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705章

作者:漫客1

  “朕今年,已经二十四岁快要二十五岁了。”

  皇帝神色平静,静静的说道:“如果孩儿是闹小孩子脾气,洪德七年洪德八年的时候,孩儿便应闹着离京玩耍去了。”

  “那会儿,孩儿十七八岁,真是贪玩的时候,不也一样老老实实待在建康,处理国政?”

  孙太后欲言又止。

  她是想说,那个时候皇帝根基未稳,想出去也出不去。

  皇帝面带微笑,继续说道:“母后,自沈毅兴兵北伐之日起,朕便有去曲阜的念头了。”

  “曲阜有天下第一文庙,有所谓的圣人之宗。”

  “朕亲自去那里祭孔,便是要告诉世人与天下人,正统到底在南,还是在北。”

  孙太后摇头道:“有朝一日,王师恢复河山,天下人自然知道正统在哪里。”

  “谈何容易?”

  洪德皇帝看着自己的母亲,微微摇头,叹了口气:“母后不知兵事,恐怕也没有怎么看过沈毅送回来的军报。”

  “沈毅先取徐州,再取兖州,看起来势如破竹一般。”

  “但是,取徐州是出齐不意。”

  “取兖州,是趁齐之危。”

  皇帝静静的说道:“拿下兖州之后,即便是沈毅,想要再往北推,已经不太容易了。”

  洪德皇帝虽然身在建康,但是他每天一睡醒,几乎会立刻看沈毅送回来的情报,以及内卫送回来的情报。

  对于北伐的局势,皇帝陛下这个局外人,看的比沈毅这些局内人,可能还要更清楚一些。

  沈毅夺取徐州,的确是打了个出其不意,当时的齐人,并没有怎么把陈国军队看在眼里,甚至不觉得陈国军队有能力越过淮河。

  在这种情况下,沈毅借用邸报司的林生,出奇兵,这才骤然之下,占了徐州城。

  至于兖州。

  老实说,的确是有借着齐人皇位顺递,朝局不稳的时机,才得以一举拿下兖州,颇有趁人之危之嫌。

  “儿臣是大陈的天子,北伐这件事情,跟儿子的关系,比与朝廷里任何人的关系都大。”

  “北伐这件事,中书那些宰相们未必上心,朝廷里的大臣们也大多是胜固欣然败亦无忧的态度。”

  “但是儿臣不能不上心。”

  皇帝陛下轻声道:“在朝廷里,儿臣能给沈毅的支持,已经都给了,现在,则需要在大义名分上,再给他一些助力。”

  皇帝深呼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在李家手里丢掉的江山,儿臣总不能坐在朝廷里,眼巴巴的指望着别人替咱们家收回来。”

  “一切能做的事情,都应该去做。”

  “至于母后您说的国本未定。”

  他静静的说道:“儿臣并不是没有儿子,儿臣要是有个万一,大陈的社稷并不会无后。”

  孙太后闻言,瞪大了眼睛,正要说话。

  皇帝静静的看着母亲,笑着说道:“阿娘,无论是谁继位,皇后的正宫位置总是丢不掉的,况且,您不止一个皇孙。”

  皇帝轻声道:“再有就是,您相信儿子,儿子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太后娘娘神色有些复杂,她看着眼前这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微微叹了口气:“你多带一些禁军去。”

  太后顿了顿,继续说道:“再有,让那沈毅,到徐州府来迎你。”

  皇帝欣然点头:“儿臣遵命。”

  太后娘娘又说到:“一个月之内,须得回来。”

  皇帝哑然道:“龙辇出行,一个月恐怕连一个来回都未必能走完。”

  “母后您放心,孩儿两三个月就回来。”

  太后娘娘微微叹了口气,没有说话了。

  就这样,说服了太后娘娘之后,朝廷里就再也没有什么阻碍了。

  次日,皇帝陛下便下旨意出京北上祭孔,值得一提的是,皇帝在旨意里,指名要晋王世子李穆陪同伴驾,一起北上曲阜。

  ……

  数日之后,消息传到了兖州。

  此时,兖州的沈老爷,正在积极爆兵之中。

  先前打兖州,损失了一万多的战斗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伤损里,有一大半都是原淮河水师以及禁军的人。

  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这部分的人的确占大多数。

  而更多的原因自然是因为,淮安军相对来说更有战斗经验一些。

  不过,很客观的说,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现在的淮安军之中,原淮安军的将官依旧占据多数,临阵指挥起来,难免有偏向。

  这是人之常情,而且是很难避免的人之常情。

  不过不管这部分伤亡是怎么来的,现在都需要尽快补齐。

  好在现在是战时状态,而且淮安军常常是战胜一方,在这种情况下,新兵编入各军队之后,往往能够迅速形成战斗力。

  在徐州地方官的配合下,沈毅把左路军的刘明远给派了出去,负责这一次征兵任务。

  原先淮安军募兵的时候,就是刘明远去东南干的活,在征兵这方面,可以说是经验丰富了。

  正当征兵的事情步入正轨的时候,沈毅终于接到了来自于宫里和议事堂的两份文书。

  两份文书内容一致,都是说皇帝陛下不日即将北上曲阜祭孔。

  沈毅接到这份文书之后,只是略微思考了一会儿,便去兖州知府衙门,寻到了因为公事焦头烂额的张府尊。

  找到了张简之后,沈老爷也没有废话,开门见山的说道:“师兄,我可能要离开兖州一段时间。”

  听到沈老爷这句话,张简面露苦色,长叹了一口气:“陛下……”

  沈毅默默点头,开口道:“估摸着,也就七八天时间,就到徐州了。”

  “我去徐州迎一迎。”

  张简看着沈毅,终于呼吸急促了起来:“子恒准备什么时候动身,带多少人到徐州去?”

