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916章

作者:漫客1

  沈毅哑然一笑,开口道:“臣这十年都在外面奔波,别的没有,倒是锻炼出了一副好身体,平日里连病都很少生了。”

  二人一前一后,下了封禅台,很快就有太监们围了上来,然后抬着两个人,到了泰山上的别院之中休息。

  别院之中,君臣二人都坐了下来,皇帝斜靠在床榻上,脸色依旧不太好看。

  这会儿,他身上的衮服已经褪了下来,左肩的伤口因为活动的太多,已经裂开了,正在往外渗血。

  相比较来说,沈毅今天活动要少了许多,情况要好的多。

  不过两个本应该静养的伤员,这会儿都活动了半天,前一天晚上又没有好好歇息,这会儿身体状态都不是很好。

  但是皇帝的精神状态十分不错。

  在太医给他换包扎布上药的时候,皇帝看着沈毅,忍不住道:“沈卿,你说人死后有灵吗?”

  沈毅闻言一怔。

  这个问题,如果是另一个世界的他,大概率会回答不会,但是现在,他本人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于是他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回答道:“臣想,大概是有的。”

  皇帝抬头望着房顶,半天没有说话。

  等换药的太医退下之后,他才扭头看着沈毅,笑着说道:“要是死后有灵,那父皇现在应该看到了。”

  皇帝陛下斜躺在床上,眼眶有些发红。

  “他老人家要是看到了,朕有封禅泰山的这一天,应该会高兴罢……”

  身为皇帝,他很少会在外人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软弱的一面,甚至绝少会在外人面前,表露自己的真实情绪。

  但是现在,可能是因为高兴,也可能是因为一些别的什么原因,这位大陈的皇帝陛下,在沈毅面前眼含泪花。

  今年是洪德十八年,也是洪德皇帝在位的第十九年。

  亲政的第十三年。

  十三年以来,除了最早两年干了些荒唐事之外,整整十三年时间,这位本性贪玩的皇帝,硬生生压抑住了自己的性格,兢兢业业的做了十三年皇帝!

  这会儿,他终于有所成就!

  而且几乎是历代帝王都在追求的成就!

  哪怕是对于皇帝来说,也绝难完成的成就,他心里自然是高兴的。

  又高兴又激动,同时又有些想哭。

  皇帝陛下用袖子擦了擦泪水,对沈毅笑了笑:“父皇若是知道将来会有沈卿这么个人,当年多半不会郁郁而终,也不会留下我们孤儿寡母,留下朕在帝位上战战兢兢那么多年。”

  沈毅连忙低头。

  “先皇若是在,臣现在恐怕连个知府也当不上。”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先有陛下知人善任,才有臣侥幸做成了一些事情。”

  洪德帝笑了。

  “沈卿说话,真是一如既往的好听。”

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拿捏分寸

  皇帝足足在泰山上待了三天。

  这三天时间里,只有沈毅同他一起住在泰山别院之中,其他人都没有伴驾,三日之后,君臣二人才一起下了泰山,回到了泰山脚下不远的行宫之中。

  这个时候,沈毅身上的伤口,已经恢复了不少。

  皇帝陛下的身体,也恢复了一下,虽然距离痊愈还相去甚远,但是至少伤口已经不怎么疼痛,继续静养,就能够慢慢恢复。

  总的来说,两个人都还是壮年,身体恢复还是很快的。

  到了行宫之中以后,几个太医给沈毅换完了药,沈老爷穿好衣服之后,便去面见皇帝,见到了皇帝之后,沈毅欠身道:“陛下,前线军情如火如荼,臣不得不去处理一些要紧的军务,臣请到行宫外面去住。”

  皇帝这个时候也刚刚换完药,他抬头看着沈毅,笑着说道:“怎么?在朕这行宫里,就处理不了军务了?”

  “那倒不是。”

  沈毅欠身行礼道:“只是每天至少有十份以上的情报,要送到臣手里来,现在北齐的清净司明显已经不择手段,来来往往次数太多,容易被他们寻到空子,对陛下的安全不利。”

  皇帝看着沈毅,哑然一笑:“那就让人把情报,送到行宫门口,文书进来人不进来就是了。”

  沈毅摇头道:“陛下,有些事情在纸上是说不清楚的,臣必须见到从前线回来的人,问清楚前线的情况。”

  他顿了顿之后,低头道:“再有,臣要向陛下报捷。”

  皇帝陛下一怔:“怎么说?”

