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家丁 第1726章

作者:紫微

  燕七当着西域诸国国主的面前,大声道:“有请西域总督石忠信石大人。”

  众人向门口望去。

  石忠信迈着四方步,镇定走入大厅。

  那份气度,与十年前无异。

  只是,他的头发变得灰白,眼神中多了几分沧桑。

  但是,却更显老练。

  诸国国主急忙站起,一同拜礼:“拜见石总督!”

  石忠信望着作揖的诸位国主,感慨万千。

  这些国主大多数依然是曾经的老面孔。

  只是,当初,他们对自己,并未似今天这般卑躬屈膝。

  今日,之所以有如此盛大的场面,俱都是仗着燕大人的威风。

  看着诸国国主对自己如此尊重,石忠信更加明白了燕七的厉害手段。

  “各位国主快快请起。”

  石忠信也不会托大,不会以为当上了西域总督,就牛掰拉瞎到了天上去。

  治理西域,装叉不行,需要非常手段。

  石忠信急忙微笑作揖:“各位国主,折煞我了,快快请起,快快请起,我不过是一介总督,何德何能,让诸位国主向我敬礼,愧不敢当,愧不敢当。”

  石忠信的谦卑态度,让西域诸国国主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

  万一,石忠信膨胀了,傲娇了,在西域胡作非为,那可就遭殃了。

  但是,石忠信谦卑的态度,给诸国国主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他没有飘,更不会胡来。

  “石总督,这边请!”

  燕七请石忠信坐在自己身旁,这更加让人明白石忠信的权势和地位。

  石忠信没有先坐下,向诸位国主拱手:“弹指一挥间,十年未曾见面了。这十年中,我深藏于西域民间,感受到了西域百姓疾苦,但是,我却无能为力,无法改变现状。”

  “但是,燕大人治理西域,一举旧貌换新颜,改变了西域纷争战乱的窘境。燕大人的到来,乃是天赐西域的善举,我们应该特别感谢燕大人。”

  “各位国主,来,请与我一起,向燕大人致敬,感谢燕大人的社稷之恩。”

  “是!”

  “致敬燕大人!”

  “向燕大人表示感谢!”

  ……

  “多谢石总督,多谢各位国主的理解和关心。”

  燕七起身,受了众人一礼。

  对于石忠信这番操作,燕七很是满意。

  不是因为石忠信拍他的马屁。

  而是因为,石忠信懂得借势。

  借着感谢自己的机会,石忠信向众人传递了一个信号——他是燕七的心腹。

  不然,哪里会说出搞个人崇拜这一番话来。

  石忠信又道:“十年磨砺,让我消沉、只想着隐居山林,渡过余生。”

  “但是,燕大人冒着生命危险,登高青山,请我出山!”

  “我为燕大人关心西域疾苦,不惧生死的行径所折服,人都说德行重于泰山,而燕大人的德行,却高于青山!”

  “我,石忠信,何等何等,能得燕大人如此垂青?从今日起,我将为了西域繁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绝不辜负燕大人所托。”

  诸国国主忙为石忠信叫好。

  “石总督果然是一位负责人的大人。”

  “西域能有石总督掌舵,乃是西域之幸。”

  “燕大人果然为西域挑中了一位好官。”

  ……

  诸国国主也被石忠信的表态折服了。

  这说明,石忠信会以燕七的政策为纲,将这种好势头延续下去。

  诸国国主反响十分热情。

  燕七也觉得石忠信的表现非常好。

  很有大局观。

  他的一番话,已经得到了诸国国主的承认。

  若是他压不住这些国主,那就没有话语权了。

  如今来看,石忠信的能力,远超预期。

第2389章 高招

  石忠信一番话,深得诸国认同。

  石忠信道:“各位国主,各位国师,你们若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直接与我沟通,咱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在此,我再次表露我的初衷:我,石忠信,定要为繁荣西域,尽一份绵薄之力。”

  “所以,只要有利于西域发展的事情,我不怕麻烦,不辞辛苦,愿意为此付出一切。”

  众人哗哗鼓掌。

  石忠信挥挥手,让众人停止鼓掌:“接下来,咱们步入正题,各位有什么意见,只管向我反映,我会一一解决。”

  诸国国主、国师参与进来,都为自己国家争取利益。”

