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第213章

作者:千越南秋

  不多时。

  徐源和陈雨然帮忙收拾桌子,把饭菜端出来,陈建方才算摘掉围裙。

  “很多菜都有段时间没做了,小源快尝尝我这手艺退步了没有。”

  陈建方待大家坐下后,便立刻招呼起徐源,脸上始终挂着灿烂笑容。

  本来因为空间轨道对接技术的难题,他和院里顶着不小的压力。

  平时根本没有想工作之外事情的心情。

  就拿今天亲自下厨做饭来说,放在前段时间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正因为徐源的参加,很快提出了建立空间环境模型和力学模型,来预测空间环境变化保证对接精准,并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把模型完成大半,也算是让他吃了颗定心丸。

  整个人都显得轻松了许多,脸上笑容也多起来。

  徐源听到陈建方的话并没有多想,拿起筷子夹了下菜放进口里品尝。

  然后发自内心的讲:“这分明是又进步了。”

  接下来的时间饭桌上很是和谐,交谈起来时不时传出欢声笑语。

  陈建方并没有去讲正事,徐源自然也不会在饭桌上主动去追问。

  约摸过去半个小时。

  待大家吃的差不多时,只见陈建方放下筷子,突然抬起视线看向徐源。

  迎上陈建方的目光,徐源顿时反应过来,明白这是要讲正题了。

  毕竟他可没忘记,今天是对方特意喊他过来的。

  于是当即停下手上动作集中注意力。

  “其实今天让你来也不是什么大事,这不下周就是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吗,咱们探月卫星工程拿到了提名,你解决卫星的轨道问题优化了卫星的热控系统,理应和团队一起出席奖励大会。”

  “到时候上台领奖,这也是属于你的一份荣誉。”

  陈建方作为航天系统的人,并不知道航空工业那边已经为徐源申请了奖项。

  在他看来没有徐源帮忙,那么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工程肯定不会进展顺利。

  如今此工程既然被提名奖项,项目主要成员肯定都要上台领奖。

  徐源虽然已经是箐华数学教授不假,可在奖项上只有数学领域的高斯奖。

  如果能拿到五大科学技术奖,哪怕是团体奖,对徐源也是很有好处的,能够称得上是一种资历。

  徐源对探月卫星工程提名并不感觉意外,毕竟此工程可是开创了航天事业新里程碑。

  不过他早就接到了科技奖励办公室的消息,就算不跟着探月卫星项目成员,照样能够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并且他的奖项还是个人提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含金量更高。

  但就当他准备告诉陈建方这件事的时候,刚开口便被陈建方的话打断。

  “可是我……”

  “我知道你担心自己不是航天系统的人,这点并不会影响什么。”

  “到时候你跟我们一起进去就行。”陈建方摆摆手笑呵呵的解释道。

  他还以为徐源是担心自己并没有入职空间技术研究院没法上台领奖,所以才赶紧解释了这么一句,想要打消徐源的疑虑。

  将陈建方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在这种情况下徐源想了想只好作罢。

  反正都是去会堂参加奖励大会,跟着航空工业还是航天并无区别。

  而对此旁边的陈雨然和苏玫红,也都非常为徐源感到高兴。

  以这个年纪取得如此成就,放眼这么多年的历史都很难找到第二个。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他们的婚礼还有很多事,吃饭完徐源和陈雨然并没有过多停留。

  随即便告辞离开。

  ——

  伴随奖励大会临近,网上针对获奖项目和人员讨论的声音也多了起来。

  毕竟最近两年国内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究竟谁能成为这次奖励大会的赢家,确实是一件值得分析的事。

  谁让每年一次的奖励大会,是这个月全网热度最高的话题。

  大量官方媒体都会进行报道。

  哪怕是晚上七点的新闻,也会抽出一定时间对大会情况介绍。

  其中被提及最多的名字,自然非徐源莫属。

  没办法。

  徐源以二十多岁的年纪,担任箐华大学数学院正教授职位。

  并兼职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

  加上证明数论领域终极问题哥德巴赫猜想,拿到国际数学联盟颁发的高斯奖,这些成绩实在是太过耀眼。

  按理说获得科学技术五大奖项也未尝不可。

  不过五大奖项的评选标准,主要是科学技术领域上的重大进展。

  单是理论数学方面的学术成果,似乎没有资格参与五大科学技术奖项的评选。

  只能说国内缺少一项,能够对标海外菲尔兹奖的数学领域奖项。

  因此大家也都不免为徐源表示遗憾。

  “过几天就是奖励大会召开的日子了,明明和我没关系却很激动是怎么回事。”

  “表示期待。”

  “毕竟是咱们的科研人员追求的最高荣誉,每到这个时候都是最热闹的。”

  “请问怎么样才能获得参会资格,毕竟这可是在会堂里举行。”

  “箐华的徐教授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让咱们数学界在国际上的权威大幅度提升,应该能拿到一个奖项吧?”

