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736章

作者:王梓钧

  钱愐说道:“没钱就让他滚蛋!”

  翻译喊道:“大明国是来做生意的,只要金子和银子!”

  要塞外面不再回复,继续打扫着战场。

  他们是真穷,就连尸体上的裤衩都扒掉,似乎洗一洗还能再继续穿。

  抢到的食物和兵器,也堆起来统一分配。

  这些贝都因人,来自三个友好部落,战利品分配得极为仔细。

  分配完战利品,他们就在要塞外来回游荡,甚至接近港口观察大明舰船,似乎还想干点什么却又难以下手。

  钱愐下令道:“送他们一发炮弹,权当打发叫花子。”

  要塞有六门火炮,都是从战舰上搬来的。

  “轰!”

  一发炮弹打出,惊得贝都因人纷纷抬头望天,他们还以为是天上打雷了。

  炮弹落在沙地中,往前弹跳滚动,并未击中任何人畜。

  附近的贝都因人围上来,确认这玩意儿是铁的,居然真就小心抱起。他们的表情颇为敬畏,几个领头者朝着要塞行礼,然后招呼众人默默退去,很快就消失在沙漠之中。

  ……

  听说自己留在绿洲的军队被袭击,富尔克的肺都快气炸了。

  他们紧赶慢赶而来,黄昏时分在那片绿洲过夜。

  圣殿QS团的大团长,此次也率军跟来,叫做休·德·佩恩斯——此人也被翻译为“帕英”。

  他是圣殿QS团的创建者,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

  帕英问道:“要塞里有多少士兵驻守?”

  “你想干什么?”富尔克问。

  帕英说道:“我们有两千多战士,如果要塞里驻军不多,可以使用计策突然攻进去。”

  富尔克没好气道:“货物在船上。就算我们能突袭夺回要塞,对方那些大船也会离开,那么多宝物难道就不要了?”

  帕英不再说话。

  大明货船上的宝物,关系到无数贵族和商人的利益。他如果敢破坏此事,恐怕很快就要莫名其妙“病死”。

  七十多岁的老头儿,突然病死很正常。

  翌日清晨,富尔克带兵前行,被钱愐派人拦在要塞一里外。

  翻译前来传话:“携带兵器者在此止步,想要去船上的人,必须脱掉铠甲、放下武器!”

  帕英拔剑插在沙子里,说道:“我在这里等着!”

  “我去看看吧。”

  医院QS团的大团长雷蒙德·德·普伊,笑嘻嘻的开始脱去铠甲。

  他们在这个阶段很少战斗,主要是为朝圣者提供服务,给基督徒们提供食物、医治疾病等等。只有在国王带兵远征,或者遇到紧急情况,医院QS团才会拿起武器。

  当然,随着今后战事愈发激烈,这些家伙终究会变成以战斗为主。

  一箱箱金币抬上船,一箱箱货物抬出去。

  QS们围着货物两眼发光,嘴里不断的念叨着赞美主。

  富尔克却跑去跟钱愐谈赎金:“这座要塞,我最多出价5万银币。你可以卖给埃及人,如果他们愿意购买的话。你们终究是要离开的,到时候我可以从埃及人手里夺回来。十多年前,这里本就属于埃及。我们能攻陷一次,就能攻陷第二次。”

  这纯属屁话,十字军攻占此地时,根本就没有什么要塞。

  如今有了要塞,以十字军的兵力,就算能打下来也必损失惨重。

  可惜埃及那位哈里发不争气啊,大明使节已经去谈过了。哈里发表示愿意买下要塞和港口,但只答应出价3万银币——这里对十字军很重要,对埃及其实并不重要,甚至连人口都没有几个。

  “行吧,五万就五万。”钱愐懒得再纠缠了。

  白捡13333两白银,钱愐认为还行,反正攻占要塞时没死人,只是炮击就把十字军吓跑了。

  富尔克带着十字军和货物,欢天喜地返回耶路撒冷。

  至于赎回要塞,他要等货物卖给商贾,回款之后才能过来付账,要塞暂时让大明军队先占着。

  又过数日,十字军还没过来赎城堡,贝都因人居然跑来交易了。

  他们牵来一百多匹阿拉伯马,想要以物易物,然后再加价卖掉赚钱。

  品种最纯正的阿拉伯马,正是在贝都因人手里。并且不但没有退化,反而一代又一代持续优育。

  阿拉伯马没有想象中那么精贵,它们的特点就是耐操!

