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羽卿书
我一开始就说了,只要是特别的,不一样的,都行,像水一样透明的可以,颜色鲜艳的可以,会反光的也可以,甚至只要你觉得很特别的,和普通石头不一样的,都可以拿给我看看,如果我觉得有用,那咱们以后就可以一直换下去。
哦,对了,还有一点很重要,你们拿的这种石头一定不能太少,最起码要在当地很常见才行,否则没多大用。”
游伏再次说了自己挑选石头的条件,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他伸手从怀里掏出一个布袋,又从里面取出一枚贰分钱的铜币,递到鹿长老和首领面前展示。
“你们有没有见过什么石头,能够发出这样的反光,如果有,那最好了,颜色不一样也没关系。”
两人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金属特有的反光,不禁为那金灿灿的光芒着迷,不过鹿首领最先反应了过来。
“像这样会反光的石头,我好像见过。”
他说着话就站起身来,露出屁股下面坐着的一块蒲团大小的扁圆形的黑灰色石头,原来刚才一直是被鹿首领当作凳子来坐的。
“这?这会反光?”
游伏看着这块巨大的深灰色石头,它是那么的不起眼,看起来就好像普普通通的玄武岩,或者用来打火的燧石,但就是看不出哪里有那么一星半点儿的金属反光,整个石头表面都是灰突突的,毫无金属的质感。
“你先等一下。”
鹿首领再次说了一句,然后把烤肉放在一个大陶罐子里,转身跑到河边找了一块足有排球大的鹅卵石来,来回将近一公里,他搬着块石头跑来跑去愣是没有喘气,可见平时打猎也没少锻炼身体。
回来之后,他就当着游伏几人的面,举起鹅卵石用力的砸向地面的大黑石,嘭的一声巨响,那个一直被它当凳子用的大黑石顿时四分五裂,碎成了大大小小的十几块。
这回众人再看过去,只见原来还灰突突的大黑石,那些刚刚断裂的截面上,在篝火的映照下都泛起了一层好看的金属光泽,而且那石头断面上的纹理,就像是方解石的结晶体一样,能够看出明显的层次和纹理出来。
这一下游伏可就不淡定了,他是汉部落的早期成员,什么矿石没见过,那时候汉部落冶炼金属就在汉阳城里,还有很多的居民干过搬运矿石的活计,对汉部落开采的几种主要矿石都是不陌生的。
不像后来加入的那些新族人,别看他们花着铅银铜做的钱币,用着铁做的炊具和农具,但是真见过这些金属原矿的,基本上一个都没有。
可是游伏认识啊,而且他还很熟悉,看见这黑石头断面的一瞬间,他就知道了这是一种矿石,虽然不知道是什么矿,但绝对是矿就没错了。
这石头的断面是纯黑色,黑色的发亮,黑的反光,不像表面一样灰突突的,而且给人的感觉并不结实,被砸了这一下不仅碎成了块儿,还从上面掉下来很多碎渣。
他忍不住伸手拿了一块,入手的一瞬间就把他吓了一跳,倒不是石头咬手,而是他以一种拿金属矿的力度拿起了这块石头,但是却感觉手中突然一轻。
那感觉就像使出了混身力气准备搬一块重物,但是搬起来的一瞬间却好像搬了一块轻飘飘的泡沫一样,因为没做好准备,所以被吓了一跳。
其实这主要是游伏的惯性思维在作祟,看到这种金属反光的石头,他就下意识的以为这是金属矿石,而汉部落目前已有的几种金属矿石,不管是哪一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相同体积下,比别的石头重得多。
这自然是因为矿石中含有大量重金属的原因,密度不是一般的大,比别的石头重也很正常。
但是此时游伏手中握的这块黑石,不仅不重,还比一般的鹅卵石,或者玄武岩,花岗岩,都要轻的多,这就邪门了啊。