  “看你就是对科学技术五大奖项不了解,理论数学领域的成就基本没有获奖可能,很可惜咱们没有像菲尔兹奖那样的数学奖项。”

  “可惜今年没法在大会上看到徐教授,只能等明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了,这次菲尔兹奖应该能到手吧。”

  “除非徐教授能去研究其他领域学科,并应用自己的数学知识攻克技术难题,否则应该是无缘五大科学技术奖项的。”

  “这次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工程应该能入选,歼20刚完成首飞估计还要等两年。”

  ……

  网友所能得到的消息无疑是有限的,因此并不知道无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工程,还是国产隐身战斗机的研发都离不开徐源。

  在他们认知中,徐源的名气仅限于数学领域。

  比如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等著名猜想,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获得高斯奖等。

  甚至连目前正面向全国推广的天网监控项目,其中的核心算法也不知道是徐源所开发。

  可以想象等奖励大会的获奖名单全部公布后,会在全网引起怎样的轰动。

  恐怕到那个时候,他们才会知道原来大家所熟知的数学天才徐源。

  所展现出来的天赋仅是很少一部分。

  当然徐源并没有关注网友的讨论,以及对他不能获得五大奖项的惋惜。

  接下来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也正式在燕京隆重举行。

  2009年6月26日,周五。

  早在前两天,全国各大高校研究院都已经开始行动起来。

  奖项候选人和提名项目团队,纷纷从所在城市出发前往燕京。

  并暂时下榻在安排的酒店房间中。

  徐源自然也接到了陆东明的电话,让他届时和航空工业人员一起出席。

  对此徐源只得把自己老丈人陈建方搬出来。

  陆东明自然已经知道徐源和陈建方的关系,既然已经答应跟着航天方面的人,那自然不会在这种小事上面强求什么。

  何况本来就是兄弟单位。

  最关键的一点,徐源是作为研究员挂在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下面,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航天人。

  尽管参与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项目,细算的话是箐华方面的协助。

  上午八点。

  专车停在科研人员下榻酒店,接送候选人和提名项目团队前往会堂。

  而徐源来到会堂前广场后,也顺利和陈建方以及高铎等项目成员汇合,能看到大家脸上都堆着笑容,显然对等下的奖励大会非常期待。

  高铎看着眼前穿着一身正装的徐源,心里面却突然颇为感慨。

  从担任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以来,到现在已经有很多个念头,但今天却是他首次参加奖励大会。

  关键探月卫星功工程能取得优秀成果,很大程度也是依赖徐源的调相轨道方案。

  并且解决了卫星的热控系统问题。

  否则此工程还能否拿到奖项提名都不一定。

  思绪在脑海里翻飞之下,高铎稍微顿了数秒,这才回过神来和徐源说话。

  “等今天奖励大会结束,伱可就是五大科学技术奖项创立以来,年龄最小的获奖人员了。”

  “也算是打破了一项新的记录。”

  “真是让人期待你未来究竟能成长到何种程度。”

  徐源听完高铎的话,嘴角上扬浮现出和煦笑容,笑呵呵开口回答。

  “我只是想利用好自己的能力和天赋,最大程度帮助科学技术的发展,至于未来会怎么样我并没有想过。”

  “保持住这份心态就行,记录能被打破说明咱们拥有了更有天赋的人才,这可是一件好事。”陈建方对徐源的回答点点头表示认可。

  闻言高铎也不再多说什么,把注意力都放在即将开始的奖励大会上。

  此时广场上已经汇聚了很多身影,毫无疑问随便拉出来一个,那最低也是为教授研究员学术带头人。

  在候场的时候,有互相认识的人也交流攀谈着。

  基本上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而徐源却注意到周围还聚集着很多记者,看话筒上的标识都来自总台或者燕京媒体。

  这让他不由得想到了陈雨然,想着或许几年之后对方成为资深记者,也有可能出现在这种场合进行报道。

  只是不知道那个时候,他会不会依旧出席。

  就这样。

  伴随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当时间临近十点。

  大家进入会堂内部后,上午十点大会正式开始。

  全场起立。

  在宣读完科学技术奖励的相关规定后,随着仪式号角响起,首先向两位院士颁发最高科学技术奖项。

  之后则依次公布其余四大奖项获奖名单,并由两位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院士,为其余奖项获奖人员代表颁发证书。

  很快当奖项进行到科学技术进步奖时,台下的陈建方和高铎也顿时兴奋了起来。

  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为特等奖,和一等奖二等奖。

  其中二等奖数量最多,有时能够达到一百多项,最先进行公布。

  后面的一等奖正常情况下为十几项。

  只有特等奖获奖项目是两三项。

  单从获奖项目数量上,便能直观感受到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含金量。

  经过漫长的二等奖获奖项目宣布,也终于顺利进入到了一等奖名单。

上一篇:我在乱世词条修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