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家丁 第1107章

作者:紫微

  有惊诧,有震撼,有不解和彷徨,更有悲痛之态。

  他侧目看了看高上天。

  高上天摇了摇头,低声道:"皇上,燕大人不听劝……"

  "唉,这是何苦呢!"

  老皇帝叹了一口气。

第1649章 朝堂对峙

  瑞安站在老皇帝身边,手中的拂尘向八贤王的方向扫了两下。

  八贤王收到了信号,眼前一亮,兴奋的立刻站了起来。

  "皇上,今日燕七入朝面圣,乃是一件大喜事啊。燕大人能力卓著,得皇上推荐,出使高丽,想必能完成皇上赋予他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哈哈,毕竟是皇上力排众议,亲自挑选的人才,有了皇上威严加成,定然会无往不利啊。各位大臣,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杨克立刻站出来,激动不已:"臣今日进殿之前,就看到一只喜鹊站在殿瓦之上,展翅欲飞 ,臣就知道有大喜事。今日,燕大人入朝面圣,正合了喜鹊报喜的彩头呢。"

  张勇武朗声大赞:"燕大人不仅能力出众,还有涛神辅佐。涛神有大华霍去病的美名,以一当万。他们两人一文一武,珠联璧合,必定可以干出一翻惊天动地的事情。"

  兵部尚书廖战笑容灿烂:"得燕大人相助,皇上洪福齐天。"

  吏部尚书汤含笑眉飞色舞:"从今天开始,燕大人将青史留名,皇上也去一心事。从此,大华开疆拓土,安抚周邻。哈哈,真的是一片繁华盛世。"

  "皇上英明。"

  "燕大人威武。"

  "天大的好消息啊。"

  ……

  群臣纷纷附和,唱赞歌。

  八贤王既然开口了,他们就得跟上节奏。

  皇上看着台下群臣附和,高声盛赞自己和燕七,心里有愤怒,有凄凉,更有诸多的无奈。

  他撇眼看了看八贤王,眉头紧锁。

  心里,比什么都明白。

  燕七脸上无精打采,心里却嗤之以鼻。

  好一招捧杀之计啊。

  先把我捧得高高的,然后再狠狠摔下来,这是生怕我摔不死呀。

  这么轻浮的伎俩,焉能逃过我的火眼金睛。

  八贤王造好了声势,笑意吟吟看着燕七:"燕大人还不快将捷报向皇上描述一翻,让皇上开颜大笑。"

  杨克十分热情的请燕七站在旁边:"燕大人,快说一下你的英雄事迹。"

  张勇武一脸坏笑:"我们都等着呢。"

  燕七支支吾吾:"这个……我……我……"

  皇上心头一沉:完了。

  燕七一向伶牙俐齿,言辞犀利,从不拖泥带水。

  现在,燕七支支吾吾,话都不敢说,分明确凿印证了,高丽此行,分外不利。

  杨克看着燕七紧张到口吃,心中大喜过望,阴着脸追问:"燕大人快说啊,为何这般支支吾吾?"

  燕七非常心虚的笑了笑:"我……我那个有些紧张,有些紧张,有些事情,一时半刻,难以说的清楚,容我从长计议,从长计议。”

  “那个……我此行高丽,见识了高丽的风土人情,塞外风光,也让我大开眼界。"

  杨克立刻打断燕七的话:"燕大人,关于高丽的风土人情,那都是旁枝末节,皇上要听的不是这些,而是想要知道,燕大人出使高丽,到底有什么收获?"

  燕七故作姿态,擦了擦脸上的虚汗:"丞相大人急什么呀,收获……自然是有,比如,为大华与高丽之间,架设了一道友谊的桥梁……"

  "燕大人!"

  八贤王霍然站起,慢吞吞走向燕七,阴沉的眸光锁定燕七的眼眸:"本王想要知道你此行有什么具体的收获。"

  燕七结结巴巴:"具体……具体的收获?八贤王,恕我不懂,什么叫具体的收获啊。"

  八贤王冷笑:"还非要本王提醒你吗?"

  燕七道:"贤王若是能提醒我一下,自然是极好的。"

  八贤王盯着燕七好半天,突然怒吼一声:"燕七,你躲躲闪闪,闪烁其辞,不敢正面回答本王和杨丞相的问题,你此行,该不会是一无所获吧?"

  燕七'一惊',连忙后退:"贤王,我此行高丽,可不是一无所获,至少,我加固了高丽与大华之间的沟通桥梁……"

  八贤王冷笑:"燕七啊燕七,你竟然还不肯承认你失败了。"

  燕七道:"我没有失败,只是历经了磨难,容我先将磨难一一道来,与诸位大臣一同分享得失。"

  "住口!"

  八贤王大吼一声:"燕七,本王已经给你自我交代的机会,但是,你却东躲西闪,扯东拉西,不肯交代一句实话。既然如此,本王也就不客气了。来人,将军令状呈上来。"

  吏部尚书汤含笑站出来,双手呈上一份军令状,一一打开。

  八贤王指着军令状,冷意十足:"燕七,这是你亲手写下的军令状,此行高丽,承诺完成两个任务,一,让高丽国主签下《国书》,承认高丽为大华附属国;第二,驻军高丽一万人。”

  “这两条,便是具体的要求。燕七,你休要闪烁其辞,如实回答,这两条你做到了吗?"

  燕七道:"这个……八贤王别急,我先说一下此行的艰难,然后,循序渐进,再聊《国书》的事情。"

  "燕七,你还想敷衍塞责到什么时候?车明勋的《国书》呢,你先交出来。"

  燕七一摊手:“忘记带了,下次一定带来。”

  “还下次带来?还要下次?哼!”

