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资时代 第581章

作者:桥上风景独好

  若是要问夏景行想成为哪一种,那肯定是第一类。

  但考虑实际情况,夏景行觉得从代工切入比较好,同时可以和投资的芯片设计公司形成业务协同,逐步发展成为第一类公司。

  邓锋继续道:“你在应用端有家电,有手机,有汽车,这些产业可以给投资的芯片设计公司提供订单,设计公司再把订单交付给芯片代工厂,一条初具雏形的产业链就打通了。

  同时,应用端还可以通过大量销售的产品,检测、调试、培养、提高整条芯片产业链水平。”

  “好,我明白了,原则上我是同意的,但是人才……”

  邓锋笑着说:“去中芯国际挖,如果他们这次被台积电打成重伤,复兴民族科技大业的重任就要落到你们复兴工业集团身上了。”

  夏景行笑了一下,他这个复兴可是真正的民族科技复兴,和那个“复旦之星”含义不一样。

  既然敢取这么大的名字,气运加身,理应担负起更为重要的责任来。

  “行,不就是代工厂嘛,干了!”

  夏景行一拳狠狠的砸在茶几上,显得魄力十足。

  邓锋笑了,看到夏景行作为大陆最有实力的富豪,被引导走上正确的道路,他这个引路人也感到无比欣慰。

  如果他有实力,他也想作为主力参与进这种改变历史进程的大项目。

  随即邓锋想到了资金问题,中芯国际从成立到正式投产,再到上市,一共募集了超过30亿美金。

  考虑到当时是科技泡沫,行业低谷期,现在的投入成本,会远远高于中芯当时的投资数额。

  上次夏景行给他提到过,会设立一只百亿美金、一只千亿人民币的基金。

  念及此,邓锋忍不住问道:“那两只产业基金,大概什么时候能到位啊?”

  夏景行也有些头疼,现在是06年底了,再坚持一年就能在资本市场大收割一笔,可现实情况告诉他,芯片一刻也不能耽搁,越早搞越好。

  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只能暂时推迟建厂计划了。

  “我在美国有一笔大额投资,需要一年后才能兑现利润,暂时没办法支持建厂计划。”

  夏景行很坦诚,因为他感觉得出来,邓锋对芯片事业很热情,不想寒了对方的一片热诚之心。

  “哦,一年后啊!”

  随即邓锋摇了摇头,“不碍事,这么几十年都等了,再多等一年又何妨。

  531、908、909这些工程搞了这么二十年,都没搞出什么大的成就。

  要我说啊,芯片还得民营企业来搞,这是个讲究长期投入、风险巨大、不容易出成绩,反而容易捅出篓子的行业。”

  夏景行听懂了邓锋的暗示。

  总结从1978年到2000年的造芯历史:早期缺乏统一规划,蜂拥引进国外淘汰的生产线,但这些设备在摩尔定律的驱动下,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变成废铁。

  后期国家出面组织三大战役,屡败屡战,最终通过“909工程”为大陆留下了一座勉强算合格的魔都华虹。

  平心而论,这个阶段中国与海外水平的差距,并没有显着缩小。

  其实总设计师在1977年邀请30位科技界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座谈会时,中国半导体学界灵魂人物王守武就发言说:

  “全国共有600多家半导体生产工厂,其一年生产的集成电路总量,只等于曰本一家大型工厂月产量的十分之一。”

  一句话就把改开之前中国半导体行业成就和家底,概括的八九不离十。

  归根结底,家底太薄,奋斗过也算是有勇气了,而良心系可是从来没奋斗过,连尝试的勇气都不曾有。

  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人面对与发达国家的恐怖差距时的那种绝望。

  所以,那个年代公知也多。

  “王守武在那个年代扫厕所,天天做自我批评与检讨,而仙童、Intel、AMD等大批硅谷公司正在大举跑马圈地,构建专利壁垒……”

  夏景行笑了笑,没说话,就安静的听着邓锋大发牢骚。

  不过,邓锋也算不错的了,没很多同龄人那么激进,甚至选择卖了硅谷的上市公司,回国搞投资。

  因为邓锋接触过美国上层圈子,知道那里有多排外,即使祖国再穷,那也是祖国。

  “我没别的意思,就是陈述事实和我们落后的原因,现在我们就是在还账,要补上这些欠账,即使中国人努力,也要好几十年再够得着吧?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看到了。”