拥有金属光泽,但是却没有金属的重量,这究竟是什么石头。
游伏想不明白,但是他的直觉告诉他这种石头可能很有用,也许首领知道这是什么呢?首领可是什么都懂的啊。
“汉部落的朋友,不知道这种石头能不能用来换盐,要是能换的话,只要给我们和石头一样重的盐就行。”鹿首领再次问道。
游伏立刻露出一副古怪的表情,跟石头一样重的盐,你特么是怎么想的,如果这玩意儿真的是什么大矿……
他突然想起了被首领命名为‘新钢郡’的铁矿,那里地下储存的铁矿,首领说整个汉部落再用千八百年都用不完。
这特么你的这个矿要是也有这么多,老子去哪给你弄这么多的盐去。
“唔,这个石头,看着很像,但是有没有用我也不知道,我们部落以前也没见过这种石头,不过我可以拿一些给我们首领看看,最多两天他就能回信,很快的。
哦,对了,你们的这种石头多吗?大概有多少?”游伏先是回答了鹿首领的问题,末了又反问了一句,如果这真的是一种矿石,那附近应该很多才对。
“有很多的,只不过都在山里,周围也有,但是不好挖,都在地下面,想要弄出来很不容易。”
鹿首领摊着手无奈的回答道。
“那这种宝石呢,也是和这种石头在一起的吗?”游伏又拿出了那两块金刚石追问道。
“这种透光的石头,是我们狩猎队在山里挖陷阱的时候挖出来的,周围也有那种黑石头,你要非说在一起,那也没错。”鹿首领继续回答道。
他心里其实是比较希望汉部落愿意用这种黑石头来换白盐的,不是因为别的,而是这种黑石头在他们这真的很多,但是这种石头又没什么用处。
不是很结实,用来制作石器显然是不行的,因为不够耐磨,而且这种石头还特酿的掉色,在手里拿的多了,手都会被染成黑色,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洗下去。
好处一点没有,缺点倒是一大堆,要是能被汉部落的傻子看上就好了,这样以后每天狩猎队打猎的时候,路上随便捡一些,都够族人们平常吃盐的了。
事情发展到这里,游伏也没了主意,他只好命令船队先停了下来,然后用飞鹰传书,把几块石头样本和自己的见闻记录送回去给罗冲看,让罗冲来判断这种石头的价值。
好在鹿部落这里距离汉部落还不是很远,沿着浏阳河一直向下游走,大概三四百公里的样子,坐帆船最慢也就三天时间,用飞鹰传书就更快了,几个小时就能飞回汉部落,不管是去哪个郡,最多也就是半天的时间。
第二天一早,就在游伏招呼船员们分批乘登陆艇上岸活动的时候,罗冲也在大早上收到了这封游伏送来的包裹。
没错,就是包裹,里面不仅有信,还有几块石头,用一块麻布紧紧的包着,是汉阳城的一个鹰氏族,专门负责信件传递的小吏送来的。
罗冲松开一左一右两个抱着自己的女人,光着膀子下床去书房打开了这个沉甸甸的包裹。
包裹打开的瞬间,他就直接僵在原地。
只见里面赫然就是那两块金刚石原石,还有几块大小不一的煤块。
煤块?!
居然是煤块!!!
这东西他简直太眼熟了,什么东西不认识也不会把煤块认错。
他小时侯放寒假过年的时候都会去爷爷家,爷爷家住的还是平房,那时候还没有什么集体供暖,家家户户冬天都要自己烧水暖气,烧的就是煤块儿,一买就是两吨,用编织袋装好码在院子里。
真的就是煤站卖的大块儿的原矿,只不过是洗过的,可不是加工过的蜂窝煤,每块煤都大小不一,有的还特别大,都塞不进去炉子,所以就要自己用斧子砸成小块。
罗冲可没少在爷爷家干这个活儿,他是从小学一直砸到高中,等上大学走人了,老城区的平房也改集体供暖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自己烧过煤。
可即使是这样,他对煤块也是熟的不能再熟了。
煤矿,游伏那家伙居然发现了煤矿!!!!
