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羽卿书
兽牙想了半天,伸出7根手指。
谢顶那边的?罗冲有点纳闷,谢顶他们攻击自己的部落干嘛,难道是想吞并自己?
“那他们人呢?”罗冲皱眉问道。
“跑了,可能回家了吧,他们死了几个人就跑了。”大树回答道。
居然跑了,跑了就特么没事了吗,难道老子的马羚就白杀了,那可是好不容易才弄回来的。
“走,追过去,杀了他们,敢攻击我的族人都必须死,哪怕死的是马羚也不行。”罗冲一挥长枪,指向西边说道。
独耳他们自然没有意见,首领说要报仇,那当然要去,刚才首领说的多霸气,敢攻击自己的族人都要死,不管是人还是马羚,哎,不对啊,到底是人重要还是马羚重要。
但是这个时候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别人已经跟着罗冲出发了,独耳也赶紧跟了上去。
一直到下午大约两点多,罗冲他们才到了谢顶的部落附近,远远的看去,溶洞口的空地上居然一个人也没有,洞口也被一块巨石堵上了,不过还有不小的缝隙,几双眼睛正偷偷的看着外面。
谢顶就是其中之一,他最怕的就是对方回来报仇了,他本来还侥幸的想着对方这次也没吃亏,会不会就不来了,可是没想到对方还真来了,而且还是这种阵容。
领头的一人蛇皮束发,插着一根骨簪,手持一杆霍霍升辉的金头长枪,面色萧杀,胯下骑着一头比人还高的长鼻巨怪,而且旁边还有一头。
这特么早知道对方那么强大,他还打个屁啊,此时的谢顶无比的悔恨,恨不得马上来个割地赔款,城下之盟什么的,把面前这个神一样的男子送走。
罗冲也懵逼了,他本来想着对方的人要是不多,自己直接打服他们,然后把剩下的人全都吞并掉,可他们居然不出来和自己打。
现在怎么办,叫阵?双方语言都不通的好吗,叫了也没人听得懂啊。
看着溶洞里面往外偷窥的眼睛,罗冲把长枪往地上一扎,取下背后的长弓,弯弓搭箭,嗖的一声。
“啊。啊,啊……”
“卧槽,老子就射了一箭啊,怎么叫那么多声,穿糖葫芦了?”罗冲嘴角抽了抽,有点不明所以。
其实罗冲真的只射中一个人,还正好是谢顶本人,被一箭射穿了眼睛,从后脑露出半支箭来,卡在了颅骨中,并没有伤到后面的人,其他人跟着叫,那都是吓的。
没办法,距离太近了,还没有十米远,贯穿力就是那么强大,如果配上金属箭头,肯定能从颅骨后面飞出去。
第43章 顺我者昌
“大力,石头,六指,你们去把石头推开。”
罗冲指了指溶洞口的巨石,对着他们三人说道,自己则是又搭上一支箭瞄准洞口的缝隙。
大力三人开始上前推巨石,三人一起发力,洞口的巨石在地面上磨出咔咔的声响,但是并没有推动多少,而且还慢慢的顶了回来。
这特么,堵着门就没事了吗,怎么可能,杀了老子的马羚居然不想付出代价。
罗冲从箭袋里抽出几只箭,跳下象背,走到了洞口的侧面,那里有一个长条形的缝隙正好可以看见里面。
巨石后面几个成年男性正死命的顶着巨石,罗冲都能看见他们脸上因为使劲而变形的表情了。
再次弯弓搭箭,嗖的一箭,这次真的穿了两个人,箭是从侧面进去的,目标不超过两米,直接从侧肋上把两个人射穿。
又是一阵惨叫,顶在石头后面的其他几个人直接吓跑了,再也不敢站在洞口。
没有人顶门,大力三人顺利的推开石头,石头后面的还没有咽气的三具尸体也被压的血肉模糊,转眼间没了声息。
