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家丁 第1771章

作者:紫微

  燕七目瞪口呆,禁不住爆粗口。

  这可是个超级大新闻。

  “飘渺宫竟然这么厉害?”

  老皇帝又道:“大华皇帝的传承,可不是皇帝说了算,而是飘渺宫说了算,飘渺宫选谁做下一任皇帝,那就板上钉钉,无可更改!”

  “皇帝的妃嫔之中,必有一人,是飘渺宫的人,要么是贵妃,要么是皇后,地位必须尊崇。”

  “总而言之,飘渺宫不出声则已,只要一出声,大华皇帝必须无条件配合,不然,便会天下大乱。”

  燕七满腹疑云:“飘渺宫无权无势,无钱无名,凭什么控制大华历朝历代的皇帝?凭什么给皇帝指定妃嫔?还能指定皇位继承人?他有什么能力?他凭借的是什么?”

  老皇帝眸光凄苦:“就凭飘渺宫掌控了大华江山的三条龙脉。”

  燕七闻言,震惊不已。

  “飘渺宫掌握大华三条龙脉?飘渺宫能做到?此言为真?”

  老皇帝点点头:“不容任何怀疑。”

  燕七倒吸了一口凉气。

  风水之术,的确博大精深,玄妙深奥。

  越是高层,越知道风水的神奇之处。

  燕七之所以控制巍山,也有把控龙脉源头之意。

  龙脉,永远只能控制在自己手中,绝对不能假手于人。

  不然,日久天长,必有祸患。

  燕七知道大华的三大龙脉。

  在前世,他的至交好友,便是战略级别的风水宗师。

  各种风水秘闻,他也熟稔于胸。

  龙脉从北方开始,以北干、中干、南干的形式,融会贯通,与黄河、长江等大水系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理上,三大龙脉分为北龙,中龙,南龙。

  北龙:沿黄河通过青海、甘肃、山西、河北、东三省等北部地区,延伸至高丽。

  实际上,北龙不应到高丽便终结,它相接于高丽的白头山。

  大华京城、就处于北龙之上。

  中龙:通过黄河、长江之间的地区,包括四川、陕西、河北、湖北、安徽、山东,到达渤海终止。

  咸阳、洛阳、济南等,均为中龙气聚之所。

  南龙:沿长江通过云南、贵州、广西、湖南、江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南部地区入海而停止。

  广州、福州、南京、上海等处于南龙之脉。

  这三条大龙脉生出支脉,支脉又生出支脉,犹如人体血管和经络一样,遍布于中华大地。

  燕七将对龙脉的了解,与老皇帝说了一遍。

  老皇帝十分惊讶:“燕爱卿竟然精通风水之术?”

  燕七笑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我不精通风水之术,但是,多多少少,也曾涉猎过。”

  老皇帝感慨不已:“燕爱卿对三天龙脉具体位置的了解和勾勒,足以胜过钦天监对龙脉的了解。”

  燕七道:“飘渺宫既然精通风水之术,多半是隐世之人,或者入山之人,这样的门派,怎么会与大华皇族搭上关系呢?好奇怪哦。”

  老皇帝幽幽叹气:“这就要追溯五百年前,大华太祖皇帝与飘渺宫的利益纠葛了。哎,太难了,太难了,不说也罢,不说也罢。”

  燕七道:“皇上可相信我?”

  老皇帝道:“当然相信你,不然,这些秘闻会与你分享吗?若是不相信你,宁愿烂在肚子里,也不能说。”

  燕七道:“那么,皇上相不相信,我能将飘渺宫归拢得服服帖帖的?”

  老皇帝瞪大了眼睛看着燕七:“你确定你能?”

  燕七道:“当然不确定,不过,要是我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不定就有机会了呢?”

  “可是,皇上却欲言又止,能省则省,说话留三分,那我又如何参悟呢?”

