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家丁 第396章

作者:紫微

  “是啊,仔细想来,若是咱们有钱,有时间去游历,也能著成所谓的《地理见闻》,咱们之所以刚才对这本书如此着迷,其实是被里面的精美图文蒙蔽了双眼。若是以学术的眼光看待这本书,还真是称不上学术著作。”

  “燕七说的太有道理了,这本书,不过是记录而已,最多算是猎奇、新颖、精美,与学问真的不搭边。”

  “游历山水著成的大作?呵呵,说得难听一点,也就是娱乐画报,燕七说的没毛病。而且,燕七的推测也极为准确,葛志生于富豪之家,有的是钱,年轻时学问也很差,考了好几次,才考中了秀才。至于举人,他连考都没考,没有一丝希望。”

  “葛志有钱,带着一帮仆人出去游历,终于,著成了所谓的《地理见闻》。其实,仔细想想,葛志除了这本《地理见闻》,其他方面,貌似都不太突出。”

  ……

  所谓的著作《地理见闻》,被燕七一顿抽筋扒皮,露出了里面娱乐画报的本质。

  葛志早年的黑历史,也被有心人逐一揭露。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过如此。

  葛志脑中惊如炸雷,暴跳狂躁,冲到燕七面前,指着他的鼻子,歇斯底里大吼:“你算什么东西,竟然敢四溢污蔑于我?”

第643章 碾压一般的存在

  燕七呵呵一笑:“我能算什么?算剔骨刀呗,扒皮剔骨,就找我燕一刀!”

  哈哈!

  虽然现场剑拔弩张,但众人还是憋不住一阵大笑。

  葛志气急败坏,身子打颤:“好你个燕七,连一星半点的地理知识都不懂,竟然敢四溢污蔑于我,你好大的胆子啊。”

  燕七不屑道:“我对于地理学问,的确不懂,但是与你比起来,却是碾压一般的存在。”

  “哈哈,你碾压我?哈哈,笑话,真是天大的笑话。”

  葛志又变得聪明起来,抓住燕七这句‘把柄’,凶狠的挤兑:“好歹,我也曾游历过许多地方,可你年纪轻轻,不过是个卑微家丁,足不出金陵半步,竟然也敢说你的地理比我好,这话谁信啊?当你是无师自通吗?”

  燕七淡然点头:“无师自通?这句话说得好,我还真就是无师自通。”

  葛志猖狂大吼:“好,很好,你竟然敢如此大放厥词!既然你吹出了牛皮,那就当着众人面前,好好的通一通吧。”

  “我正有此意。”

  燕七当仁不让,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娓娓道来:“读书人,胸腹之中满是书生气,意气风发,充满诗情画意,难免有游历之心。纵然如我,一个卑微的小家丁,也有游遍天下的痴心。”

  “假如,一名诗人,词人,书画大师,文坛泰斗,四处游历,领略大好河山,积攒灵感,说不定,可以挥毫泼墨,作出绝世好画!亦或者见到青山绿水,吟唱出绝世佳作。”

  “如此说来,游山玩水,也是一个促进灵感迸发的好出路,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尝试一番。但请记住,一定不要过于败家。”

  说到这里,燕七话锋一转:“可是,如此游山玩水,对于别的学生,大有裨益,但对于我们地理系的学生来说,却过于浮皮潦草,不求甚解了。”

  地理系的学生都望向燕七,想要听听燕七要说什么。

  燕七道:“学习地理,最重要之处在于八字箴言,那就是:精通地理,学以致用。如果,不能学以致用,我们学习地理干什么?那不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吗?”

  哈哈!

  众人轰然大笑,点头称是。

  燕七拿出葛志的‘娱乐画报’,翻开第一页,指着武夷山那幅画,开始举例。

  “比如说,武夷山,坐落于福建,福建的地理是什么状态呢?多山,少地,交通不达,蹒跚陡峭,似这样的地方,土地贫瘠,极不适合种植粮食,百姓苦涩,日子过的并不如意。”

  葛志当啷来了一句:“你说这些有什么用?当我不知道这些事情吗?我都知道,学生们都知道,只是大家不似你这般,胡乱卖弄而已。”

  燕七呵呵一笑:“有什么用?接下来的话,就轮到我们地理系的学生上场了,你若不懂,闭嘴便是,没人拿你当哑巴。”

  “你……”葛志憋得脸色紫红,狠呆呆的看着燕七,想要抓他的漏洞。

  燕七看着同学们期许的眼睛,举例道:“福建境内土地贫瘠,难道就没有出路了吗?错,大错特错。”

