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家丁 第1332章

作者:紫微

  “哦,张将军不辞辛苦,对大华忠心一片,朕心甚慰呀。”

  老皇帝装作一切都不知道。

  实则,他啥都知道了。

  燕七通过信息渠道,将计划告诉了高上天。

  高上天知道了,就等于皇上知道了。

  老皇帝寒暄了一翻,终于转到了正题上,看向杨克:“杨丞相今日要求上朝,不知有何要事啊。”

  杨克出列,先斜视了一眼张勇武,鄙视一下对手,方才启奏。

  “皇上,大华现在内外交困,尤其是军部,面临的压力极其沉重,如泰山压顶,大有崩溃之态。”

  “北面,突厥凶残,横冲直撞,闯我北疆,如入无人之境。而且,最近,临近年关,突厥会发起总攻,恐怕不日,大华边疆就会有崩溃之态。”

  “南面,安南骚扰不断,极尽偷鸡摸狗之事!大华兵丁不适应环境,经常被袭扰,困惑至极。”

  “当然,这些都是外因,最重要的还是内因!”

  “目前,军部结构落伍,管理松散,人浮于事。许多军兵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家国责任感,更没有勇气和担当。”

  “而且,还有诸多腐败和乱账问题。臣昨日抓了一些武将,彻查一夜,查到了骇人的腐败问题。这些事情,想一想,都触目惊心啊。”

  “军部如此松散,军心如此不齐,必然影响大华的军力。最近十年来,我大华军力羸弱,想必与军部的管理混乱,有着极大的关系。”

  “所以,臣斗胆,向皇上建议,为了大华社稷,为家国社稷,为百姓社稷,改革军部,迫在眉睫。”

  “哦?改革军部?”

  皇上还在装糊涂。

  八贤王耳根一动。

  他终于明白了。

  杨克所作所为,就是为了改革军部。

  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难道,改革军部,杨克能捞到好处?

  群臣也是一惊。

  “改革军部?”

  “军部结构好多年没有改革了,杨丞相为何现在提出来?”

  “改革军部,相当于改变政体,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堪比天大呀。”

  ……

  群臣议论纷纷。

  老皇帝沉吟许久,问杨克:“你要如何改革军部?”

  杨克道:“臣建议,增设枢密院,枢密院设枢密使、枢密副使。军部所有权力归于枢密院。”

  此言一出,众人大骇。

  八贤王眉头急挑:本王终于懂了,终于懂了啊。

  杨克分明是要做枢密使!

  这个家伙……太贪了。

第1930章 硬刚

  群臣议论纷纷。

  “杨丞相竟然想要设立枢密院?这简直太过骇人了。”

  “是啊,大华开国年间,曾设立过枢密院,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设立过枢密院。”

  “这分明是针对张勇武而来,杨丞相这一招,真是够狠的。”

  ……

  八贤王的表情阴晴不定。

  他在思考。

  杨克若是成为枢密使,是不是权利过大了?

  如果杨克的权利过大,如何与张勇武保持平衡?

  本王虽然猜到杨克想要获取利益。

  但没想到,他的胃口竟然这么大。

  这也太过嚣张了。

  八贤王心里很不满意。

  但是,他城府很深。

  根本不会表现出来。

  他不动声色。

  静观其变。

  老皇帝蹙眉:“设立枢密院?杨丞相,你为何有这般想法?”

  杨克道:“设立枢密院,也是效仿祖制。”

  “大华开国年间,四方征战,全民皆兵,局面动荡。大华设立枢密院,文武一体,军政结合,相互支援。”

  “如此一来,军队之中,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协调能力,运输补给能力,空前增强。”

  “再者,单一的武将过于武断,单一的文臣过于柔绵,但是设立了枢密院之后,文臣武将结合到一起,取长补短,可谓相得益彰。”

  老皇帝闻言,频频点头:“杨丞相所言极是,刚好说到了朕的心坎里。”

  杨克心中大喜,又道:“大华现在面临的窘境,与开国之初何其相似?北有突厥狂攻滥杀,南有安南袭扰边境,东有东瀛虎视眈眈,西域诸国也蠢蠢欲动。”

  “值此关键时刻,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大华若是不能振兴军力,定会被东南西北这些蛮夷之国揭竿而起,群起而攻之。如此一来,我大华礼仪之邦,岂不是要被虎狼蚕食?”

