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球吧!教练 第123章

作者:陈爱庭

  德科能够很好地胜任十号位、八号位和四号位,而莫德里奇也同样是如此,甚至克罗地亚人还踢过边前卫。

  再对比一下,哈维踢十号位,明显就玩不转,踢四号位也不是特别理想。

  当然,这里并不是要对比谁更强。

  德科、哈维、莫德里奇都属于那种非常伟大的中场。

  人们一旦讨论起这类中场核心,往往就是什么阅读比赛能力强、传球精确、大局观出众……都是这一类的。

  但他们也是有区别的。

  齐达内身体强壮,护球和停球能力非常出色,所以,他可以踢前腰,尽可能地靠前;皮尔洛就反过来,他长传好,技术精湛,但身体对抗弱啊,如果他踢前腰,不好意思,就是一场悲剧,所以,安切洛蒂把他撤到了后腰为止,彻底激活了他。

  还有哈维·阿隆索,他护球能力是很好,但摆脱能力不强,位置靠前也不行,最适合他的位置其实是拖后位置,既能发挥出他的防守能力,也能发挥出他长传的优势,还能避开他的短板。

  哈维踢中前卫也是经过长时间摸索,根据球员特点做出的安排。

  而像德科和莫德里奇这种,集十号位的技术、四号位的传球和视野、八号位的攻守全能,还能提供大范围的跑动,哪怕是放到职业足坛里,都是不多见的。

  也就是很多人都喜欢说的,六边形战士。

  而且还是超强型。

  对这类球员,最合适的用法就是,给他们自由。

  他们拥有一个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名字,中场核心。

  所以,很多时候,杨浩根本不需要多说什么,只需要一个手势,德科就猜到主教练的意图,他也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

  这场西甲虽说不是什么决定性的赛事,但由于本赛季马竞和皇马在冲击西甲冠军,备受全世界球迷的关注,这场比赛自然也吸引了无数球迷的眼球。

  比赛以里瓦尔多的一次带球突破拉响号角。

  巴西人从中路带球,尝试突破坎比亚索,但还没靠近阿根廷人的防区,就被巴拉哈给贴身了,直接一个倒地放铲。

  里瓦尔多反应很快,直接将球挑起来,但还是碰到了巴拉哈的腿。

  坎比亚索及时上前,抢在里瓦尔多之前,将球截停下来,左脚控球,转身向左,立即将里瓦尔多挡在身侧。

  巴西人也是左脚。

  球传给了拉开的卡瓦略,后者再传给前面的奥雷利奥。

  格拉维森立马跟上,但奥雷利奥的传球受到了巴萨球员的干扰,格拉维森没能停好,被抢走了。

  丹麦人也十分光棍,追着佩蒂特过去,直接就是一记剪刀脚。

  格拉维森的铲球看着很凶狠,但实际上拿捏得很好,而且是奔着球去的。

  果然,主裁判吹罚犯规之后,佩蒂特从地上爬起来,直接就要跟格拉维森干。

  丹麦人什么时候输过?

  就算被队友隔开,他还是远远指着佩蒂特,示意他有本事再带球过来。

  劳资不铲翻你,我跟你姓!

  球星?

  球星怎么啦?

  除了赚钱多点,球星就没窝囊废?

  格拉维森伸手摸了摸光秃秃的脑壳,还很是不屑地呸了一声。

  杨浩在场边看得很是无奈。

  丹麦人的作风跟西甲是真的格格不入。

  西甲不是没有凶狠的防守球员,但像格拉维森这种,真的很少。

  反倒是在英超,这种类型的中场非常受欢迎。

  例如罗伊·基恩,还有阿森纳的维埃拉。

  几乎每一支英超球队里,都要配备这样一名铁血硬汉,才不至于被人欺负了。

  ……

  里瓦尔多也确实非常难搞。

  巴西妖刀表现得十分活跃,开场仅仅4分多钟,就在马竞半场右侧,接路易斯·恩里克的传球后,带球突破了格拉维森,左脚突然抽出了一记落叶球,直取马竞球门。

  这一脚突施冷箭打得很巧妙,看似高了,却突然下坠。

  所幸的是,关键时刻范德萨非常专注,伸出双手将球托出,又追上去紧紧抱住。

  范德萨大脚将球往前踢,马竞展开了快速反击。

  这次反击最终是以巴拉哈的后插上远射结束。

  而巴萨在开球门球时,郁闷地发现,马竞直接将防线给压了上来。

  四后卫、三后腰,这看起来就是保守至极的阵型,但马竞依旧采取高位防守,而且还在中前场逼得很凶。

  这是杨浩在冬歇期和教练组研究过的一种策略。

  之前,马竞尝试过三后腰的433打法,效果不是特别理想,主要是因为在锋线和中场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那就只能通过走边路。

  后来杨浩又在琢磨,把德科放到十号位,前面安排两名前锋。

  正常情况下,这种4312的三后腰战术,边路进攻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但马竞属于不正常情况。

  为啥?

  因为马竞的三后腰、中卫,甚至是门将,都有很强的长传能力。

  作为穿越者,杨浩最大的优势就是,他对所有的经典战术都耳熟能详。

  例如2012年欧洲杯意大利的那一套战术打法,彻底发挥出了皮尔洛的作用,采取对角线进攻,让前场的中锋拉到边路去接球,再打回到中路。

  这种打法有什么优势呢?

