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298章

作者:王梓钧

  赵光义在位时,朝会官员才两百人。

  到宋真宗继位,已增加到四百人。

  至宋仁宗登基,直接变成一千多!

  此后还在继续扩大编制,中央如此,地方也是如此。

  而每增加一个官员,就要增加几个吏员,甚至是十多个吏员。

  如果是因为经济人口增涨,需要不断增加官吏还说得过去。但很多衙门纯属多余,很多职位完全虚设,直接砍掉一半都绰绰有余。

  特别是额外官、闲散官,纯粹就是吃干饭的!

  裁撤一个闲官,就能顺势裁掉一堆吏员,用供养他们的俸禄,去给基层吏员开工资不好吗?

  张根举杯相碰:“阁下欲行青苗法?”

  “青苗法必须做,但怎样做还得仔细谋划。”朱国祥对此也感到头疼。

  由于宋徽宗横征暴敛农村的小门小户,基本都欠着大户高利贷,利滚利几辈子也还不完。

  打土豪分田地肯定不行,真可以一刀切那么简单就舒服了。没有强大的基层掌控力,只会变成打砸抢烧,反而会破坏生产力和稳定的生产关系。

  更何况,地主也是朱家父子的基本盘。

  青苗法这玩意儿,并非王安石的发明,早在唐代中后期便有了。

  官府以常平仓为基础,丰年抬价买米,避免谷贱伤农;灾年低价售米,尽量平抑粮价。适量贷款给农民,让农民可以春耕,或用来渡过艰难时期。这就是沿用自唐代的青苗法。

  但实施过程中,有太多漏洞可钻,并且范围仅限于州县城附近农村。

  王安石的青苗法,就是要填上那些漏洞,且将范围扩大到更广阔区域。

  但操作完全变形!

  第一,王安石规定最高两分息,地方官员给整得至少三四分,低息惠民贷款直接变成高利贷。

  第二,害怕百姓胡乱借贷,让贫富搭配,十户结保贷款。如果真是低息,富户贷得更多,小民反而拿不到贷款。且富户从官府拿低息贷款,转手就高息贷给小民赚差价。而如果变成高息,百姓被官府强逼着借贷,富户又把高利贷转嫁小民。

  王安石的青苗法,推广力度越大,小民就被害得越惨。

  且推行之时,官府用于借贷的钱粮不够,必须向民间富户买米做储备,也就是“和籴”。王安石那会儿,“和籴”已经开始打白条了,富户卖粮给官府,只能收到一堆白条,说明年可以用白条抵税。然而能否抵税,什么时候抵税,全看官府怎么解释。

  到现在,官府已经不装了,白条都懒得再打,“和籴”直接变成一种杂税摊派。

  朱国祥需要给儿子供应粮食打仗,他哪来的钱粮储备搞青苗法?“和籴”的名声已经烂掉,朱家父子宣布取消这种摊派,再捡起来纯粹打自己的脸。

  朱国祥说:“我打算让地主减租减息。”

  “如何减法?”张根颇为好奇。

  朱国祥说:“从明年元旦开始施行,此前农民所借钱粮,不管借时几分息,都按一年一分计算。利息超过所借本钱,立即停息,只还本钱。如果已偿还两倍本利,立即停付本利,借贷关系解除。从明年起,新贷钱粮,年息不得超过两分半。这是减息。至于减租,按田产等级和税额,制定最高田租限额,田租不得超过该田正产物的三成。”

  张根好笑道:“地主觉得利息太低,不借贷给佃户、小民怎办?”

  朱国祥说:“两分半的年息,已经足够地主借贷获利,有利可图便肯定会借出钱粮。”

  张根问道:“减租减息如何施行?”

  朱国祥道:“我有刀子。”

  “舒王当年也有刀子。”张根说。

  朱国祥道:“我的刀子,可杀官,可杀吏,也可杀地主。”

  张根摇头:“阁下总不能亲手去杀人,刀子总会握在官吏手中。官吏趁机渔利怎办?官民勾结怎办?地主瞒报田产怎办?”