  “到了福建境内,就会发现,此地适合种茶,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黄金桂,正山小种等等,当然,最出名的,要属武夷山的大红袍。”

  “茶,可称之为大华之魂,泱泱大华,无不爱茶!我们身为地理系的学生,就应该想到,为何武夷山适合种植大红袍,若是把大红袍扩大面积,在附近其他地区也尝试种植,能否扩大产量?若是能扩大产量,那赚的钱就会多多的,就算不能种出大红袍的味道,没准经过试验,可以培训出新的品种。”

  “这些事情,百姓没有远见,随波逐流,不容易开拓。可是,我们学习地理,却可以看到赚钱的曙光,加以引导,必有成果。只要勇于探索,将山茶生意做的红红火火,钱赚的多了,百姓的生活就会变好。”

  众人闻言,不由得眼前一亮:这才是地理专业存在的价值啊。

  燕七又道:“再比如,这本娱乐画报上记录了唐古拉山脉的风景,以及严寒的气候,葛志教授还下了评语:说什么此乃闭塞凋零之地,毛之不存,皮不能覆盖,不要也罢,弃之最好。”

  “麻痹的,这都是什么狗屁评语,竟然连唐古拉山脉也要弃之,拱手让人?”

  葛志脸色铁青:“你敢辱我?唐古拉山脉气候恶劣,还守着干什么?士兵们为了这块地,天天打仗,有什么用?花了那么多钱,可都是我们的银子,哼,我说的难道不对?”

  “对个屁啊对。”

  燕七不屑的盯着葛志:“人家都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可是你葛志,却是不学无术,却又偏偏大解甚解,可笑,愚昧。真要弃了唐古拉山脉,堪称古往今来第一蠢材。”

  葛志叫嚣:“哪里蠢了?燕七,你少给我装明白,当着所有人面前,你给我说出道理来。”

  燕七道:“还用说,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吗?我来问你,长江对于大华,重要吗?”

  葛志道:“当然重要。”

  “那黄河呢?”

  “黄河是母亲河,当然重要。”

  “澜沧江呢,重要吗?”

  “非常重要。”

  燕七盯着葛志:“亏你还知道长江、黄河、澜沧江对于大华是何其的重要。可是,你知道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在哪里吗?”

  “啊,这个……”葛志一脸惊慌,犹豫起来。

  燕七撇撇嘴:“你连这个都不知道,还当个屁的地理教授?我来告诉你吧,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便是唐古拉山脉。”

  哗!

  众人一阵惊呼。

  燕七铿锵有力说道:“长江与黄河的发源处,叫做三江源,三江源的区域内,可可西里山,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脉,横贯其间,纵横捭阖!尤其是唐古拉山脉,被称之为大华水塔。”

  “只要我们控制了唐古拉山脉,便相当于完全控制了长江、黄河、澜沧江,若是唐古拉山脉被外族控制,则相当于大华水塔,被外族牵着鼻子走。如此,大华危矣。”

  “我们大华士兵,之所以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守住唐古拉山脉,其原因就在于此。”

  “可笑的是,葛志啊葛志,你竟然要把大华水塔弃之不顾,拱手让人?哈哈,你到底该有多么的无知啊?你也配叫地理教授?我看应该改成地理叫兽。”

  葛志大口喘息,呆若木鸡,完全傻掉了。

第644章 真是个猪脑子

  燕七言之凿凿,字字珠玑,不容置辩。

  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内容,经得起推敲。

  葛志虽然伶牙俐齿,有些小聪明,善于诡辩,但是,在燕七强大威压,以及论证论据充分的前提下,没有任何抵抗力。

  学生们缓了许久,才长出了一口浊气。

  “燕公子所言极是啊,我到现在方才明白过来,唐古拉山脉存在的意义。”

  “是啊,我也曾经以为,唐古拉那种气候恶劣之地,就不该为之牺牲,还打什么仗啊,谁要就给谁得了呗。但是,哪里想到,唐古拉山脉竟然是大华的水塔,惭愧,惭愧之至。”

  “燕公子对于地理知识,知之甚详,且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真不是我等常人所能企及的,这才是真正的地理教授,葛志教授与燕七相比,呵呵,最好还是把教授二字去掉吧。”

  ……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燕七一张口,便是一肚子的学问。

  不服不行。

  燕七看着一脸惊慌失措的葛志:“怎么样?我的地理知识,还算过关吗?”

