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家丁 第722章

作者:紫微

  麻痹的。

  你痛心个鸡霸啊,笑的都快把眼睛挤没了。

第1118章 猫哭耗子必有猫腻

  燕七心里很明白,猫哭耗子,必有猫腻。

  真当眼泪不花钱啊。

  燕七在一边溜缝:“崔府尹字字珠玑,所言极是啊,但是,表哥没钱,奈何,奈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炊,表哥虽然是贵为府丞,但也没米下锅啊。”

  崔鹤林道:“不就是钱吗?我有啊,咱们可是同僚,是搭档,你为何不找我呢。刚好,我省下一些钱,宁大人,你先拿去急用。”

  说着话,向随行的师爷等人使个眼色。

  一个大箱子,放在了眼前。

  燕七配合演戏:“崔大人,这是什么?”

  崔鹤林使个眼色。

  师爷上前,将箱子打开。

  满箱子银票,沉甸甸的,看了一眼,心跳加速。

  宁信蹙眉:“崔府尹,你拿这么多钱,是什么意思?”

  崔鹤林一脸心痛:“宁大人,都火烧眉毛了,你还问我什么意思?你的心真大啊,难道,你是铁石心肠吗?”

  “你的儿子难道不去求学了?一个不世出的天才,就这么荒废了?祖母的病难道不治了?任由她在病痛中折磨老去?你堂堂七尺男儿,上不能照顾祖母,下不能抚养儿女,如此渣男,有何用处,有何用处啊。”

  这一番话,说的真是正直无私啊。

  燕七听了,都忍不住给他点赞。

  麻痹的,说的太对了,口舌如刀,字字珠玑。

  若是不知道崔鹤林和宁信之间的根本矛盾,都会以为他们是亲密无间的好友呢。

  崔鹤林演戏的实力,和贾德道不遑多让啊。

  看来,杨丞相手下,果然有一些人才的。

  只是,这些人才好钢不用在刀刃上,偏偏走邪路。

  燕七表情夸张,赞美崔鹤林:“不愧是杭州府尹啊,说话真有水平,思想相当有境界,我甚为佩服。”

  崔鹤林被燕七拍了马屁,趁机说道:“宁大人,你快把银子收起来,有了这些银子,你儿子就可以去京城读书了,祖母也可以去看病,少些病痛折磨。”

  宁信不知道如何做:“这……”眼神偷偷向燕七瞟去。

  燕七顺杆爬:“表哥,你快收着啊,这都是崔府尹送给你用的,而且是无偿的,崔府尹,是不是无偿的,没有任何条件呀?想必你这么高尚的人,是不会以利益为要挟的。”

  “咳咳……”

  崔鹤林被噎得直咳嗽。

  他也没想到,这个年轻人说话如此单刀直入。

  又是无偿,又是不以利益为要挟。

  当老子傻啊。

  一万两银子,就这么白白的送给宁信?

  老子是慈善家吗?

  宁信好不容易憋住笑,趁机说道:“哎呀,崔府尹无偿援助我一万两银子,这怎么好呢,我太感谢了,此事,我定会大张旗鼓的宣传,让各位官员都知道崔府尹是如何的视金钱如粪土……”

  “咳咳!”

  崔鹤林气的差点吐血,又是一阵咳嗽。

  燕七笑了:“崔府尹怎么总是咳嗽呢?您该不会有肺痨吧。”

  这小子,怎么说话呢。

  你才有肺痨呢。

  崔鹤林虽然很尴尬,但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宁大人,这银子当然是无偿的,但是,也有一些小事,希望你能配合一下。”

  燕七白眼一翻:果然,狐狸尾巴露出来了。

  宁信问:“什么小事?”

  崔鹤林拿出一份文书,递给宁信:“我拟了一个章程,关乎于杭州财税和民生,宁大人签个字吧。”

  宁信打开一看,就看到题目一列醒目的大字。

  “关于清退华兴银行之通告!”

