那三百多侦察兵的擒拿术和军体拳也练的差不多了,然后罗冲就立刻改变了训练模式,让侦察兵每天空出半天的时间去别的兵种当教官,专门训练他们的擒拿格斗。

  这个不练不行,因为罗冲训练这支军队的初衷就不是为了大开杀戮,并不是直接把所有的对手都直接砍死拉倒,而是为了抓活的俘虏,抓奴隶,抓免费的劳工,军队的建设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军队为建设服务,多抓一些劳工回来,多占领一些自己需要的资源,也好让汉部落更快的发展科技水平。

  于是在整编之后的下半个月,军营里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早晨士兵们全副武装的穿着甲胄,拿着兵器晨跑,吃完早饭,整理完内务之后,上午先是在侦察兵的教导下练习军体拳,然后又开始两两一组对练格斗技巧和擒拿术。

  士兵们开始学习各种锁喉,扭胳膊,踢膝盖,掰大腿的反关节擒拿术,以及各种快速绑人的方法。

  等这样的训练开始步入正轨的时候,罗冲就对那八个将领说了一句好好练,自己半个月之后再来,然后就带着姜宣跑路了。

  罗冲带着一行人先是回到了汉阳城,把那些小吏什么的随行人员安排好,然后又把姜宣打发到了学校里上学去,最后回家看了一眼,就急不可耐的拿着图纸奔向了浏阳郡的造船厂。

  起初姜宣是准备跟着罗冲一起去的,他也想看看汉部落是如何制造这样的大船的,但是直接被罗冲给拒绝了,理由就是:“造船乃是汉部落的机密,你现在还没答应举族加入汉部落,所以你现在还没有资格去看。”

  对于如此直白的拒绝,姜宣也没有什么话说,他知道,这是汉首领在向他施压,同时也是在暗示他,“这军队你看也看了,上学老子也让你上了,你也该表态了吧,到底加不加入汉部落?给个痛快话啊!”

第599章 视察浏阳郡

  罗冲并没有留在汉阳郡等待姜宣的回复,经过两个月的练兵时间,现在已经是十月初了,正式进入了长达四个月的漫长冬季,也是罗冲来到这个世界第五年的开始,这个冬天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他必须抓紧时间。

  马不停蹄的赶到了浏阳郡,罗冲发现这里的变化的确很大,首先是造纸工坊的产能扩大了,随着大树对造纸业的不断投入,以及汉部落对纸产品的快速消耗,原生木浆的资源枯竭,浏阳郡开始涌现了一大批各种其他材料的纸张。

  竹纸,麻纸,草纸,树皮纸,混合纸,秸秆原色纸,这些新品种的纸张在罗冲的刻意引导下,终于被制作了出来,大大缓解了汉部落对纸制品的需求。

  另外就是人工河的延长,以及沿河地区村庄的建设,事实证明当初罗冲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开凿一条从浏阳河通向汝阳河的人工河,不仅是为了方便两地的运输,更关键的是,沿河的平原地区可以靠着充足的水源开垦更多的农田。

  没错,就是这些位于城外的村落,他们已经开始在人工河两岸开垦了大量的农田,这些可都是会有产出和税收存在的,农田的面积越多,说明汉部落的实力就越强。

  看完这些东西之后,罗冲又在大树的陪同下来到了浏阳郡的船舶产业园区,这里有一个专门的坊市,里面的各种设施都在为这个造船厂服务。

  之所以被罗冲称为园区,不仅是因为它的占地面积大,而是因为里面产生了很多关于造船的附属工业。

  比如新建的钉厂,专门产出各种铁钉,其中大部分都是用于造船的,还有一个铁器工坊,其实就是一个挂在官方名下的大铁匠铺子,专门为浏阳郡的两万多口百姓生产铁器,但是除了百姓需要的农具和炊具之外,这里产出最多的,则是各种造船的工具,锯、锤子、船锚、滑轮、铁链、合页等等东西。

