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738章

作者:漫客1

  他静静的说道:“这是建康,不是山东了。”

  蒋胜低下了头,没有再说话。

  沈毅对着他摆了摆手,开口道:“好了,这东西我收下了,你该回去陪陪家里人,去陪你的。”

  蒋胜连忙说道:“公子,既然出了事,我还是跟在您身边,帮帮忙罢。”

  “没有出什么事。”

  沈毅静静的说道:“我会妥善处理的。”

  蒋胜这才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蒋胜离开之后,沈毅拆开这封信,从里面取出十几页的信纸。

  里面详详细细写着的,都是关于崔煜这些年的“罪证”。

  有任用私人,有收受贿赂。

  其中最大的罪过,是操纵洪德十三年春闱!

  洪德十三年,也就是上一科进士。

  上一科的主考,一共有两人,其中一位是翰林学士,另一位正是崔煜崔光显。

  崔煜身为宰相,虽然同为考官,但是他一定是占主导地位的。

  当然了,身为宰相,左右科举绝不全然是为了钱,更多的是为了网罗人才,毕竟中书五相里,以崔煜的势力最小,也会做出这种举动,并不奇怪。

  其他几位宰相,或多或少都有参与会试,甚至是主持会试的经历。

  都干到了宰相这个级别,自然而然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以坐稳宰相的位置。

  本来主持会试,哪怕公正严明,也会收获一对“贡士”门生,但是那样的门生,至多只能保证不跟自己作对,真正要收归门下,还是要多多少少有些偏向,要让这些未来进士们知道,崔相爷在里面出了力,这样将来才能忠心耿耿。

  但是这种事情,又太过敏感,一旦留了证据被人发现,那么宰相的身份也扛不住这个罪过。

  事实上,这些证据里,真正能扳倒崔煜的,也就是这个“左右春闱”了,其他的罪名,对于宰相来说,不痛不痒。

  沈老爷是文书出身,很快翻了一遍这些信纸都看了一遍,然后随手放在了一边,“啧”了一声:“这陈丰德,还真有些本事,这种事情,也能被他留下证据。”

  他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要么是,崔煜很信任他,要么就是,这厮脑后生反骨……”

  “两年前甚至更早,就开始谋算着,踢开崔煜这块挡路石了。”

  “只是……”

  沈毅抬头看向窗外,因为要散屋子里的碳气,这会儿窗子没有关严,正好能够让他瞧见天上的夜色。

  冬夜正寒,弯月如钩。

  “只是你虽然窥破了朝堂平衡之道,但是你这块秤砣……”

  沈老爷起身,背着手走到床边,悠悠低语。

  “怕是不够份量平衡沈某人啊……”

  ……

  腊月二十八,大朝会。

  许久没有上朝的沈毅,起了个大早,在夫人的伺候下换上了一身三品官服,打着呵欠,来到了德庆殿门口。

  此时,百官大多都已经到齐。

  不少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这个年轻到了极点的三品官身上,目光复杂。

  有羡慕,有嫉妒,更多的是感慨。

  大陈开国以来,除了宗室贵戚之外,再没有第二个这么年轻的三品官了。

  还有流言传说,陛下执意要擢他为山东巡抚。

  那就是货真价实的二品大员,封疆大吏了!

  沈老爷在人群里环视了一圈,笑呵呵的走到赵相公身后,微微点头道:“师伯早上好。”

  对于沈毅这种打招呼的方式,赵昌平等熟悉的人,这么多年早已经习惯了,赵相公回头看了看沈毅,有些诧异,哑然道:“看到子恒你上朝,真是稀奇。”

  “比陛下罢朝还要稀奇。”

  沈老爷微微低头,笑呵呵的说道:“师伯莫要乱说,小侄还是很勤快的,上朝从来没有缺席过。”

  赵昌平微微摇头,没有理会他这句话,而是问道:“有事么?”

  沈毅微微点头:“来告几个人。”

  赵相公微微叹了口气,侧过身子看向沈毅,问道:“要帮忙么?”

  “不用。”

  因为很少早起,沈毅再一次打了个呵欠:“小侄一个人够用了。”

  他揉了揉眼睛,睡眼朦胧:“不过告完之后,师伯大概要跟那些人,吵好几天的架了。”

  两个人说话的功夫,德庆殿门口终于大开。

  洪德十四年最后一次大朝会,正式开始。

  沈毅没有站到御史台那里去,而是老老实实的站在兵部姜老头身后,跟着众臣一起参拜皇帝。

  众臣起身之后,皇帝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人堆里的沈毅,他先是一愣,随即笑道:“沈爱卿今天怎么上朝来了?朕不是特许你可以在家休养,不必上朝的么?”

