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家丁 第970章

作者:紫微

  八贤王据理力争:“虽然蒋东渠三人没有物证,但是三人口供一致,人证充足。”

  “再者,蒋东渠乃是工部侍郎,魏顺是广西巡抚,高林翔是云南巡抚、他们都是高官望族,封疆大吏。他们的人品是以朝廷为背书的,不仅诚实,而且守信用,一言九鼎,从不撒谎。”

  “所以,就凭这三人的信用,比什么物证都管用。”

  皇帝蹙眉:“这个……”

  八贤王激动不已,指着夏明,大声咆哮:“夏明是个什么人?皇上,我来告诉你,夏明其实是曹春秋的学生。”

  “什么?”

  皇帝一听,眉宇间充满诧异之色。

  这一下,连他也坐不住了。

  “皇弟,你说的是真的?”

  八贤王冷笑:“这还能有假?曾经,每年过年,曹春秋谁的礼都不收,单单收夏明的。我连着观察多年,俱都如此。”

  皇帝盯着夏明,眼神逐渐冷厉:“夏明,贤王说的可是真的?你真的是曹春秋的学生?”

  夏明已将豁出去了,也不会藏着噎着。

  “回皇上,我的确是曹春秋的学生。”

  八贤王在一边煽风点火:“皇兄,臣弟说的不错吧?夏明就是曹春秋的学生,此事板上钉钉,谁也不能否认。”

  “大胆!”

  皇帝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脸色涨红,盯着夏明,呼吸急促:“你是曹春秋的学生?好啊,你竟然隐藏了这么多年?说,你为何要隐瞒身份?”

  燕七对此也十分好奇。

  按照道理来说,师座与门生,应该记录在档案上才对。

  尤其是曹春秋和夏明,都是高官大吏,师徒之间的关系,怎么可能保密呢?

  这里面,定有故事。

  夏明娓娓道来:“回皇上,我从小父母双亡,家里很穷,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穷,又没有出路,不认字,没有出息,便带着一帮孩子四处鬼混。有时候饿的不行了,便去偷东西充饥。”

  “我胆子大,有一次带着孩子去坟地偷东西。正赶上墓碑前有馒头吃,孩子们饿极了,一哄而上,就把馒头吃掉,酒也喝掉了。谁能想到,这墓碑正是曹春秋父亲的灵位。”

  “曹春秋当时在一个大员外家中教书,刚好把我们堵住了,要给我们治罪。”

  说到这里,夏明一脸感慨的回忆:“夏明吓唬我:偷食墓碑上的瓜果,要判刑十年,脸上刺字,发配边疆。小孩子都害怕的尿了裤子,谁也不承认偷吃了贡品。”

  “曹春秋火冒三丈,要把众人全部抓走。”

  “我见朋友们都还小,就站出来,说贡品是我偷吃的,要抓,便抓我吧,我去坐牢。”

  “没想到,曹春秋不仅没抓我,还连着说了三个好字,哈哈大笑,笑的非常开心。”

  众人也都懵了。

  八贤王一头雾水。

  皇上也不解:“曹春秋笑什么?”

  夏明憋着劲不说。

  众人谁也想不透。

  唯有燕七,笑而不语。

  皇帝问燕七:“你知道曹春秋笑什么吗?”

  燕七道:“当然知道。”

  皇帝道:“你就那么自信?”

  燕七朗声道:“第一,曹春秋定然认为,夏明很有担当。第二,他能在危难之际,站出来保护别的孩童,说明他有一颗善良勇敢的心。”

  蒋东渠撇撇嘴:“燕七,你又什么都知道了,真当你是百事通呢?连这么难的问题都猜的中?皇上问你,你还真敢回答。哈哈,这叫什么?这叫夜郎自大。”

  燕七笑了:“蒋侍郎不信我的话,可以去问夏明呀。”

  蒋东渠看向夏明:“你说,燕七是不是在胡说八道?”

  夏明叹为观止,不理会蒋东渠,看着燕七,一脸崇拜:“燕侍郎,你太厉害了,你竟然猜中了曹春秋的心思。”

  众人哗然。

  皇帝也是怔了良久,才问夏明:“曹春秋就这么看上你了?”

  夏明摇摇头:“曹春秋只是对我有好感而已,谈不上什么看上与否。”

  “再后来,曹春秋见我饿极了,领我去吃饭,吃饭的时候,他又问我:“大好年纪,为何不读书?我如实相告。”

  “曹春秋了解了我的身世,问我要不要读书?若是愿意读书,可以到他所教授的员外家中,偷偷读书,那所学校后身,有一株大树,可以从那个地方窥视。”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每天偷偷去听曹春秋先生讲课,改头换面,好好学习,后来,终于考中了秀才,又考中了举人,直到,后来做官等等,所以说,曹春秋肯定是我的老师,但是,却没有几人知道。”

第1466章 颠倒黑白

  众人听着夏明娓娓道来,都有些感慨。

  由此可见,曹春秋的确是爱才之人。

  皇帝的眼眸眯起,盯着夏明:“那你们的师徒关系为何一直隐藏的这么深?到底有何心机?”