  “刚才,臣收到消息,位于西北,同时也是战场西面的薛威,领着淮安军先锋军,在三日前,也就是陛下封禅的当天,于宣府大破宣府三卫,杀敌数千,俘虏敌人两千余人,其余敌人溃不成军,四散奔逃,目前先锋军已经占据宣府,准备兵发燕都。”

  沈老爷低着头,语气都高亢了一些:“陛下,宣府是燕都的西门,破开宣府,燕都的西边就是门户大开,用不了多久,淮安军就可以开到燕都城下,兵临燕都城!”

  听到这个消息,皇帝陛下也忍不住拍了拍大腿,有些激动:“好!”

  “好啊。”

  他看着沈毅,微笑道:“朕研究过燕都附近的北齐兵力,没了宣府,燕都禁军都不太好防守燕都,如果退守,恐怕只能缩到燕都城里去守了。”

  “薛威继攻克山西之后,又下一功。”

  皇帝陛下抚掌笑道:“粗算起来,薛威现在,应该是淮安军中,功勋最重的将领了,等前线事毕,朕要好好封赏他。”

  沈毅低头道:“先锋军能有如此作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左路军与右路军,替他担去了北齐的主力,这份功劳虽然不能不归功于先锋军,但也不能全部归功于先锋军。”

  “望陛下明鉴。”

  皇帝点了点头,感慨道:“沈卿能说出这番话,难怪淮安军各部能够配合无间,没有嫌猜,要是朝廷其他各军配合打燕都,这会儿恐怕因为些许军功,争得头破血流了。”

  “将来报功的时候,怕也会因为些许功劳,吵得脸红脖子粗。”

  沈毅微笑道:“归根结底,都是陛下的军队,都是朝廷的王师,功劳都是大家的,因此没有必要这样争执。”

  尽管沈毅一直刻意避免,但是事实上,淮安军内部,也早已经山头林立。

  现在,暗处较劲的也有不少。

  只是有沈毅镇在明面上,这种较劲永远不会被摆在台面上就是了。

  当然了,这些话也不能跟皇帝说,毕竟认真起来说的话,沈毅沈某人,就是淮安军里最大的山头,多年领兵下来,淮安军里的将领人人都认他沈某人,却不一定人人都认他洪德皇帝。

  在这种时候,是一定要说漂亮话的,让大家都有个坡可以下。

  皇帝陛下哑然一笑,开口道:“罢了,你住在朕这里,的确不太方便,你要搬出去,那就搬出去罢。”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太医说,朕这个伤要将养一个月才能大好,朕就在泰安住上一个月,再动身返回建康。”

  说到这里,皇帝看着沈毅,叮嘱道:“沈卿,前线战事哪怕再如何着急,你也要养好伤再动,朕现在给你下旨意,半个月之内,不许你离开泰安,更不许骑马奔波。”

  沈毅笑着低头道:“臣领旨谢恩。”

  洪德皇帝点了点头,然后突然想起了什么,补充道:“沈卿,如果薛威所部能够推到燕都城下,是不是可以让他打到燕都的北边去,堵住朱里真人北逃的后路?”

  沈毅神色微变,随即摇头道:“陛下,这是不成的,若是左右两路军任何一路主力,到了薛威现在的位置,都可以像陛下说的这样去办,将朱里真人堵死在关内,但是薛威所部在山西本就折损严重,后来收了一些伪齐的边军之后,才勉强补充到了两万多人,至今也就是两万出头的兵力。”

  “将他们放在燕都北边,让他们堵住朱里真人的话,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被朱里真人给冲碎。”

  沈侯爷面色严肃,沉声道:“让他们袭扰北撤的朱里真人,臣以为可以,但是让他们这一路偏师去阻拦一定不成,至少要等到淮安军的主力抵达燕都附近,薛威才有可能去做阻截。”

