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562章

作者:漫客1

  齐人这么调兵,那么背后的用意已经非常明显,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跟淮安来一次硬的了。

  而这一场战争,很有可能会突破局部战争,演进成为一场仅次于国战的小规模决战。

  这一战的胜负,一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两国未来一段时间的局势!

  沈毅跟凌肃等人说了几句话之后,忽然想起了什么,扭头看向蒋胜,问道:“送信的人在哪里?把他叫进来。”

  蒋胜立刻点头,很快把邸报司的人给带了进来,这人毕恭毕敬,低头道:“司正。”

  沈毅先是点了点头,然后默默开口说道:“传我的命令,尽最大的努力,监视齐人动向,从今天开始,每日向我汇报,不得一日间断。”

  这人立刻低头,开口道:“是,属下遵命!”

  沈老爷站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口道:“去办事罢,告诉北边的兄弟,这一次事情办的很好,这件事情了了之后,朝廷定有重赏。”

  这个邸报司的信使毕恭毕敬,躬身道:“是,司正!”

  说罢,他转身离开。

  等到这人离开之后,沈老爷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闭目冥思,一旁的凌肃微微低头,问道:“沈公,末将等能看一看情报么?”

  沈毅睁开眼睛看了他一眼,然后缓缓说道:“你与张猛,刘明远三个人能看,其余千户,便不要看了。”

  从上一次千户内部出现了个叛徒之后,沈老爷就降低了千户这个级别的知情权,到现在,所有有关战略层面的内容,都会略过千户这个级别的将领。

  而千户们,只负责执行具体任务,不再掌握重要的信息内容,以及全局的战略战术布局。

  凌肃恭敬点头,他回头看了一眼帅帐之中的将领们,沉声道:“张猛刘明远留下,其余人各回各营!”

  凌肃的威望自不必多说,众人立刻对着沈毅抱拳,口称“沈公”,然后陆续转身离开。

  很快,帅帐里就只剩下廖廖数人,凌肃从沈毅手里,接过邸报司的情报之后,只是扫了一眼,便微微皱眉,把情报递给了刘明远和张猛,转头看向沈毅,微微低头。

  “沈公,齐人的动向,有点不太合理。”

  沈老爷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开口道:“有什么不合理,说一说。”

  凌肃摸着自己的下颌,缓缓说道:“上一次齐人纠结五万余人,来犯我涟水大营,被沈公您带人奇袭北境,攻敌之所必救化解。”

  “而整个淮安,能够投入的兵力,五万已经差不多顶天了,再投入更多的兵力,也只能一点一点投入进来,效果未见得就会更好。”

  “实在不行,我等缩回淮安城里去,这些齐人不管是渡河而来,还是渡海而来,一定是占不到便宜的。”

  沈毅瞥了一眼凌肃,然后缓缓说道:“也许,他们本就没有想来占便宜,他们只是需要淮安军一场大败而已。”

  说到这里,沈毅便吐出了一口气,没有继续说下去。

  不管是打仗,还是做官,很多时候都需要有战略眼光。

  沈毅在这方面,还是相当不错的。

  不是说他比其他人聪明多少,而是因为,他获得的信息足够多,足够广,综合分析一下,很多事情都不难推出来。

  凌肃他们要稍差一些,因为他们能够获得的信息量,远不如沈毅。

  现在沈毅的目光,不止放在淮安,北边的很多事情,与建康城里的很多事情,都被他瞧在眼里,有些事他想不猜出来都不容易。

  现在对于沈毅来说,局势已经相当明朗,无非是齐人想要挫败淮安军,从而维持他们持续了六十多年的“武力优势”,从而促成这一次和谈。

  与此同时,建康城里的很多人,也很想看到淮安军败上一场,这样他们也可以向皇帝施压,完成这一次和谈。

  在这种情况下,北齐愿意付出的代价,没有办法估量。

  他们甚至不用考虑战损,只需要“赢”一场沈毅就行了。

  而沈毅面临的压力,也非常之大。

  这一战他如果败了,洪德皇帝必然顶不住来自于朝廷内外的压力,到时候即便不签那个结为兄弟之邦的盟书,两国的和谈多半也能够成。

  和谈一成,沈毅这个督军的钦差,就没有理由再继续留在淮安了,到时候沈毅被调回建康,再想起下一次北伐。

  便不知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也许要等到北齐永平帝驾崩……

  可到时候如果仓促起兵,未必就会见效果。

  因此,此时的沈毅,必须尽一切可能,赢下这场仗。

  他闭上眼睛思索了好一会儿,然后睁开眼睛看着凌肃,开口道:“凌将军,你最近一段时间,练兵的事情不要放下,与此同时,可以在涟水县里训练一些民兵出来,不需要训练太久,哪怕一两个月也是成的。”

  “也不用训练的太严苛,只要教会他们如何握刀,以及最基本的战阵,队形就可以了。”

  听到沈毅这句话,即便是凌肃,也不禁微微动容。他看着沈毅,低头道:“沈公,事已至此了么?”

