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梓钧
足足在郑家寄住八天,终于到了考试时间。
大半夜的,朱铭、郑泓、白崇彦就起床,打着灯笼前往洋州贡院。
郑元仪同样没睡,早早画好了妆容,带着侍女去给他们送行,一直看她们进了贡院才离开。
搜检程序非常不严格,换成明代,进考场还得脱光衣服检查。此时只随便摸了摸,想带小抄非常容易,估计作弊者不在少数。
就连锁院都锁得不严,主考官如果家中有事,中途可以离开贡院,轻轻松松就能泄题(中央考试也能泄题,全靠官员自觉,中途离开必遭人非议)。
誊抄制度也有,但主考官能进誊房,想看考生笔迹也容易(地方考试比较松,中央考试更严格)。
洋州三县,考生不多,总共也才几百个。
但录取率极低,洋州的举人名额不足十人。
在职官员也能考试,但必须前往兴元府,跟李含章这种官宦子弟一起考。王安石改革之后,新科进士不准再考,往届进士懒得再考,应试官员多为地方杂官。
考棚跟明清差不多,非常简陋,还得自己钉油布防备下雨。
第一天考大经,也就是《论语》、《孟子》。
总共十道题,每题字数200到300之间。
相比明清,考题数量太多,就算带小抄作弊,也顶多押中一两道。无伤大雅。
朱铭早早就写完了,反复修改之后,干干净净抄在答题卷上,然后就趴在考场睡觉。
及至有监考差役提醒收卷,朱铭才打着哈欠起来。
说交卷就必须交,不给蜡烛继续写。
朱铭中午只吃了两块饼,肚子有点饿了,在贡院外遇到不少熟人。
白崇彦兴奋道:“今日十题,有三题俺练习过!”
“运气不错。”朱铭笑着鼓励。
郑泓却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十道题他都答完了,只不过自己都不知道写的是啥。
郑家给他们做了大餐,郑元仪亲手烹制糕点,就连白崇彦都有份。
第二日考兼经,也是十道题。
第三日,考试论一题、经史时务策三题。
试论题的内容,是让考生评价李林甫……
看到题目,朱铭就忍不住笑,明摆着在恶心蔡京啊。
估计是去年王安石被追封舒王,引起孔庙排位混乱,就连李通判都忍不住怒火,专门出一道题让考生唾骂奸相。
论与策,是两种不同题材。
试论的内容,即让考生评价某个人物,或某个历史事件,比如苏洵的《六国论》便属于此类文体。
以前都写骈文,对仗工整,王安石改革之后就变了。不要求写得花团锦簇,也不要求写骈文,文章越平实质朴越好,主要看写的是什么观点。
这种应试题,迎合考官很重要。
朱铭知道考官想影射蔡京,但他对科举成绩无所谓,只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写文章。
因此,朱铭不骂奸相,而是……骂皇帝!
文章题目叫《君臣论》。
大致意思是,有什么样的君主,便有什么样的臣子。自古贤臣大同小异,奸臣却各有特色。皇帝喜欢什么,奸臣就迎逢什么。皇帝好大喜功,奸臣就撺掇打仗;皇帝贪图享乐,奸臣就肆意搜刮……
就差没有指着宋徽宗的鼻子臭骂昏君!
剩下的三道策题,一篇经史策,两篇时务策。
经史策的内容有些超纲,除了要懂《周易》,还要懂《尚书》,还要略通历代史书。没看过这两本书也行,但难免写得不好。但如果不知道历史,那就只能瞎糊弄。
难度好高,吊打明清科举!
朱铭就算有金手指,也只能囫囵写文章。好在义务教育的历史课,给他提供了超常的历史视野,可以避开《尚书》而展开宏论。
两道时务策也很难,一题探讨洋州水利,一题探讨洋州商业。
瞎写可以,写好不容易。
等交卷离开考场,朱铭顿时就乐了,放眼望去全是愁眉苦脸的考生。
“如何?”朱铭问道。
白崇彦摇头叹息:“今天的经史策,都可以拿去考进士了,李通判出题未免太过……随意。”
“就当是提前进京赶考,”朱铭说,“你觉得难,别人也难啊。”
白崇彦点头道:“只能这样想。”
朱铭觉得,宋代科举还蛮有意思,不像明清那般束缚思想。
而且非常适合键盘侠,论与策都能任由考生针砭时弊、指点江山。等到了京城,还要增加两道时务策,考生能够可劲儿的写文章胡侃。
科举改革之后的策论,不怎么看重文笔,更在乎思想观点。朱铭对此极为擅长,夸夸其谈他太懂了,跟以前出视频写文案差不多。
第128章 解元
录事参军,又叫大录、都曹,统管一州的司法和纪检。
另外,还协助州判掌领户籍税簿。还与其他部门一起,分掌粮料院(俸禄军饷)和军资库(军用物资)。
实权佐幕官,管的东西挺多,连科举都能插一脚。
涂洪遇就是洋州录事参军,从江西卷出来的进士,经史学问自是不用说。
一连批改几十份卷子,涂洪遇都觉得没啥意思,洋州士子的整体学术水平太低了。就这样的,放在江西会被吊打,那几百号人里顶多一两个中举。
端起茶杯,涂洪遇喝了口绿茶。
这玩意儿已在衙门流行起来,最初只是上行下效附庸风雅,渐渐发现绿茶真的非常方便。
它在官府,就是个办公饮料,别扯什么君子。
特别是事务官和胥吏,他们有很多文字工作要搞,团茶喝起来太过麻烦,蒸制的散茶又涩味太重。绿茶刚刚好,泡一杯在那里,让杂役随时来加水便可。
喝了一两个月,涂洪遇已经彻底迷上绿茶,开始嫌弃团茶不够清新自然。
“涂都曹,且看这份卷子。”司理参军拿着答卷过来。
涂洪遇说:“放下吧。”
司理参军也管刑狱,在司法方面与录事参军平级。如果犯人不服而“上述”,这两位司法官要交叉复审,互相起到监督作用。
另外,已经完结的案子,司理参军也有权复查。
大概可以这样理解,州判监督制衡知州,录事参军分走州判部分财权,司理参军分走录事参军部分司法权,知州又有权指派司理参军做事。
层层监督,互相制衡。
这种分权,随处可见,级别越高越明显。
涂洪遇拿过来一看:“余闻昏君或有贤臣,未闻英主拔擢奸相。贤臣也一,奸佞各异,此下逐上之癖也。先贤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化忠为佞;君乐闻其直,则化佞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地方考试的小作文,字数限制在两三百字,朱铭不可能自由发挥,必须直奔主题写得明白。
他甚至引用了一段《资治通鉴》,反正这玩意儿问世也没多少年,估计认真读过的考官并不多。
涂洪遇还真没看出来引用部分,读罢拍案赞叹:“此子才识,颇为不俗,当为诸卷第一!”