第546章 煤矿开采计划
对于煤矿这种最常见的矿物,罗冲自然是熟的不能再熟了,但是稳妥起见,他还是把其中一块扔到了灶膛里烧了一下做实验。
煤块烧的很旺盛,冒出的火焰蓝汪汪的,但是烟味也很大,屋子里弥漫着一股硫磺味,吓得他赶忙去开窗开门通风。
不过这种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是没经过处理的原煤,品质也不是最好的,冒点烟也是正常的情况。
对于煤矿的开采,罗冲了解的不多,但是基本的常识他还是知道的,比如市面上卖的煤炭都是精选煤,或者叫水洗煤,和原矿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煤这种矿物质以碳元素为主,但也大多含有不少的硫化物,所以有的品质比较差的煤,烧起来会有硫磺味,大致可分为无烟煤和烟煤两种。
尤其是古代,基本上不会把煤来当燃料的,就是因为古人没有大规模开采和精选的技术,也不是不会,而是没有那条件。
煤矿当中会伴生有很多的矸石(ganshi),这是一种以氧化钙为主的矿物,但是也不怎么纯,里面还是有不少碳成份的,说它不能烧吧,又不是,只是烧的不那么彻底而已,释放的热量也没有纯煤那么足。
可以说拿矸石当燃料来用,很鸡肋,它不仅比煤的重量要大的多,白白浪费了运输力量,而且燃烧放热的效率也低。
但是不用的话,它又确实是煤的一种,只是质量比较差劲罢了,以中国人节俭的品德,不先烧一烧再扔,又觉得有些可惜。
烧过煤的人一定知道这种恶心人的玩意儿,明明模样长的跟煤一样,但它就是不好烧。
没错,矸石和纯煤看起来外表是一样的,这也是古代选煤最大的难题。
现代科技发展之后,人们不仅掌握了水洗煤技术,或者说有条件进行水洗煤这个步骤,还有了一种分辨煤和矸石的快捷方法,那就是重液浮选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矸石比纯煤的密度大,质量重,那就把它们一起扔进一种人工调制的重密度的液体里,因为两种矿物密度不同,矸石就会沉底,浮在液体表面的就是纯煤。
这就是,重液,浮选。
重液的配方,罗冲还真不了解,他不是这方面专业的,但是类似的液体,汉部落也不是弄不来,比正常清水密度大的液体,最常见的就是海水了,因为海水中有大量的盐份。
盐水比淡水密度大,这是众人皆知的,比如地球的死海,就是那个有名的盐湖,人在里面即使不划水,也只会飘在水面上不会下沉。
以目前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拿海水来洗煤,选煤,是最合适的,但是汉部落目前并不靠海,可是新钢郡的铁矿那里,却有个盐水湖,周围都是重金属矿区,用来开采食盐显然是不行的,但是用那个盐湖的水来洗煤,是最合适不过了。
还有关于矸石的运用,对于这种氧化钙矿物的运用,现代一般是和煤矿混合之后给火力发电厂使用,或者用来当建材使用,因为氧化钙实际上和生石灰是差不多的玩意儿,是生产水泥的重要原材料。
生石灰(氧化钙)的制备方法,就是把石灰石(碳酸钙)加热燃烧,分解成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生石灰)氧化钙,生石灰再受潮吸水,就变成了熟石灰(氢氧化钙)。
罗冲把这些和煤矿相关的知识在脑中快速捋了一遍,也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因为这些都是对新发现的煤矿后续怎么开采,怎么做到利用最大化,怎么做到降低污染风险,都是用得到的知识。
就拿汉部落现在的情况来说,想要做到全民改烧煤炭,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只能做到专事专用,供应最需要煤炭的部门,比如新钢郡的冶金厂,炼钢厂。