  皇帝点了点头:“朕明白了。”

  他笑着说道:“果然,兵书上看来的,不一定能用在战阵上,还是沈卿这种战场上一刀一枪打出来的兵法要更实用一些。”

  沈老爷连忙低头,说了一声惶恐。

  二人闲聊了几句之后,沈毅向皇帝告辞,离开了这处行宫。

  ……

  回到了自己的园子里之后,沈侯爷明显放松了不少,他坐在自己的书房里,翻看着书桌上一份又一份的文书,把最近的文书看了一遍之后,沈毅才揉了揉眉心,闭目养神。

  房门被人缓缓推开,蒋胜端着汤药走了进来,开口道:“公子,药好了。”

  沈毅摇头:“我没有大碍了,不喝。”

  他看着蒋胜,开口问道:“骆勇在哪里?”

  蒋胜想了想,开口道:“应该在济南城里,居中联络各处的邸报司,公子要把他喊过来么?”

  沈毅低头思索了一番,然后自顾自的摇头道:“算了。”

  他总觉得,那天行宫里那四个刺客太监,太过诡异,因此他想查一查。

  他倒不是怀疑洪德皇帝,因为洪德皇帝没有这个动机,以他的手段,也不会做的这么拙劣。

  而是清净司动手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也不是太大。

  本来作为沈侯爷麾下的情报头子,让骆勇去查本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骆勇一动,一定会被皇帝知道。

  而这件事,只要沈毅去查,就代表了他对皇帝不信任,君臣之间一定会生出嫌隙,因此这件事谁都能查,独独他不能去查,也不能让骆勇去查。

  但是沈毅,又对这件事很是好奇。

  或者说,他这个人有点记仇,他想弄清楚,到底是谁在使坏。

  要真是清净司干的,那也就没事了。

  思索了一番之后,沈毅看着蒋胜,轻声道:“你去给许复去一封信,跟他说,我有军事后勤方面的事情跟他商议。”

  “让他过来见我一面。”

  蒋胜不假思索,低头道。

  “是。”

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二代们

  跟蒋胜交代了一些事情之后,沈毅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又翻开了面前的几份文书。

  按照北边的情报汇总,薛威攻破宣府之后,燕都的北齐朝廷,反应非常大,甚至有些惊慌失措的味道了。

  宣府告破之后的第二天,燕都城里至少跑出去了五千人以上。

  这还是在燕都城门被管控的情况下,如果燕都城门不受控制,可以随意进出,那么城里的朱里真人,恐怕一两天时间,就会跑的一干二净。

  因为燕都,是无险可守的。

  一旦敌人打过来,禁军无险可守,要么就出城跟敌人硬碰硬,要么就只能退守城中。

  而且,燕都已经没有后方可言了。

  到时候人家把城一围,不用太久,四五个月半年时间,这座城就不攻自破。

  那时候,想跑都跑不掉。

  因此,现在燕都城里的那些朱里真老爷们,异常慌乱,都在想方设法的逃离燕都。

  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对于后续战事持保守态度的沈毅,也在考虑要不要加快节奏,最好是尽快把淮安军的主力给开到燕都城下,到时候那些没有来得及跑路的朱里真人,便一个也跑不脱。

  都要留下来,偿还七十多年前朱里真人的罪孽!

  坐在书房里的沈毅,沉思了一会儿之后,还是给凌肃与苏定,各自去了一封信。

  信里并没有什么命令,只是给他们各自捎带了一句话。

  “北齐朝廷大势已去,人心不再,各部详细探明情况,如有必要,可酌情提兵北进。”

  写到这里,信的末尾,沈毅又添了四个字。

  “不必请示。”

  这两封信,几乎就是默然允许凌肃与苏定北上了。

  同时,也是在为薛威的鲁莽行为“背书”,将来也就没有必要严惩冒进的薛威了。

  两封信通过邸报司,火速送到了前线两位主将手中。

  凌大将军收到这封信的第一时间,便召集了军中的将领议事,并在当天整理军队,准备大举北上。

  而身在静海的苏定,则是派了两个千户营级别的斥候营出去,探查从静海要燕都沿途的情况。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