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920章

作者:漫客1

  昭武帝挑了挑眉:“钟将军去代朕告诉他们,王师北上另有差事,朕都还在燕都陪着他们,他们怕什么?”

  钟将军低头,应了声是,然后躬身离开。

  钟将军离开之后,昭武帝默默的看着他递上来的文书。然后幽幽的看着文书上的沈毅二字。

  “神交已久了。”

  昭武帝仰头望着偏殿的房梁,忽然有些神经质的笑了笑。

  “朕还真想……”

  这位大齐天子喃喃自语。

  “跟你见上一面。”

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悬棺可入土

  此时的燕都城里,其实早已经大乱。

  甚至皇城之中,也已经乱成一团,宫里的太监宫女们,在各个宫殿里,抢夺能够看到的一切东西,然后慌慌张张的逃出宫去。

  不过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的宫人们,已经太迟了。

  这个时候,皇帝陛下亲近的家人们,已经在一两个月前就离开了燕都,最迟的在几天前也已经“搬家”,现在留在皇城里的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统统都是被抛弃者。

  包括昭武皇帝自己。

  不过昭武皇帝住的修德殿,并没有乱起来,有两个千户营的兵力,将修德殿给围了上来,保证修德殿里秩序正常,皇帝陛下安然无恙。

  一来是因为数十年积威,导致这些禁军一直到现在,依旧认昭武帝做皇帝,而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禁军并不认为自己被抛弃了,他们心里还打算着,真到了有燕都破城的一天,他们趁乱,护着昭武皇帝杀出去,然后到关外享受荣华富贵。

  因此,城里的禁军才依旧听从昭武皇帝的调遣。

  与此同时,整个燕都城,也统统进入了“军管”状态,剩下的数万禁军,接掌了整个燕都城,并且派人看在城中的各个街道上,没有上面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门,不得在大街上行走。

  往日繁华热闹的燕都城,这会儿全城寂静。

  不过虽然大秩序被禁军接过,但是燕都城里实际上的秩序已经崩塌,所以各个街坊,各个宅邸之中,还是乱象一片,一些家奴抢夺家中财物,甚至打杀主人公的事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而在城里已经乱降横生的时候,城外的淮安军,实际上还没有开始哪怕任何一次攻城。

  洪德十八年九月初,同时也是北齐的昭武五年九月初,淮安军三路主力军,终于将燕都团团围住,大军兵临燕都城下。

  围住了燕都之后,沈毅开始让人向城中喊话,宣布了攻城的时间。

  他将在九月初九,正式开始进攻燕都,到时候王师奋勇,任何人也逃脱不了汉家天子降下的天威。

  之所以要定下具体攻城的时间,除了因为淮安军需要休整之外,更多的原因是因为要给城里守军足够的心理压力。

  等待死亡永远比面对死亡可怕的多。

  就在淮安军将燕都团团围住的时候,两路偏师的将军刘明远与周怀,也都领兵到了燕都左近,他们刚刚驻扎完军队,就都连忙来到沈毅的中军帐中,两个人一前一后,都是神色恭谨,对着沈毅低头抱拳行礼。

  “拜见沈公!”

  沈毅此时正在翻阅来自于建康的文书,闻言笑了笑,开口道:“都起身,坐着说话。”

  二人低头道谢,小心翼翼在沈毅的帅帐之中落座。

  沈毅让人给他们上茶,自己抿了口茶水之后,缓缓说道:“你们一路过来,应该已经见到,燕都已经被团团围住,因此你们这两路军,在燕都这里,已经用处不大了。”

  二人闻言,脸色都是微微一变。

  周怀还好,很快恢复了正常,但是刘明远明显眼神都黯淡了下来,一下子变得极其失望。

  周怀低头道:“末将愿将本军,重新归复淮安军中,只求能够继续跟随沈公您。”

  刘明远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道:“末将亦是!”

  沈老爷看了看两个人的表情,这才笑着说道:“二位误会了。”

  “我的意思是,在燕都这里你们已经用处不大,所以我要把你们派去别的地方。”

  沈毅看向刘明远,想了想之后,开口道:“刘将军,你的登州水师原地休整一段时间之后,就返回天津港,驻扎在天津港,恢复训练。”

  “将来,你这支水师,我还有大用处。”

  沈老爷笑着说道:“登州水师是咱们大陈,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支沿海的水师,比起当初的淮河水师,立意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刘将军要把这支军队好好带好,将来的前途,不在沈某之下。”

  这支水师,沈毅当初开始训练的时候,用意就不是完全在北齐上。

  毕竟北伐的时间太短,这支水师练不出什么名堂,最多就是像在这次北伐之中一样,作为袭扰牵制之用。

  但是某个岛国上的银矿,沈某人已经觊觎很久了,登州水师将来强大起来,正好可以去做这件事。

  刘明远微微低头:“末将领命!”

