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家丁 第641章

作者:紫微

  “贾府尹威武。”

  “贾府尹霸气。”

  ……

  贾德道听着众人称赞,特别开心。

  德川一郎趁机说道:“贾府尹是我的好朋友,也是一位负责任的官员,换成其他人,我焉能过问此事?更不会不远千里,从东瀛海运粮食。”

  “而且,海运风险极大,我只是看在贾府尹的面子上,帮助咱们金陵百姓。至于其他的州府,恕我直言,我无能为力,就算是苏州,我也没有精力过问。”

  ……

  德川一郎这句话,无形中,给贾德道带上了一顶高高的帽子。

  百姓们感慨不已。

  “贾府尹真是厉害,竟然能得到德川一郎的垂青和赏识,人家的人脉真是广泛。”

  “没错,连苏州百姓都没饭吃,咱们金陵已经有了粮食,这都是拜贾府尹所赐,有了贾府尹,我们再也不用挨饿了。”

  “贾府尹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啊。至于狄人凤,与贾府尹相比,竟似云泥之别。”

  “十个狄人凤,也比不上一个贾府尹。”

  ……

  一帮带节奏的家伙、向贾德道感恩戴德。

  贾德道心里乐开了花,恨不得飘到半空中跳舞。

  如此称赞,很久没听过了。

  可以这么说,自从燕七这个奇葩空降金陵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开心过。

  今天,比过年都开心,比搂着美女睡觉都幸福。

  贾德道豪气干云,挥挥手:“各位代表,请召集百姓,随我一同前往陶家粮仓,一会,咱们开仓卖粮了。”

  “太好了。”众人兴奋的挥舞着拳头。

  去往粮仓的路上。

  狄人凤蹙眉不解:“粮食从东瀛运来的,这也太远了吧?此事怎么透着一股蹊跷?”

  燕七连话都不想说。

  这哪里是蹊跷,简直是扯鸡霸蛋。

  他对东瀛太了解了。

  丘陵多,山地多,而且常年地震,海水盐地多,是个常年缺粮的地方。

  从来,都是东瀛进口粮食,啥时候轮到东瀛出口粮食?这就是天下最大的笑话。

  在前世,东瀛之所以四处出击,侵占土地,也是因为东瀛自身土地贫瘠,矿产稀有,农业狗屁不是。

  现在,德川一郎竟然说粮食是从东瀛运来的。

  日。

  我信你个鬼,你个鬼子坏的很。

  燕七心里明镜,但不到点破的时候,一言不发,跟着去陶家粮仓看热闹。

  百姓们一听说有粮,蜂拥而至。

  陶安站在粮仓门口,神情桀骜,讥讽道:“一个个急着投胎吗?挤什么,都挤什么?排队,谁不排队,立刻滚蛋。”

  百姓们被陶安怒斥,但为了粮食,这口气只能忍了,谁让肚子还饿着呢。

  贾德道和德川一郎一同走来,还正儿八经的剪彩,让书记官记上他的功劳。

  陶东海挥挥手:“下面,开始卖粮了。”

  陶安大声宣布:“十两银子一斗米,请大家排队购买。”

  “什么?十两银子一斗米?”

  百姓们闻言,立刻炸了窝。

  “怎么这么贵?以前一两银子一斗米,现在十两银子一斗米,凭空翻了十倍,这也太贵了。”

  “是啊,我们小老百姓一个月也就赚三十两银子,难道,只购买三斗米?”

  “最可气的是,这米还是小斗。陶家卖的米,也太黑了吧?”

  ……

  百姓们一个个愁眉苦脸,喧闹不已。

  陶安撇撇嘴:“爱买买,不买滚,我们陶家求着你买了?舍不得钱,你就等着饿肚子吧。”

  百姓们愤怒不已。

  狄人凤也憋不住了,大声质问陶东海:“民以食为天,你这是什么意思?一斗米卖的这么贵?百姓们哪有那么多钱购买?你这是不是要给百姓扒皮吗?”

  陶东海冷冷一笑:“扒皮?呵呵,总比饿死要好吧?”

  “你……”狄人凤为之哑然。

第1000章 图穷匕首见

  民怨再一次沸腾起来。

  贾德道赶紧跑过来灭火,一副悲天悯人的神情:“乡亲们,你们想一想,这批粮食是从哪里运来的?我告诉大家,是不远千里,从东瀛运来的,一路上有多远?风吹日晒,波涛汹涌,一不小心,就会葬身大海,想一想,德川先生能把粮食从东瀛运到这里,需要承当多大的风险啊。”

  德川一郎一副悲戚之色:“各位,实不相瞒,海上风高浪大,我们又急着出海,为大家运送粮食,这一趟海运,竟然死了五个船员,哎,那可是鲜活的五条性命啊,就这么白白的死了。”

  众人听了贾德道的话,一想也是在理,从东瀛海运粮食,能不贵吗?

  那么远!