  朱国祥道:“所以要先搞方田均税。就在今年秋冬两季清田,向各州县派出巡视人员,小民可告地主,地主可告官吏。官吏如果趁机渔利,轻则罢职,重则杀头。地主若是故意隐瞒田产,或者虚报田等,按瞒报多少决定处罚力度。轻者十倍罚款,重则家产充公。”

  “难免有疏漏或冤案。”张根说道。

  朱国祥道:“些许错漏,可以忍受,不出大乱子即可。官吏如果不傻,他们会认真执行的,因为能够凭此迅速获得政绩。真正该担忧的,并非丈田时官吏勾结,而是官吏为了政绩多多丈田,把荒山野岭也算在地主头上。”

  “确实,”张根说道,“清查田亩本为好事,但蔡京的几次方田令,都被官吏胡乱丈田给搞坏了。”

  朱国祥说:“我已让工匠做了一千把丈田尺、一千把丈田杆,清查田亩以此杆尺为准,防止官吏大尺做小尺、小尺做大尺。”

  张根留在朱国祥府邸,两人聊了大半宿,话题不止方田均税、减租减息,以及通过丈田而重定户籍、清查隐户。还有未来的摊丁入亩(这玩意儿得丈田结束再宣布),如何逐年调整税收,甚至是彻底取消罚款抵罪政策。

  朱国祥还给张根勾画蓝图,幽云十六州要恢复,西域也得打通,云南、交趾得拿回来,重现汉唐盛世之辽阔疆域。

  一夕畅谈,张根大把年纪了,居然被说得热血沸腾。第二日半上午,张根在客房醒来,望着床榻的蚊帐发呆。

  “怎地了?”黄氏问道。

  张根感慨:“朱家父子谋划已久,造反绝非心血来潮。他们有自己的一套制度,涉及朝廷的各种弊病,若是生在熙宁年间,必为变法之骨干。而今大宋积弊难除,想要变法已不可能,只能靠造反来推行新法。我已不恨恼他们造反,反而有些钦佩其决断。可惜我张家世食宋禄,如何能够从贼作乱?”

  黄氏左右看看,低声问:“这朱家父子,造反能成不?”

  张根思索道:“这得看能否挡住朝廷大军,若让他们把四川占了,又挡住朝廷大军征讨,只需平稳治民三五年,就有杀出四川的实力。他们雄心万丈,决不甘于偏安巴蜀,要么带兵杀进汴梁,要么被官兵所剿灭。不会有第二个西夏,只有被诛灭的反贼或是新朝皇帝。”

  黄氏喜道:“咱家女儿,岂非能做皇后?”

  “你都在想些什么?”张根斥责道,“张家与黄家,世代皆宋臣,不可再有如此言语!”

  黄氏问道:“你常说大宋积重难返,是也不是?”

  张根点头。

  黄氏又问:“你常说便换一个皇帝变法也是不可能。是也不是?”

  张根无奈,再次点头。

  黄氏说道:“这朝廷都没救了,咱女儿还能做新朝皇后,于公于私伱还在犹豫什么?你在淮南主政时,整天唉声叹气,又是埋怨皇帝,又是埋怨奸臣,还天天怒骂地方贪官,可怜百姓被横征暴敛。你再看看汉中,被亲家占据之后,百姓可比淮南之民过得好?”

  张根心烦意乱,起身去外面溜达,扔下一句:“我再想想。”

  张根独自穿梭在大街上,他身边早已无人跟着,万千思绪涌上心头,站在十字街头不知何去何从。

  “捷报,捷报!”

  一个官差举着露布奔行于街道:“大将军(朱铭)已克利州全境,官兵大败……”

  又过一阵,复有官差露布报捷:“李统制(李宝)已克巴州全境,官兵望风而逃……”

  两份捷报,引起全城轰动。

  商贾、士子、小民,纷纷走上街道,跑去围观露布打听消息。

  如果没有一次次胜利,如果不能一直扩大地盘,朱国祥的仁政都属于无根之萍,百姓心中始终有着各种担忧。

  只有不断的战争胜利,才能有效提振民心!

  携大胜之威,朱国祥宣布方田均税令,同时让辖内士子报名做巡视员。

  巡视员没有工资,只有伙食差旅补贴,代替朱国祥巡查各地方田均税情况。这不算从贼,只是为民监督,如果查出什么问题,今后从贼时也算政绩。

  那些犹豫不定的士子,完全放下疑虑,纷纷前来报名。

  不是从贼啊,没有心理负担,也不怕朝廷追查。

  万一反贼做大,割据四川不灭,他们就能正式从贼,这次巡查还计入政绩。

  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傻子才不干!

  就连太学劝退生们,也一个个心痒难耐,不断自我洗脑:这不是从贼这是为民清田!

