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球吧!教练 第836章

作者:陈爱庭

  因为他发现,鲁尼踢不了单前锋啊。

  可鲁尼已经是英格兰最拿得出手,也是最有可能创造威胁的前锋了。

  于是,他只能选择回到双前锋。

  克劳奇、赫斯基、迪福,全都入选了这一届的世界杯。

  一方面是单前锋问题,另一方面是球员适应不了比较先进的战术,于是卡佩罗干脆就回归到传统的442。

  这在世界杯前就引起了不少的讨论和关注。

  可回归也有问题。

  中场双德要安排吧?

  首战踢美国,中场是米尔纳、兰帕德、杰拉德和列侬,前锋是赫斯基搭档鲁尼。

  开场4分钟,赫斯基助攻杰拉德破门。

  结果呢?

  1比1,平了。

  第二场踢阿尔及利亚,还是442,双前锋不变,卡佩罗调整中场。

  拿下了米尔纳,让杰拉德上去踢左路,兰帕德搭档巴里,右路还是列侬。

  结果呢?

  0比0!

  如果杨浩是卡佩罗,他直接就哭了。

  我特么还能怎么办?

  第三场,也是至关重要的决赛场,对阵斯洛文尼亚。

  卡佩罗换了一下,双前锋变成了迪福和鲁尼,中场是杰拉德、兰帕德、巴里和米尔纳。

  结果是1比0,米尔纳助攻迪福破门。

  ……

  “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大家,这就是下一场英格兰的首发阵容!”

  杨浩把英格兰对阵斯洛文尼亚的比赛首发阵容,直接放到了战术板上,一个人都没改。

  为啥如此肯定?

  因为卡佩罗不会改,也不敢改。

  不仅是他,换了其他任何一個主教练,这时候都不会去动。

  米尔纳和迪福是卡佩罗在小组赛最后一场,对阵斯洛文尼亚时的放手一搏。

  结果,这两名球员真的创造了绝杀球,把英格兰带进了16强。

  这看起来像是英雄要横空出世的剧本吧?

  例如,08年的阿尔沙文。

  但问题是,米尔纳和迪福都没有这样的个人能力。

  “这一套双前锋没有中锋,再加上英格兰的中场,缺乏传接球能力,他们更多还是直来直往的进攻,还是长传,甚至连边路都打不开。”

  为啥?

  杰拉德和米尔纳就不是边路突破手。

  阿什利·科尔和格伦·约翰逊面对斯洛文尼亚的时候尚且不敢过于压上靠前,对阵西班牙的时候敢吗?

  为什么不敢?

  特里和厄普森这对中卫组合慢啊。

  速度慢、回追慢、转身慢……啥都慢!

  杨浩非常清楚,西班牙其实是最喜欢碰英格兰这样的球队。

  他们技术不够好,传控球能力不强,中场抢不到控球,而后防线的中卫偏慢。

  两名中前卫呢?

  兰帕德、杰拉德和巴里都一个德性,典型的攻守兼备的英式中场,但在退守的时候很容易失去位置,也很喜欢上抢。

  在俱乐部,这不是问题。

  因为他们的身后都会有一名优秀的防守球员在为他们擦屁股。

  可在国家队呢?

  这就是问题!

  之前就有人提议卡佩罗踢433,用哈格里夫斯踢拖后,专职负责防守,杰拉德和兰帕德踢中前卫,但随着哈格里夫斯的受伤,这个想法始终没能变成现实。

  针对英格兰的特点,杨浩在这场比赛里,给出的策略就是,牢牢控制住中场,发挥出西班牙的传控球优势,利用传切来拉开英格兰的防线。

  再利用传球,打击特里和厄普森的身后!

  “记住了,我对这场比赛的要求非常简单,整场比赛就是要控制住球权和节奏。”

  “开局阶段,我只有一个要求,进球。”

  “比我们的对手先进球,进更多的球!”

  “甚至,我希望你们能够在开局阶段,或者在上半场,就直接锁定胜局!”

  “我希望,你们用一场摧枯拉朽的进攻,让全世界都重新认识我们!”

  杨浩的这一番勉励,得到了西班牙国脚们的热烈反响。

  先不说,西班牙骨子里就酷爱攻势足球。

  在杨浩执教的这些年,马竞、皇马,乃至整个西甲的大趋势,都是倾向于进攻的。

  很多规则的制定,也都是倾向于保护技术型球员的。

  所以,这群国脚们一听到进攻,看到进球,真的来劲!

