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431章

作者:漫客1

  必须要在沈毅这一代,完成中兴。

  否则……

  沈毅这些人都要沦为陈情表中所说的“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赵尚书坐在椅子上,半晌没有说话,良久之后,他才抬头看了看沈毅,缓缓说道:“师伯这些人已经老了,心里已经不会考量自身的前途命运,而是担忧你们这些后人的前途命运。”

  “既然你们不怕,师伯自然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子恒你常见到陛下,有机会的话,你替师伯给陛下传个话。”

  沈毅微微低头道:“师伯请说。”

  “一旦打起来。”

  赵昌平默默说道:“户部每年最多可以挤出五百万两银子,算上这些年的结余,两年之内,应该可以拿出两千万两银子,至于粮草,这些年户部一直在积极存粮,打个一两年不用担心粮草问题。”

  听到这句话,沈老爷心里有些吃惊。

  他抬头看了看赵昌平,忍不住感慨道:“师伯真是持家能手。”

  按照今天户部在德庆殿的说法,户部去年结余两百万两左右,即便算上户部的库银,这位户部尚书也要从方方面面硬抠出数百万两银子才成!

  要知道,陈国……只有半壁江山!

  这种理财能力,难怪皇帝会把他按死在户部。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现在的洪德皇帝不怎么喜欢折腾,也就不怎么太花钱,户部才能余下来一些。

  沈老爷面色恭谨,低头道:“小侄知道了。”

  ……

  这天晚上,沈毅在赵家待到很晚才回家里休息。

  次日,沈老爷起的就没有昨天那么早了。

  因为今天不用朝会,只需要辰时左右赶到兵部点卯就行了。

  他是兵部的“高级领导”,迟到不迟到的,也不会有人说他,因此就散漫了一些。

  到达兵部之后,兵部左侍郎蔡雍,亲自把沈毅领到了武选司,给他介绍武选司的官员。

  其中比较重要的官员,自然就是武选司的一个员外郎以及两个主事了。

  这是他的直属属下,也是他在武选司的副手。

  出乎沈毅预料之外的是,武选司这个衙门的职业安排,非常分明。

  比如说武将的资历资历考核,还有各地的缺位,以及纷繁错乱的种种文书,都有两个主事理清楚之后,上交上来。

  然后再由沈毅的副手,也就是武选司员外郎,帮着沈老爷这个兵部郎中处理这些文书。

  而沈毅这个武选司郎中,只要上面不打招呼,他几乎可以决断五品以下的所有武将人事。

  五品以上的,则要上报他的顶头上司,也就是兵部左侍郎蔡雍,再由蔡雍交兵部尚书姜简,亲自决断。

  这种权柄,属实是大到没边了。

  甚至,沈毅下面的两个主事以及一个员外郎,在人事安排上,也有很大的权柄,比如说同样一份履历,下面的两个主事多写一句话或者说少写一句话,送到沈毅这个郎中手里的时候,就大不一样了。

  也就是大陈的兵部这些年太不争气,既不能实控淮河水师这种边军,对于中央禁军也不是特别能插上话,只能管理地方卫所以及一些乱七八糟的军队,所以兵部才显得有些边缘化。

  不然,兵部武选司,与吏部的文选司,考功司,这三个职司,就是六部之中最肥的肥缺,肥的流油的那种。

  不过现在兵部没落了。

  不能节制地方军队不说,统兵调兵的权力也在都督府,慢慢的有些不太起眼。

  不过即便如此,沈毅这个武选司郎中的职位,在整个六部之中,依旧可以称得上是肥缺。

  这天上午,沈老爷一直待在武选司里,一边翻阅武选司的各种文书,一边跟自己下属的三个兵部司官闲聊,偶尔还会跟下面的令史以及书令史说说话。

  沈毅毕竟是读书人,事先已经了解过兵部的权力架构,再加上他是武选司的老大,问什么别人都会达什么,差不多花了一上午的时间,他就已经把自己的职责和权力范围,了解了七七八八。

  在兵部吃了顿“工作餐”之后,沈老爷就又回到了武选司的公房里,准备翻看一些武选司的记录。

  他这个职位,说好办自然是好办的,不管下面的人递上来什么文书,一律照准或者是按规矩送交上官就是。

  但是想要做得好,却必须要花费很多心思在上面,了解一些兵部潜规则,以及一些武官升迁调动的不成文规矩,都需要时间。

  下午的时候,沈毅刚刚回到武选司,屁股还没有坐稳,就被两个小太监叫进了宫里去。

  沈老爷没有办法,只能跟蔡侍郎打了声招呼,跟随两个小太监进了宫。

  进了宫里之后,两个太监一路把沈毅带进了甘露殿。

  刚进甘露殿见到皇帝,沈老爷还没有来得及躬身行礼,就被皇帝打断。

  皇帝陛下指了指一旁地上堆着的文书,淡淡的说道:“这是一些禁军将领的卷宗,你一会拿回兵部去,认真看看。”

  沈老爷眨了眨眼睛,微微低头道:“陛下,兵部只管武官调动,以及军械军马,不能干涉军中事务……”

  “没让你干涉。”

  皇帝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

  “让你给朕参谋参谋。”

第七百三十四章 圣眷正隆

  古话说的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兵事,向来是最重视的事情,因而兵权,也就成了最重要的权力,几乎没有之一。

