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家丁 第2236章

作者:紫微

  涛神问:“阮大兄能同意吗?”

  燕七道:“我扶持他上位,做国主,他还有什么不愿意的?再说,这都是谈好的事情,焉能出尔反尔?哼,真当我是没有脾气的泥菩萨吗?”

  涛神立刻给徐天虎发送消息。

  ……

  十二天后。

  阮大兄一路奔波,赶赴京城。

  群臣很是震惊。

  燕七知道阮大兄前线战局十分紧张。

  不能拖延。

  阮大兄凌晨赶到京城。

  燕七立刻让三棍上朝。

  比平日早了两个时辰。

  群臣都是在黑夜中赶赴朝堂。

  他们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上了朝堂。

  位列两厢,方才打听到,是安南阮大兄奔赴京城。

  群臣窃窃私语。

  “阮大兄正在和德王打仗,跑来京城干什么?德王自封国主,阮大兄被推举为摄政王,两人杀的惊天地,泣鬼神呢。”

  “难道,阮大兄跑来大华,是有什么合作?”

  “安南已经十年没有特使来过京城了,自从十年前,讨伐安南一战,失利之后,便再也无法控制安南。”

  “有些蹊跷!燕大人要我们连夜上朝,定有大事发生。咱们只管等消息。”

  ……

  大臣纷纷猜测有重大事情发生。

  燕七和小皇帝终于现身。

  小皇帝道:“宣安南摄政王阮大兄进殿。”

  声音一层层传递出去。

  阮大兄急忙从殿外跑进来。

  他一路骑马,风尘仆仆,极度疲惫。

  连一刻,也不得休息。

  因为,时间晚了,他的大军支持不住。

  毕竟,吉拉德那边的水军快要登路了。

  一旦登路。

  吉拉德和德王对阮大兄双面夹击,阮大兄必定变成阮大凶。

  阮大兄收到了燕七传递过来的书信,立刻就明白了燕七的意思。

  燕七说的很明白。

  他要师出有名。

  想要他出兵,那必须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

  这就是告诉阮大兄,必须正面承认,安南是大华的附属国,要递交国书的那种。

  口头答应,不好使。

  这就让他必须前来京城,面见大华皇帝,递交国书。

  递交了国书,才能在法律层面,奠定大华宗主国的基础。

  燕七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打仗要死人。

  大华将士的命,不能白死,要有补偿。

  这一点,阮大兄也很明白。

  因为,燕七的目标就是开仁和金东两所城池。

  阮大兄是答应过燕七的。

  这也说得过去。

  因为,开仁和金东本来就存在争议。

  德王一直控制着开仁和金东。

  现在,燕七索要这两所城池,换来大华出师的补偿,合情合理。

  所以,在收到燕七的书信之后,阮大兄马不停蹄,赶往京城。

  阮大兄急匆匆进殿。

  气势磅礴的大殿,让阮大兄非常惊讶。

  安南的宫殿与大华宫殿相比,相差十万八千里。

  大国的气度,展示的淋漓尽致。

  阮大兄抬头一望。

  龙椅之上的那个小孩,果然就是三棍。

  这一切,当真奇幻。

  燕七就坐在三棍身边。

  阮大兄毫不犹豫,也不拖泥带水。

  “安南摄政王阮大兄,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拜见战王,战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跪下,梆梆梆三个响头。

  随后就不动了。

  众人见了,啧啧称奇。

  “阮大兄竟然这么……这么乖?见面就下跪,还直接称呼皇上,前面连大华两字都不用了。”

  “阮大兄果然上道,看来,今日有大喜事了。”

  “放心吧,有燕大人在,大华何时吃过亏呀。”

  ……

  三棍严肃的挥挥手:“摄政王平身。”

  “谢皇上。”

  阮大兄没有直接起来,跪在地上,又看向燕七,眸光有询问之意。

  燕七走下高台,虚扶阮大兄:“摄政王无需多礼,快快请起。”