  沈毅又看向周怀,开口说道:“周将军,我要你立刻带领所部北上,封锁住山海关门户,同时驻扎在山海关,等候朝廷的诏命。”

  周怀抬头看了看沈毅,随即深呼吸了一口气,深深低头:“末将……领命!”

  ……

  九月初六,距离淮安军进攻燕都还有三天时间。

  沈毅的中军大帐里,来了个熟人。

  晋王李穆好整以暇的坐在沈毅的大帐之中,低头喝了口茶水,微笑道:“还是子恒你治军有道,这一路走来,我硬是没有见到什么乱象。”

  “这在其他军中,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沈老爷坐在这位晋王爷旁边,伸手给他倒了杯水,开口笑道:“治军不严,当初连倭寇都不一定打得赢,淮安军能够走到今日,便是靠赏罚公平,重罚重赏。”

  晋王看着沈毅,有些感慨:“记得当初抗倭军成军的时候,在抗倭军挂名指挥使的还是我,一晃近十年时间过去了,当初那支清理东南的抗倭军,竟然横扫了整个中原以及北方。”

  “当初你我在东南的时候,这是我做梦也想象不到的事情。”

  沈毅也微笑道:“当初不是王爷配合,抗倭军也搞不出什么名堂,说起来,淮安军能有今天,还要多谢王爷才对。”

  “好了好了。”

  晋王爷连连摆手,苦笑道:“再说下去,你敢说我却不敢听了。”

  他看着沈毅,正色道:“咱们说正经事。”

  晋王爷抿了口茶水,微笑道:“子恒素来聪明,猜一猜我这回为什么到燕都来?”

  沈老爷也低头喝茶,然后淡淡的说道:“自然是为了帝陵的事情而来。”

  晋王爷“啧”了一声。

  “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

  大陈皇族,有好几座帝陵在北边,都在燕都城外不远,如今燕都虽然没有光复,但是这些地方基本都在淮安军的实际控制之中了。

  当初洪德帝就跟沈毅提过这件事,说要派一个皇族过来主持这件事,那么晋王爷这个时候过来,自然是为了这个。

  晋王爷主动敬了沈毅一杯茶水,轻声叹道:“我这些天查过,别的帝陵都还好说,那些朱里真人估计也是怕后来者,没有动我们李家的帝陵。”

  “但是世宗章皇帝的帝陵……”

  沈毅眨了眨眼睛:“怎么了?”

  晋王爷无奈摇头:“被朱里真皇帝给占了。”

  世宗皇帝南渡之前,帝陵就差不多完工了,他带着朝廷逃到南边,立下了南陈小朝廷,原先的帝陵就空置了下来,这种风水宝地,又是现成的帝陵,自然被北齐皇帝给占了。

  沈毅想了想,然后开口道:“世宗皇帝悬棺未曾入土,这是悬在大陈朝廷心上几十年的事情,王爷恐怕要尽快,再建一座帝陵出来。”

  晋王爷点头。

  “我已经在找人勘察了。”

  沈老爷低头喝茶,缓缓说道:“不过,另一座帝陵的兴建,比建世宗皇帝的帝陵更要紧。”

  李穆愕然:“哪一座?”

  沈老爷悠然看向李穆。

  “今上的帝陵。”

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赐金封爵!

  世宗皇帝的棺椁,被绳子吊起来至今已经五六十年了,按照道理来说,现在李穆既然负责了这件事,最要紧的事情自然是给这位至死都没有闭眼的皇帝陛下尽快建好帝陵,再将悬棺送到北边来安葬,了却这桩持续了几十年的遗憾。

  但是道理归道理,实际归实际。

  实际情况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的皇帝陛下是洪德皇帝。

  而且洪德皇帝明确表示,他将要埋在北边,那么李穆这位晋王的优先任务就非常明确了。

  毕竟那位世宗皇帝,可不会从棺材里站起来数落李穆这个后世子孙不肖,但是洪德皇帝要是不高兴的,可是实实在在要影响到晋王府一脉前程的。

  李穆之所以还在兢兢业业替朝廷办事,求的是什么,还不是盼望着自己有生之年,能够把晋王两个字后面,加上世袭罔替四个字?