但是用来炼钢的话,普通的煤炭效果没多大,还必须炼成焦炭再说。
所以汉部落想要利用这个煤矿的话,不仅要建一个洗煤厂,还要建一个炼焦厂,不然没什么意义。
洗煤厂好弄,把盐湖的水弄过来,再搞一个浮选池,还有堆场和晾场就够了,难度不是很大,以汉部落现在的情况,是完全可以干成的。
炼焦厂也不是很难,把煤炭变成焦炭,其实很容易,只要把煤炭干馏一下就行了,也就是说,把煤炭放在一个容器里,然后架在火上烧,但是还不能让煤炭烧着……
这个很容易做到的,只要往干馏的容器里通入大量的二氧化碳,阻止火焰燃烧就行了。
二氧化碳可以灭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情况下,火焰是无法燃烧的,这也是常识。
前面已经说过,加热石灰石,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最后可以得到生石灰。
所以只要把这两个项目综合起来,就能炼出焦炭。
罗冲的想法是,建立两座相邻的干馏塔,干馏塔分为两层,下层烧煤提供热量,上层用来放需要反应的原料,一座用来炼焦,一座用来炼生石灰。
然后从加热石灰石的那个干馏塔的上层部分,接一根通气的管子出来,再连到炼焦那个塔的上层部分,把加热生石灰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通入炼焦塔中,用来防止炼焦塔的上层煤炭被烧着。
原理其实是很简单的,建造起来也很容易,用青砖建造两个塔就行了,中间通气的管道,也可以用砖砌一个管道出来,实在不行烧一些陶管,再一节一节的接起来也是可以的,都是汉部落目前可以做到的事情。
至于这两个工厂的选址,罗冲也想好了,综合各方的运输条件,还有污染物排放的问题,直接把工厂建在浏阳郡东边的大泽里是最好的。
沼泽有稀释降级污染物的功能,号称星球的‘肾’,这个前面也是说过的,是目前自然条件下处理污染排放最好的选择,再加上现在汉部落的开采和生产量不大,所以完全没问题。
那里是湿地沼泽湖泊地形,首先就是水运条件便利,开采出来的原煤从游伏说的那个鹿部落装船,可以直接走浏阳河抵达大泽内的湖心岛。
然后直接在湖心岛进行选煤的作业,把煤炭和矸石分选出来,经过堆场和晾场晾干之后,再把精选煤炭运到炼焦厂炼焦,一部分用来当燃料,一部分炼成焦炭。
最后可以再装船,顺着下游经过朝阳河进入汝阳河,再直接运到新钢郡的钢厂去,还可以顺道把盐湖的水弄回去。
虽然走这条水道绕了个大弯,但再慢也要比走陆路过去容易。
走陆路直线距离是比较近,但是运一帆船的煤炭,就最少需要七八辆四轮牛车,还需要修建一条结实的大路,因为运载煤炭的车是很重的,对于道路的承载力要求很大。
综合这些条件来看,水运只需要花两万块钱建一艘帆船,但是陆路要修一条几百公里长的硬化路面,还需要建造八辆四轮牛车,还要配套的牛,按一辆车配两头牛的算法,陆路运输的综合成本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水路或许会慢上两天,但是运载能力是最大的,运输成本也是最低的,怎么选择基本不言而喻了,但凡脑子没有抽风都知道要选水运。
而且从鹿部落到湖心岛这条路,也只能走水路。
但不管怎么安排,这都不是短时间能搞定的事情,因为新钢郡那里的炼钢厂还建好,湖心岛上的部落也没全部清空,大泽内的地图也还没摸清楚,炼焦厂和洗煤厂也还没建。
就算从现在开始建造,等全部竣工那也是明年的事了。
因此罗冲立刻给游伏回了一封信,回信的内容是:这种黑色的矿物名称叫煤炭,是一种很重要的矿物,可以当作柴草使用,比木炭还要好烧,是可以用来炼铁的,你可以先和鹿部落进行少量交易的。
目的是稳住他们,打听清楚煤矿的具体位置,然后想办法派几个人到煤矿实地勘察一下情况。
