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324章

作者:王梓钧

  宋江逃到河北死灰复燃,在河北山东两地,还出现高托山、张迪、张万仙、孙列、武胡、杨天王、李太子、徐进、刘大郎等贼寇。以上,全都是规模过万的贼寇,人数只有几百几千的不算。

  甚至就连开封府境内,也出现了贼寇!

  山东河北今年遍地起义的原因有三:第一,黄河再度决堤,官府难以赈济;第二,太监李彦设立的西城所,在山东地区盘剥太过;第三,赎买辽国燕京及六州之地,分毫赋税不能收,反而得往里面砸钱砸粮,这些钱粮全让山东河北百姓摊派。

  就算没有朱铭造反,这些贼寇也要冒出来。

  历史上高托山号称三十万大军,被杨惟忠、辛兴宗击败,接受招安。张迪号称数十万大军,被刘光世镇压,兵败身死。张万仙号称十万大军,兵败招安。孙列号称十万大军,被梁方平击败……

  这个时空,西军都在跟朱铭打仗,朝廷根本无力镇压北方起义,导致山东、河北两地彻底糜烂,只让地方官员和士绅豪强募兵应付。

  就拿山东来说,青州、齐州、潍州、莱州、密州全没了,已经完全成为农民起义军的地盘。

  当地的世家大族,要么募兵抵抗,要么跟着造反,要么举家逃命。

  张叔夜、宗泽等有能力的地方官,在大族和豪强的支持下,正在艰苦抵挡起义军扩张。

  李清照的老家,以及她的隐居之地,全都被起义军占据,吓得夫妻俩赶紧跑路逃到徐州。

  朱铭带来的蝴蝶效应,还导致郭药师钱粮兵甲不足,竟然没挡住“奚国皇帝”的入寇。若非金国出兵把奚国给灭了,郭药师甚至无法在燕京立足。蔡京一直住在东京,此时被紧急招进宫中。

  “鲁公有何可教朕的?”宋徽宗问道。

  蔡京已几乎不能视物,便是有人站他面前,也只能看到个黑影子。

  面对皇帝的询问,蔡京很想说罢除花石纲。但他现在最得力的盟友便是朱勔,而朱勔又全靠花石纲立足,这玩意儿是绝对不能取消的。

  蔡京都七老八十的人了,眼睛又看不见,时局还一塌糊涂,他没必要来蹚浑水。

  但这厮权力欲极盛,竟然还打算复相,不惜惹得一身骚也要复相。

  蔡京问道:“听说朱贼来信了,老臣可否一观?”

  宋徽宗让闲杂人等退下,亲自把朱铭的信件读一遍。

  蔡京听完,仔细思索:“如今各路贼寇,朱贼是心腹大患。但朱贼占据四川,又击败各路官兵,骤然之间不可速除。既然朱贼愿意和谈,可先将其稳住,尽量保存朝廷兵力。待朱贼退回四川之后,明年集中兵力剿灭山东、河北贼寇。北方安定之后,再去剿灭荆湖钟相。继而休养生息一两年,筹足钱粮,再去围剿朱贼!”

  宋徽宗点头:“此乃老成谋国之言。”

  现在全国遍地反贼,搞得宋徽宗脑子很乱,蔡京帮忙捋清头绪,局面似乎一下子就清晰了。

  蔡京又说:“山东糜烂,皆因西城所而起,当罢西城所以安民心。”

  花石纲不能罢,因为朱勔是蔡京的盟友。

  西城所却能罢,因为李彦是王黼的狗腿子。

  宋徽宗迟疑道:“西城所每年筹措的钱粮颇多,若是罢设,恐怕钱粮更缺。”

  蔡京说道:“西城所不罢,京东路永无宁日。甚至京畿、京西,也会变得贼寇四起。听说开封府已有乱贼,便是那西城所激起民变。就算陛下舍不得,也该等剿灭贼寇之后复设。”

  “那就把西城所罢掉!”宋徽宗下定决心。

  蔡京又说:“可以嫁帝姬,不能嫁将门之女,否则朱贼永难剿灭。”

  宋徽宗问:“朱贼坚持怎办?”

  蔡京说道:“那就嫁种家女,不可嫁折家女!”