  皇帝又不可能亲自领兵掌兵,这兵权总是要往下交割的,因此朝廷就有一套专门限制兵权的法子。

  确切来说,是权力分割。

  比如说大陈朝廷的兵部,分为武选司,库部司,驾部司以及职方司。

  第一个自然是负责武将的人事权,后面则是分别负责军械,军马以及地图堪舆等杂事。

  四个职司衙门里,没有一个是直接掌控军队的。

  也就是说,兵部有军队的人事权,却没有调兵权,更没有练兵的权力。

  具体的调兵,练兵,原先是由都督府负责的。

  这样,都督府掌握军队,却不能掌握人事权,兵部掌握人事权却不知军队,这种体制下,虽然有可能出现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情况,但也保证了不会出现拥兵自重的军头。

  当然了,淮河水师的赵阀,因为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跳脱出了这套体制的控制,慢慢成为了实质上的军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书省的权力日重,中书宰相慢慢接管了一大部分调兵的权力,导致大陈的都督府,现在实际上成为了执行的部门,也失去了打仗的决策权。

  不过不管怎么样,沈毅这个兵部郎中,都不应该掺和进禁军的。

  原先他答应配合皇帝,是那种皇帝提名一个,他这个武选司郎中盖印提拔一个。

  而不是他参与进选拔的过程中。

  这是不合规矩的。

  毕竟这样操作的情况下,掌握人事的沈老爷,就有了任人唯亲的可能性。

  因此,沈毅看了一眼堆在甘露殿里的一堆文书,小心翼翼的说道:“陛下要调整禁军,无非是轮换将官,再提拔一些新的将官上来……”

  “这些事情,似乎不需要微臣参与其中……”

  “瞧你那个胆小的样子。”

  皇帝陛下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哑然失笑。

  “让你参谋一下提拔的人选而已,又不是让你去统领禁军。”

  沈毅咳嗽了一声,开口道:“这似乎不合规矩……”

  “按照朝廷的规矩,你们兵部的人还不许私下接触地方将领呢。”

  皇帝瞥了沈毅一眼,冷笑道:“事实上,你们兵部,尤其是你们兵部武选司的人,哪一个不认识地方上的将领,一个武选司的主事,平日里接触的都有可能是地方上的二品总兵!”

  “让你帮忙看你就帮忙看,不要啰嗦了。”

  皇帝瞥了一眼那些文书,开口道:“用心一些,给朕挑一些有本事的人。”

  “朕……”

  “需要很多真正有本事的将领。”

  说到这里,皇帝顿了顿,开口道:“还有,这两年沈卿看好你在武选司的那些属下,如果他们再收钱提拔一些庸才上来。”

  “朕饶不了他们。”

  很多衙门里的潜规则,皇帝都一清二楚。

  比如说,吏部的文选司和考功司最肥,每天都是文官们排着队上门送礼。

  而武选司,自然是被武将们排队上门送礼。

  不过皇帝既然明确开口了,就说明这几年,他需要提拔一些真正有本事的将领上来,如果武选司还像从前那样收钱办事,皇帝也就不会对武选司的官员手软了。

  沈毅低头道:“是,臣回去之后,会告诫武选司的同僚们。”

  皇帝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再有就是,昨天有中书宰相给朕上奏书,要朕将沿海都司的两万五千人打散,重新整编,再从禁军调派将官过去,担任千户百户。”

  “以保证沿海都司对朝廷忠心。”

  皇帝看着沈毅,淡淡的问道:“沈卿以为如何?”

  “臣……”

  沈毅微微低头道:“臣没有意见,只是……”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只是臣以为,这件事应当在过几年再办。”

  皇帝嘴角露出了一个弧度,他眯着眼睛微笑道:“那沈卿觉得,什么时候合适呢?”

  沈毅低声道:“当是朝廷收回淮河水师之后……”

  他这句话,声音并不大,差不多刚好够皇帝听到。

  皇帝陛下听到这句话之后,先是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头,然后默默点头:“不错。”

  说完这句话,皇帝对着高太监挥了挥手,开口道:“高明,去把这些文书,给沈卿搬到兵部去。”

  沈老爷连忙开口阻止,他微微低头道:“陛下,臣觉得,这些东西送到兵部不妥,给人看了去就更不妥了,不如直接送到臣家里的书房之中,臣回去之后,一定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替陛下遴选贤能。”

  “嗯。”

  皇帝并没有过多犹豫,淡淡的挥手道:“那就送到沈卿家里去。”

  高太监点头。

  沈毅躬身道谢。

  皇帝陛下走下御座,默默走到沈毅身边,咳嗽了一声之后,开口道:“今年上半年,忙完禁军的事情之后,朕想让沈卿代朕。”

  “去淮河水师看一看。”

  沈毅抬头看了看皇帝,苦笑道:“陛下,臣是兵部武选司郎中,一司的主官,似乎不应该再外派了罢?”

  之前的几年时间里,沈老爷大部分时间都在外派,几乎没有在建康久待过。

  现在,他终于回到建康,拿到了一个实权的位置,按理说应该在建康坐班,当一回悠游自在的文官老爷了,不曾想皇帝竟然又要派他出差!

  还是派他去淮河水师这种地方!

  沈老爷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代天子巡视,似乎应该是御史台御史的差事……”

  皇帝陛下笑了笑:“那些御史们胆子小,到了淮河水师,给赵家人一吓,回来便什么都不敢说了。”

  “而沈卿你就不一样了。”

  皇帝呵呵一笑,低声道:“你跟赵阀有仇。”

  沈毅有些无奈:“陛下便不怕臣死在淮河水师大营?”

  “他们不敢。”

  皇帝面色平静:“淮河水师大营,距离建康不远,你若是出了事,朕的王师将会立刻北上。”

  沈老爷咳嗽了一声,开口道:“陛下,臣过两个月,忙完了兵部的差事之后,准备告假回老家拜祭先妣……”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