  沈老爷愕然道:“带人做什么?我自己去迎。”

  张简呼吸都停滞了。

  “子恒,咱们师兄弟乃至于整个北伐军,甚至是北伐大业,全系于此!”

  “你不可玩笑!”

  沈毅依旧神色平静:“陛下身边,有足够的禁军,带军队过去没有用处。”

  “我在兖州这里的布置,足以钳制住齐人,一旦这里的布置动了,齐人自由行动,那么陛下那里,只会更加危险。”

  说到这里,沈毅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先去徐州迎驾,等圣驾到了曲阜,师兄再去迎驾。”

  “我走之后,兖州这里的民生政事,便全在师兄身上。”

  “至于兵事,我会交待他们三人,应该不会有问题。”

  “万一有什么变故……”

  沈老爷不假思索,沉声道。

  “找苏定商议。”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久在樊笼里

  沈毅只带了十几个随从,骑快马赶回了徐州。

  徐州城里,并不是没有淮安军了,当初沈毅领兵离开徐州北上的时候,为了维系徐州城的秩序,以及徐州城治下州县的秩序,在徐州留了两个千户营,交给知府衙门调动,以免有人在徐州后方搞事情。

  当然了,能够被留在后方,就说明这两个千户营,不是什么精锐。

  但是两个千户营,在一个府城附近,已经可以算得上比较强大的力量了。

  沈毅回到徐州之后,第一时间接掌了这两个千户营,并且开始新一轮的清理。

  朱里真人,在徐州已经七十年了,势力难免盘根错节,原先的淮安军占领一个地方之后,并没有完全的将朱里真势力一棒子打死,因为一些原先投靠朱里真的汉人,他本身就是墙头草,属于可以争取的力量。

  为了将来北伐的顺畅,不至于被北边所有势力抵制,沈毅原先的方案非常温和,除了朱里真人以及跟朱里真人有直接关系的人之外,其他人沈毅都没有怎么动过。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皇帝要来,第一个落脚的地方就是徐州,那么沈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徐州先给打扫干净,再有就是做好一切应该做的预案。

  比如说,皇帝陛下的衣食住行。

  当然了,皇帝的衣食住行,都是由随身带的禁卫以及高明的内侍省负责,跟沈毅没有太大关系,不过他该做准备还是得先做一些准备。

  比如说,准备好皇帝在徐州的行在。

  这个行在,也需要从里到外盘查一遍,决不能让有些人混进来,否则不要说是伤到皇帝,就是惊到了皇帝,沈老爷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个天子行在的位置,自然不会是别处,就是沈毅原先住过的彭城侯府,曾经的淮安军临时办事处。

  让人把整个侯府从头到尾清理一遍,确定没有什么地下暗道以及暗门之类的东西之后,时间又已经过去了好几天时间。

  这会儿,已经是洪德十四年的六月。

  六月初,身在徐州的沈毅终于收到消息,天子车驾即将抵达淮河,他便带着随从,离开了徐州,亲自赶往淮河沿岸迎接皇帝。

  这并不是因为沈老爷要献媚天子。

  实在是因为,朝廷下发的圣旨上,明确写着让他沈子恒接驾!

  这就非常蛋疼了。

  几乎意味着,沈毅需要负责皇帝的安保工作。

  最起码是承担一部分安保工作,以及一部分安保责任。

  六月初四,当沈毅带着徐州的一行官员在淮河北岸,等待了差不多大半天时间之后,终于见到了浩浩荡荡的禁军队伍。

  此次天子出巡,建康附近的五军营禁军,出动了整整三万禁军,沿途护持皇帝陛下的周全。

  这个规模的卫队,不要说齐人,就是苍蝇也很难飞进去。

  哪怕就是在兖州遇到齐人的埋伏,有这个基数的卫队在,只要不蠢到绕道走进齐人的包围圈,不被某位瓦剌留学生附体,那么也很难出什么事情。

  此时淮河河畔上,一百多艘船只齐齐过河,一万多禁军,分多个批次,率先渡过淮河,然后在淮河以北戒严。

  等这部分禁军过河之后,河对岸停着的龙船,终于有所动作。

  到了快要天黑的时候,龙船越过淮河,停泊在淮河北岸。

  沈毅带着一众徐州官员上前,深呼吸了一口气,躬身行礼:“臣兵部侍郎沈毅,拜迎圣驾!”

  他并没有跪下,但是身后的一众徐州官员,已经毕恭毕敬的跪了一地,纷纷低头叩首。

  “臣等,拜见陛下。”

  沈老爷回头瞥了一眼身后这些磕头虫,心里已经有些后悔带他们过来了,没奈何之下,也只能跟着跪在地上,低头行礼。

  很快,龙船锚定停稳。

  下船的御阶也很快搭好,高明高太监先是迈着小碎步下了龙船,远远的看到沈毅之后,连忙走了过来,他伸手搀扶沈毅,笑着说道:“沈侍郎太多礼了,陛下说不必行此大礼。”

  沈毅微微低头,垂手道:“臣应尽的职份。”

  说着,他看了一眼龙船,犹豫了一下之后,低声问道:“高公公,陛下在上面么?”

  大人物出远门,尤其是这样兴师动众的出远门,有时候难免会留几个心眼,找几个替身替自己吸引火力。

  因此沈毅才此一次问。

  “在,怎么不在?”

  高太监微笑道:“陛下正在准备,稍后就会下船了。”

  沈毅心里有些疑惑,不知道皇帝在等些什么,不过他还是耐着性子,继续等待。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