第一是地理地貌,那里是平原还是山地,具不具备大量开采的条件,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路好不好走,有没有通车的可能,罗冲可没打算让人一筐一筐的从矿里背出来,那效率就太低了,而且消耗的人力也太大。
第二是好不好开采,也就是说煤矿埋的深不深,好不好挖,需要什么设备,用不用炸药。
第三是矿脉的走向和辐射面积,以及煤矿的储量,以现在的探测技术,就是从发现的矿点向四面八方辐射出去,到处打井,隔几百米或者一里地就挖开看看,看看哪里有矿。
侦察储量的方法,那就是打深井,挖开看看煤矿到底有多深,当然这个是要看能力来定的,没必要钻牛角尖,了解个大概就行了。
最后就是多留意一下金刚石,能多收集就多收集一些,不过罗冲在信中没说是拿来做装饰用的,而是说这种石头硬度很高,可以做一些特殊的工具,非常有用。
回信很快就被罗冲用飞鹰传书送了回去,在第二天的下午就到了游伏的手里,不过罗冲回复的内容却是让他既喜又愁。
首先是因为发现的这处新矿而高兴,罗冲在信中介绍,这是一种类似木炭,但是比木炭要好的多的石炭,是一种高效能的燃料。
另外就是那种宝石,首领说可以做特殊的工具,游伏不知道会是什么工具,但能让首领都称为特殊的,肯定是比放大镜那种东西还要好的工具。
但让他为难的是,首领布置的任务,他没办法完成,他的三艘船上机动人员并不多,也确实有几个矿上过来的有经验的人,但是让他专门组建一支地址勘探考察队,实在是让他有点为难。
所以游伏很快又发了一封信回去,上面说跟鹿部落沟通的事可以交给他,但需要罗冲的人力支援,最好专门送一个地质勘探队过来,不然他不好办,而且他们的船队里也没带那些专业的采矿工具,比如钢头十字镐,长柄锤,钢钎一类的东西,还有各种测量工具。
回信到了罗冲手中之后,他也是很快的从铁矿区和铜矿区抽调了人手,要论起采矿和探矿来,大力自然是不二人选,也一直主持着铁矿区的采矿工作,但是如果把他调离,铁矿区那边就没有罗冲放心的人了,所以他只好派了羽毛过去领队。
羽毛之前也在八宝山矿区干过一年的时间,对采矿的各种事宜也比较了解,又是汉部落早期的内部人员,能力虽然不是特别优秀,但是罗冲对他很放心,所以直接就让他领队过去了。
这次的勘探队伍足有六十人,携带了很多的专用工具,罗冲又从游野那里抽调了一艘帆船,专门用来运送这些人,并且负责这支队伍的后勤补给。
帆船出动的很快,而且和之前游伏的行船方式不同的是,这艘船中途根本没有停船,因为之前游伏汇报的水文情况,这一段航道都是畅通无阻的,也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危险情况。
之前游伏的船队前进,因为要侦察水文情况,所以必须让侦察艇先行,大帆船在后面压着速度跟进,而且只在白天行船,到了晚上就在原地抛锚休息,因为晚上光线不足,真的遇到了什么特殊情况,都来不及反应。
但是地质考察船不一样,他们是后来的,走的都是查明情况的‘老路’,所以为了追赶速度,一直都是满帆前进,而且还夜航,大晚上的都不停船。
反正走的是水路,百米多宽的河道,根本不需要担心会迷路,也不会跑错方向,直接顺流而下就得了,更不会有冲出马路那一说,想把帆船开上岸,那也是需要点技术的,所以总的来说,夜航实际上很安全,比在陆地上都要安全。
也就是在地质考察船紧赶慢赶的情况下,这艘船日夜兼程,从出发到抵达鹿部落,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确切的说,是一天一夜,再加半个白天,速度快的一批。
也就是当汉部落的第四艘大船抵达的时候,鹿部落的人都惊呆了,他们这才意识到汉部落可能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强大,这样的巨无霸大船,一艘接一艘的出现,这到底是有多少这样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