溶洞门户洞开,里面泛着昏黄的火光,深处的一群女人和孩子畏畏缩缩的躲在一个巨大的草堆中,剩下的五个成年男人,有三个拿着长矛挡在他们前面,还有两个之前受伤的在草堆里哀嚎。
罗冲拿着长枪走了进去,金色的枪头在火光的映照下反射出夺目的光辉,大树他们也拿着金斧,长矛一拥而入。
那三个拿着石矛的家伙看着罗冲一众人,腿还在打多嗦,嘴里哇啦哇啦的不知道说的什么,不过看表情,似乎是在求饶。
“现在求饶,有拿着武器求饶的吗,早干什么去了,不是你们先攻击我们部落的吗。”罗冲一摆长枪,把三人手中的长矛全部打落在地,伸出长枪直指三人喝问道。
正中那人差点被枪尖扫中鼻子,吓的一屁股坐在地上,手指着谢顶的尸体,居然呜呜的哭了出来,嘴里屋里哇啦的说了一通,旁边的两个人也跪在罗冲的脚下,指着谢顶的尸体大骂……嗯,应该是在大骂,反正看表情不是什么好话。
啧,这意思就是把锅甩给谢顶了呗,他出的主意,难道你们就没有参加。
罗冲鄙视着几人,看到后面的一个伤员,悄悄地拿起了一块石头,居然还想要反抗,瞬间枪头一摆,向前一递,噗的一声,就把他的左胸穿了个窟窿,血直接不要钱一样的喷了出来。
“都给我跪下,反抗者死。”
罗冲双目一瞪,突然暴喝一声,拢音的溶洞里,罗冲的暴喝带着回音,一遍一遍的回响在众人的耳边。
后面的小孩子吓的哇的一声就哭了,女人们怎么哄都哄不住。
罗冲指指跪着的两个人,其他人也立刻学着他俩的样子跪了下来。
“大树,你去找找他们储存的食物,都给我弄出来带走,还有,看看有没有盐。”罗冲对后面的大树吩咐道,他自己则是开始跟面前的这群人劝降。
“我们来到这里,是因为你们的首领先攻击了我的族人,现在你们的首领和大部分的男人都死了,但是这还不够,我们会带走你们所有的食物,作为对你们的惩罚。”罗冲一边比划,一边说道。
罗冲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他想吞并这群人,但是双方已经打过一仗,自己还杀了他们的人,那他们心里必然有仇恨,这样的话,把他们吸收进自己的部落,就会成为不稳定因素,所以他也顺势把锅甩给了谢顶。
是你们首领的错,所以你们不能怪我,要不是他,我也不会打你们。只要他们能理解这个意思,就不会对罗冲有多少怨恨了。
但是罗冲显然高估了他们对部落的忠诚,他们才不管首领的死活,他们只在乎罗冲要拿走他们的食物。
一群女人看着大树带人搬走了她们储存的肉干,都着急的想哭了,但是罗冲还站在那里,她们也不敢动,只能连忙向罗冲哀求。
“尊贵的首领,这不是我们的主意,都是我们的首领干的,你把他杀死就好了,求求你不要拿走我们的食物,不然我们会熬不过这个冬天,求求你了。”
一个年龄稍大的女人,狠狠的推开前面的三个男人,跪爬到罗冲的面前哀求起来。
罗冲淡淡的看了那个女人一眼,走到她们放陶器的地方,拿起一个陶锅来在手上拎着。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你们加入我的部落,我就可以给你们吃不完的食物,让你们每天都能喝上肉汤。
像这样的陶器,你们的首领都可以用你们来交换,但是到了我的部落,这样的东西多的是,你们可以每人都拥有一个,冬天也不会再有人被冻死,我也不会用你们交换任何东西,我的族人都是无价的。
怎么样,愿意加入我们部落,成为我的族人的,现在就可以站到我的后面。”
罗冲说完,随意的将手中的陶锅扔在地上,啪嚓一声,陶锅碎了一地。