  能充分发挥中场后插上的进攻威胁。

  所有踢过球的人都知道,这种后插上是很难防守的,因为他都是跑在防守的空档处。

  而且,前锋的个人能力也能得到发挥。

  杨浩现在就是采用这种打法。

  在他的计划当中,如果这套战术效果不错,那以后卡卡也能踢德科这个位置,甚至还能撤下一名前锋,转而变成4321的圣诞树阵型。

  随着比赛的推进,这种三后腰打法在防守中的优势也体现出来了。

  面对里瓦尔多和克鲁伊维特这样的巨星,一对一是最危险的。

  杨浩在组织防守的时候,都要确保他们接球时,周围有至少两名球员能第一时间过去盯防。

  但全世界都知道,巴萨的边路也很强,奥维马斯、岑登、路易斯·恩里克等,都是边路的好手,再加上马竞采取4312战术后,边后卫要积极前插,被打身后的风险会更大。

  三后腰的存在就能确保,既保护了后防线的边路,又能有足够的人手来限制住中路的里瓦尔多。

  如果瓜迪奥拉和佩蒂特回撤,德科也会第一时间跟着撤。

  巴萨这支球队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们不喜欢打长传,他们喜欢短传渗透。

  所以,杨浩面对巴萨,就敢把防线压上去,让克鲁伊维特和里瓦尔多远离最危险的区域。

  对付边路的快马奥维马斯,则是更多采取越位陷阱。

  在里瓦尔多远射的2分钟后,奥维马斯就陷入了一次越位陷阱。

  随后,巴萨只能通过远射来形成威胁了。

  路易斯·恩里克、佩蒂特都有过远射。

  最危险的一次是在第18分钟的时候,当时格拉维森回传给卡瓦略时,受到了干扰,直接把球传给了克鲁伊维特。

  幸好关键时刻,卡瓦略在禁区内一次精准的铲断,成功将球给铲出了底线,主裁判也没有判罚犯规,这让所有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

  “没事,托马斯,保持冷静,头脑要保持清晰,伱的周围到处都有接应点,OK?”

  “法比奥,喊出来,哥们,你要注意提醒队友你的位置,好吗?”

  “这次防守很漂亮,里卡多,但下次别这么冒险了。”

  “好啦,巴萨的角球进攻要来了,都准备好了。”

  杨浩习惯了站在场边不停地指挥着比赛。

  但他的这种习惯,在讨厌他的费雷尔看来,真的非常令人厌烦。

  整天在那边喊喊喊,有必要吗?

  也就马竞需要这样喊,真正的天才,哪个愿意听你主教练的指挥?哪个不是自顾自在球场上即兴发挥?

  但费雷尔也感到很头疼,因为马竞的防守抓得很不错。

  尽管他讨厌杨浩,也不得不承认这点。

  关键是,他的三后腰看起来还真的并不保守,反击打起来是相当坚决,兵力投入也大。

  格拉维森和巴拉哈都会积极前插,两名边后卫就更不用说了。

  杨浩这小子是挺年轻的,但用兵十分狠辣,知道巴萨习惯了短传渗透,他就安排三后腰过来堵,导致整个中路的推进被掐断了。

  不过,既然中路被掐断,那我们就走边路。

  费雷尔也跟着走到了场边,喊了一下瓜迪奥拉,示意他分配球权的时候,多走边路。

  安排完后,巴萨主教练还特地转头看了一眼杨浩。

  哼哼,等我们的边路推进过去,克鲁伊维特和里瓦尔多的威胁就能打出来了。

  到那个时候,我看你怎么死!

  ……

  巴萨开始踢边路了。

  里瓦尔多时而出现在左肋,支援奥维马斯;时而出现在右肋,支援路易斯·恩里克。

  马竞的防守也不得不跟着做出一些调整。

  第26分钟,巴萨的右路在发起进攻。

  路易斯·恩里克将球传给了肋部接应的里瓦尔多。

  巴西妖刀刚停住球,往中路带了一步,格拉维森就像黏人的狗皮膏药一样,贴了上来。

  如果只是简单的贴身倒也没什么,可这家伙直接用肩膀撞过来。

  里瓦尔多有一定的身体对抗能力,但被格拉维森这一撞,免不了被避开了些许。

  狡诈的丹麦人顺势伸出手,挡在了里瓦尔多的胸前,整个人近身切入到了里瓦尔多的身前,直接将他原本控制在脚下的球给截住了。

  里瓦尔多当然不干了,立即手脚并用,直接开抢。

  格拉维森用身体往后靠住了里瓦尔多后,迅速将球回传。

  卡瓦略拉出来,到无人防守的区域来接球。

  路易斯·恩里克第一时间冲过去,但没等他靠近,卡瓦略将球分到了左边线。

  奥雷利奥回到了位置,人站在球场线外,将球停在了线内,迅速转身带球往前突。

  巴萨的防守有一个特点,就是里瓦尔多和路易斯·恩里克等人都只是象征性地扑第一下。

  如果你过了他们的防区,那他们也就不再追击了。

  奥雷利奥现在就是这样。

  当他过了中线时,才看到瓜迪奥拉靠过来要防守,前面阿德里亚诺和德科都已经在往前。

  奥雷利奥当机立断,不再多带,径直一脚弧线球长传,将足球从左边线吊向了大禁区内左侧,让阿德里亚诺去追。

  普约尔被德科吸引了注意力,站位有些靠前,但阿德里亚诺可没有。

  只见巴西人迅速前插,冲到了大禁区内左侧,屈膝沉腰,用身体挡住了雷齐格。

  这对身材高大强壮的阿德里亚诺来说,一点都不是难事。

上一篇:靖安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