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梓钧
草原雪化之后,金国也出兵了。
金兵逮着汪古部一顿胖揍,把不听话的汪古部赶回大青山以北,重新让乌兰察布、呼和浩特等地的部落臣服。
同时,完颜宗翰、完颜宗干联手改革制度。
礼部和吏部相继设立,金国正式开科取士,并由吏部任免文官。这些权力,由完颜宗干掌控。
勃极烈会议,就此变成金国的政治、军事决策机构和审议机构,其他职能渐渐被各种部门取代。而勃极烈会议,由完颜宗翰掌控。
两人携手做权臣,吴乞买完全变成摆设。
礼部和吏部出现之后,金国内政系统变得更正规,渤海几大望族进一步攫取权力,在朝堂与地方的话语权大大提升。
除了女真族顽固地区,金国境内取消军帅制。
地方驻军将领,不得再兼任知府或知州。
这项改革主要针对各族豪帅,那些家伙军政大权一把抓,现在被金国朝廷给文武分流了。
害怕把各族豪帅逼得叛乱,完颜宗翰又设立好几个万户府,把势力强悍的各族豪帅任命为万户。给予他们更大的指挥权,换取他们交出地方行政权。
一系列改革,并非受朱铭影响而发生。
历史上的金国,也是这么做的,在政治制度方面,一步步向辽宋两国学习。
……
金国和西辽都在发展,大明却刚经历了“阵痛”,需要用元宵花灯缓和一下。
全国超过十分之一的官员落马,这可不是说着玩的,从前线调回来的野战军,直到开春之后还没离去。
各省的驻军,皆为警备状态!
各省的政务,还未完全恢复。
从西域过来的塞尔柱使者苏莱曼,冬日被大雪堵在半路上,好歹是赶上了洪武六年的元宵。
日本精挑细选的第一批遣明使,也在差不多时候来到开封。
今年的元宵灯会,显得格外热闹。
一是老百姓更富裕了,二是朱铭在有意推动。
天色还未黑尽,东京城内外已点亮灯火。
苏莱曼瞠目结舌的看着这一切:“真主啊,上秦国是多么富有,那些灯价值好多好多金币!”
艾布虽然也震惊于灯会,却一副过来人的模样:“上秦国现在叫大明,由渊博的学者们治理,所以才变得更加富裕。大明的国都没有穷人,就连最底层的苦力,也能每天幸福生活。”
另一条街道,足有二十多个日本人,仿佛土包子进城一般乱逛。
他们虽是贵族和僧侣,却看啥都觉得稀奇。
尤其是天色尽黑之后,陆续上演的各种节目,这可比欣赏和歌表演丰富多彩。
“快看,那是什么?”
却见高台之上,大型铜盘之中,一个比人还高的纸扎仙女,正拖着焰火在旋转走动。
纸扎仙女的双脚、双腿、背部,皆有“火焰喷射器”,肩部还吊着一根细绳。火焰推动着仙女前进,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仿佛在凌空飞翔一般。
这种叫做“药发傀儡”,还有被喷射到空中的小型纸人。
南宋甚至还发明了“火老鼠”,由火焰喷射着旋转乱窜,有一次窜到正在观灯的太后脚下,把太后吓得直接跳起来……
“砰砰砰砰!”
全城各处都响起了爆竹,这玩意儿也叫爆杖。包括烟花在内,在宋徽宗统治的最后几年发展迅速。
就在日本遣明使被药发傀儡震撼到时,附近又出现更加震撼的表演。
那是几座数丈高的大型成架焰火。
即搭建一个很高的架子,将多种烟火、爆竹串联起来。不同的烟火、爆竹,引线长短各异,持续性的喷出火焰、发出响声。
四个字:火树银花!
当火树银花燃起的时候,塞尔柱和日本使者们,全都傻傻的望着发呆。
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世间为啥有这样的美丽事物。
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和巡警们,却是一个个如临大敌。
全城各处街道,都备好了消防物品,每个水井旁边都站着人。
东京城的元宵玩这么嗨,是从宋徽宗年间开始的。尤其是他统治的最后几年,火药已经被玩出花来,距离变成武器只有一步之遥。
比如“流星”,将火药混合铁粉,装入一端封泥的纸筒,点燃之后便能飞入空中。
俗称,窜天猴。
但这种窜天猴只是升空,飞出去以后并不爆炸。
其他烟火,也只是喷射火焰,而且色彩还比较单一。
“官家来了!”
“太子,太子!”
城楼上升灯,皇室成员出现,城下百姓都欢呼起来。
朱国祥带着妻妾儿孙们,朝人群的方向挥手,顿时引来一阵更响亮的欢呼声。
“放花炮吧。”朱国祥微笑道。
能够升空爆炸的烟花,即将第一次出现在人类社会。
皇城的城墙上已经竖起一大圈花炮,火枪手挂着火绳开始分批引燃。
“咻咻咻!”
“砰砰砰砰!”
一团团火星升空,在夜空里爆炸开来,绽放出五颜六色的花朵。
这次不仅是外国使者,就连见多识广的东京百姓,也全都带着傻笑仰望天空。
一群翰林院官员,由于没啥实权,去年几乎不受大案影响,甚至还有人趁机外放升官。他们带着家人呼朋引伴,此刻看着夜空绚丽的烟火,今晚游玩得是格外开心。
其中一个大晟词人出身的家伙,等持续十多分钟的花炮放完,猛地振臂大呼:“大明万岁,大明万岁!”