  不过唯一比较遗憾的是,浏阳郡这里还是不能生产铁料,只负责加工产品,所有的铁料还只能从汉阳郡运输过来,因为只有那里才有高炉用于炼铁。

  除了这两个铁器厂之外,最大的还要数木材加工厂,这里存放的木材超级多,全部来源于浏阳郡南北两个方向的原始森林,大量的圆木放在这里备用,有的刚砍下几个月,还正在自然阴干,有的则是建城之初就开始堆积的老树,现在已经可以拿来使用了。

  风力锯木机已经从原来的一架发展成了一排,日夜不停的切割着木板,为汉部落的造船事业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材料。

  在木材加工厂另一面,则是新建的官办纺织厂,这里生产的产品很多,有毛毡,毛布,麻布,还有一个专门生产麻绳的车间,没有例外的,这里的产品也主要是为船厂服务,麻绳从这里出来就变成了船上的缆绳和索具,布匹则是变成了宽大的船帆。

  而这里的原料则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官办的养殖场,另一个则是民间辅田的赋税。

  自从实行分田制以来,每个季度官府都能收到一批民间的赋税,男人种粮田生产粮食,女人则是种桑麻和菜蔬,汉部落不收蔬菜,但是麻皮和蚕丝却是收税的,而这些收上来的实物税,最终就进入了这些官办的工坊之中。

  漫长的四个月冬季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闲着,有的女人选择进入纺织厂织布,赚些工钱贴补家用,或是攒钱为上学读书的孩子购买笔墨纸砚,男人们则是选择加入造船厂,做一些帮工的工作,每个月也能拿到一些工钱。

  还有的人不愿进入工坊做这些流水线的枯燥工作,他们大多三五成群的聚集到一起,外出到山上砍伐树木,冬季是伐木的好季节,木材的水分少,也没有什么树叶,冬季砍伐的木材一般价格也更高,因为这样的木材阴干的时间更短,看下来运到木材加工厂立刻就能换成钱,根本不愁没有销路。

  这些人除了伐木之外,有时运气好还能在山上打到野味,这些额外的收获不管是自己家留着吃,还是到城里贩卖,都能换到不少的钱,尤其是各种皮毛,更是汉部落的畅销货。

  发生这样的情况,主要还是因为汉部落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导致的,汉部落目前没有棉花,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合适的棉衣填充物,毛毡倒是可以,只是产量有限,因此兽皮就成了人们为数不多的选择。

  如果不想外出受冻,那就只能窝在自家的火炕上不出门,但是一待就是四个月,这谁能受得了。

  巡视完这些新建的工坊之后,罗冲也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浏阳郡造船工坊。

  造船工坊一共拥有四个船台,一直都在进行流水线工作,因为按照当初罗冲定下的工作模式,是四个步骤同时进行的,龙骨铺设环节,船板安装环节,防水密封环节,下水舾装环节,这四个步骤必须一直有船在工作台上,不然就是不合格,因此汉部落造船的速度也是十分迅速的。

  “双桅帆船现在有多少了?加上在建的这些。”罗冲看着船坞中忙的热火朝天的工匠们,对旁边的大树问道。

  “下水能够航行的有二十二艘了,这个数量是算上游伏的那三艘,还有煤矿那边运输物资的两艘,剩下的都在卫山郡那边,被游野拿去接送沿湖的那些新人了。

  如果算上船厂在建的这些,那一共就有二十六艘,其中一艘正在舾装,再过四五天就能投入使用。”大树想了想,把现在汉部落拥有的双桅帆船的数量报了一遍。

  “嗯,不错,新船厂那边建的怎么样了?”罗冲再次问道,关于将要建造更大船只的事情,罗冲早在半年前刚发现煤矿的时候就开始让大树准备了,可谓是给足了时间,所以他希望能够听到一个好的答案。

  “新船厂勉强可以投入使用了,码头部分,和水船坞都挖好了,有一个舾装位,一个下水滑道,封顶的干船坞有两个建造位,还有一个露天的,暂时没有完成封顶,估计在一个月内能全部完工。”大树想了下再次汇报道。

  罗冲点了点头,对这个进度还算是满意,然后再次问道:“造船的材料准备的如何了?”