  沈老爷这才站了出来,手捧朝笏,毕恭毕敬的躬身行礼。

  “回陛下,臣忝任御史台右副都御史,近日回京,意外收到了一些民间举发,特来弹劾一些为非作歹的朝臣。”

  皇帝摸了摸下巴,面色严肃,但是目光里还是笑意。

  “哦?”

  他笑着问道:“沈卿要弹劾谁?”

  沈毅手捧朝笏,低头道。

  “臣参工部郎中崔蔺。”

  “大理寺少卿张庸。”

  “吏部员外郎孙诚。”

  “吏部主事崔炼。”

  “以及江宁县令程重等人……”

  沈毅声音低沉,沉声道:“贪赃枉法,为非作歹。”

  “臣……”

  “已查实罪证,请陛下将这些人,绳之以法!”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统统为之哗然。

  所有人的目光,几乎同一时间看向了崔煜身上。

  因为这些人……

  不是崔相的故吏,就是门生!

  甚至,还有两个崔相的家人!

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陛下圣明

  沈毅一共弹劾了八个人。

  俱是崔煜一系。

  而且,虽然这些人品级不高,基本上都是五品或者五品以下,但是全部都是一些比较要紧的衙门,和一些比较权重的位置。

  尤其是吏部的两个位置!

  沈毅在殿门外,跟赵相公说他会吵架,就是因为,一旦这些职位空缺出来,中书多半会因为这些缺位,吵上几次架。

  文武百官之中,站在吏部之中的考功司郎中陈裕,原本听到沈毅要弹劾官员的时候,他的目光是炽热而激动的。

  宽大袍服下面的两只手,都在微微颤抖。

  但是……

  当他听到沈毅,念出一连串名字之后,这位陈郎中,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身体都僵住了。

  因为他给沈毅的那些“证据”里,并没有提到过这些人!

  半个字都没有提到过!

  他那些证据,只针对崔煜一个人!

  帝座上的皇帝陛下,饶有兴致的看着正在对自己躬身行礼的沈毅,忽然笑了笑:“沈卿短短几息时间说的事,快要比御史台一整年的事情都多了。”

  这句话很好理解。

  这么多京官,而且是要职京官,整个御史台一年都弹劾不了这么多。

  甚至,好几年都弹劾不了这么多!

  尤其是,这些官员都有后台的情况下。

  沈毅面色平静,低声道:“陛下,或许是臣运气好,也或许是这些贪官污吏防备御史,却没有防备臣。”

  “因此,臣得以侥幸,拿到了一些证据。”

  他从袖子里,取出奏书,两只手捧着:“请陛下过目。”

  皇帝看了看沈毅,又忽然扭头,看向宰相陈靖,微笑道:“陈相怎么看?”

  陈靖心里一阵无奈。

  这是什么场合?这是大朝会!

  在这里,他还能怎么看?

  陈相站了出来,手捧朝笏,低头道:“回陛下,我大陈历来法度严明,若确有贪赃枉法等不法情事,自然应当严加查办,绝不姑息。”

  皇帝这才点头,开口道:“那高明,去把沈爱卿的文书,取上来罢。”

  “先收着,一会儿朕再细看,派人查办此事。”

  听到皇帝这句话,在场不少人,已经脸色骤变。

  因为沈毅弹劾的这些人里,除了那位京城的县令,还有吏部主事之外,其他都是五品左右,基本上都在大朝会里。

  也就是说,这些当事人都在场。

  当下,立时就有不少当事人慌忙站了出来,跪倒在皇帝面前,大喊冤枉。

  这些人里,绝大多数人都知晓利害,因此不敢看崔煜,但是还是有一两个愣头青,用哀求的目光看着崔煜,想让崔相替他们说说话。

  皇帝皱了皱眉头,开口道:“事情是否属实,朕这里还没有查清楚,哭天抢地的,像什么模样?”

  “左右,先拿下去,锁禁在各自家中,等待朝廷查办。”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静静的说道:“若沈侍郎所言不实,朕自然会还尔等一个清白。”

  说完这句话,皇帝又不动声色的看了看崔煜。

  之间崔相公目不斜视,依旧面色平静,似乎朝廷里发生的事情,跟他全无关系。

  皇帝脸上的笑意,又多了一两分。

  不过,他很快收敛笑意,咳嗽了一声,正色道:“难得沈爱卿,在前线奋勇杀敌不说,回到了建康之后,还关心朝事。”

  “朕心甚慰啊。”

  他看着中书那边,问道:“陈相,朕发下去的圣旨,中书那里走完了没有?”

  陈靖左右看了看自己的四个“同事”。

  四位宰相都是目不斜视,仿佛皇帝的问话,跟他们全无关系。

  陈靖只能硬着头皮上前,低头道:“回陛下,已经弄完了,随时可以下发。”

  “那好,既然过了,朕就借着这次大朝会,直接宣布出来罢。”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