  沈毅摇头:“未见得就会用上他们,只是有备无患。”

  他看向凌肃,缓缓说道:“西线这边,就全部交给你了,我明天一早动身回东线……”

  凌肃点了点头,表示理解:“齐人可能要从沿海登陆,沈公是要去东边看一看。”

  沈老爷没有回话,而是看向正在看情报的张猛,缓缓说道:“看完了就丢进火盆里烧了,不许传出去,谁传出去了,动摇了军心。”

  “立斩不饶。”

  张猛被吓了一跳,慌忙把情报丢进了火盆里,付之一炬。

  沈老爷从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来,看向自己面前这三位指挥使级别的将领,缓缓说道:“三位,这一战如果打输了,打的很难看,淮安军能不能继续存在,便不怎么好说了。”

  “但如果我们打赢,甚至不需要打赢,只需要我们没有吃大亏,我可以向诸位保证。”

  沈毅微微昂首道:“这就是我等北伐之前的最后一仗了。”

  “这一次西线的压力依旧不会太大,但是不能保证齐人不会猛攻西线,我要顾及沿海,恐怕无暇着眼西线,只能拜托三位了。”

  三个人纷纷对着沈毅躬身行礼:“沈公放心,我等一定固守西线!”

  沈老爷默默点头,深呼吸了一口气之后,缓缓说道。

  “三位都是久经战阵,别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我只与三位说一句话。”

  “淮安一体。”

  沈老爷面色平静,开口道:“所谓东线西线,只是防区不同,真正打起来,东线西线都是淮安军,要东西一心,上下一体。”

  “切不可有私心,更不可被功劳二字蒙住眼睛。”

  “我希望三位记住一句话。”

  “功成不必在我。”

  沈老爷看向三人,语重心长。

  “淮安一体,功成也是一体。”

  “沈七,从来不会厚此薄彼。”

第九百一十五章 埋在燕都

  日子渐渐入秋,淮安府的天气也慢慢凉快了下来。

  本来,再有两个月左右就要入冬了,再加上齐人明面上已经退兵,这个时候,淮安军应该略微歇息歇息才是,不过现在,淮安军的训练不仅没有放松下来,反而比从前还紧了一些。

  沈毅亲自在响水大营监督将士们训练。

  除了加紧训练之外,沈毅还把东线的千户万钟,派到了淮安府东线的沿海一带,让他领了两个千户营驻扎在沿海,巡视沿海情况,随时汇报。

  对于现在的沈毅来说,能做的事情,大抵也就这么多了。

  毕竟北岸的齐人虽然异动频频,但是军队都还没有集结起来,想要打仗,最少也是一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就在沈毅积极备战的时候,一艘齐人的大船,抵达响水县码头。

  沈毅早早的收到了消息,带着苏定提前在码头等着,等齐人的大船靠岸,沈毅见到熟人的身影出现在大船甲板上的时候,他才长松了一口气,带人把这位出使北齐的晋世子,给迎了下来。

  等李穆踏上南岸的土地之后,沈毅迈步上前,拱手道:“世子平安归国,可喜可贺。”

  李穆看着眼前的沈毅,微微退后两步,对着沈毅一揖到地,面色严肃:“有劳子恒了。”

  沈老爷连忙把他扶了起来,微微摇头:“世子这是做什么?”

  李穆起身之后,对着沈毅笑了笑:“非是子恒,我这一趟即便不死在燕都,恐怕没有个几年十几年时间,也绝难回来。”

  说到这里,这位晋世子还心有余悸:“说起来子恒可能都不信,这趟是北齐的皇帝派他的贴身禁卫护送我回大陈,可即便如此,我从燕都一路到淮安来,路上至少遇到了七八伙山贼。”

  李穆吐出一口气,缓缓说道:“护送我的五十个禁卫,到昨天为止,只剩下三十二个了。”

  听到这里,沈毅也不禁咋舌。

  按理说,北齐皇帝放李穆回来,并且派内卫护送,那么就已经很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按照道理来说,北齐的朝野应该买他们皇帝的账,不再为难李穆。

  可李穆这一路上的遭遇,明确的表现出来,北朝的那些贵族,或者干脆一些说,那些“老朱里真”,并没有给皇帝这个面子,他们虽然没有直接派人截杀李穆,但是这一路上的山贼匪寇,跟他们绝对脱不开干系!