作为一个穿越人士,罗冲深谙装逼之道,看看你们视若珍宝的陶器,在老子这里就是垃圾,老子想要造多少就有多少,现在是给你们一个傍大款的机会,你们一定要懂得珍惜。
一群人目瞪口呆的看着那个用了两个女人才换回来的‘石锅’,被罗冲随手扔在地上,而且面前的这个小首领还说,只要到了他的部落,可以每人都有一个。
这家伙那么土豪的吗,这可是值两个人的啊,说扔就扔,就算你很富有,但是请不要浪费好吗。
女人们愣愣看完罗冲的炫富表演,生怕这个败家子一言不合再摔一个陶锅,赶紧起身拿起一个水缸站到罗冲后面。
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慢慢越来越多的人拿起自己的家当站到罗冲的后面,那三个成年男性也悄悄地爬起来到了罗冲后面,罗冲装作没有看见,他现在不想杀那么多人,杀了也没有好处,只要愿意归顺的,还是留着干活比较好。
到了最后,只剩下一个伤势较重的男人还躺在那里,这个家伙的腿被石斧砸断了,而且是开放性骨折,断裂的骨刺从肉里穿了出来,已经疼昏了过去,以现在的医疗条件,显然是没救了。
罗冲带着这些新加入的族人出了溶洞,交代兽牙把那个人干掉,然后烧了这个溶洞。
兽牙领命,和独耳一起把几具尸体都扔到洞里的草堆上,把那个重伤的家伙也刺死了,然后从火塘里取了烧着的柴禾扔到草堆上面。
一时间溶洞里火光大作,浓烟四起,谢顶和他的部落也从此化为乌有。
~
~
求一下推荐票啊!!!帮忙顶一顶啊书友们。
第44章 大型挖土机
这次的复仇和吞并行动进行的很顺利,只是除了人口,罗冲并没有获得别的什么好处。
之前罗冲还不是首领的时候,汉部落很穷,穷的尿血。谢顶的部落当然也不咋地,除了人口之外,就剩下一些肉干和果子了,兽皮一点存货都没有,盐也没有一袋,陶器更是从汉部落换来的,简直穷的一匹。
回到汉部落后,新人的融合也很顺利,有汉部落之前从谢顶那里交易的人口作为基础,毕竟他们之间都是亲戚关系。
汉部落的情况虽然没有罗冲说的每人一个陶锅,但是陶碗还是不少的,毕竟锅也不需要那么多,几个人用一个就好了。食物储量确实很多,加上这次缴获的,200人吃一冬天也没什么问题。
只是山洞的人口承载能力已经达到了上线,可以说很拥挤,不过挤挤更暖和,眼看冬天就要到了,倒是没有人说什么。
而且更让这些人感到惊讶的是汉部落居然养了野兽,尤其是肉肉和灰山这样的巨怪,让他们对汉部落的强大有了新的认识,不过现在她们也很自豪,她们现在也成为汉部落的一员了。
女人们这些天一直在搓绳子,还分出去一队继续采集坚果和水果,估计这样的东西以后会消耗很多,毕竟天天吃肉也会吃烦的,当然,只有罗冲自己这样认为,别的族人可是恨不得天天吃肉的。
男人们继续伐树,树干留下来当建材,树枝用来当柴禾,木炭已经不烧了,现在木炭的储量足够把罗冲带回来的矿石炼完,现在留柴禾是为了烧窑用的。
矿石总共就弄回来不到1000斤,铜和锡加一起能炼出来五六百斤就不错了,四个小土炉一齐开火,每天也只能出个三四十斤左右,按照这样的速度,还需要炼制大半个月才能把这些矿石消耗完,炼好的铜和锡全都浇铸成金板银板储存起来。
罗冲这些天也没闲着,把需要的木工工具一样一样做出来,然后又浇铸了50把铁锹,不对,是青铜铲,只不过造型是按铁锹做的,其中40把是圆头的,便于挖土,还有十把是平头的,这个用来和泥巴很方便,一个铲头用料不到两斤,两天的青铜产量就够用了。
有了挖土的工具,罗冲的第一期引水人工河工程就必须开始了,改造水田的工作刻不容缓,毕竟时间不等人,耽误了明年的春耕就不好了。
