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霸(上) 第1067章

作者:厌笔萧生

  一些古殿老观有人居住,但也不一定是九连山的弟子,事实上,在整个九连山弟子并不多,虽然没有人完整地统计过,但有人说,整个九连山,弟子不超出一千个。

  在整个九秘道统,如果说一个门派传承,弟子不超过一千个,那简直就是不入流的门派,像斗圣王朝、神行门,散布于天下的弟子是几十万甚至更多。

  在九连山中,除了九连山本身弟子居住之外,还有一些外来客人居住在这里面,这些外来客人,都是出身于九秘道统的。

  而且,这些居住在九连山的客人,来到九连山多数只有一个目的——悟道!

  有人愿意来九连山,一住就是好几年乃至是几十年甚至是好几百年,他们来这里都是参悟大道,更多的人是想参悟九秘道统的根本——九秘!

  天下人都知道,九秘道统乃是有九秘,但却从来没有哪一个传承、哪一个门派能拥有完整的九秘。

  就像斗圣王朝、神行门、临海阁……他们都只不过是拥有九秘的一部分而已。

  其中拥有九秘最多的也就是斗圣王朝和静莲观了,斗圣王朝拥有“斗”、“者”两秘,而静莲观则是拥有“皆”、“列”两秘,至于神行门他们,只不过是各拥有一秘而已。

  那怕时至今日,斗圣王朝、静莲观他们都愿意拿出自己拥有的九秘共享了,也一样收集不齐九秘。

  因为九秘中的“前”秘已经失传很久了,很久没有出现过“前”秘了。

  如果九秘道统还有什么地方可以集齐九秘,那只有一个地方——九连山。

  一直传言说,九连山藏着九秘,这个传说没有人知道是真是假,而且对于这件事情,九连山从来没有否认过。

  所以,一直以来都有人来九连山参悟大道。因为传说九秘就藏在九连山的韵律之中,只要你能参悟九连山的韵律,你就能参悟九秘。

  虽然没有人知道这个传说是真是假,但千百万年以来依然有人相信这个传说。

  而且在很久以前,曾经有着很多很多的九秘道统弟子前来九连山参悟大道,可惜,很多人都空手而归,没有丝毫的收获。

  试想一下,有些人在九连山一住就是几百年,甚至更久,一点收获都没有,这是多么让人扫兴的事情?这是在浪费时间。

  所以,随着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过去,大家对于前来九连山参悟九秘的兴趣日益递减,越来越少人来九连山参悟。

  尽管是如此,依然还是有九秘道统弟子相信这个传说,每年依然有少数的九秘道的弟子前来九连山悟道。

  事实上,万古以来,曾经有过很多人来过九连山参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要数郑帝和九凝真帝了,至于神行真帝,也曾经来过九连山参悟过。

  在众多前来九连山悟道的,其中让后人议论最多的也就是要数郑帝和九凝真帝,因为在后世有不少人传言说郑帝和九凝真帝就是在九连山参悟透了九秘的,他们也是成为了九秘始祖之后仅有的二个参悟了九秘的人。

  不过关于这个传说,有人信,也有人不信。

  在后世很多推测中,认为郑帝并没有修练到完整的九秘,至于郑帝修练过几秘,这是一个谜,甚至有老祖说,正是因为郑帝并没有修练完整的九秘,这才让他能跳出九秘的范畴,创写出了《太清丹经》。

  所以,在后世很多老祖相信,在九秘道统的历史上,除了九秘始祖之外,真正完整地修练有九秘的唯有一个人——九凝真帝!