  “假如,我们应变得体,立刻增设枢密院,军部权利归于枢密院,则可以通过枢密院,协调文臣武将,一致对外,军队的战斗力必定凭空增加一倍。”

  “皇上,此乃老成谋国之言,请皇上采纳。”

  燕七站出来,不咸不淡的说:“臣附议。”

  老皇帝大喜过望:“甚好,甚好,杨丞相所言,的确是老成谋国之言,不愧是丞相,心念家国,顶住压力,意欲改革,朕很欣赏!”

  杨克颇为兴奋:“臣为大华,肝脑涂地,岂能惧于权势,而不思改革之策?”

  张勇武听了,心里对杨克更加愤恨。

  什么叫‘岂能惧于权势’?

  你这分明是在点我呢。

  故意黑我!

  靠你娘的。

  老皇帝先问八贤王:“皇弟,杨丞相之言,你意下如何?”

  八贤王哪里愿意打破现在的政体?

  就目前而言,他左手握着军事,右手抓着朝政。

  他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对他而言,此乃最佳方案。

  他为何要改变政体呢?

  若是增设个枢密院,自己能控制还好。

  万一……不能控制呢?

  这不就坏菜了?

  八贤王内心深处,当然是想要拆掉枢密院。

  不过,他不能严词拒绝。

  不然,杨克岂能善罢甘休?

  八贤王道:“杨丞相所言,甚有道理,现在的局面,也的确复杂难明,有混乱之象。”

  “增设枢密院,文物一统,相互增援,互为补助,对于军事的确大有裨益,本王甚为有兴趣。不过……”

  说到这里,八贤王话锋一转:“增设枢密院是个好事,但是,不能急于求成,毕竟枢密院的人员曾设,架构组合,指导方针,权力安置等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划和筹备,盲目增设枢密院,移交权力,指挥引起更大的混乱。”

  “所以,臣弟以为,增设枢密院是好事,但不能急于求成,立刻增设,而是要先将架构、人员、导向等等事情全部安排妥当,才能正式确立枢密院,移交权力。”

  八贤王说的话,乍一听,相当的有道理。

  有理有据。

  这番话,的确不好反驳。

  杨克也急了。

  他没想到八贤王竟然会反对。

  别人不了解八贤王,他太了解了。

  八贤王明着支持,实则就是反对。

  这分明是推拖拉的战术。

  杨克没办法直接反对八贤王。

  毕竟,他是八贤王的狗。

  他这个做狗的,敢向主子呲牙吗?

  杨克看向燕七。

  燕七才不管那么多,盯着八贤王,咣咣的开始放炮。

  “八贤王顾虑太多了!筹建枢密院,哪有那么费劲?至于架构、导向、人员安置等等,那都是有例可循的。”

  “大华祖制便有枢密院,只需要按照祖制制定方针,安置任务即可。即便是需要改动,也是大同小异,无伤大雅。”

  八贤王眉头紧蹙。

  燕七的话很硬,很刚,他一时倒不好回答。

  正在八贤王犹豫的时候,燕七又轰出了第二发炮弹。

  “另外,八贤王应该懂得,非常时期,当有非常安排。现在大华四面受敌,局面岌岌可危,说的不好听一些,一旦应对不利,极有可能引来亡国之祸。”

  “所以,值此紧要关头,八贤王依然慢条斯理,考察枢密院架构,筹划人员安置,过于关注于这些细枝末节,岂不是舍本逐末,岂不是本末倒置?”

  八贤王被燕七怼得一愣一愣的。

  好半天,没缓过神来。

  燕七这厮,果然口舌如刀。

  杨克听了,大为开心:“臣附议,臣附议!”

  杨克向手下使眼色。

  一帮属下急忙出列。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声势浩大。

  这一下,八贤王更加不好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