“就怕有影射官家之嫌。”司理参军说。
涂洪遇假装没看出来,说道:“此文只论隋唐,着墨于天宝奸相,捎带提了提裴矩,怎会影射当今圣人?汝多虑了。”
“确实。”司理参军笑了笑。
涂洪遇也是新党,他家中长辈,以前跟蔡京关系还很好。
近些年新党分裂,蔡京疯狂排除异己,不管新党旧党,妨碍他揽权都被罢黜。涂洪遇也受到长辈牵连,心里恨死了蔡京,甚至连带着厌恶皇帝,朱铭这篇文章写到他心坎里。
文章被拣选出来,暂时还不知是谁所作。
此时的地方考试,也不分什么诗房、易房,反正谁更擅长该经就去阅卷。
几百人的卷子,总共一万多篇小作文,不到十天就全部批改完毕。
诸曹主官们拿着卷子,跑去找知州、州判,大家一起拆除糊名。
知州基本不管考场的事儿,但偶尔也会参与。监考、主考、阅卷也没明确规定,有可能是知州、州判主考,曹官来监考,也有可能正好相反,阅卷也是他们在搞。
如此随意,很容易作弊。
洋州还算好,举人第一都难中进士,花钱买通考官作弊,还不如请考官保送。
真正作弊成风的是江南,有希望中进士的太多,举人名额竞争过于激烈。
曹官们用朱卷对照墨卷查找,很快宣布道:“《论语》题,白崇彦第一!”
接着又宣布:“《论语》题,闵子顺第二!”
朱铭只考了《论语》第三。
杨知州比较三分卷子,说道:“朱铭的文章,立论当判第一,可惜制艺功底还稍显不足。”
李通判拿过来,点头道:“确实如此,毕竟年龄尚幼。第一次上科场,能写成这般已难能可贵了。”
说白了,朱铭在写经义文时,思想立意高过他的古文功底,有些地方表现得不是很好,还要多多练习写小作文。
杨知州说:“就当他《论语》第三吧。”
接下来拆《孟子》卷,闵子顺第一,朱铭第二,白崇彦第三。
只能说,八股文极有效果,白崇彦往年解试,成绩都在五六名开外,现在却总能排进前三。
宋代科举,真正看重的是策论!
把策论试卷全部拆开,朱铭那三策一论,全部被评为第一,这得益于他优秀的键盘侠功底。
李通判在朱铭的名字上画圈,感慨道:“这个朱成功,不愧是八行士子。今年或许不中,过几年也能金榜题名。”
杨知州笑道:“你却是运气好,当了他的座主。”
李通判说:“发解试而已,哪来的什么座师。”
宋代举人还真不讲究座师,否则他们的座师也太多了。
杨知州说:“香火情还是有的。”
杨知州已经接到调令,不再聊科举之事,跟李通判相约去喝酒,余下的事情全交给曹官处理。
中举之人的墨卷,要封存起来,送去京城礼部保存。朱卷则保留在地方官府,另外誊抄一份拿出去张贴。
翌日,放榜。
郑胖子借来了父亲的马车,载着朱铭、白崇彦直奔贡院,郑元仪和嫂嫂也一起出门。
贡院之外,看热闹的挺多,但远远不如明清时候举人放榜的场面。
“李家姐姐,王家姐姐,闵家妹妹……”郑元仪朝着远处的女眷挥手。
那些女眷,都是陪同丈夫或兄长来看榜的,一个个盛装打扮颇为喜气。
女人们凑到一起,男人们也凑到一起,各自聊着彼此感兴趣的话题。
几个差役跑来,人群让开道路。
举人榜单只有一张,寥寥八个名字,这已经是洋州三县的全部名额。
北宋初期,读书人很少,按考生比例录取。
如今是北宋末年,读书人太多了,只能靠定额录取。
开封府的举人名额最多,那里的考生都是天龙人!
八个名字,中举者一目了然。
郑元仪惊喜呼喊:“朱家哥哥是第一名解元!”
女眷们都朝朱铭看去,嬉笑打闹着说悄悄话。
她们胆子很大,就连已经结婚的,都组团围过来,堵着朱铭问各种问题。
说好的男女授受不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