  又看到德川一郎一脸悲泣,听他说死了五个船员,心里更加内疚。

  人家为了运粮食,人都死了,还想怎样?

  众人沉默。

  贾德道趁机煽情:“父老乡亲们,人心都是肉长的,德川先生为了解决咱们的燃眉之急,死了五个海员,如此牺牲,不可谓不大,咱们大华儿女最通情理,最讲仁义,岂能再刁难德川先生?”

  德川一郎唉声感慨:“人死不能复生,这些船员可都是跟着我很多年的兄弟了,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家人还不知道死讯。哎,我此番回去,不知要如何交代。”

  “但是,虽然死了人,可我不后悔,我还会陆续往金陵运送粮食,而且,只会供给金陵。因为,我和贾府尹是朋友,为了贾府尹,我甘愿两肋插刀。”

  众人已经被贾德道的一番话给感动了。

  德川一郎的话术,更加煽情。

  众人哭得稀里哗啦的,没有一人再去反对。

  陶东海也说道:“各位,我们陶家缺钱吗?不缺钱啊,我可以保证,这次卖粮食,我们陶家就是做善事,哪里会赚钱呢?”

  这话也有道理。

  渐渐的,众人貌似已经接受了超高粮价的事实。

  人群中有一批人,继续带节奏。

  “人家贾府尹弄来粮食,多么难能可贵?这可是救了我们的老命啊。”

  “不远千里,风大浪急,还死了人,才把粮食运来,咱们要珍惜,卖的再贵,也能接受,只要有吃的,咱们还管那么多吗?”

  “咱们金陵的百姓都很富裕,这点钱还能拿得出手的,就别斤斤计较、小心眼了。”

  ……

  听了这帮带节奏的,众人已经完全接受了粮价超高的事实。

  燕七眸光犀利,一眼就认出来,带节奏得还是曾经那一帮在府丞司闹事的玩意儿。

  燕七淡然一笑,摇摇头:“这是组团忽悠啊,计划周密,分工合理,百姓们不上当才怪呢。”

  贾德道看着百姓们已经没有怨恨了,试探着说:“父老乡亲,粮价虽贵,但胜在真情,我身为府尹,做到这个地步,无愧于心。现在,我问大家一句,能否接受这个价格?”

  众人欲言又止。

  贾德道故意顿了一下,说道:“大家若是不能接受,我就让德川先生把这批粮食运到苏州,急人之困吧。”

  ……

  众人顿时急了。

  “不要运走,千万不要运走。”

  “我们买,我们买还不行吗?”

  “快,大家排队,填饱肚子要紧。”

  ……

  百姓们被感动,被威胁,被算计,忙前忙后,开始买粮。

  贾德道,德川一郎,陶东海三人站在一起,看着众人买粮,银子堆成了山,笑的合不拢嘴。

  狄人凤气的牙根痒痒:“不成体统,真是不成体统。”

  贾德道盯着狄人凤:“狄大人,我搞来粮食,让百姓们填饱肚子,这手段,比你如何?你还要多多学习,多多历练啊。哈哈!”

  狄人凤气喘如牛,负气而走。

  德川一郎满脸冷意,盯着燕七:“想不到,我们在金陵又见面了,好巧啊。”

  燕七呵呵一笑:“的确很巧,我以为你会去京城参加涉外大典呢,怎么?你竟然没去?哦哦哦,我差点忘记了,武田美智代表东瀛参加涉外大典了,倒是不劳烦德川先生辛苦奔波。”

  听着燕七的奚落,德川一郎脸色异常难看。

  “燕七,真以为你赢定了?”

  德川一郎满脸凶戾:“江苏受灾,赵青弄不到粮食,进退失据,必须担责,他调任礼部之事,恐怕要黄掉了。”

  “还有,这一次,我运送粮食,立下大功,杨丞相已经在帮我争取涉外大典的名额,并且,要用我来替换掉武田美智。哈哈,燕七,你是不是很震惊?很害怕?”

  燕七哈哈大笑:“送你一句话。”

  “什么话?”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燕七,你太狂了。”

  “狂不狂的,用事实说话。”

  “你就会吹牛。”

  “我吹过的牛,有不实现的吗?”

  “你……”

  德川一郎眼睁睁的看着燕七潇洒离去,气的干瞪眼。

  他就不明白了,现在自己占据上风,为何对上燕七,还是非常心虚?

  难道,我的骨子里很怕这厮?

  ……

  随后的几天里,金陵的百姓凌乱了。

  粮食价格奇高,大家银子用完了,只好去陶氏钱庄借钱。

  所谓的借钱,哪有便宜的,自然是高利贷。

  用高利贷去买米。

  过不几天,陶家便派人上门催缴还钱。

  没有钱还,只好变卖家产和祖业。

  短短十几天,一些百姓便被套路贷整得家道中落,美好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只是金陵,苏州也是如此。

  赵青坐镇苏州,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