  ……

  6月29日,开普敦绿点球场。

  世界杯16强淘汰赛,西班牙对阵英格兰。

  这是一场举世瞩目的焦点战。

  早在世界杯之前,在威廉希尔的决赛对阵赔率排名当中,西班牙对英格兰的概率就高居第二,仅次于西班牙对阵巴西。

  在当时,所有人都觉得,英格兰提前锁定小组第一出线了。

  可没想到,英格兰倒霉地提前遭遇了西班牙。

  比赛刚一开始,西班牙就大举压上。

  当鲁尼将球踢回到中场,给了加雷斯·巴里。

  巴里刚停球,才要转过身来,就听到了周围兰帕德的示警。

  “小心!”

  接着就感受到了一股威胁。

  托雷斯以极快速度往前冲刺,已经杀到了巴里的身后区域。

  只要一转过身,以巴里的脚下技术,怕是很难摆脱托雷斯的纠缠。

  于是,巴里将球往回踢,交给了拖后的特里。

  托雷斯就像是一阵风,从巴里的身旁掠过去,直追特里而去。

  特里将球踢给了右路的格伦·约翰逊。

  这名年轻的右边后卫停住球,往前带了一步后,受到了大卫·席尔瓦的纠缠,立即选择将球往回踢,又传回给了特里,再传给了厄普森。

  “西班牙开场之后就表现出了咄咄逼人的气势。”

  “他们的前场球员在前面的逼抢压迫力度很大,而且很坚决。”

  “看看这次英格兰怎么处理。”

  “厄普森一脚长传,直接给到了前场。”

  “这一脚球给的力度很大,西班牙的整个阵型压得很靠前,球直接落到了身后。”

  “迪福在前插,但是我们看到,拉莫斯、佩佩和普约尔的回追速度也很快。”

  “拉莫斯非常聪明,身体对抗也不差,直接扛住了迪福。”

  在拉莫斯和佩佩的联手夹击之下,迪福没能及时停住球。

  足球落地反弹后,让佩佩抢先一步,直接一个大脚,把球踢回到了英格兰的半场。

  西班牙的后卫回防速度都非常快,而且配合得很默契。

  尤其是拉莫斯和佩佩。

  两名在马竞搭档多年的队友,稍微打一个眼色,就彼此知道对方的想法了。

  当球落到了英格兰的半场时,并没有第一时间形成反击。

  英格兰抢到了落点。

  双方在中线附近展开了逼抢。

  西班牙的态度非常明确,从一开场就主动出击,而且压得很靠前,非常果断。

  英格兰则是把重心安排在中场。

  杨浩一直都是站在场边观察,但在比赛进行到第2分钟的时候,他留意到了一处细节。

  杰拉德和米尔纳看似踢边前卫,但实际上,他们很靠近中路。

  例如1分56秒开始,西班牙中场抢断后,连续的一脚传递,球被伊涅斯塔带到了左肋,也就是英格兰的右肋。

  这个时候,加雷斯·巴里回撤,兰帕德去防守伊涅斯塔,而杰拉德则是出现在中路。

  看起来,杰拉德跟兰帕德才是中前卫。

  米尔纳则是在跟着安东尼奥·洛佩斯,显然是在提防着西班牙左边后卫的前插。

  但这次的进攻也反应出了西班牙的特点。

  大卫·席尔瓦空跑回撤,拉出了格伦·约翰逊。

  小白跟托雷斯完成了一次漂亮的二过一配合后,在禁区左角接球,要尝试往底线突破。

  这时候,厄普森直接拉到了右边后卫的位置,挡住了伊涅斯塔。

  托雷斯果断横向中路跑。

  大卫·席尔瓦则是突然拐了一个方向,甩开了格伦·约翰逊后,从厄普森的身后斜插禁区,接伊涅斯塔的直传球,在禁区左侧底线前传中。

  但这一脚传球被加雷斯·巴里飞身挡出了底线。

  整个配合说起来很长,但实际上就发生在几秒之间。

  西班牙的这种精妙的传切配合,给英格兰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如果不是加雷斯·巴里及时回撤,大卫·席尔瓦那一脚球传了出去,比利亚在后点接应,很容易就能形成威胁,甚至破门。

  杨浩看到这个角球时,他也察觉到了卡佩罗的意图。

  正如之前杨浩一直都在说的,这一届世界杯在战术层面上,最明显的趋势就是4231成为了主流,那442就变成了落伍的代名词。

  442这套打法在中路存在着天然的缺陷。

  不管是碰4231,还是碰433,这套打法都存在短板。

  偏偏,西班牙就是强于中场传控。

  作为世界名帅,卡佩罗不可能不重视这一点,所以他采取的策略应该是,如果西班牙是左路发起进攻,那米尔纳就负责盯安东尼奥·洛佩斯,杰拉德就收到中路。

  这样的话,中路就变成了杰拉德、兰帕德和加雷斯·巴里三中场的配置。

  反过来,如果是踢右路的话,杰拉德就去跟拉莫斯,米尔纳回收。

  但这看起来就像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上一篇:靖安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