  老皇帝点点头:“燕爱卿所言有理,借着这点酒劲,我就把大华与飘渺宫的纠葛原委,一股脑儿说出来。”

  燕七道:“我洗耳恭听。”

  老皇帝道:“大华太祖开国之时,民生离乱,匪盗横行,胡人入侵,泱泱大华,苦不堪言。”

  “太祖皇帝当时不过是一个小小县令,却有经天纬地之能,一心想着中兴大华,解决百姓离乱之苦。”

  “只是,太祖皇帝势力弱小,几次起义,高举大旗,虽然收获人心,但势力羸弱,俱都失败。”

  “而恰在此时,有神秘道士,自称飘渺道长,找上了太祖皇帝。”

  “飘渺道长直言,看重太祖皇帝一统天下的能力和决心,他要施展法术,为高祖皇帝中兴三大龙脉,力祝高祖皇帝做成大事。”

  “不过呢,事成之后,有个条件,便是飘渺一派要和皇族共生繁衍下去。”

  “太祖皇帝不太相信龙脉之说,权当玩笑话。”

  “只是,没想到,在飘渺道长加入之后,太祖皇帝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常常以少胜多,绝处逢生,打出了好多不可思议的大胜仗。”

  “短短的十年时间,太祖皇帝便统一了大业,造福百姓,大华发展,蒸蒸日上。”

  “而飘渺道长也成了太祖皇帝的至交好友。”

  “飘渺道长没有对太祖皇帝提出任何要求,反而给太祖皇上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太祖皇帝欣然笑纳。”

  “可是,再过三十年,太祖皇帝薨,高祖皇帝继位了,飘渺道长也不知云游何方了,而飘渺道长的嫡传弟子风木道长却找上来门来。”

  燕七蹙眉:“风木道长?找上门来,有何事情?”

第2443章 很嚣张

  老皇帝道:“风木道长带来一个女人,漂亮妩媚,多情多姿。风木道长要高祖皇帝将这个女子纳为贵妃。”

  “高祖皇帝对于女色并不喜欢,心里不满,但碍于当年飘渺道长和太祖皇帝之间的深厚友谊,便答应了。”

  “紧接着,风木道长提出要带走一位皇家女子,加入飘渺宫修炼。”

  “高祖皇帝也想知道飘渺宫到底坐落于何处,便欣然答应,选出一位公主,进入飘渺宫修炼。”

  “但是,进了飘渺宫之后,就彻底成了飘渺宫的人,思想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燕七一怔:洗脑成功?

  老皇帝又道:“翌年!高祖皇帝和风木道人送来的这名女子生下了一位皇子。”

  “风木道长又出现了。并且,指定了这位皇子为太子。”

  “这一下,高祖皇帝便难以接受了。”

  燕七蹙眉:“然后呢?风木道长有何反应?”

  老皇帝道:“风木道长也不发火,只是说,此子聪慧非凡,乃是上天所赐,远强于其他皇子,指认此子为皇子,于大华有百年之运。”

  “接着风木道长又提及飘渺道长和太祖皇帝合作,共创大华的事情。”

  “高祖皇帝一想,既然这位皇子如此聪慧,继承皇位,对大华也十分有利!”

  “而且,当年太祖皇帝答应过飘渺道长,大华皇族要和飘渺宫共生。”

  “高祖皇帝思来想去,便答应了这件事情,这位皇子便成了太子,也就是三十年后的显宗皇帝。”

  “显宗皇帝继位之后,风木道长没来,但是,风木道长的徒弟金火道长前来,与他的师傅风木道长的套路一样,又带来了一个风华绝代的女人,并且更为过分,不是指定为贵妃,而是指定为皇后。”

  “并且,指定这个女人生下的子嗣为太子。”

  燕七冷笑:“送女上门?飘渺宫原来是拉皮.条的呀。”

  老皇帝道:“接着,金火道长还要带走一位皇族公主,加入飘渺宫。”

  燕七道:“显宗皇帝是如何做的?”

  老皇帝道:“显宗皇帝年轻有为,脾气刚硬,哪里会受这样的腌臜气。”

  “显宗皇帝当即表态,飘渺宫的确于皇族有大恩,皇族可以重磅回馈飘渺宫,要钱给钱,要人给人,甚至于,可以赠送土地!”

  “而且,显宗皇帝还说了,飘渺宫若是愿意出山,显宗皇帝会大力推广飘渺宫,让飘渺宫名扬天下,与道家、佛家齐名。”

  “但是,给出的条件便是,飘渺宫不能干涉皇族立储之事,更不能强行带走皇族女子加入飘渺宫。”

  燕七道:“然后呢?”