  “这……我……哼!”

  葛志威严扫地,脑子乱糟糟的,完全没有了刚才那副牛气冲天的样子。

  与燕七相比,他的知识实在匮乏。

  称之为碾压,一点也不为过。

  燕七盯着葛志:“我与你相比,可算碾压?”

  “这……”

  葛志支支吾吾:“这……这算什么?不过是比我多一点点知识储备而已,何谈……何谈碾压?”

  “你还敢犟嘴?看来,是还没有把你给压扁啊,也罢,我就再加加码,争取压扁你的鸭子嘴。”

  燕七道:“同学们,你们对大华以外的世界了解吗?知道在大华之外,仍有何物吗?想知道的同学请举手。”

  大华之外的世界?

  “燕公子,大华是中央上国,国之外,不是一片荒芜,人迹罕至吗?”

  “难道,外面还有人吗?”

  “好像是有,但我听说,国之外的人,他们不听教化,愚钝不堪。

  燕七摇摇头,拿出毛笔,在桌板上画了一张地图:“接下来,我要讲的事情,你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我来告诉你们,我们所在的土地,其实是一个超巨大的球体,没错,不是平面,是立体的球形。”

  “球形?”学生们疾声大呼,特别惊诧。

  葛志冷嘲热讽:“球形?真是满口胡言。”

  燕七道:“满口胡言?那你给我来解释一下,茫茫大海之上,相隔五里,目之所及,却只能看到彼此船上的桅杆,却看不到船身,这又是何故?”

  “这……这个……”

  葛志答不出,心里咯噔一下:对呀,为什么大海上相隔五里,目之所及,就看不到彼此的船身呢?

  难道,这片土地真是圆的?

  燕七在地球上勾勒山水:“地球上有七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极洲,又分为四大洋,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

  “而我们大华所在的地方,便是亚洲东部,又叫东亚,我们大华濒临南海,东海,北海,水产丰富,海岸线极佳。陆地之上,北有突厥,西有狄域,南有交趾,东有倭夷,乱战之时,则成四战之地,辉煌之时,则会万邦来朝。”

  众人听得神往。

  有才子激动不已,问道:“那亚洲以外,到底有什么呢?燕公子,能指点迷津吗?”

  燕七道:“除了亚洲,还有六大洲,生活着各色人种,有白色人种,棕色人种,还有黑色人种。白色人种像是刮大白一般,他们身材高大,一头或白或黄的头发,甚至于自来卷,许多美女,金发碧眼,身材丰腴立体,缺点是皮肤粗糙,可远观而不可触摸。”

  “黑色人种,遍布非洲,居住于热带,生活原始,刀耕火种,他们普遍光头,肌肤非常黑,像是锅底黑的那种,他们走到黑暗不见五指的夜色中,就似隐身一般,无法分辨。但是,他们的牙却特别白,夜晚之时,一笑,整个人只能看见一口大白牙,就像是遇见了鬼。”

  哈哈!

  众人哄然大笑,俱都被燕七的话给吸引了。

  葛志插口:“切,胡诌八扯,真乃旁门左道!又是白人,又是黑人的,编的故事的确精彩。可惜啊,燕七,都是你杜撰的,又不是真事,你也就骗骗这些学生把,反正我是不会相信的。”

  “燕公子没有骗人。”

  安晴站上讲台,轻声说:“一年之前,京城、礼部、外礼司,我就接待过英吉利人,他们的确是白人,与我们迥异,说话生硬,皮肤也的确粗糙。”

  有了安晴证实,学生们自然更加相信。

  葛志没事找事:“哼,安晴小姐,你和燕七是一伙的,万一你们两个勾搭一起,说谎骗人,谁又能知道?”

  安晴道:“那次,在礼部外礼司接待英吉利人,礼部许多大人亲见,岂能撒谎?而且,那日,负责接待英吉利人的,正是解解元。你难道还要质疑解解元吗?”

  “啊?这……”

  葛志张合着嘴巴,低着头,登时不敢说话了。

  他不傻。

  解解元什么身份?

  解解元就是妙语书斋的精神领袖。

  质疑解解元,那不是找死吗?

  除非,不想在妙语书斋混了。

  葛志不甘心被顶撞,又找茬道:“切,就算知道这些黑人,白人,又能如何?燕七,这与我观赏风景一般,浮皮潦草,有什么用?你还敢污蔑我?其实,你不是和我一样,仅凭知道一些肤浅的东西,便来卖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