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球吧!教练 第606章

作者:陈爱庭

  于是,这场比赛的入场球迷人数达到了惊人的10万1500人。

  这不仅超过了澳大利亚国家队在这里的上座纪录,同时也打破了橄榄球联盟在这里所创造的9万人的上座纪录。

  仅次于澳式足球在这里举办的一场总决赛,那场比赛吸引了12万人入场,其中包括一些站票。

  10万人入场,这对于澳大利亚来说,已经算是盛况空前了。

  当天晚上,在现场所有球迷的欢呼声中,马竞以5比1血洗了澳大利亚国家队,让所有购票入场的球迷都看得津津有味。

  而第二天早晨,几乎所有澳大利亚当地的媒体和报纸,都在报道这场比赛,都在报道马竞。

  巨星云集,球风华丽,再加上过去几年,马竞在美国、日本和中东等地区引发了旋风,让澳大利亚潜藏着的足球热情都迸发出来了。

  澳大利亚发行量最大的澳大利亚人报就发表评论文章认为:澳大利亚的足球热情被马竞点燃了!

  来自欧洲的床单军团,用他们最华丽的攻势足球,用光芒四射的巨星,勾起了澳大利亚球迷的足球欲望。

  “我们不是不喜欢足球,我们是不喜欢澳大利亚的足球!”

  ……

  踢完澳大利亚国家队后,马竞还是留在墨尔本集训。

  接下来还有两场热身赛,分别是在悉尼和布里斯班。

  但在出发之前,杨浩就需要先处理一些球队现在所面临的战术问题。

  诺伊尔和切赫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门将。

  在诺伊尔之前,范德萨和切赫都是非常成功的门将。

  范德萨就不用说了,他本身就是一名主动出击型的门将,但在转会曼联之后,随着年龄的提升,他才逐渐转型,毕竟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了。

  切赫则是在适应马竞的技战术风格,逐渐融入到球队,但多少还是有些做得不够到位。

  例如很多人都说过的,切赫的传控球都不是很好,对比赛的融入程度不够。

  但诺伊尔其实很不一样。

  现在的诺伊尔其实还很迷惘。

  对,用迷惘来形容非常贴切。

  别看他上赛季在沙尔克04表现得很好,但实际上,对于他的一些做法,德国足球界还是有一些想法和意见的,甚至分歧还非常大。

  主要原因在于,诺伊尔在比赛里经常冲出了大禁区,而且,就算他在大禁区内,也经常出击,这对于一向要求稳妥的门将来说,真的是很难接受。

  尤其是在诺伊尔犯错的时候,他就没少受到诟病和指责。

  在杨浩前世,诺伊尔为什么会在更早踢上主力,但评价和口碑都不如勒沃库森的雷内·阿德勒,甚至在国家队里的排位还落后于阿德勒呢?

  原因就在于,诺伊尔很不稳定。

  用德国媒体的形容就是,神经刀。

  伱突然出击,拦得住球固然是好事,可拦不住呢?

  身后就是空门啦。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太特立独行了。

  就连沙尔克04的守门员教练奥利弗·雷克在私底下都跟佩德罗·哈罗吐槽,就没见过这样的门将。

  所有人都知道,门将是对稳定性要求极高的位置。

  布冯、切赫、卡西利亚斯,还有这些年的范德萨,他们为什么备受赞誉?

  因为他们稳定啊!

  但一个整天出击,甚至经常冲出大禁区的门将,这是很难令人接受的。

  可想而知,诺伊尔固然得到了荣誉,但在德国国内也是受到了不少的压力和指责。

  雷克就多次要求他要稳一点,控制住自己的冲动,冲动是魔鬼。

  但诺伊尔还是我行我素。

  这就导致他存在巨大的争议。

  身体素质是真的特别好,1米93的身高,速度还很快,很灵活。

  佩德罗·哈罗还特地给杨浩看了一段剪辑过的诺伊尔的防守动作,他告诉杨浩,诺伊尔每次面对进攻球员的时候,双腿膝盖都是微微弯曲的,双手则是探后。

  高个子门将下底扑救是个难点,因为身高魁梧,下地动作就慢。

  意大利训练门将的方法就是,先退后一步,再扑出去。

  有点作用,但有限。

  诺伊尔的办法就是,始终保持双腿微屈,双手探后,这样能够更快地出手和下地。

  再配合他惊人的反应速度,出色的身体素质和爆发力,1米93的身高和修长的手臂,让他的控制范围非常大。

  可以说,从一个门将的角度来看,诺伊尔是真的拥有非常非常出色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他的跑动能力、爆发力和速度,绝对是他出击的法宝。