  “回首领的话,材料储备的很多,尤其是木材,就是铁料不太充足,这个需要汉阳城那边多给一些,不然我们也没办法,麻绳和帆具也是够用的,纺织厂已经步入了正轨,就算有所消耗,那些附属的工坊也能快速补充,这个是没问题的。”

  “嗯,好,铁料的事我会和浏阳郡打招呼的,今年的铁料是紧张了点,主要是卫山郡和煤矿那边增加的人口太多了,这些新来的人口也需要大量的工具、农具和炊具。

  不过这些都不能影响我们造船的决心,只有造出更多的船,我们才能源源不断的运来煤矿,这样我们的缺铁危机就能安全度过了。”罗冲皱了皱眉坚定的说道。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需要的生产生活用具也就越来越多,这些都是需要大量铁料的,但是如今却只有汉阳城一个地方能够冶铁,汉部落不缺优质的铁矿石,但却没有多大的产铁量,这是个短时间没办法解决的事情,目前还只能慢慢来,于是就听罗冲说道。

  “你这些天要是有时间,就和卫山郡的云志好好商量一下,你这里出三千人,让他出五千人,再凑一些奴隶,明年春耕之后就把这些人迁往新钢郡那里,争取明年一年的时间把新钢郡建立起来,早点解决钢铁产能不足的问题。”

  大树皱了皱眉,这计划和他原来想的不太一样啊,于是就听他问道。

  “首领,你不说那个煤炭必须练成焦炭才能拿来炼铁吗?我们的顺序是不是搞错了,明年不是应该优先建设炼焦厂吗,不然把新钢郡建起来,如果没有足够的燃料,那还是没办法炼铁啊?”

  罗冲则是笑了笑,然后对大树解释道。

  “把煤炭干馏成焦炭主要是为了炼去里面的杂质,天然煤炭含的杂质很多,尤其是硫,这样的煤炭不是不能拿来炼铁,只是炼出的铁含硫量高,质量很差,打造兵器是肯定不行的,但是拿来铸造铁锅却没有什么问题。

  我们可以先把新钢郡建起来,用煤炭先炼着,这些生产出来的废铁就先做成铁锅去坑外部落的人,比如拿来和鑫部落还有草原部落的交易,为我们大汉换取更多的牛马等重要牲畜,这样也不用担心他们会拿这些铁锅做什么坏事。”

  “哦——”大树恍然大悟的哦了一声,这才了解其中的详情,原来首领这是准备坑人啊,拿这些废铁跟别人做交易,亏你想的出来……

  “既然这样,那我就没问题了,我会尽快和云志商量出一套迁徙和建城的方案,到时候请首领批示。”

  “嗯,可以,到时候把方案拿出来吧,另外你还要准备一个议事厅,教室也行,然后你去安排一下,下午把船厂所有的大师傅都叫来,我要开一个关于新船建造的工作会议,所有的人务必准时到场,这个项目要立刻上马。”罗冲点点头再次命令道。

  “是,我这就去安排。”大树应了一声,很快就让人去准备了。

  到了下午,由于学校还没有放假,暂时没有空闲的教室,所以大树就把会议的地点放到了浏阳郡官署区的大会议里,那里也有黑板,满足了罗冲的需要。

  罗冲从吃过午饭的时候就来了,提前到场在黑板上画好了新船的结构图,准备给工匠们讲解新船建造的步骤和建造要点。

  船厂的那些大师傅们也早就听到了新船的风声,毕竟旁边的新船厂都建设了半年了,他们早就知道了首领要研发新的船型,所以对此事也是高度关注。

  这些能够做到领班的大师父们现在无疑是汉部落的骄傲,那么多的大船出自他们手中,为汉部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让他们非常骄傲,同时高额的工资待遇也让他们的生活水平直线提高,单论社会地位而言,汉部落的工匠更是人人羡慕的存在。