  夏明道:“开始没有公开师徒关系,是因为我没有名分,一旦说出来,我就再也无法偷听曹春秋讲课了,进而让我无书可读。”

  “后来,曹春秋做了丞相,我也考中了举人。曹春秋就十分严厉的训诫我:绝不能让别人知道,我是他的门生,更不许我以他的名义办事。因为,他是位极人臣的宰相,若是别人知道我是他的学生,一定会有许多大人走我的门路。那样,会产生许多不公。”

  “所以,我每年去曹春秋府上送尊师礼,都是偷偷摸摸地。而且,只能送字画,别的东西,曹春秋一概不要。”

  啊?

  竟然是这样。

  众人嘘声一片。

  感慨不已。

  老皇帝的身子一颤,眉头紧紧蹙起,呼吸急促。

  燕七也没想到,曹春秋竟然是如此的高风亮节。

  八贤王越听、越觉得心惊。

  这哪里是给夏明定罪,分明是给曹春秋昭雪来了。

  这还得了?

  八贤王立刻发声:“皇兄,曹春秋纵然守住了小节,但在大节之上,却一塌糊涂,不仅里通外国,更加害死了太子,实乃犯了抄家灭族之罪。”

  “曹春秋里通外国,品行不良,夏明是他的门生,品行还能好到哪里去?比如,这一次粮食丢失,害的太子没饭吃,就是夏明蓄意为之。”

  “夏明的目的、已经在蒋侍郎、魏巡抚、高巡抚的状子上写过了,就是为了配合曹春秋做掉太子,以便让大华民生陷于动荡之中,如此,曹春秋便有了篡权夺位之机会。”

  这一番话,分外诛心。

  尤其是皇帝,又被八贤王给带起了节奏。

  一想到太子之死,皇帝的心就莫名的痛。

  皇帝突然大发雷霆,指着夏明的鼻子,破口大骂:“好你个夏明,自己小命不保,竟然还想着为曹春秋开脱?曹春秋叛逃出城,留下太子独守洪城。太子战死,曹春秋却逃向了安南方向。这分明是投敌而去。”

  “而你夏明,却配合曹春秋丢了粮食,害了太子的性命,你们师徒二人,哪有一个好人。”

  夏明道:“皇上,粮草的确是丢了,但不是我搞丢的。”

  “放肆!”

  皇帝怒不可泄:“蒋侍郎、魏巡抚、高巡抚都言之凿凿,力证是你故意丢掉了粮食,你还不承认吗?”

  夏明道:“他们并没有物证。”

  皇帝大叫:“难道人证还不够说明你的歹心?蒋侍郎三人都是高官大吏,难道会一起说谎?”

  夏宁无言以对。

  八贤王呲牙咧嘴:“皇兄,太子之仇,今日终于分析清楚,岂能以仁慈之心,让恶毒者逍遥法外?臣弟建议,该当立刻将夏明斩首示众,太子地下有知,死也瞑目。”

  皇帝脑中一片混乱。

  一想到太子之死,真的对夏明恨屋及乌。

  但是,朝廷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旦夏明出事了,朝廷老臣人人自危,那大华都会出现动荡。

  八贤王眯着眼睛,催促道:“皇上,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呀。尤其是夏明此人,一心说曹春秋好话,在他眼中,分明是只有曹春秋,哪里还有皇上的位置?”

  这话,绝对是犯了皇帝的逆鳞。

  皇帝盯着夏明,脸色阴冷:“齐英,将夏明推出去,斩了。”

  “是!”

  齐英作揖,立刻带人将夏明绑了起来,却又向皇帝说:“皇上,刽子手不在现场,能不能改日给夏明砍头。”

  八贤王立刻说道:“刽子手我带来了,何须请假?来人,将刽子手带上来。”

  不一会。

  一个身高两米的刽子手走了上来。

  手持鬼头刀。

  眼看着夏明,打了一个喷嚏。

  众人唏嘘声不断。

  蒋东渠喋喋怪笑:“夏明,你也有今天?哈哈,让你在我头上作威作福?我告诉你,工部尚书是我的,谁也抢不走。”

  魏顺很是嚣张:“夏明,你快死吧,我已经为你买好了棺材。”

  ……

  夏明心里沮丧到了极点。

  没想到,燕七也没有拯救他的性命。

  哎!

  看来,燕七不过是安慰我,他也没什么办法了。

  但是,夏明就是沮丧而已,根本不是害怕。

  甚至于,他还十分轻松。

  刽子手站在了夏明身后。

  八贤王非常着急,不停催促:“立刻斩首。”

  刽子手高高举起鬼头刀。

  夏明大叫:“曹丞相,我随你一起去了。”

  正在这时。

  燕七站在了刽子手面前:“且慢。”

  刽子手的大刀都轮起来了,没想到被燕七一声怒吼,一刀砍向旁边的石头,火花四溅,震得差点闪了腰。

  八贤王向燕七使个眼色:“燕侍郎,你干什么,快回来,别影响刽子手行刑?”

  所有人眸光都望向燕七,不知道他这是想干什么?

  尤其是夏明,简直要被燕七那一声怒吼给笑死。

  燕七,终于出手了。

  燕七笑看八贤王:“贤王,我发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八贤王道:“什么事?若是与本案无关,就先不说了,改日,本王自会与你畅聊一番。来人,快行刑。”

  燕七再一次大叫:“当然是与本案有关。”

  八贤王没办法,只好说道:“到底所谓何事?”

  燕七道:“我发现,蒋东渠、魏顺、高林翔三人一点也不诚实,满嘴荒唐言,很不老实,人品奇差,撒谎成性。这样简直太可恶了,我一定要当着八贤王的面上,把蒋东渠三人的二皮脸给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