既然是工程,当然需要先测绘出工程地点。
一根女人们编制的超长麻绳作为尺子,罗冲先是在山洞正北方量出建城的位置,然后在城址的四个角上分别埋了一根圆木作为标记,以此来找到最佳的河道位置。
河道的位置也用木棍插起来做标记,然后就是建砖窑了。挖河工程只要开始,就会产生大量的泥土,所以罗冲准备挖河和制砖胚同时进行,而砖窑选址就建立在小河边。
把砖窑建在河边这个目的就有说道了,因为这是为了烧制青砖而建的窑。
现代社会搞建筑大多用什么水泥砖,空心砖,青砖已经被列为禁烧的项目,后来连普通的红砖也禁了,因为烧制青红砖就要用粘土,尤其是水稻田里长期被水覆盖的土最好,也由此导致了一些私人的小窑场,为了取土烧砖而大肆毁坏农田的事情,后来才有了禁粘令之说。
青砖和红砖虽然是用同一种材料制成,可是效果却是天差地别,现代的红砖抗老化能力非常差劲,几十年的老房子砖头都酥了,用手一抠就能抠下一块。
这是因为红砖重量轻,密度低,抗氧化和大气侵蚀的能力都很低,所以为了保护房子,延长房子的使用寿命,有条件的人家就会在砖墙上涂抹一层水泥作为保护层,甚至粘上一层瓷砖,以防止红砖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受到风吹雨淋。
而青砖就不一样了,自古至今还能保留到现代的古建筑,大多都是由青砖建成的,而且在没有保护层的情况下,青砖直接裸露在空气中,依然能保持千百年不朽,青砖的抗老化能力可见一斑。
青砖和红砖最大的区别不在于材料,而是在于工艺的差别。
粘土中含有很高的铁元素,制成砖胚经过高温烧制,自然冷却后,砖胚里的铁元素就会变成氧化铁,因此砖块就会变成红色,也就成了红砖。
使用同样的粘土制成砖胚,经过高温烧制之后,不要等它自然降温,而是在窑内温度最高的时候,往窑里灌水,烧红的砖胚在窑里水火交融,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会把所有的空气都挤出去。
这个时候开始封窑,让窑内保持有积水,有蒸汽的密封缺氧环境,砖坯里的铁元素在降温时就会变成氧化亚铁,因此砖胚也就变成了青砖。
总的来说青红砖的工艺就是,一个是风冷,一个是水冷,只是在最后的冷却环节不一样而已,其他的都一样。
但是青砖的密度却要比红砖大得多,同体积下,青砖比红砖重很多,相应的也更加坚固,虽说比不上花岗岩坚固,但是和燧石相比也不弱几分,因此罗冲才会选择制作青砖,这也是要把砖窑建在河边的原因,因为灌水方便啊。
瘸子前一段时间烧制了很多红砖,这些砖块正好用来建窑,砖窑就在小河边,圆柱形,逐渐收口,做成拱形的顶,上面留一个出烟口,不是很大,到时候容易密封。
砖窑是半地下结构,大半部分都在地下,地上面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整个砖窑动用全部落所有的劳力,建了五天才完成,其中光是挖坑的时间就用了大半。
又花了一些时间把圆木锯成木板,做了一些砖模,准备工作才算完成。
罗冲耗费多天时间打造的巨犁也终于亮相了,一架宽两米的木架,下面装了四个青铜巨犁,只要这玩意拉起来,就能一次翻耕两米宽的土地,翻深更是达到了40厘米。
这样的玩意当然不是用来耕田的,而是专门用来挖河的,至于启动这玩意的动力,当然就是肉肉和灰山了。这俩货白吃自己那么长时间,必须给它们找点活干。