  沙漠里生长的马种,要是精贵早就死绝了。

  只须少量食物和饮水就能维持体能,而且散热性能超强,非常适合长途奔袭。

  贝都因人为了表示诚意,战士隔着老远就停下,只派少数几人把马儿驱赶到要塞。

  指挥官邹同用望远镜观察,说道:“都是好马,陛下肯定喜欢。上次只顾着提防战斗,竟没想到向这些沙漠牧民买马。”

  钱愐说道:“还剩一些货,足够把眼前的良驹全买下来!”

第912章 船队返航

  负责跟钱愐交易马匹的,是一个贝都因部落长老,名字叫艾哈迈德。

  当问起马儿价格时,艾哈迈德指着身后那匹阿拉伯马:“这是贝都因人最优秀的战马,它肩膀上的红色斑点,是先知负伤时溅出的血。我们这次三个部落来卖马,但三个部落所有的战马当中,只有这一匹是真正的圣血马。”

  钱愐只是笑笑,并没有反驳什么。

  艾哈迈德叹息道:“如果不是生存太困难,我们绝对不会把圣血马卖掉。它的毛色必须是灰色的,红色斑点必须在肩膀上,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圣血马。”

  说着,艾哈迈德开始讲先知作战负伤的故事。

  阿拉伯商贾翻译对钱愐说:“他没有撒谎,圣血马确实很罕见,贝都因人很少将其出售。”

  随船出海的大明养马官低声道:“这匹马虽然也不错,但在这一百多匹马中,并不显得出类拔萃。如果价格过高,还不如多买几匹别的马。毕竟他们觉得神圣的东西,对我们而言没有什么用处。”

  钱愐说道:“君子不夺人之美,你们的圣血马就留着吧。”

  艾哈迈德其实也不想卖,他转而指着一匹白马说:“这种白马也很罕见,在所有战马中极为珍贵。虽然很多战马看起来是白色的,但仔细查看却是灰色,而我们带来的这匹是真正的白色。它有白色的毛发,粉红色的皮肤,深色的眼睛。”

  基因突变造成的,没变出啥特长,但也没啥疾病。

  这种白马,在沙漠地区其实不好用,它的粉色皮肤容易受到阳光灼伤。卖价之所以很高,纯粹是物以稀为贵。

  大明养马官说:“这匹白马极为神骏,可以留作马种。”

  钱愐点头道:“不错,我买了,价钱慢慢谈。”

  一匹一匹慢慢检查,养马官还掰开马嘴看其口齿,不断在小本本上进行记录。

  最后,养马官问道:“你们这种马有什么习性?”

  艾哈迈德说:“它们太聪明了,很容易学坏。”

  “学坏?”养马官没听明白。

  艾哈迈德解释道:“如果训练的方法错误,它们会养成坏毛病,甚至能学会偷懒和耍赖。我们贝都因人,都是把马养在自己的帐篷里,跟它同吃同住来培养感情。它们喜欢跟人亲近,每天跟人相处少了,它们会感到很孤独。”

  大明养马官:“……”

  养马官开始整理措辞:“我是想问,你们这里很热,战马是否会不耐寒?我大明的战马,都是极为耐寒的。”

  艾哈迈德摇头说:“不知道。”

  好吧,一辈子生活在热带沙漠里的贝都因人,你问他关于寒冷的问题确实有点超纲。

  养马官又问:“是否耐粗饲?如果行军途中,精饲料没有了,这种马能保持战力多久?”