  陈东首先按捺不住,带着几个朋友去报名,被分配到褒城县做“方田巡视员”。

第357章 观政五

  要说王安石的变法,有哪项百利而无一害,自当属“农田水利法”无疑。

  推行七年时间,全国兴修水利一万多处,可灌溉民田3600多万亩,还将大量荒地开垦为农田。

  符行中主持疏浚山河堰,就是带着“农田水利法”过去的。

  而且,不需要官府耗费太多钱粮,因为可以“摊丁入亩”。即根据山河堰所流经的乡村,按照田亩多寡出钱出人,体现一个“谁受益,谁摊派”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只要官府不乱搞,老百姓是会积极配合的。

  具体到每个村,肯定有无数小纠纷。比如我家的田,明明离水渠更远,凭啥跟你一样摊派?比如水渠经过,要占我家一垄地,官府应该补偿才对。

  这些小纠纷,都可以乡民自行处理,官府只需强制推动即可。

  如此做法,才是字面意思的“摊丁入亩”。

  而雍正搞的那个,实质是将部分地税改为国税,为了稳定征税而跟田产挂钩(南宋也尝试过,并取得一定效果)。

  张居正搞一条鞭法,徭役折为银两征收,即“丁傜钱”。

  在明代的时候,“丁傜钱”用于地方支出,并不需要上交到中央。

  崇祯登基第二年,就想过按比例上交。但直到他歪脖子树上吊,也就部分地区糊弄着执行而已。

  雍正来了个狠的,全国省份都须上交“丁傜钱”,并将“丁傜钱”摊进田赋当中,这就是所谓“摊丁入亩”。一些省份上缴比例少一些省份上交比例多,总体平均下来是上交80%左右。

  举个例子,某县的城墙塌了,需要征发徭役修补城墙。

  明代的时候,该县收一万两丁傜钱,可以全部用于修筑城墙。

  而雍正之后,需要先上交给中央八千两,地方只剩二千两可以办事。

  工程款不够咋办?

  要么加税,要么摊派。

  等于啥都没变,该征徭役还得征,地主多交一份钱而已。而地主会将损失,转嫁到佃户身上。

  所以说,纯粹是为了多收税。

  好处也有,中央财政增加,户籍管理放宽,社会人口流动更活跃,多数小民确实不用承担丁傜钱。

  顺便一提,雍正再牛逼,摊丁入亩也未全国推行,彻底完成改革是在光绪年间。改革动力是清政府缺钱,逼着未执行的省份必须上交。

  ……

  符行中带着几个文吏、十多个士兵,坐船骑马考察汉中盆地。

  每至一县,先跟县令接触,召集当地吏员开会。

  接着实地走访山河堰,跟地方士绅讨论情况,不断有乡下士子免费做随员。

  按照朱国祥的计划,此次治理山河堰,要分三年进行完成:第一年,疏通原有堰渠;第二年,增挖褒城到西县段、南郑(汉中府治)到城固段;第三年,将山河堰延伸至洋州。

  工程完工之后,山河堰彻底融入汉江水系,可以惠及整个汉中盆地。

  汉中盆地的粮食,极有可能因此翻倍!

  翻倍不是形容词,而是陈述事实,旱田与水田产量悬殊。而且遇到灾年,旱田很可能绝收。

  山河渠前期准备工作,与朱国祥的方田令配套进行。因为按照田亩摊派修渠,必须先摸清田亩数量,否则不知有多少富户转嫁徭役。

  足足走访一个多月,符行中拿着厚厚的图纸回到汉中府城。

  “大捷,大捷,大将军在梓潼全歼十万敌兵。成都府路再无强敌,兵力空虚可传檄而定……”

  十多个官差,拿着露布全城宣读,继而又出城宣扬,接着跑去其他州县。

  汉中城内外为之沸腾,无数百姓奔走相告。

  这些日子,捷报一个接一个。

  有时前线发来一份捷报,朱国祥故意拆成好几份,间隔七八天再分别发布。

  就连朱铭分出几百杂兵,去占领偏远空城,都能单独拿出来宣扬。好似那些小县城,真有大量官兵驻守一般。

  如此则营造出一种气氛:义军总是打胜仗,隔三差五来次大捷,官兵根本就抵挡不了。

  符行中进城不久,便看到数百群众,站在露布前围观。有读书人在大声宣读,站最外面的百姓也能听到。

  “照这样下去,朱相公要做皇帝了!”

  “官兵不经打,哪里赢得了义军?”

  “不是官兵不经打,是大将军厉害得很。你没听露布里说大将军带着几百骑兵,就冲阵杀穿官兵数千,一直冲到中军大阵,砍翻大旗把敌帅给生擒了?”

  “俺听说啊,大将军会法术,是跟朱相公学的海外仙法。”

  “俺早就知道,兴元府……不对,该叫汉中府城,便是大将军招来陨石攻下的。”

  “你们不要乱讲,大将军文武双全,打仗靠的是谋略与武艺。万军之中生擒敌帅,此绝世猛将也,项羽复生也不过如此。”

  “韩二郎,伱也读过书的,怎不快去做官?还有空闲来跟俺们一起看露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