  在后世完全可以肯定的是,一开始九凝真帝就修练了九秘中的四秘,除了斗圣王朝的“斗”、“者”两秘之外,她还曾经拜入过静莲观,得到了静莲观的允许,修练了静莲观所拥有的“皆”、“列”两秘。

  后来传言说九凝真帝就在这九连山参悟透了其他五秘,成为了九秘道统历史上除始祖之外唯一一个真正修练有九秘的人。

  至于神行真帝这样的存在,也就是仅仅参悟了“行”秘而已,而且神行真帝所参悟的“行”秘,有人认为他是在九连山参悟出来的,也有人说他是根椐九秘道统的道土所参悟出来的。

  不管九连山是不是真的藏有九秘,历代以来依然有九秘道统的弟子前来参悟。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九连山,你能看到一些九秘道统的各地各门派修士,这些修士中有老祖,也有年轻天才,他们有人一住就是几百年,也有的是只是住几日便匆匆离开。

  来九连山悟道的九秘道统弟子,甚至比九连山的弟子都还要多,只不过九连山太大了,随便住入几千人,那也是显得人烟罕见。

  所以,李七夜一路南行的路上,真正能遇到的人也不多,就算真的有遇到人了,多数人都是闭关修练,或者来去匆匆,又有谁会去留意李七夜这样一个看起来普通的人呢。

  李七夜一路南下,最终抵达了洪荒山,登上山峰,在峰顶上有几座石殿,这几座石殿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了,整个洪荒山显得很荒凉。

  洪荒山,在九连山最南端,也是九座最高的山峰之一,它直插入云霄,显得磅礴大气。

  但是,一直以来,不论是九连山的弟子,还是前来悟道的客人,很少人愿意居住在洪荒山。

  这除了洪荒山比其他的八座高峰更加寒冷之外,洪荒山还有一股十分强大的煞气,这股煞气宛如从洪荒远古的时代贯穿过来的一样,那怕是千百万年过去,这一股煞气依然久久不散去。

  居住在这样的一座煞气逼人的山峰上,十分影响人的修行,更别说能让人在这里安心悟道了。

  站在洪荒山上远眺,当你往南方望去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身后的是一个大湖泊,这便是九连山的九大湖泊之一,它就是伴随在洪荒山的旁边,而在你前面则是一个深渊。

  这个深渊看起来不是特别的大,或者用一个巨洞来形容它更适合一点。

  这个巨洞远远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血盆大嘴,似乎这是一头刚刚从地狱之下爬起来的一头恶魔,它爬起来之后就立即张开了血盆大嘴,要把这地面上的一切都吞噬进去。

  洪荒山有着一股磅礴的煞气,正是来自于这个巨洞,这个巨洞似乎从地下最深处喷涌出了强烈无比的煞气,正好冲向了洪荒山。

  这也幸好是这座高耸入天的洪荒山挡住了这个巨洞的煞气,否则,当煞气冲入九连山的话,只怕九连山就没有如此的美丽了,只怕到时候整个九连山都成了一个煞气冲天的煞地。

  而这个巨洞有一个很震撼人心的名字——洪荒天牢!

  至于为什么这个巨洞被称之为洪荒天牢,而不称之为地牢,这是没有人知道,因为自从有九秘道统开始,在所有人的记忆里,这个巨洞一直都在。

  而且,在很古老很古老的时候,这个巨洞就有着“洪荒天牢”这个名字,也从来没有人知道究竟是谁给它取了这样的一个名字。

第2477章 砍柴老人

  对于洪荒山或者洪荒山后面的湖泊,李七夜并没有怎么去在意,他只是盯着远处这个巨洞,也即是洪荒天牢。

  看着洪荒天牢,李七夜不由露出了浓浓的笑容,淡淡地笑着说道:“洪荒天牢,看来太清皇也曾经是垂涎过呀,可惜,他也无法探出这里面的奥妙。”

  洪荒天牢,事实上在九秘道统提起这个名字很多人都知道,九秘道统很多人都知道洪荒天牢,并非是洪荒天牢本身,而是因为太清皇。

  虽然说洪荒天牢,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它叫做天牢,但有传言在很古老的时候,洪荒天牢就关押过某些存在,曾经有过强大无匹的存在被关押在这里面。