  艾哈迈德说:“我们的食物并不富余,马有时比主人吃得还好。如果实在没吃的,那就只能让它啃草,坚持行军几天是没问题的。战马如果跟主人感情深厚,它可以陪主人一起挨饿,直到战死为止。”

  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也没说。

  养马官只能倾向于耐粗饲,毕竟沙漠里不能一直保持有精料。

  至于耐不耐潮湿,养马官没有问。

  因为所有种类的战马,在潮湿环境下都容易生病。

  简单交流搞不明白,养马官干脆详细询问,贝都因人平时都是怎么饲养战马的。

  艾哈迈德认真叙述所有细节,最后还透露出顶级训马之法:“有一个传说中训练战马的方法,传闻先知每天只给战马吃少量饲料。连续饿七天之后,再把战马成群放出,让它们去槽中抢食,并趁机训练战马的纪律性。”

  让战马饿七天,这他妈不掉膘不生病?

  养马官已经极为肯定,这种马肯定耐粗饲。他好奇问道:“你们试过这种法子?”

  艾哈迈德摇头:“舍不得尝试,战马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双方讨价还价,贝都因人带来的阿拉伯马,全部被大明使节给买下。

  包括那匹所谓的圣血马,总计117匹。

  贝都因人似乎有点舍不得,还跟战马来了一场告别仪式。

  战马们表现得极通人性,不停的嘶鸣躁动,甚至有的马儿还挣扎着想追随原主人而去。

  这种情况极为正常,因为贝都因人养马,人和马一直同吃同住。

  他们没有专门的马棚,直接把马养在帐篷里。

  一条狗像这样养几年,都能跟主人变得亲密无比!

  “来自远方的客人,希望你们能善待这些战马。”艾哈迈德说。

  养马官道:“一定会的。”

  贝都因人用骆驼装载货物,渐渐消失在沙漠深处。

  养马官叫来自己的属下,又跟指挥官邹同商量。

  鉴于这些刚买的阿拉伯马躁动不安,每匹马分出一個人去照料,尽量把马儿的情绪安抚下来。

  贝都因人离开两天,大马士革又来交易。

  大马士革跟阿勒颇一样,名义上属于塞尔柱,但早就独立了几十年,是抵御西方入侵的最前线。

  他们运来许多土特产,但大明使节能看入眼的只有两样:大马士革玫瑰精油、大马士革钢。

  大马士革钢,是由来自印度地区的乌兹钢,用熟铁包裹反复锻打而成。

  钱愐不知其底细,将这种钢材称为“大食镔铁”。

  ……

  一直持续到秋季,货物都卖得差不多了。

  钱愐拿到了赎金,把要塞还给富尔克,率领船队到红海港口,等待着陈沃从埃及过来汇合。

  陈沃则带回大量的埃及学术著作,以及地中海周边的各种特产。

  他们汇合完毕,没有立即离开。

  陆陆续续的,阿拉伯商人运来东非土特产,在亚丁湾卖给大明船队——主要是象牙、皮毛、宝石、乌木、粮食、蔬果等等。

  装载完毕,便前往阿曼湾等待,程瑀、虞允文等人由塞尔柱过来汇合。

  如果选择这时返航,其实在北印度洋是逆风逆水。

  但只要过了信德,就能变成偏风偏水,没必要赖在这里等待半年。

  也不能立即走,须得等到农历11月,否则有可能遭遇大风暴。

  这是阿拉伯商贾提供的信息,北印度洋在农历3—5月、8—10月风暴最多。而农历6—7月最适合前往东方,顺风顺水还不会遇到风暴。

  一些阿拉伯商贾,选择跟大明船队一起走。

  塞尔柱苏丹桑贾尔,也派了一条船随行,装载使者、学者、礼物前往大明。

  一路上,各个邦国送上国书,正式跟大明建立平等外交关系,并且售卖一些本国的土特产。

  直至到了索兰奇王国,不但送上国书,还派遣三十人的使节团相随。

  后遮娄其王朝,派遣三十五人的使节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