  夏景行笑着说:“别那么消极,最多十几年,见到的就是一片不一样的天地。”

  “希望……”

  邓锋看了夏景行一眼,“哎,你人年轻,想法积极一点也是好事,毕竟复兴民族的重任,还要落在你们这代人肩上。”

  夏景行感觉突然被戴了顶大帽子,不过他并不排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到了2020年,他也才三十多岁,还可以再奋斗好几十年。

  “哦,介绍李光南过来见你的人,是我的一位朋友,名字叫刘强,也是方舟的前CTo。

  方舟虽说跑去搞房地产了,但他还是没有抛弃理想,自个创办了一家叫君正的公司,仍然在研发国内教育电子、电子书领域的CPU,步步高、好记星都是他们的客户。

  尽管产品比较低端,但好歹也是火种啊,能不能投资帮扶一把?”

  夏景行点头,“投啊,就冲这股韧劲,我就得支持一把。

  你放心吧,代工厂一时半会儿搞不了,但我们对产业链的投资绝不会停下。

  你去联系一下,愿意死磕自主创新的企业,通通列入投资候选名单。

  等通过进一步筛选和尽调后,我们就给他们投资。”

  “那行,就这么着吧,我去给你这个大财主拉皮条。”

  邓锋笑呵呵的起身,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了。

  今天虽然没谈成什么特别实质性的东西,但也把他们几方打算共同投资的半导体发展框架给确定了下来。

  这是个长期性工程,只能一砖一瓦盖起来。

第801章 地产兴司

  “景行,我给你拉了一单大买卖……”

  邓锋刚离开不久,另外一位皮条客陈宏就打电话来推销业务了。

  “哟,这买卖不赖,你安排个地方,叫上那位,今晚大家一起吃个饭。”

  夏景行对陈宏推介的项目很有兴趣,一下班,就赶去了美洲俱乐部。

  到地方后,他被一名面容姣好、身材窈窕的迎宾小姐带进了一间包厢。

  一进屋,夏景行就看到了陈宏以及另外一名四十多岁戴眼镜的西装男子。

  两人原本在热情攀谈,看见夏景行来了,纷纷起身上前迎接。

  “孙总,你好!”

  夏景行看着面容沧桑,乌黑头发中夹杂有几根银丝的孙宏兵,笑呵呵的递出了手。

  孙宏兵表现的很激动,递出双手紧紧握住夏景行的手,摇晃了半天。

  寒暄了几句,三人挨着落座。

  “哎,这年头各行各业都不好做啊,这不,房地产又开始新一轮调控了。

  孙总的顺驰恰巧遇到了一点小麻烦,需要寻找一位战略投资人。”

  陈宏笑眯眯的看着夏景行,“要说哪家地主有余粮,就只有你这位地主了。”

  夏景行暼了陈宏一眼,电话里你可不是这么说的啊,把顺驰说的都快死了一样。

  不过,他也理解陈宏的做法,毕竟FA表面还是要保持“中立”嘛,不可能上来就揭顺驰的老底:哎,顺驰不行了,你随便给点钱收购了吧!

  夏景行看向孙宏兵,后者满脸堆笑。

  走到今天这一步,孙宏兵也很无奈,但也只能壮士断腕,不然连东山再起的机会都没了。

  夏景行觉得今天的际遇还真是奇妙,见到的两个人都和木志心有关,一个是木志心的死敌,一个是木志心的弟子。

  说是弟子,然而孙宏兵当年却是被木志心亲手送进去的。

  孙宏兵在良心公司里称王称霸的确过分,但木志心动用行政力量送人家进去,还泼脏水挪用公款,足以看出这个人的手段毒辣。

  后来,孙宏兵出来了,又假惺惺的借50万给人家创业。

  就这,居然还成了中国商业史的一段佳话了。

  夏景行猜测,孙宏兵移民,多半也与此有关,怕了。

  “孙总,顺驰这几年布局很宏大啊!即使我不在地产业,也都听说了你们的大手笔。”