  燕七修炼巫山云雨经,眼睛堪比鹰眼,侧目一望,就看到醒目的大字,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

  崔鹤林啊崔鹤林,果然是够阴险的。

  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抢占了先机。

  可以想象,若是没有自己那十万两银子打底,为宁信撑腰,让他不再为生计发愁,现在,面对崔鹤林的诱惑,宁信能够抵挡得住吗?

  这是赤果果的考验人性啊。

  但凡是人,都很难经受住这般严峻的考验。

  就算通过了第一次考验,后面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无论是多么清廉的人,迫于生计,走投无路之际,也会倒在金钱面前。

  宁信看着文书,又看了看燕七,也有些后怕。

  他也很明白。

  倘若,没有燕七的十万两银子资助,这一万两银子,就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虽然这一万两银子有毒,但也只能饮鸩止渴。

  想到饮鸩止渴的后果,宁信更加感谢燕七的厚赠之情。

  宁信看着崔鹤林满脸‘真诚’,心里恨得牙根痒痒,无比厌恶。

  虽然崔鹤林是府尹,杭州的父母官,但宁信是府丞,重点便是负责民生和经济,若是宁信不肯配合,崔鹤林想要赶走华兴银行,还有很大的难度。

  宁信一脸严肃,反问崔鹤林:“你这是什么意思?华兴银行乃是利国利民的新兴产业,比之钱庄不知便利了多少倍,为何崔府尹却要将华兴银行赶出杭州?”

  崔鹤林背手怒斥:“宁大人此言差矣,华兴银行不过是荼毒杭州的祸乱痢疾,若是任由华兴银行做大,那杭州的钱庄岂不是全部都要关门,那得引起多大的震动,得有多少人失业?多少人因此破产,流离失所?”

  “再着说了,华兴银行是燕七个人所有,根本就不合法,不合规矩。他不过是一个小家丁,何德何能,竟然如此聚敛钱财?他凭什么开银行?这钱难道任由他挥霍?真是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了。”

  埋汰完了燕七和华兴会,崔鹤林将一箱子银票推到宁信面前,一脸期待:“宁大人,只要你动一动手指,签个字,这一万两银子,就是你的了。”

  宁信蹙眉,凝视崔鹤林:“我若不签呢?”

  “呵呵!”

  崔鹤林拍了拍装银票的箱子,笑容透着一股幸灾乐祸的味道:“宁大人可千万别犯糊涂了,你也进入不惑之年,应该不至于那么冲动啊。难道,你忍心看着你儿子无书可读?忍心看着你的祖母被病痛折磨?宁大人,你得看开一点啊,多想想后果,有些东西,你是不堪承受的,对吧?呵呵!”

第1119章 人间的阎王殿

  威逼加利诱。

  威力甚大。

  一般人还真扛不住。

  尤其是濒临溺水之人,管你是什么稻草,只要能救命,就得死死抓住。

  崔鹤林这番话,便有‘救命’的感觉。

  宁信背后发凉,汩汩冒汗。

  若非有了十万两银子压身,解决了燃眉之急和后顾之忧,还真要被崔鹤林拉下水了。

  只要收了崔鹤林的钱,以后等着受罪吧。

  不出一个月,就得被崔鹤林以贪污腐败的罪名给告上朝廷。

  等待自己的,将是漫无边际的铁窗生涯。

  宁信憋不住了,盯着崔鹤林,双眸通红,马上就要发飙。

  燕七却觉得好玩,让宁信稳住心神,故意说道:“哎呀,崔府尹,您说的有道理啊,这个华兴银行清退与否,与我表哥也没有什么关系啊,该签字的就签字呗,是不是?”

  崔鹤林用力点头:“这才对嘛!宁大人,你看看你表弟,多么的通情达理,多么的会拿捏分寸。华兴银行退出杭州,与宁大人没有分毫关系,宁大人只需要举手之劳而已,嘿嘿。”

  宁信铁青着脸,不说话。

  燕七嘿嘿一笑:“崔府尹,看样子,我表哥是很有原则的人啊,这样吧,你将华兴银行的弊端说清楚,清退的原因说明白,你先说服我,我再去说服表哥,如何?”