  也正是因为如此,只要被投入洪荒天牢的人,永远都出不来了,只有永远地被关押在这里面。

  甚至在很久以前也有传言说,洪荒天牢曾经被九秘道统的始祖用来关押帝统界的一些大凶之人,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九秘道统也曾经用它来关押过一些人。

  只是到了后来,洪荒天牢再也没有关押过人。原因很简单,如果你能把一个大凶之人或者一个敌人关入洪荒天牢,那就意味着他已经完全无抵抗之力了,任由你宰割了,这样的一个人完全可以把他杀死。

  而且洪荒天牢,一旦关进去,再也不能出来,而且任何人都不可能说进去探监,这关入了洪荒天牢,就意味着死亡,这和杀死他没有什么区别。

  既然是如此,何必花费那么大的力气去关押大凶之人或者自己的敌人呢?直接杀死他就行了。

  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在太清皇掌握了九秘道统的权势之后,当他真正达到了巅峰,天下独尊之时,他竟然开始了用洪荒天牢关押一些敌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太清皇把一些敌人关入了洪荒天牢,而且能被关入洪荒天牢的人,都是太清皇最强大的敌人,甚至有人曾经比太清皇还要强大!

  大家不明白为什么太清皇会把这些敌人关入洪荒天牢,因为他已经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敌人杀死,但他却偏偏花费无数的心血,把敌人活捉,然后关入洪荒天牢。

  也有一些老祖在暗暗地猜测,太清皇把一些敌人关入洪荒天牢,并非是对自己的敌人审刑,而是用来作一种试探,或许在洪荒天牢里面有着什么他想要的东西。

  事实上,在九秘道统也曾经有先贤和真帝猜测过,在古老的时代,不论是九秘始祖,还是其他的古祖,把洪荒天牢用来关押敌人或大凶之人,他们都并非是真正的为了关押某一个人,更准确地说是拿这些人来做尝试,这些被关押的人只不过是实验的对象而已。

  所以,一直以来有人猜测,洪荒天牢之中有某些东西,一些连九秘始祖都想得到的东西,只不过,九秘始祖都未能得到而已。

  “别人收割不了,那就我来。”李七夜看着洪荒天牢,笑了一下,然后转身进入了石殿之中。

  就这样,李七夜住在了洪荒山,虽然说李七夜是九连山的客人,但九连山没有任何一个弟子来侍候。

  事实上,不论谁来九连山,作客也好,悟道也罢,九连山都不会侍候,那怕是太清皇亲自驾临九连山了,九连山也一样是没有弟子侍候,九连山最多也就是作一个登记。

  至于其他的,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所以太清皇自己想要在九连山住一段时间悟道的话,那都得必须自己带上仆人,九连山根本就不会派出弟子侍候他。