  很多冬季自愿到船厂工作的人,也大多是因为这个原因,想要趁着农闲的时间学习一些手艺,到时候随便在家做点什么东西,都能卖了换钱,哪怕是做个小马扎,学会一门手艺,对于这些刚刚加入汉部落不久的人们来说,可都是实实在在能够提升生活水平的利益。

  由于罗冲这位首领十分重视制造业,所以在汉部落这里,并没有出现历史上工匠地位低下的事情。

  船厂的大师父们陆陆续续的赶到了会议室,很多人刚一进门就看到了前面黑板上绘制的两幅新船结构图,那种全新的船型让他们兴趣大增,旁边列出的各部分尺寸数据更是让他们惊讶不已。

  三根竖桅杆,一根船艏斜桅,这样帆具排列意味着新船型具有更强的受风面积,也就是说这种船的航速会更快,沉舱型的结构意味这种船型的载重能力大增,同时重心向下,船行起来会更加的稳定。

  另外一种楼船在主体结构上与沉舱型一模一样,但是那种上下四层的设计则是代表了这种船的运输能力更强,只是不方便装卸大件的货物,但是运输人员却是方便了许多。

  最后再一看新船的尺寸,好家伙,直接比现在的双桅帆船大了一倍还多,船长直达四十米,宽度也达到了十米,如此巨大的船只建造任务,让很多的老船工们都兴奋了起来,这是全新的巨无霸船型,同时对他们来说也算是一种挑战,不过他们的眼中没有怯意,反而透露出精光。

  啪啪啪啪——

  就在这个时候,楼船从门外走了进来,微笑着拍了拍巴掌,把所有人的目光都一下吸引了过来。

第600章 埋没在船厂的大发明家

  罗冲进了会议室拍了拍手,立刻就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众人也是连忙起身参拜。

  汉部落不流行跪礼,除正式祭祀场合,哪怕是见到上级,或者贵人,也只是躬身作揖,见首领也是一样,除非是什么特别正式的场合。

  “见过首领。”一众工匠们同时作揖道。

  “好,现在是开会时间,大家不用多礼,都坐吧,一会准备记录一下。”罗冲点了点头,然后让人都坐下,下面的工匠们也都掏出了自己的小本本和铅笔。

  铅笔这种东西已经在汉部落流行了起来,不止是学生在用,很多的木匠也开始用,尤其是在画短线或者做标记的时候,用起来比墨线要方便,更关键的是可以随手在木头上标记数据,或者在木板上列算式,用起来得心应手。

  等下面的人都准备好了,罗冲在黑板前也开始了今天的工作会议。

  “今天主要说一下新船的结构特点,还有建造过程,以及今年冬天这四个月的生产目标。”

  “新船的结构图我都画在黑板上了,相信大家也都能看得懂,和以前的双桅帆船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建造方法还是一样的,只不过体积大了一点而已。

  主要的建造流程还是四个部分,龙骨铺设,船板安装,防水密封,下水舾装,这里我主要说一下龙骨和船板,由于船体的拉长,很多的木材长度达不到船体的长度,怎么办?只能拼接。

  但是龙骨又是一个最忌拼接的构建,太多的接缝会降低船体的刚性,容易折断,所以接头要尽量减少,我现在给大家提出一个技术指标,所有的新船龙骨最多只能有一个接头,你们当中那些做龙骨的要注意了。

  另外还有船板,龙骨都不够长,需要拼接,那船板就更得拼接了,但是拼接也是一门技术活,我不管你们的船板拼几段,但一定要把接头交错开,绝对不允许有两个接头同时出现在一条垂直线上,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持船体的坚固程度。

  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大家看黑板上的图。”