  崔鹤林哼了一声:“我刚才不是说过了吗?华兴银行搅乱了钱庄的经营,搞的钱庄人心惶惶,雇佣的账房、杂工全都失业,大家没钱吃饭,我能不急吗?”

  燕七呵呵一笑:“这也不算弊端啊,钱庄的账房、员工失业,可以去华兴银行工作啊,这不就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吗?大家换个工作,待遇还会提升,岂不是更好?”

  “咦,这个……”

  崔鹤林噎得难受,憋了一阵,才道:“华兴银行没有合法的批文……”

  燕七摇摇头:“崔府尹此言差矣!华兴银行乃是江苏省府赵青大人批准,上报上书房,并且由省府财税司签字盖章之后,成立的合法银行,并且,可以在中原六省合法报备,通用。”

  “与之相比,杭州的钱庄却没有什么合法手续,尤其是诚信钱庄,仅仅是杭州州府批准的钱庄,手续严重不合法。崔府尹若要整顿,就该先将诚心钱庄这种不入流的产业整顿出去,何必盯着华兴银行看不顺眼呢。”

  崔鹤林瞪眼看着燕七,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心里波澜起伏。

  他就不明白了,这个家伙怎么成了百事通。

  关于金融方面的事情,如此熟稔于心。

  崔鹤林很不服气,语气加重,气呼呼道:“你懂什么!银行乃是流毒余孽,什么贴息贷款,短期贷款,小作坊贷款,林林种种,都是骗人的玩意。”

  燕七神情淡然,不急不慢:“据我所知,先不说华兴银行经营模式如何,就以诚信钱庄为例:放高利贷,害苦了多少家庭?暴力催收,弄出了多少条人命?”

  “诚信钱庄的银子,沾染了多少血腥?在诚信钱庄门口上吊自杀的有多少?割喉服毒的有多少?每个人,都是良家百姓,他们凭什么要被钱庄血淋淋的剥削?他们的命,难道是诚信钱庄的?”

  “凭什么?诚信钱庄随随便便就要了他们的性命,还一副心安理得的样子?它到底是钱庄,还是地狱设在人间的阎王殿?”

  崔鹤林心头大震,怒视燕七:“你小子红口白牙,怎么说话呢?你住口,你给我住口。”

  燕七呵呵一笑:“事不辨不清,理不辩不明。崔府尹,咱们这不是在讨论正义与邪恶吗?我刚才已经将钱庄的恶毒摆在了桌面上,崔府尹不去清缴钱庄,却要清退华兴银行。我现在要问崔府尹,华兴银行到底做了什么丧尽天良的恶事,让你如此气急败坏?”

  “这个……”

  崔鹤林支支吾吾,脸色涨红,完全说不出话来。

  燕七呵呵一笑:“崔府尹,你哑口无言了吗?你连我都说不服,如何说服宁大人啊?”

  崔鹤林还是第一次吃瘪,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恶狠狠的盯着燕七:“你……你到底是谁?”

  “哈哈!”

  燕七翘着二郎腿,悠哉的喝着茶水:“燕七是也!”

  嗡!

  崔鹤林好一阵头晕目眩,一个踉跄,撞在廊柱上,方才稳下心神,脸色铁青,气喘吁吁看着燕七:“原来……原来你就是燕七,我竟然没有认出来。”

  燕七撇撇嘴:“有眼无珠,怪得谁来?”

  崔鹤林非常尴尬,非常被动。

  自己竟然还当燕七是宁信的表弟,这脑子是被驴踢了。

  搞了半天,宁信和燕七合起伙来,耍了自己。

  崔鹤林无法收拾燕七,扭头看着宁信:“宁大人,本府尹不想罗嗦,你快点签字。”

  宁信一脸冷笑:“我只关心百姓民生,只做利国利民的事情。华兴银行进驻杭州,有利于民生发展,更加促动了杭州经济腾飞。”

  “甚至于,我不仅不会清退华兴银行,甚至于还会鼓励华兴银行大刀阔斧的扩张,为杭州经济注入更多的活力。”

  崔鹤林满眼寒霜:“宁信啊宁信,你这是摆明了要和我唱对台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