  你插一句,我插一句。

  场面乱七八槽。

  听着,像是乌鸦乱叫。

  石忠信也不生气,一边耐心的听着,一边做记录。

  十分认真。

  进行了一个时辰。

  石忠信道:“已经到中午了,我请大家吃一顿简单的中饭!下午,咱们再进行讨论。”

  诸国国主没想到石忠信如此热爱工作。

  明明是就职大典,却成了解决问题的议事大会。

  但是,石忠信如此负责任,众人当然开心。

  燕七却听出了石忠信言外有音。

  因为,按照计划。

  今日,就职大典在上午就已经完成。

  下午,他们会在内部开会,让孔尘、狄人凤与石忠信熟悉一翻。

  今后,西域由他们三人搭班子,彼此必须要知根知底才行。

  燕七没有多问,等着看石忠信安排。

  ……

  果不其然!

  诸国国主都在吃简单的中饭。

  石忠信却没有吃中饭,向燕七使了个眼色。

  燕七会意。

  带上孔尘、狄人凤,一同进了小会议室。

  石忠信迫不及待的说:“燕大人,我灵机一动,突然有个设想。不知燕大人会不会批复?会不会有悖于燕大人对西域的管控?”

  燕七道:“说来听听。”

  石忠信道:“孔尘大人、狄大人,我的意见也不知道成熟不成熟,姑且说出来,让大家讨论一番。”

  孔尘道:“石大人请指示,我们当仔细聆听。”

  狄人凤也全神贯注:“石总督金口玉言,必有高见。”

  石忠信道:“我想在总督府下设协理部,请西域诸国国师在协理部做有名无实的散官,不知燕大人、孔尘大人、狄大人觉得如何?”

  孔尘一听,急忙说:“那怎么行?咱们大华的官可都是需要考核的,他们是西域的官,怎么能在大华做官呢?”

  狄人凤也点点头:“石总督这么一搞,也扰乱了科举,我认为应该从长计议。”

  石忠信听了孔尘和狄人凤的话,微微一笑,看向燕七:“请燕大人定夺。”

  燕七眸光晶亮:“石总督的计划非常好,就按照你的意见,设立协理部,请西域诸国国师进入协理部做散官。”

  石忠信大喜过望:“多谢燕大人。”

  燕七哈哈大笑:“是我应该谢谢石总督才对,石总督为加速融合西域,想出了个绝妙的主意。”

  石忠信望着燕七,无比佩服:“没想到燕大人理解我了的良苦用心,这世上,就没有什么事,可以瞒得过燕大人。”

  孔尘和狄人凤还蒙在鼓里呢。

  “我们还懵着呢。”

  “燕大人,能否说说其中的奥秘所在?”

  ……

  燕七道:“石总督搞出一个协理部,吸收西域国师做有名无实的散官,的确有悖于大华科举制度,原则上,属于扰乱制度。放在大华,都够判刑的了。”

  “但是,别忘了,这里是西域,与大华隔着十万八千里。”

  “在西域这片土地上,就要因地制宜,千万不能犯教条主义。”

  “石总督设立协理部,吸收诸国国国师做散官,很有战略性,很有前瞻性,很有计划性,更加的绝妙,潜移默化中,加速了大华吸收西域的进程。”

  孔尘和狄人凤一脸求知欲。

  “燕大人请讲,我们学习一下。”

  “我们当洗耳恭听。”

  燕七道:“西域诸国的国师进了协理会做散官,相当于什么?相当于西域的国师成了大华官员。”

  “西域的国师成了大华的官员,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些国师是大华的臣子,这是不是也就意味着,西域成了大华的地盘?”

  孔尘和狄人凤恍然大悟。

  “哎呀,原来如此。”

  “我们根本没想到这一点,石总督厉害,石总督霸气啊。”

  ……

  石忠信没想到燕七领悟的这么透。

  与聪明人聊天,就是舒服。

  石忠信道:“我刚才与诸国国师讨论,他们都很积极,我灵机一动,就想出了这个主意。”

  “我的计划是,先吸收诸国国师进入协理部做散官,给他们发官服,发俸禄,一切,按照大华的待遇对等发放。”

  “慢慢的,再吸收丞相、大将军等等。”

  “总而言之,施行温水煮青蛙的战略,只要西域诸国的高层全都进了协理部,那西域也将顺其自然,纳入大华的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