  尤其是冲出来的那一下,结合那1米93的魁梧身躯,给进攻球员的震慑力是非常惊人的。

  当然,出击的时机非常重要。

  出色的运动能力,让他的脚下技术非常出色。

  别说是在门将里,就算是跟后卫,跟中场比,他的脚法都是非常优秀的,传球能力出色。

  这里的传球不仅是大脚开球门球和手抛球,这些都是门将的基本功,他跟队友的传球配合也非常好,这一点在平日里的训练中就看得出来。

  而且左右脚都很精通。

  这就很有意思了。

  范德萨来到马竞时,年纪已经不小了,切赫则是受限于自身特点问题,导致马竞过去的那一套打法,在诺伊尔面前,有些不大兼容。

  例如,杨浩告诉后卫和中场们,把诺伊尔当一个接应的支点看待。

  但很多人都不习惯。

  在他们眼里,回传门将都是逼不得已的选择。

  经过一段时间的内部训练之后,不管是杨浩、瓜迪奥拉、胡安马·利略还是波切蒂诺等人,都发现了一个很少被人注意的细节。

  或者应该说,哪怕是杨浩前世,很多球迷吹臀新都没吹到点的地方。

  那就是他的阅读比赛能力,以及这份能力所带来的无球跑动。

  每一名球员在受到防守球员压迫时,都是会有传球扇区的。

  所谓的压迫,其实就是缩小对方的传球扇区。

  那接应的球员在跑动时,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根据传球者和压迫者的位置,扩大传球者的传球扇区。

  简单说,就是更方便于队友传球。

  会不会跑,就体现在这里。

  很多人都说,诺伊尔是门卫,除了防守层面外,他融入比赛,充当控球体系里的一部分也是至关重要的。

  不管是接球,还是出球,都是考验他阅读比赛能力的重要因素。

  还有一个非常容易被人忽略,但其实至关重要的战术点,那就是中卫。

  在过去这么多年的战术体系里面,所有人都在强调缜密、秩序、位置……

  尤其是对于后卫。

  两名中卫始终都要保持一个非常缜密的站位,彼此打配合。

  就算马竞、巴萨这种以传切和传控为主的球队,中卫往往也都是要保持紧凑站位。

  为什么呢?

  防守层面就不说了,在传球和组织层面上,就是为了便于传球。

  两名中卫距离拉长了,传球距离不就长了,被抢断的风险不就大了?

  四号位的重要性就体现在,他必要的时候,能够及时回来接应两名中卫。

  所以,不管是巴萨、马竞,还是皇马或阿森纳,四号位其实都非常重要。

  而且会越来越重要。

  由此而延伸出来的就是,中卫保持缜密站位后,为了确保对防守的有效覆盖,两名边后卫通常都只能上去一个。

  穆里尼奥甚至是强烈要求,一个上去,另一个就必须回来。

  范加尔倒是没要求说只能上一个,但他要求所有的边后卫绝不允许在球场上超过边锋。

  为什么?

  这些都是为了确保对中卫能及时提供有效的保护,完成对防守区域的覆盖。

  四号位在战术里面最重要的作用在哪里呢?

  必要时,他能够沉到后防线,那两名中卫就能往边路拉开了。

  在这种情况下,边后卫就能更加大胆的压上去了。

  而所有人都知道,足球战术,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都强调一个点,在局部区域内,形成以多打少的优势。

  如果两名边后卫都能同时压上去,那就代表着,我方随时都能比对手多出一个人在前面。

  四号位的灵活就在这里。

  而诺伊尔的出现,会进一步颠覆这种格局。

  以前是四号位回撤,现在呢?

  你四号位不用回撤了,中卫你尽管拉开,没事,我在你们身后站着呢。

  只要你们需要,随时随地往我这边传,我都在。

  门将顶上来,成为两名中卫之间的接应点,那中卫之间的联系就不会被切断。

  也就是说,四号位不用回撤,两名边后卫都能压上去。

  那前场投入进攻的球员不就更多了?

  这优势可太大了。

  但凡事有利有弊。

  这就要求门将要尽可能地贴近防线,控制后卫身后的空间和区域,同时在传球组织和进攻时,他要能够积极融入到球队的传控球体系当中。

  而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德国媒体现在对诺伊尔的争议,防线不稳。

  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呢?

  在杨浩前世2023年的球迷都知道,答案就是,加强高位逼抢压迫。

  门将前压后,四号位不用回撤了,两名边后卫可以同时前插了,那在前场就拥有足够多的人数优势,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都占据了人数优势,这就需要利用好这份优势。

  而不能在像过去那样,让对方轻易通过中前场,把防守压力传导到后场。

  如果中前场的压迫做不好,对方轻易传球到后场了,反击打出来,那基本就是完蛋了。

  从这一点也能够看出,这种打法往往只适用于整体实力占据优势的强队。

  你弱队踢这种,完蛋去吧。

  所以,在沙尔克04这种球队,诺伊尔就没法尽情施展了,甚至会备受诟病。

  可到了强队,尤其是当我拥有强大的中前场实力,能施加足够大的压迫的时候,再配合相应的战术体系,诺伊尔的作用就会被最大化!

  ……

  在马竞的教练组里,从来都不乏战术天才。

  例如胡安马·利略,现在的瓜迪奥拉,还有波切蒂诺等,他们有的是善于思考,有的是踢球多年,有的是善于思考还踢球多年……

  可当他们听到杨浩的这套想法时,全都是一脸懵圈的。

  之前,他们都还很奇怪,杨浩为什么指定要签诺伊尔?

  当时有很多人都跟杨浩和马竞建议,签布冯吧。

  只要马竞勾一勾手指头,布冯肯定来!

  那可是世界第一门将啊。

上一篇:靖安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