  八贤王一声怒吼:"本王问你,一,高丽国主签《国书》,二,驻军高丽,这两条做没做到?当着皇上和文武百官的面前,你作出具体回答。"

  所有人都盯着燕七。

  有人幸灾乐祸,有人为他惋惜,有人为他捏了一把冷汗。

  燕七:"贤王莫急,我此行,可谓身心疲惫,困苦不堪……"

  "少说那些废话!"

  八贤王被燕七推三阻四的做派搞得发毛:"你当初立下军令状,要是完不成签订新《国书》和驻军高丽这两条,便辞去工部尚书一职,自行贬为庶民。这些事情,岂容你搪塞过去?"

  燕七装傻:"我有这么立下军令状吗?我怎么不记得?"

  八贤王火冒三丈,张牙舞爪,挥舞军令状:"你仔细看看,军令状不仅有本王签字,皇上也是见证之人,岂容你颠倒黑白,拒不承认?”

  “皇兄,你也是见证之人呢,请皇兄主持公道。"

  皇上坐在龙椅之上,眯着眼睛,盯着燕七,嘴角抽搐,心里泛起了一阵阵的涟漪。

  许久之后,老皇帝和颜悦色看向八贤王:"皇弟,不要动怒,伤了身体,先过来坐下,从长计议。"

  八贤王道:"皇兄,臣弟动怒,也是为了国家,为了社稷,为了百姓,燕七不敢正面回答问题,还想要抵赖,这不是藐视国法,藐视君威啊,岂能容之?"

  老皇帝承受不了八贤王的质问,剧烈咳嗽,上不来气。

  瑞安急忙拿过药丸:"皇上,快喝药吧,龙体要紧。"

第1650章 罪己诏

  皇上一推,热气腾腾的汤药撒了瑞安一身。

  啪嚓!

  药碗四分五裂。

  老皇帝哪有心思吃药?

  他牢牢锁定八贤王:"皇弟,不如暂且退朝,朕在御书房召见疝气,单独来问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吧,或者,燕爱卿有难言之隐……"

  八贤王道:"皇兄身体不佳,单独询问燕七,劳心费神,不如就在朝堂之上,由臣弟代劳吧。”

  “皇上,您应该记得,是燕七亲自立下的军令状吧?皇上也是见证之人,这有没有错?"

  老皇帝一言不发,脸色阴沉的厉害。

  八贤王嘴角勾勒出一丝诡异的笑容:"皇兄不言,那就是默认记得此事了?呵呵,燕七,皇上也记得此事,你又怎么说?"

  杨克表情阴森:"燕七,我看你现在如何搪塞?"

  燕七笑了:"哦,我也想起来了,的确有立下军令状的事情,不过,好像军令状上不止有两点,还有说我立功受赏的事情。八贤王,你这军令状只是拿出了一半吧。"

  八贤王一怔。

  他的确是只拿出了一半。

  另一半,记载的是燕七完成任务,受封副相的条规。

  那一半立功受赏之事,对八贤王不利,八贤王自然选择性的忘却了。

  事实上,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万一燕七立功,他就要先把那份军令状给毁掉。

  打死不认账。

  现在呢,燕七明显已经玩脱了,那些担心自然也就不存在。

  八贤王十分不耐烦:"'燕七,你怎么那么多事?你又没立功。"

  燕七道:"军令状乃是大事,要么拿出来,要么就别拿出来,为何只拿出一半?藏着掖着,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吗?"

  八贤王一瞪眼睛:"哪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燕七,我乃是八贤王,岂能任由你胡乱质疑?"

  燕七道:"既然八贤王不能被质疑,那就请将军令状全部拿出来,拿一半,藏一半,这说不过去啊。”

  “反正我把话撂在这里,八贤王不将军令状全部拿出来,藏着一半,那我就不配合了,我的话也就说一半,藏一半,八贤王总不能挑理吧?"

  八贤王凝视燕七许久。

  这厮真是个滚刀肉。

  都这般被动了,竟让还梗着脖子不服。

  哼,反正燕七出使高丽失败,已经没有升迁的可能,纵然我拿出另一半军令状,又如何?

  八贤王向汤含笑使个眼色。

  汤含笑又拿出另外一半军令状。

  八贤王怒视燕七:"军令状全部在此,燕七,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燕七道:"我想问八贤王,上面写的是什呢?"

  八贤王道:"这上面是写的很明白,你若是促使高丽签约《国书》,并且驻军高丽,就封你为副相。"

  燕七点点头:"没错,是这个话。"

  "可是,燕七,你太让本王失望了。"

  八贤王咬牙切齿:"本王这般信任你,皇上这般器重你,排除万难,力鉴你出使高丽,想着让你为国建功。没想到,你这一次出使高丽,竟然空手而归,这对大华而言,简直是奇耻大辱。燕七,你对这个失败的局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杨克大叫:"燕七立下了军令状,就要按照军令状承担责任,皇上,臣请立刻革去燕七的官职,贬为庶民。"

  张勇武也站出来,煽风点火:"燕七此去高丽,携带军兵五百人,而回来者,不过十几人,数百条性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

  "燕七寸功未立,却让数百名士兵死于高丽,这岂不是等于谋杀?皇上,臣请燕七为这些士兵偿命!不杀之,如何对得起这些士兵的在天之灵?"

  八贤王立刻跪下:"皇兄,臣弟请立刻将燕七推出午门斩首。"

  廖战这厮急忙跟上:"臣请立刻将燕七推出午门,斩首示众。"

  一帮大臣呼啦啦挂下。

  "臣附议。"

  "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