  宋徽宗把蔡京礼送出宫,赐予一些财货以示嘉奖,接着又把李邦彦叫来商量。

  次日,召见石元公。

  石元公是带着那封信来的,全权负责谈判。

  望着那巍峨的宫阙,石元公不禁想起当年进京赶考,他囊中羞涩只能租住城郊民居,而今却有了出入皇宫的资格。

  这种感觉,真是太爽了!

  “川峡大元帅府幕官石元公,见过宋国皇帝陛下。”石元公作揖拜道。

  如此称谓,让宋徽宗愤怒不已,却也只能微笑:“赐座。”

  等石元公坐下,李邦彦说:“我与元璋公、成功兄私交甚笃,却没有见过阁下,请问阁下仙乡何处?”

  石元公说道:“俺以前也是举人,官府盘剥无度,家人皆病饿而死。幸得大元帅收留,已追随大元帅多年。”

  这话让宋徽宗有点尴尬,装模作样道:“我大宋向来善待士人,只恨贪官污吏罔顾君命,竟然弄得地方民不聊生。石卿如此大才,朕若早点遇到,定然拔擢为京官。”

  “陛下谬赞了。”石元公微微一笑,这昏君竟然想用高官厚禄收买自己。

  李邦彦说道:“成功兄那封信,陛下已经看过了,朱氏起兵确实出于无奈。陛下打算册封元璋公为川峡经略使、蜀国公,册封成功兄为川峡安抚使、汉中侯、驸马都尉。”

  石元公拱手道:“多谢陛下厚爱,但吾主并不接受宋国册封。”

  宋徽宗这是在找面子也是在确立自己的权威。虽然同样是割据四川,但他册封出去的官职爵位,跟朱家父子自领的官职有很大区别。

  正常反贼,肯定同意,却没想到石元公一口拒绝。宋徽宗已经不想谈了干脆继续打!

  石元公就这样被带离皇宫,出门的时候,天空忽然下起小雪,这是大宋宣和五年的第一场雪。

  两日之后,京西路传来战报:童贯退守颍昌府(许昌),张广道带兵攻占襄城、郾城,义军距离东京还剩二百五十里。

  京师震动,官民哗然。

  甚至已经有太监和文官,为迎接新君做准备。因为颍昌一破,东京就再无屏障,贼寇可长驱直入,而东京城内根本没什么兵。

  蔡京竟然还想着复相,策动残存党羽弹劾王黼,把所有责任都推到王黼头上。

  宋徽宗再次召见石元公,不再提册封朱氏父子的事。

  而且,这回也不绕弯子了。

  皇帝自己不好开口,让李邦彦说话:“朱氏不可建元称帝!”

  石元公微笑道:“可以。”

  李邦彦又说:“两百万贯钱、二十万石米实在太多,朝廷只给二十万贯钱、两万石米。”

  石元公还在笑:“可以。”

  李邦彦再说:“朱氏不仅要归还陕西之地,京西路也要归还,包括金州。”

  石元公收起笑容:“告辞!”

  “稍安勿躁。”宋徽宗连忙挽留。

  若是谈判破裂,宋徽宗已经做好准备出狩江南。

  李邦彦道:“请阁下透个底。”

  石元公道:“襄城、郾城可以归还宋国,邓、襄、唐、随四州(南阳襄阳盆地及周边山区)恕难从命。”

  李邦彦看向皇帝。

  南襄盆地也就襄阳富庶,其余州县皆地广人稀。

  朱贼若是占据那里,对大宋的财税影响不大,但战略意义却极为重大。因为随时可以北上打东京!

  谈判再次陷入僵局。

  宋徽宗心烦意乱,礼送石元公出宫,悄悄召见蔡京询问事项。

  这个责任太大,蔡京也不敢拿主意,只说:“朱贼已经占了那里。”

  宋徽宗精神萎靡不堪,生出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是啊,朱贼已经占了那里,终止谈判对其毫无损失,自己反而害怕贼寇杀入东京。

  至少还能拿回陕西!

  石元公第三次被召见,南襄盆地的事不再提。

  李邦彦说:“陛下愿意下嫁洵德帝姬,洵德帝姬年方十四,正是成功兄的良配。”

  石元公说:“是否年龄太幼?”