  如果不是身后另有背景,哪一伙山贼敢跟朝廷的禁卫动手?

  沈毅若有所思,然后看向李穆,开口道:“看来,北边的那位皇帝,已经病了太久了。”

  皇帝也是人。

  北齐的永平帝,虽然是在位三十多年的皇帝,按照道理来说,北朝目前朝廷里所有的臣子,都是这位皇帝陛下一手提拔起来的,军政大权,早应该一手掌握。

  但是就目前看来,那位皇帝陛下……

  威权已经不再了。

  否则绝对没有人敢暗地里对他的禁卫动手。

  毕竟……已经病了好几年了,甚至罢朝都罢了两年多,现在的永平帝,能够在大的方向上实现自己的政治意图就已经不容易,想要把朝廷的方方面面都握在手里,太难太难。

  当然了,这些朱里真人这样肆无忌惮的对李穆动手,未尝没有试探自家皇帝主子的意思。

  想要看看,卧病数年的永平皇帝,还能不能提得动刀。

  李穆默默点头,跟着感慨道:“北齐的禁卫,要是放在大陈的话,比天子内卫地位还要高一些,乃是天子近侍,连禁卫都被杀了十几个,这在大陈是不可想象的罪过。”

  天子近侍出门办差,那办的就是皇差,本身就等同于小钦差,如果在大陈,内卫出去办事被人安排山贼或者安排山贼阻拦杀害,这便是造反的大罪。

  不仅要夷三族,家里的鸡蛋都要被摇散黄!

  而北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本质上的原因还是因为,北齐的那些“老朱里真”们,权柄太大。

  毕竟当年北齐入关,是大家伙各自出兵,拼了命才入得关内,一直到现在,朱里真人之中,类似于郎家,佟家的“老家”们,手里依旧权柄不小,并且可以指挥得动一部分兵力。

  而且,北边抵御鞑靼人,也是这些“老家族”们,在出人出力,因此他们在面对皇帝的时候,要显得放肆了不少。

  沈毅思索了一会儿,然后微微侧身,对着李穆微笑道:“世子这一路受惊了,我让人在响水大营里备了酒菜,给世子接风。”

  李穆爽朗一笑,开口道:“子恒派人去燕都,可救了我一条命,救命恩人相请,焉敢不从?”

  两个人几乎并肩而行,进了响水大营的帅帐里,此时酒菜早已经备好,李穆落座之后,伸手给沈毅倒了杯酒,笑着说道:“子恒,你们邸报司有个叫作卢振的,在北齐身份已经暴露了,这一次是他救了我,子恒能不能放人,让他到晋王府办差,与我当个随从?”

  沈毅低头想了想,然后微微摇头:“怕是不成的。”

  李穆一愣,然后笑着说道:“此人便这样要紧?”

  沈老爷再一次摇头,开口道:“卢振这个人办事机灵,但是本身并不是什么太过要紧的人物,本来世子讨要,也是他的福分,我应当成人之美,让他跟着世子。”

  “但是此人,毕竟是邸报司的人。”

  沈毅提醒道:“世子,邸报司是直属陛下的情报机构。”

  李穆一杯酒刚下肚,然后立刻反应了过来,连忙点头:“是了,卢振是不能到晋王府去。”

  一个宗室,招揽特务机构的人进王府,有些太过诡异。

  更重要的是,沈毅现在还在暗处兼着邸报司的司正,如果卢振跟李穆回家,朝廷难免不会觉得,卢振此人是用来在沈毅与李穆之间,互传消息的。

  太敏感了。

  李穆仰头喝了口酒之后,看向沈毅,说道:“子恒,这一次和谈没有谈成,北齐皇帝又莫名把我给放了回来,到现在,我心里其实还有一些云里雾里。”

  沈毅与李穆碰了杯酒,笑着说道:“他们想让世子低头,但是世子没有低头,又不好一直关着世子,只好把世子给放了回来。”

  “不过齐人不是会善罢甘休的性子,他们放世子回来,是因为软的行不通。”

  “软的行不通,那就自然要来硬的了。”

  李穆神色微动,抬头看了一眼沈毅,沈老爷吃了口菜,缓缓说道:“战事已经无可避免了,这一战,将决定北齐皇帝与我朝天子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地位与脾性。”

  沈老爷举杯,跟李穆碰了一杯。

  “我们赢,陛下那里便能硬一些,北齐便会软一些。”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