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千越南秋
这多多少少会给他带来些压力。
在转化为动力之后,在黎曼猜想的研究上,相比之前肯定会主动些。
马智明正在办公桌上写着东西,注意到是徐源过来后连忙停下动作,站起身先是热情招呼其坐下,然后伸手将文件接过。似乎是没想到徐源这么快就选好了研究小组成员,脸上表情浮现出些许惊讶。
“那么多试卷已经全部审阅完了?”
刚下意识从嘴里蹦出一句,很快又想到徐源在效率上确实如此。
便随即恢复了平静,重新坐回到椅子上,翻开文件查看上面的名单。
随着目光落在文件上,几个名字顿时映入视线。
其中还有熟悉的。
不过这时他却显得有些遗憾,下秒抬起视线朝着面前的徐源看去。
忍不住询问道:“就只选了五个人吗?”
马智明作为数学学报主编,数学理事会理事长,自然知道这个机会意味什么。
先不管最终能否顺利证明黎曼猜想,单是跟着徐源便能学到很多。
有助于为国家培养些不输海外的顶尖数学家。
增加国内数学界底蕴。
从这方面考虑,他肯定是希望入选人员越多越好,
毕竟徐源从当选箐华大学数学院教授以来,还没有带过研究生博士生学生,有这次机会多教导些优秀数学家出来也是不错。
但结果入选的却只有五个人。
实在比他心里预想的,要少了很多。
徐源从马智明的语气中,自然听出了对方想法,何况这事他也早就清楚。
只是这次成立研究小组初衷,主要是尝试彻底证明黎曼猜想。
促进数学的发展。
给国家培养优秀数学家,只能是顺带的事。
何况眼下还有着海外数学界的压力。
所以贸然把不适合的人吸引进研究小组,这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说不定会拖慢整个研究小组进度。
甚至丝毫不夸的讲,哪怕是这五个人,还都是他稍微放低了门槛。
否则人数还要更少些。
“这几个人足够了,再多反而会起到反向作用。”徐源笑呵呵回答。
马智明心里遗憾归遗憾,却也不会对徐源的决定有什么异议。
再说组建这个研究小组,本就是徐源提出的。
如果徐源依旧选择独自研究黎曼猜想,那么连这五个人都找不到这种机会。
“五个就五个吧。”
点点头沉声应了句,接着他又把目光投向文件上面的名单。
在注意到那个熟悉的名字后,脸上浮现淡淡笑容。
“田振这小子果然入选了,我就说他在数学上还是有些天赋的。”
说话时并未掩饰流露出来的喜爱。
徐源自然对入选的五个人,都了解的非常清楚,对马智明口中的田振,那是更加的不陌生。
对方在年龄上倒和他差不多大,都只有三十多岁。
且经历也颇为相似。
都是高中时期参加竞赛拿到金奖,在本科和研究生时期发表过有含金量的学术论文。
毕业选择留校后,后面成为燕京大学副教授。
并在霍奇猜想被证明后,通过引用徐-霍奇定理,成功用拓扑学证明了代数几何上的一个难题。
凭此成功获得首届徐源数学奖。
如今对方已经是燕京大学数学系正教授。
虽说和徐源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放在其他地方确实能称得上数学天才。
属于很多人都无法达到的高度。
说起来当初还是徐源亲自为对方颁发的奖项。
没想到几年过后,竟有机会一起进行黎曼猜想的研究证明。
为此徐源倒也没有吝啬对田振的称赞。
“他的天赋和数学思维确实不错,在报名的这些人中成绩也是最高。”
闻言马智明脸上笑容则越发灿烂。
谁让这是他燕京大学出来的。
接下来的时间,马智明也没过多耽搁,当即便安排下去让人公示名单并联系入选人员。
好让他们尽快完成报道,过来正式开始研究。
为了确保对黎曼猜想的证明能有成果,且给研究小组一个安静不被打扰的环境,马智明和徐源两人经过商议讨论之后,便在数学学报总部所在的地方,挑选一个区域担任小组活动区域。
期间不会接受任何新闻媒体的采访,直到成功证明黎曼猜想。
待办公室内依旧是马智明和徐源两个人时,马智明则邀请徐源到旁边沙发坐下。
亲自动手泡了壶茶。
为徐源倒了一杯后,继而闲谈起来。
“这次海外和咱们在数学上打擂台,也成立了研究团队要证明黎曼猜想,对此你心里面是怎么想的?”
“有压力吗?”