  夏景行笑吟吟的看着孙宏兵,有些事陈宏不方便说,还得他来挑破。

  孙宏兵自然听懂了暗示,脸色变了一下,然后讪笑道:“夏总,互联网可比地产赚钱多了,一个IPO就是几十亿进账。

  地产你别看表面光鲜,拿地、贷款这些环节,都得装孙子。

  以夏总你的财富和地位,干地产不是大材小用嘛。

  如果夏总你愿意投资顺驰一笔,解顺驰于水火之中,我愿意拿出40%的股权。

  以后夏总坐着等分红就是了,脏活累活通通交给我来干。”

  夏景行笑了笑,这孙宏兵还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如果是风投,我为什么不投其他发展势头良好的地产公司,投你一个步子大扯着蛋的顺驰。

  “2003年12月,被誉为“世纪第一拍”的京城大兴区黄村卫星城1号地,被顺驰以9.05亿元人民币的高价竞得,高出4.3亿元的起拍价1倍多。

  然后,顺驰先后从石城、魔都、许州、金陵、江城、商都、喜都等城市获得了十多块土地,每次都是不惜高价,强势进入,多次出现成交价比起拍价高出一倍的情况。

  买下这些土地,顺驰一共花了40亿人民币,不过要在这些土地上盖起房子,还需要200亿人民币。”

  夏景行看着坐在身旁的地产狂人,淡淡一笑,“孙总,你如此不惜代价拿地,是判断地价、房价要大幅上涨对不对?将来涨幅的部分,足以覆盖这些拿地溢价成本。

  同时,通过“地王”的名头,彻底打响顺驰在全国的名气。

  这种高负债的扩张模式,也能让顺驰从一家小开发商迅速跻身行业第一梯队,甚至超过万科对不对?”

  孙宏兵沉默不语,明显人家做过功课,把顺驰查了个底掉。

  甚至还知道他在一次论坛上喊话王石及各路同行:顺驰今年销售额要超过40亿,中长期战略是要做全国第一,也就是要超过在座的各位,包括王总。

  王石当场就反怼道:你不可能这么快超过万科,是不是要注意控制一下风险?

  孙宏兵把王石的警告完全当成了耳边风,一路狂飙突进,如今碰上地产调控,银根缩紧,顺驰已然资金链断裂,徘徊在破产边缘。

  所有遮羞布一下被扯开,令孙宏兵很是尴尬。

  陈宏见状,立马出来打圆场:“哎,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谁也预料不到前几年还一片大好的地产形势,突然冒出来一轮调控。

  论魄力,我还是非常敬佩孙总的,如果不是出现意外,你的扩张战略会成为新的商界神话。”

  孙宏兵找到了台阶下,苦笑一声:“哎,输就是输,做错决策了,得承认。”

  “我觉得孙总你心态很好,能够及时调整策略,也不是每个人都办得到的,常言道:留在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孙宏兵听懂了陈宏的暗示,这是在劝他退一步海阔天空呢。

  孙宏兵向来是个有魄力的人,不喜欢扭扭捏捏。

  他看着夏景行,眼神直直的说道:“夏总,咱们开门见山吧,你说说你的条件,只要合理,我都可以接受。”

  “把顺驰全部卖给我。”

  夏景行也非常直接,毫不掩饰自己想吞掉这家公司的想法。

  “你愿意出多少价?”孙宏兵脸色没有出现太大波动,非常冷静的询价。

  “20亿,一次性付清。”

  孙宏兵摇头,“太低了,顺驰在过去12年的发展中,把业务拓展到了16个城市,拥有42个项目和930万平米的土地资本。

  另外,顺驰的品牌和团队,也是一笔无形资产。”

  “孙总,你要搞清楚,我这可是一次性付清,而不是分批注资。

  没了顺驰,你手里还有融创和顺驰不动产网络两大资产。

  这么大一笔资金,足以让你毫发无损的卷土重来。

  经历了这么一次危机,我相信孙总比任何人都了解现金流的重要性。”

  夏景行的话仿佛带有一种魔力,让孙宏兵不得不低头沉思起来。

  其实,找了这么一大圈投资者,夏景行报价最高,其余出价最高者不过十几亿元,而且还是分批付款,要验证一下顺驰的成色。

上一篇:万法文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