  “这个……”李邦彦解释道,“更年长的帝姬,都已经嫁人了。”

  石元公说:“吾主听闻茂德帝姬才貌双全。”

  李邦彦说道:“茂德帝姬已嫁鲁国公(蔡京)之子蔡鞗。”

  石元公说:“可以和离改嫁。”

  宋徽宗听得双拳紧握,额头青筋胀起。

  李邦彦说道:“不但已经嫁人,而且还产下一子。”

  石元公说:“此子可留给蔡家。”

  李邦彦说:“两位帝姬,乃同母姐妹,嫁哪位都一样。”

  石元公说:“吾主正好一并娶了。”

  李邦彦看向皇帝。

  想想二百五十里外的贼寇,宋徽宗微微点头。

  李邦彦又说:“种氏女可以赐婚,但折氏女就不必了。”

  石元公说:“可以。”

  谈判就此达成,宋徽宗不让太监跟随,独坐静室吐纳修心。

  很快就从静室当中,传出瓷器碎裂的声音,吓得守在门外的太监缩脖子。

  朱铭故意求娶已经嫁人的帝姬,就是要撕掉宋徽宗身上的遮羞布!

  朱铭对此毫无愧疚,因为直至此时,这昏君都还在滥征花石纲。

第389章 送送送

  漫天要价,落地还钱,战争赔款需要支付20万贯钱、2万石米。

  米不够,钱来凑。

  铜钱太重不易运输,石元公要求折为黄金白银。

  宋徽宗装模作样拿出些黄金,至于剩下那部分,让太监李彦出面,找东京富户购买。

  购买确实是购买,用铜钱换金银,而且按照市价支付。但全是新近铸造的大钱,王黼为了财政创收,搞出很多当十大钱,这玩意儿在民间的实际币值不高。

  茂德帝姬赵福金被骗进皇宫,入宫之后立即被软禁。

  直到第二日,蔡京才知道儿媳要改嫁给朱贼。

  宋徽宗甚至承诺,等第十六皇女明年及笄,会重新赐婚给蔡鞗作为补偿。

  “大人,朱贼岂是在折辱我?他是故意折辱蔡家啊!”蔡鞗悲愤呼嚎。

  蔡京面无表情道:“你姬妾众多,又不缺女人。更何况官家传来口谕,明年会将显德帝姬赐婚与你。”

  蔡鞗说道:“那能一样吗?茂德帝姬乃明达皇后(死后追封)之女,显德帝姬的生母只是一个贵妃!”

  蔡京提醒:“明达皇后已逝,乔贵妃正受宠。”

  “我咽不下这口气!”蔡鞗说。

  兄长蔡條劝道:“大丈夫能屈能伸,今日之辱,来日百倍偿还便是。当务之急,是协助父亲复相,万万不可因小失大。”

  蔡鞗大怒:“屈身虎狼的又不是汝妻,你自然不放在心上!”

  蔡條冷笑:“伱在家中养了十多个姬妾,平时还常去樊楼快活,也不见怎么疼爱妻子,现在却又如此深情了?”

  “我与帝姬相敬如宾,姬妾再多也比不得她一根毫毛。”蔡鞗真正在乎的,却是自己的脸面,这事儿如果传出去,他今后还怎么出门见人?

  蔡京听得有些烦躁:“不要吵了,此事吵也无用,须得紧盯着朝堂。”

  朝堂之上,何粟出手了!

  这位表面亲近王黼的状元公,突然以御史中丞的身份发难,弹劾王黼的党羽胡松年。

  胡松年纯属躺枪。

  此君幼年丧父,家境贫寒。过目不忘,精通《易经》,获得宋徽宗赏识。

  王黼升任宰相之后,立即拉拢胡松年。

  胡松年不愿招惹麻烦,而且确实也想升官,于是半推半就做了王党。但他为官清廉,又喜欢宴请宾客,经常因请客而俸禄不够用。后来也是积极抗金,还跟秦桧闹得不愉快。

  王黼撺掇皇帝伐辽胡松年曾经坚决反对,导致宋徽宗和王黼都不喜欢他。

  何粟深知胡松年的处境,于是决定拿他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