  众人这才发现,阮大兄虽然对小皇帝十分尊重。

  但是,燕七的话,才是让他最重视的。

  小皇帝让他起来,他没有起来,看向燕七,询问燕七的意思。

  直到燕七走下高台,虚扶阮大兄起来,阮大兄这才恭谨的站起。

  由此可见。

  燕七在阮大兄心中的地位,该有多么高。

  至少,十层楼那么高。

第3017章 走过场是顶顶重要的

  阮大兄这一跪,群臣心中便明白了。

  再加上,阮大兄看燕七脸色行事。

  这足以说明。

  燕七苗疆一行,已经彻底降服阮大兄。

  这一次阮大兄来访,定有好事。

  燕七问阮大兄:“安南国内祸乱,德王造.反,杀了安南国主,摄政王奋力反击,英武之心,让人敬佩。”

  “现如今,摄政王与德王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较量,摄政王不远万里,来到京城,有何要事?”

  阮大兄高举卷轴,诚挚道:“虽然安南国内乱纷起,祸乱百姓,但也无法阻挡,我们向大华递交《国书》的决心和向往。此番,我不远万里,来到京城,就是为了向大华递交《国书》,完成心中夙愿。”

  “啊?”

  群臣顿时憋不住了,惊喜莫名。

  “阮大兄竟然是来递交《国书》的?”

  “阮大兄身为摄政王,认同大华宗主国的地位了?”

  “太好了,燕大人果然手段非凡,魅力无边呀。”

  “十多年来,这是安南国首次递交《国书》,意义非凡,意义非凡呀。战王当真厉害,当真厉害。”

  ……

  群臣喜不自胜,纷纷感叹燕七的强悍。

  燕七对于一切心知肚明,但还是装模作样的问道:“递交《国书》?安南有十年之久,未向大华递交《国书》了,今日,为何改变了态度?”

  阮大兄明白燕七的意思,急忙回应。

  “回战王的话。安南国主与我,这些年来,一直对大华心怀仰慕,既羡慕大华的繁荣富强,也羡慕大华的执政理念。在安南国主和我的心里,大华是我们至高无上的宗主国。”

  “可是,安南国政权混乱,国主与我,俱都没有权力。可悲的是,权力都集中在德王手中。”

  “德王残暴冷库,军事手段非凡,把持了安南绝大部分军权,进而,控制了安南政权和朝堂。以至于,国主沦落为德王的傀儡。”

  “德王此人野心膨胀,刚愎自用,他不仅不向大华递交《国书》,还用野蛮手段骚扰苗疆,至使原本友好的安南和大华之间,产生了隔阂、矛盾,进而引发了残酷的战争。”

  “而这一切,都是德王一手造成的。安南国主没有实权,敢怒而不敢言。”

  “如今,德王更加野心膨胀,竟然率领大军,闯入宫中,杀死了国主,篡权夺位,自立为国主。还污蔑前国主昏庸无道,真乃杀人诛心。”

  “我,阮大兄,为了安南的未来,为了百姓的未来,焉能任由德王胡作非为?祸乱大华?”

  “我组织大军,对德王奋起反抗,无数文臣武将加入我方正义阵容,讨伐德王。”

  “我,阮大兄,代表安南文臣武将,代表安南爱好和平的势力,代表安南与大华友好的势力,代表安南广大百姓,正式,向大华递交《国书》。”

  “《国书》上不仅有我的签字,也有三百一十二位朝廷文臣武将的签字。这份《国书》是安南国承认的,是有分量的,是公开的,是代表了安南百姓广大心声的。请摄政王过目。”

  这一番话说话,洋洋洒洒,既完美严谨,又真情流露。

  群臣闻言,一下就明白了。

  燕七接过《国书》,打开一望。

  上面,果然阮大兄,以及诸多文臣武将的签名。

  许多文臣武将都是极有名气之人。

  这说明,这份《国书》货真价实。

  燕七故意让阮大兄当众说出这一番话,是非常有必要的。

  国之大事,不是私人对话,也不是靠人品,靠情怀,靠私人关系,而是要靠律法和证据。

  递交《国书》乃是外交层面,一等一的大事。

  一定要记录在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