两架巨犁并排在一起,前面是肉肉和灰山,一起拉着巨犁向前走,直接把后面四米宽的河道全都翻了一遍,不到一个小时,俩货就把700米长的河道整个刨松了40厘米的深度。
罗冲简直是喜出望外啊,照这个速度,也许自己的建城计划就不用三年了,这俩货每天耕一遍地,来上10天,就有4米深了,这特么简直就是挖土机啊,而且只吃草还不用烧油。
第45章 打摆子的车轮
先把地翻松一遍,然后开一条小沟,把河水引进来,马上就变成了泥巴地,但是这样的泥巴还不能制作砖胚,必须踩成熟泥。
以前踩泥这个工作,有条件的就用牛来踩,没有牛的就用人踩,而罗冲就比较个性了,直接用象踩。
肉肉和灰山这两个小家伙到底是年龄小,贪玩,尤其是踩泥巴这个运动,简直对大象这种生物有着天生的吸引力,一路在泥巴地里打滚儿狂奔,玩得不亦乐乎,把工作直接当成了游戏,想把它们拉出来都不容易,比野猪对泥浆的感情还要执着。
好不容易用甜树根把它们勾引上来,这俩货都变成了泥象,又带着它们去河里洗了个澡,这才把它们赶走休息。
肉肉和灰山的工作结束了,人的工作就开始了,把踩好的熟泥放到模具里压实,然后变成一块一块的砖胚,再静置晾干就行了。
现在还只是制作砖胚,罗冲不准备现在烧砖,烧砖的工作可以等冬天再干,冬天全都闲着没有事干,而且冬天烧砖窑会很暖和,是个幸福的工作,比夏天烧砖绝对要幸福的多。
砖很大,这一批大砖都是准备用来包裹夯土城墙的,所以没必要弄太小。
只是工作进度却慢了不少,不是因为压砖胚浪费的时间,而是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搬运泥料和砖胚上了。
建城的砖长40厘米,宽高都是20厘米,是一个标准的正长方体,可是自重却极重,这么大的一块湿泥巴,少说也有三四十斤,一人一次用藤筐或者扁担搬一大块泥料,然后送到晾晒场地压模晾干。
人累得半死,工作效率又低,因此,一种方便快捷的运输工具就必须马上出来了。
想到运输工具,自然是车这种东西了,省力,而且装载量会翻着倍的增加,而车这种东西的灵魂,就是车轮。
以现在的条件来说,罗冲基本别无选择,只有木轮一条路可选,可是木轮怎么做却是个问题。
前世的罗冲给汽车换过轮胎,给坦克修过履带,但是木头车轮,他真的只在电视上看见过。
印象中这种木轮车在国内基本找不到了,就算偶尔碰上个马车,上面用的也是橡胶轮胎;只有那个大英帝国还保留了不少这种古董玩意,尤其是女王的座驾。
木头车轮的主要结构应该是三部分,和自行车轮应该差不多,只是少了一条轮胎而已。一个套在轴上的圆心,罗冲不知道那玩意古代叫什么,自己就叫轮心好了,通俗易懂;轮心上面会插上很多用于支撑的木棍,自行车轮上叫发条,罗冲也管它叫发条;最后就是外面的那个木头圈了,也就是轮子最难制作的部分。
语文课上学过‘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古代的车轮都是用直木弯曲,然后烘烤定型的,但是古人再牛叉,也不可能直接把直木烤成一个圈出来,所以车轮一般都是分段的。
直径小的轮子最少用两段木头做外圈,或者三段,总而言之,段数越多,每一段的弧度就越小,这样就把一个圆圈分解成多段的弓形,圆圈不好弯,弓形总没问题了吧,要不长弓是怎么弯成弧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