  罗冲说着话就在黑板的结构图上竖着画了一条线,垂直贯穿了整条船体。

  “首先,我要强调一点的就是,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做的接头,哪怕你做的再好,他也没有整根木料的刚性强,这点大家都认同吧。”

  下面的老师傅们全都点了点头,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所以绝对不要把接头放在一条垂直线上,大家看图,如果所有的接头都在一条线上,那么船体的一端受力的话,很容易就出现接头崩断的现象,船板断了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其中一条船板断了,还没有别的船板能拉住这个断口,这样整条船就容易直接从这些接头的部位折断。

  而把接头全都错开之后,那么每一条船板都能起到相互制衡,相互拉扯的作用,这样能让船体的刚性大大提高。

  在座的各位负责龙骨和船板的都要注意一下这个问题,还有做防水的,也要注意一下,因为新船比较大,所以船板也要比双桅帆船厚实一些,到时候往船板缝隙中打麻绳的时候,可以多塞上几根,不要怕浪费绳子,现在多浪费一点材料,把船搞得结实一些,总比到时候漏水返修要容易的多,如果漏水了说不定造成的损失就大了。

  舾装的部门也是,漆要好好刷,楼梯什么的也要坚固,滑轮,船锚,绳索,帆具,必须要多检查几遍,绝对不可以出现任何差错,因为航运这种事情,稍微出点差错就可能导致船毁人亡,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你们现在造的是大船,四十米长,四层楼高的大船,放在地上比教学楼还要大,所以请大家认真一点,不要因为个别人的疏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好了,我最后安排一下接下来的生产任务,双桅帆船现在可以停止生产新船了,但是目前在造的四艘要先完工了再说,从龙骨安装车间开始,弄完现在这艘船的龙骨,你们就可以带领自己的团队转职去新船厂了,开始着手新船龙骨的制造和安装,其他车间也是如此,完成最后这一批之后,就可以陆续转到新厂了。

  我给你们的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从现在到13月底,最少要有四条楼船能够使用,沉舱型的要在春耕之前最少服役两艘,那个建造的速度应该会快一些,毕竟少了很多东西。

  然后是明年上半年的生产要求,汉部落最少需要十条三桅楼船服役,也就是说明年上半年你们最少还要再建六艘楼船,沉舱型的运砂船多多益善,越多越好,这个不设具体生产任务,只要我没说停,你们就继续造就行。

  另外,我希望大家都能在这个过程中好好的积累造大船的经验,有想法的人也可以提出改造意见,或者其他船型的设计方案,只要是有用的意见或者新船,一经录用赏官赐爵,待遇优厚。

  设计方向主要是大船,大家都可以开动脑筋,想想什么样的船型更适合航行,哪里需要改进,什么样的设计更有优势,你们也可以和那些跑船的船员多交流一下。

  我在这里提醒大家一下,不要觉得这个新船很大,这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四十米也只是个过渡而已,我希望你们将来能够为汉部落造出八十米长的船,上百米长的船,这些我们都可以尝试,先从小的慢慢来,等我们的船员积累了更多的航行知识,等你们研究出了更多的制造技能,就是数百米长的大船,我们早晚有一天也能造出来,大家再接再厉吧。”

  罗冲的话一说完,立刻就让下面的工匠们听的激动不已,他们造船的时间不短了,但却一直都从事着流水线的作业模式,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人都产生了自己的想法,但是苦于没有施展的机会,因为首领现在就要那几种船,没有生产别的船只的想法,所以哪怕他们自己能够设计,也根本用不到。

  而现在首领公开提出了让他们自己设计船只,不仅如此,奖励还十分丰厚,只要得到首领的认可,不仅有官职,还能升爵位,这让很多人的心思开始活泛了起来。

  也有的人比较木讷,只想着首领交代下来的生产任务,三个月四艘大船,这个生产任务可不轻松,好在是流水线作业,而且汉部落造船的工艺现在也比较成熟了,今年冬天更是招了很多的临时帮工,不然罗冲都不敢提出这样的要求。