目前海外要和他们打擂台的事,基本上全世界都在进行关注。
主要海外刚因东风超高音速导弹,在国际上狠狠丢了面子吃了亏,首个展开的反击便是数学学术竞争。
大家自然都想要看看,这次战场放到数学界后,阿美瑞肯能不能翻盘。
按理说在这种情况下,负责研究黎曼猜想的,心里面的压力应该都不小。
毕竟这么大的关注度之下,哪方没能率先解决黎曼猜想都会丢人。
徐源自然明白马智明是在关心自己,于是端起面前茶杯尝了口后,这才轻描淡写的开口回答这个问题。
“要说没一点压力,那肯定是不可能的,谁让人家那边很多都是菲尔兹奖获得者。数学家的数量上面也比我们多很多,该有的水平肯定是不缺的。”
“不过我有信心彻底证明黎曼猜想。”
讲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整个人可谓是斩钉截铁。
胸有成竹。
本来还有些担忧的马智明,听完这番话,脸上堆出的笑容也越发灿烂。
“有你徐大院士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看来用不了多久,就能在数学界听到黎曼猜想被证明的好消息。”
他和徐源接触了这么长时间,对徐源的这种自信可是非常相信的。
不怕徐源自信,就怕不自信。
因为这样最终结果基本不会有什么变化。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在继续聊了一会后,徐源便不再过多逗留。
起身告辞后很快离开。
空间技术研究院那边需要他过去一趟,不管有什么事情肯定是不能耽误的。
先不说他还兼任着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单是老丈人陈建方发话,他就不能不去。
而就在他从数学与系统科学院出来,前往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时候,网上也正式公布出了入选黎曼猜想研究小组的人员名单。
本来网友们还有些担心,害怕研究小组人员会给徐源拖后腿。
但在看到只选出了五个人,且都有着不错的数学学术成就之后。
这种担忧也很快转变成了期待。
希望研究小组能精诚合作证明黎曼猜想,并从徐源身上多学点东西,也好让国内数学界多点顶尖数学家。
否则外人一提起国内数学界,脑海中就只有徐源的名字的话。
那同样不算是真正的崛起。
“居然才选了五个人,我还以为会和海外对标呢,看来徐院士确实经过了深思熟虑。”
“这几位数学家也都很优秀啊,甚至还有人获得了徐源数学奖。”
“开始期待起来了。”
“虽然在人数上面不如海外的研究团队,但证明世界数学难题这种事,大可直接相信徐院士就完事了。”
“这么快名单就已经出来了吗,效率真高。”
“终于要开始研究黎曼猜想了吗,希望能早点有好消息传出来。”
“希望这几位数学家能多向徐神学习,我们的顶尖数学家还是太少了。”
“我果然没能如愿入选,真是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
……
与此同时。
燕京大学数学系某阶梯教室内,足有两百位学生正聚集在教室内,认真听着讲台上一位戴了副近视镜的高个青年男子讲数学公开课。
虽然讲的内容是比较难的复变函数,却很少看不到玩手机和昏昏欲睡的情况。
脸上呈现在都是认真和专注。
田振作为燕京大学数学系最年轻的正教授,因为自己数学天赋和幽默风趣性格,深受学校里学生的喜爱。
甚至被大家称作,燕京大学有自己的徐源。
足可见对他的数学水平评价之高。
“还有谁有问题吗,可以现在讲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探讨方法。”
这时田振在黑板上写完最后一个数学符号,转过身来面向台下学生询问。
就在学生们在脑海中,思索着要提出的问题时。
却见坐在中间座椅的一位男生,突然像是受了什么刺激似的,下秒猛地拍了下桌子如弹簧般站起来,对着台上田振无比激动的喊起来。
“田教授,你成功入选研究小组了。”
此话一出也瞬间引起了其他人注意,下秒顾不上眼下正在上课,纷纷掏出手机上网赶紧搜索起来。
能报名参加这种公开课,就算不是数学系学生,也肯定对数学感兴趣。
因此对于徐源要组建研究小组,尝试证明黎曼猜想的事非常清楚。
甚至一直都在关注。
同时也知道自家田振教授,也报名参加了考试。
而事实证明那位男生说的并不错,当大家看到挂在榜首的热搜后,立刻便在公示的名单之中,很轻松便看到了田振的名字。
于是整个阶梯教室内,立刻响起了热烈欢呼声。
都为田振能有这样的机会高兴。
“名单里真的有田教授,并且分数还是最高的。”
“恭喜田教授。”
“我早就说过以咱们田教授的实力,报名的话绝对没有问题,现在你看不就成功进入了研究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