  老皇帝道:“金火道长也不发怒,摇摇头,并不同意显宗皇帝开出的优惠条件,而是依然要坚持指定太子,指定飘渺宫女人为皇后或者贵妃,并且要带走一位公主。”

  “显宗大怒,彻底与飘渺宫决裂,并且赶走了金木道长。”

  “金木道长依然不发怒,却说出了触目惊心的话。”

  燕七问:“什么话这般触目惊心?”

  老皇帝道:“金木道长说,若是不同意他的条件,飘渺宫会斩断大华三条龙脉中其中一条,给大华皇族一个大大的教训。”

  “显宗皇帝正在气头上,更不会相信金木道长的话,身为一国之尊,被威胁了,这口气如何忍得下?”

  “显宗皇帝震怒,将金木道长乱棍打出。”

  “金木道长依然不生气,冷笑着说:明年的今日,他依然会出现。到时候,想必显宗皇帝会改变主意。”

  燕七道:“这就有着浓浓的威胁之意了。”

  老皇帝道:“是啊,金木道长就是用龙脉威胁显宗皇帝。”

  燕七心存疑惑:“龙脉乃是上天给予的恩赐,岂是寻常人可以破坏的?我猜啊,金火道长不过是吓唬显宗皇帝呢。破坏龙脉,飘渺宫有那个实力吗?”

  老皇帝闻言,不寒而栗:“有,太有了。”

  “有?”燕七蹙眉:“难道飘渺宫真有这个实力?”

  老皇帝心有余悸:“这一年,大华过的极其不太平,南方发了百年难遇的洪水,死亡百姓数百万。流离失所者达到千万,处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燕七大为震惊:“该不会南龙被斩断了吧?”

  老皇帝道:“如此大灾,乃是天祸,除了龙脉被斩,还能有什么可能?”

  燕七蹙眉:“飘渺宫的人,果然狠辣,为达目的,竟然不惜以百姓性命为刍狗,着实可恶,可恨。那后来呢,显宗皇帝又是如何做的?”

  老皇帝道:“显宗皇帝哪里想到不听飘渺宫的话,会搞出这般大浩劫?人间惨剧,一幕幕上演,显宗皇帝急火攻心,病倒在床。”

  “第二年的那天,金火道长如约而至,依然云淡风轻,笑容可掬,毫无发火之意。”

  “显宗大怒,指着金火道长的鼻子好一通大骂,骂他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最后,拔出宝剑,要杀金火道长。”

  “金火道长毫不畏惧,也不发火,笑眯眯的说出了一个恐怖的事实:他若是死了,大华年年会发洪水,百姓离乱,永无尽头。”

  燕七拳头攥得紧紧的:“笑容可掬之下,竟然藏着狼子野心,狠毒,果然狠毒。”

  老皇帝感慨:“显宗皇帝吓懵了,百姓社稷,当为首位,身为皇帝焉能胡来?纵然被控制,为了百姓计,也只能忍下这口窝囊气了。”

  “金火道长的要求与以前一般,指定太子,送来飘渺宫一位女子做皇后或者贵妃,并且,要带走一位女子进入飘渺宫修道。”

  “显宗皇帝没有办法,只好忍受屈辱,答应此事。”

  燕七道:“显宗皇帝是个好皇帝!为了百姓,忍受了不能忍受的屈辱。不过,这也为今后的祸患埋下了伏笔,从此以后,想必大华历代皇帝,都要听从飘渺宫的训示了。”

  老皇帝长叹了一口气:“燕爱卿一语中的!显宗皇帝为了百姓,向飘渺宫屈服,直接导致了一个恶果,那便是,历代大华皇帝,都要听从飘渺宫的训示。五百年来,飘渺宫一直寄生在大华皇族之上。”

  “指定太子、指定皇后或者贵妃,并且带走一位公主进入飘渺宫修道。”

  “五百年来,皇族就是这么忍受过来的。直到……”

  老皇帝说到最后,使劲锤了锤自己的胸膛:“直到,朕继位大华皇帝……”

  燕七道:“皇上难道没有屈服?”

第2444章 非常蹊跷

  老皇帝理直气壮,挺胸抬头,气宇轩昂:“朕乃上天之子,天命所归,怎么会屈服?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