  啪啪啪——罗冲再次拍手引起众人的注意,然后再次说道。

  “大家都记住我说的那些注意事项,生产速度不能慢,但是生产质量也要给我抓紧,另外,你们自己有想法,想要设计新船的人,只能在业余时间去做,绝不能影响新船的生产。

  好了,就这些,各环节的团队可以领取一份新船的详细图纸,然后就可以散会了,生产任务重,大家回去之后都要抓紧一些。”

  等各车间的负责人拿到图纸回去之后,首领征集新船设计,并且赐官升爵的事情也在船厂里传播开来,很多没资格参加会议的低级工匠也都知道了这个好消息,无数人都蠢蠢欲动了起来,开始准备在首领面前献宝。

  时间才过去没有多久,就在当天傍晚下工回家之后,一个船厂里的小木匠就迫不及待的赶回了家中,然后拿起一个小箱子就撒腿往官署区那边跑。

  “当家的,你这么着急是要上哪去啊?这马上就要吃晚饭了。”小木匠的妻子不明所以的站在门口喊道。

  “我去官署区见首领,你老实在家等着,说不准今天咱家就能封爵了。”小木匠头也不回的喊了一句,趁着没关城门之前一溜烟的就奔向了官署区。

  小木匠飞快的跑进官署区,路过学校门口时还有不少刚刚做完值日回家的学生,他一路逆着人流跑到了郡守官署大院的门前,然后被门口的门房拦了下来。

  “你找谁,有什么事吗?”一个门房老头捋着胡子出来问道。

  “还请老丈劳烦通报一声,就说我想见首领,我是造船厂的,我要给首领献技。”那年轻的木匠放下箱子,然后对着门方老头深施一礼说道。

  老头眯眼看了看他的箱子,然后淡淡的说了句,“你在这等着,别乱跑。”

  “多谢老丈。”年轻木匠听老头愿意为自己通报,又是一揖到底的谢道。

  此时的罗冲正在郡守官署的后堂中和大树一起吃晚饭,两人一边吃着饭一边商量着年后开发湖心岛的事情,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小吏带着门房老头走了过来。

  “启禀首领,门房说官署外有一个船厂的年轻人声称要给首领献技,那人还带了口箱子。”小吏站在门前拱手说道,那个门房老头就站在门外等着。

  “哦?”罗冲稍微有些惊讶,没想到下午才刚刚说完让他们自己研发新船的事情,这才傍晚就有人来献技了,还真快啊。

  “有人献技是好事啊,把那人带进来吧。”罗冲放下筷子说道。

  “诺。”那小吏躬身告退,带着门房转身就走了,没过一会儿就领着那名年轻的木匠走了进来。

  小木匠对这里的官署也是颇为熟悉,在船厂建造之前,他就参与过建造官署的工程,对这里的格局可谓熟的不能再熟了,只是他还没有单独见过首领,所以此时有些紧张不安,也不知道首领能不能看上自己的东西,心情忐忑之下,他又紧了紧怀中抱着的箱子。

  片刻之后,小吏就带着那个木匠来到了后堂,通报了一声之后,那个木匠就走了进去。

  “小的见过首领。”小木匠放下箱子给罗冲躬身行礼道。

  “嗯,你是船厂的木匠?听说你要献技,你有新型船只的设计?”罗冲转过身看着他说道。

  那木匠突然面露尴尬,怯怯的说道,“回首领,不是新船的设计,只是我发明的一种榫卯结构,和以往的榫卯有所不同,所以想要献给首领。”

  罗冲一听只是一种新的榫卯结构,立刻就失去了兴趣,榫卯这东西可以说巧夺天工,但是再牛也只是一种连接方式而已,远达不到一种新型的器具带来的影响大,不过有人愿意搞发明创造罗冲还是很高兴的,毕竟鼓励发明的政策就是自己定下来的,所以他还是耐心的接待了这个小木匠。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