  李穆立刻会意,点头道:“幸好子恒提醒,不然为兄可能要在这件事情上犯错了。”

  他顿了顿之后,看向沈毅,低声道:“不过,朝廷迁都的事情,到现在都还没有着落,也没有定下来,陛下也没有明旨要我在燕都附近寻找帝陵,我现在这么办了,恐怕要被那些不同意迁都的文官戳脊梁骨痛骂了。”

  晋王爷顿了顿,才继续说道:“骂我逢迎圣上。”

  沈毅微笑道:“要是我,可能还有这方面的顾忌,毕竟我是考学出身,怎么也算得上是个文官,但是王爷您是宗室,也只有陛下一个人能给您世袭罔替,您还有什么可顾虑的?”

  “倒不是顾虑,就是顺口提一提。”

  晋王爷低头喝了口茶水,然后看向沈毅,感慨道:“如今燕都已经被子恒围住,恢复在望,燕都恢复之后,朝廷剩下的要紧事,也就是迁都跟立储两件事了。”

  他声音低了一些,开口道:“陛下已经在回建康的路上了,听说朝廷里的大臣们,已经多次上书,请求陛下立储君,这一次陛下封禅泰山,带了两位皇子随行,许多人猜测,储君要从这两位皇子里出。”

  沈老爷有些狐疑的看了看晋王爷,然后笑着说道:“王爷莫不是来试探我口风的?”

  “没有的事。”

  李穆摇头道:“我只是想提醒一句子恒,储君这件事非常要紧,你能不要参与进去,就不要参与进去。”

  沈毅喝了口茶水,叹气道:“要是可以不参与进去,那我自然不会参与进去,不过将来的事情,到底会是什么模样,谁也说不清楚。”

  在朝廷里厮混,很多事情错综复杂,由不得自己。

  譬如说储君归属,因为还没有定下来,现在建康朝廷,私下里早已经是暗流汹涌。

  后族孙家出了两代帝后,眼下自然是想着把皇三子李容给扶到东宫的位置上去,保证孙家将来的地位不失。

  而另一边,惠妃娘娘的家人,也就是刑部吕尚书一家,也在不遗余力的活动,仗着皇帝的喜欢,想要将李望送上帝位。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当初皇帝给惠妃娘娘安排的“出身”,现在已经与惠妃娘娘强行绑定在了一起,他们不想出力,也不得不出力。

  从这一点上看,惠妃并不算势单力薄,因为后族虽然地位极高,但是全家上下绑在一起,都远没有一位大九卿来的权重。

  在两方势力明争暗斗的情况下,沈毅已经成为了他们一定要拉拢的对象,事实上,不仅宫里的人想要跟沈毅的儿女结亲,现在有不少朝廷的官员去走沈恒的门路,想要跟沈老爷的侄儿侄女结亲,从而与沈家进行绑定。

  这还只是沈毅家里的情况。

  淮安军一系的将领,都跟沈毅脱不开干系,如果有人找到他们,与他们结亲,那么也或多或少能跟沈毅扯上关系。

  只是没有与沈家直接结亲来的干脆直接就是了。

  沈老爷感慨了一句之后,看向李穆,笑着说道:“王爷你呢?你怎么看?”

  “要我看,自然是立嫡。”

  晋王爷也不避讳,低声道:“不过我跟那两个侄儿都接触过,就性格上来说,皇长子更适合一些。”

  “毕竟洪德朝之后,大陈需要的是一个守成之主。”

  沈毅微笑不语。

  晋王爷也很有默契的没有再说下去,而是转移了话题,开口笑道:“这几天,我要去祭拜皇陵,等拜完皇陵,我就要带着一帮风水先生,去勘察地脉了。”

  “到时候如果找到了好地方,修建皇陵的时候,恐怕还需要子恒你这里帮忙。”

  “这个容易。”

  沈老爷笑着说道:“燕都破城之后,一定会有大量俘虏,到时候就罚他们去皇陵做工,以赎清罪孽。”

  李穆这才松了口气,笑着说道:“有子恒这句话,我放心多了。”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