  这不仅仅是太清皇没有这样的待遇了,在此之前,就算是惊艳无双的郑帝来九连山了,九连山也一样是没有派出一个弟子去侍候他。

  一直以来九连山都是如此,这也是九连山最独一无二的地方。

  尽管是如此,一直以来也没有人会因为这一点而悖然大怒,事实上,千百万年以来,真正敢在九连山撒野、放肆的人并不多,那怕是无敌真帝来到九连山也显得低调几分,不敢胡来。

  在洪荒山居住下来之后,李七夜也并未在意有没有人侍候他,对于他而言,那怕是餐风露宿那也算不了什么事情。

  留在了洪荒山之后,李七夜并没有立即就去试探洪荒天牢,而是每天食霞悟道,而且每日在太阳升起之时,便坐在山峰之上,面对洪荒天牢,打坐入定,神游太虚。

  当然,李七夜在那里打坐入定,没有什么神光浮现,也没有祥瑞降下,就像普通人打坐没有任何区别。

  而在李七夜的命宫之中,则是太初树浮现,松塔道果和橡子道果饱满成熟,似乎随时都会瓜熟蒂落一样。

  而在这个时候,在太初树上开了第三朵的大道花,这一道大道花闪动着金芒,整朵大道花宛如是用黄金铸造的一样,十分的纯真。

  第三朵大道花盛开,太初弥漫,整株太初树都宛如是焕发了新生一样。

  事实上,第三朵大道花整枚太初树需要更加海量的力量来支持,否则它就无法茁壮,当然,这样的的力量李七夜还是能支撑的住。

  太初树需要海量无匹的力量来支撑,但也给李七夜带来浩瀚无尽的太初气息,让李七夜把这浩瀚无尽的太初之气炼化为己有,每一缕的太初之气都融入了李七夜的血肉之中,让李七夜的血肉变得与众不同,也变得更加的强大。

  李七夜每日在山峰上入定悟道,十分的安静,也没有任何人来打扰,似乎整个天地都是那么的宁静一样。

  毕竟,洪荒山是九连山最南端,也是整个九连山最偏僻的地方,一直以来都很少人涉足于此,当然是没有人来打扰李七夜了。

  但,并非是只有李七夜一个面对着洪荒天牢入定悟道,除了李七夜之外,还有一个人是对着洪荒天牢打坐入定的。

  那个一个老人,这个老头穿着一身布衣,一身樵夫的装束,布衣用麻绳束着,腰间还另着一把斧子,这把斧子是一把凡间很常见的柴斧,整把柴斧铁灰色,只有斧刃被磨得雪亮锐利,似乎砍起柴来是特别的锋利。

  这个老人脸上长满了皱纹,整张脸庞显得黑黄黑黄的,而这种黑黄色似乎经历过打磨一样,十分具有质感,这就好像他一张老脸经历了无数的风霜打磨,每一道的皱纹都经历了沉淀一样。

  老人的一双眼睛没有特别出色的地方,只能说是一双眼睛很清澈,就像山涧的溪水一样,看到这样的一双眼睛,那怕是再酷热,都会一下子感受到了一股清凉。

  这个老人每天当太阳还没有出起的时候,他就已经来到了洪荒山脚下,远远地对着洪荒天牢,打坐入定,面对着洪荒天牢喷涌而出的煞气吞吐,似乎他是要把这样的煞气吞进肚子里面一样。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他就收功,在洪荒山下砍柴,砍好了满满的一担柴之后,然后在洪荒山后的湖泊洗漱一番,接着挑着满满的一担木柴离开。

  “我本是凡人,不登仙阁楼……”在老人挑着满满的一担木柴离开的时候,亮响了嘹亮的嗓子,唱起了山歌。

  晨曦笼罩着起伏的山峦,沉厚豁达的歌声在山间回荡着,似乎这样的一幕定格下来,成为了永恒。

  一个老人,每天来打坐,每天只打一担柴,然后高歌一曲离开,是那么的自然,是那么的自在,似乎一切都在这山野之中。

  看着这样的一幕,李七夜淡淡地露出了笑容,静静地欣赏着这一幕,似乎是欣赏着一幅山水墨画一样,是一件完美的艺术。

  这一日,老人打坐完之后,又开始砍柴了,李七夜也从入定回神,便闲庭信步,随意而行,行至林中,遇到老人在那里砍柴。

  “小哥,今日收功得早呀。”看到李七夜之后,老人首先停下来,向李七夜打招呼。

  看来老人也知道李七夜住在洪荒山上,只不过一直没来打扰李七夜而已。

  “闲着无事罢了。”李七夜一笑,目光落在了老人手中的柴斧之上,这是一把很普通的柴斧,似乎是凡铁打造。

  “好一把斧子。”李七夜随口赞了一声。

  “呵,呵,吃饭的家伙。”老人笑着说道:“天天打磨,就是锋利一些,砍起柴来也利索。”

  “打磨的不仅仅是斧子。”李七夜摇了摇头,笑着说道:“打磨的,还是一颗道心。”

  老人本是扬斧欲砍柴,但,一听到李七夜这样的话,顿了一下,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看着李七夜,不由惊讶,说道:“小哥这一句话,真是金言玉语。”