文武百官此刻亦在赏灯,经历了盛大的烟火表演,仿佛是忘记了刚刚过去的官场震荡。
他们欣然微笑仿佛看到盛世就在眼前。
苏莱曼已经完全呆滞,指着天空说:“那些究竟是什么?”
艾布嘀咕道:“或许是神迹。”
第769章 李邦彦要创作名著
元宵过后,阁臣宗泽退休归乡。
他已比历史上多活两年半,去年身体状况欠佳,多次卧床请病假。
三请三辞,拖到开春,朱国祥批准宗泽致仕。
空出来的阁臣位子,由张叔夜给补上。
“你们两个也请辞?”朱国祥问道。
种师道说:“官家,臣今年已八十岁了。”
黄裳说:“官家,臣已经八十七了。”
这两位其实挺喜欢做阁臣的,但去年整顿吏治太吓人,他们的老心脏有点扛不住。
熬过元旦,大案结束,种师道和黄裳就相继请辞。
朱国祥小声嘀咕:“我还想退休呢。”
黄裳说道:“官家,今年若不致仕,臣怕明年就没法归乡了,舟车颠簸或要死在半路上。”
“官家,臣亦如此,恳请退休。”种师道说。
朱国祥感慨一声:“那就准了。”
按照《礼记》规定官员七十岁才能申请退休。
宋代对于文官的优待,也体现在退休待遇上。退休时官升一级,并且保留所有职务,退休金按全额工资发放(宋神宗之后才有退休金)。
大明新朝也保留了退休金制度,但只能拿到正常工资的一半。
其实全国官员的退休金,算起来还真不多,能活过七十岁的官员有几个?退休之后又能活几年?
这又没有强制退休制度,除非身体实在糟糕,多数官员都不愿退休。朝廷发放退休金,反而是在鼓励官员退休——你们都七十多岁了,还赖着做官干啥?
经过父子俩的商议,李含章、钱琛被补为阁臣。
内阁成员就此大变动,分别是:翟汝文、柳瑊、萧楚、赵佺、张叔夜、李含章、钱琛。
这标志着年轻一辈入阁拜相了,李含章和钱琛都还不满五十岁!
跟朱铭同榜的榜眼潘良贵,接替李含章成为吏部尚书。
潘良贵之前就是刑部右侍郎,还跟陈东一起审理去年的大案。他现在做了吏部尚书,恐怕会战战兢兢,生怕提拔一堆贪官影响自己。
起兵协助李宝拿下淮南的方孟卿,接替钱琛成为户部尚书。
此人的办事能力极强,当时淮南紧挨着朱铭的地盘,整个淮南只有他练兵抵御“朱贼”。
方孟卿亲自编练的部队,被宋徽宗瞎指挥坑掉不说,这昏君还带着精锐撒丫子跑路。气得方孟卿带残兵投靠李宝,小半个淮南省都是他打下来的。
……
樊楼。
去年的案子,让这里生意惨淡。
只要是官宦子弟,皆受到家中长辈约束,不准他们前往高消费场所,生怕一個不好就被盯上调查。
樊楼因此酒水降价,听曲看戏也变得便宜。
“何必到这么贵的地方?”张浚站在樊楼门前说。他父亲虽然是进士,但病死时太年轻,分家之后只能算小富。
闵子顺笑道:“义荣兄(潘良贵)荣升尚书,自然要好生庆贺一番,今日的饭钱包在俺身上!”
潘良贵指着闵子顺说:“这算用酒食来贿赂上官吗?”
“哈哈哈哈!”
众人顿时大笑。
几家欢喜几家愁,没被查处的官员,很多都因此升了官。
张浚从鸿胪寺调到大理寺,荣升大理寺卿。
闵子顺从地方调到六部荣升吏部左侍郎。
还有跟朱铭同榜的状元何粟,被扔去地方历练几年,调回礼部担任右侍郎。
这些家伙在前宋就认识,如今一起升官,而且久别重逢,便相约着到樊楼来吃酒。
酒保殷勤款待,引他们去二楼包间。
樊楼有五层,越往上消费越高,他们选在第二层已算克制。
进了包间等酒保离开,闵子顺感慨道:“当年与太子夜游东京,看着樊楼灯火辉煌,便觉得能在里头敞开吃酒已值了。俺其实没多大抱负,也没啥志气可言,着实料不到能有今日。”
“咿呀!”
房门猛地被推开,李含章阔步而入:“你这厮言而不实。当年在洋州书院,乍闻道用之说,是谁宁愿弃考也要修习此学?贤弟志向高远,只不过藏在心里而已。”
闵子顺哈哈一笑:“原来俺是这般人,可贞兄谬赞了。”
“恭迎李相!”
众人齐刷刷站起,朝着李含章作揖。尊敬之意也有,但更多是揶揄打趣的表情。
李含章没好气道:“这里又不是衙门,吾等皆为旧识,再如此称呼我可要走了。”
众人又是一阵笑声,各自落座添酒。
闵子顺说道:“今日还缺几人,他们却在地方有要事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