  “随口而发。”李七夜笑着,也随意地在一株枯树横杈上坐下,十分的悠闲。

  老人也一下子有兴趣了,放下手中的斧子,也坐了下来,搓了一把老烟,抽了一口,说道:“小哥随口一言,就是字字千金,我老头识字不多,但也懂这个大道理。”

  “你这不是懂。”李七夜笑了起来,说道:“你这是深谙其味。”

第2478章 洪荒天牢

  “能得小哥如此一赞,老汉与有荣焉。”老人深深地吸了一口老烟,舒了一口气,吐出了长长烟圈,在那里吞烟吐雾。

  李七夜不由笑了起来,老汉也不由跟着笑了起来,似乎他们两个人像是一个老朋友一样。

  李七夜笑了笑,随心而行,漫步于林间,也未再与老人多攀谈。

  李七夜走着走着,便走到了巨洞之前,这便是洪荒天牢的入口,从这洞口往里面望去,只见洞口直通地下,深不可测,黑漆漆的一片,宛如这个洞口是可以通往地狱的入口一样。

  洪荒天牢深处是一片的漆黑,没有人能看清楚里面的情况,那怕你是再强大的存在,打开了天眼了,你也无法直照入洪荒天牢的深处。

  事实上,一直以来,没有人知道洪荒天牢里面究竟是怎么样的,在里面是不是一个地牢或者什么的?

  因为被关入洪荒天牢的人,都无法再从洪荒天牢中走出来,所以洪荒天牢里面究竟是怎么样的,这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

  李七夜站洞口处,一股强劲无比的煞气扑面而来,宛如是一股狂罡一样,每一缕扑面而来的煞气都像是一把利刃,似乎能把人身上的肌肉一寸一寸地刮下来一样。

  李七夜站在洞口,看着那深不见底的洪荒天牢,他目光一凝,他的目光宛如是要穿透黑暗,直抵达洪荒天牢最深处一样。

  “深不见底,没有人知道有多深,除非是亲自进去一趟。”就在这个时候,旁边响起了咂舌的声音。

  不知道什么时候,老人已经坐在了旁边的岩石上,吧嗒吧嗒地抽着老烟。

  李七夜笑了一下,点头,说道:“的确是深不见底,或者这根本就是没有底,又何能见底呢。”

  说着,李七夜也随意地在旁边的岩石坐下,看了一眼老人,笑着说道:“以煞气打磨,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我也只是笨人有笨方法而已。”老人吧嗒吧嗒地抽了几口香烟,干笑一声,摇头晃脑地说道:“我一个粗人,没有什么天赋,也没有什么文化,与天才们相比,那是望尘莫及,又偏偏热爱修练,唯有懂得一个道理,吃得苦中苦,方能求得大圆满。”

  “这也是一个道理。”李七夜点头,说道:“这修练的是不道行,修的是道心。”

  “小哥过奖了。”老人吐了一个烟圈,说道:“什么大道理,老汉倒是不懂,只是提醒自己不能动摇而已,世间有很多可以打磨道心,人性世俗皆可通,老汉只是笨人用笨法而已,换作其他的法子,只怕老汉也不能免俗。”

  “换作其他法子,只怕就没有这样的收获。”李七夜笑了笑,目光投于洪荒天牢的洞口,徐徐地说道:“持之以恒,煞气虽然让人难熬,但这里面也的确是有好处。”

  “是的。”老人也不否认,坦然承认,点头说道:“这也算是道外收获,老汉一开始只求打磨道心而已,未料却有意外的收获。”

  “若真以大道而论,这才是真正的堂皇大道。”李七夜笑着说道:“以心寻佛,所寻的乃是佛,至于佛法,那只是道外收获,这便是道与法的区别。”

  “小哥赞誉。”老人笑着摇头,说道:“老汉未能有如此睿智,只不过是误打误撞而已,这也得天之幸。”

上一篇:帝霸(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